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5年外科学术年会暨外科分会换届改选工作会议
2015年外科学术年会暨外科分会换届改选工作会议

2015年外科学术年会暨外科分会换届改选工作会议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浙江湖州
  • 出版时间: 2015-06-26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会议文集:2015年外科学术年会暨外科分会换届改选工作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观察续断种子方对无精子症模型小鼠睾丸精子发生发育过程中c-kit表达的影响.rn 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麒麟丸组,续断种子方高、中、低剂量组.采用白消安和环磷酰胺建立无精子症小鼠模型.各治疗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8周.检测小鼠附睾的精子质量、睾丸组织显微超微结构、睾丸组织c-kit蛋白表达.rn 结果:模型组偶见散在精子,睾丸生精上皮不同程度破坏,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线粒体空化明显,部分线粒体脊消失,核膜局部破损,c-kit免疫组化棕黄色阳性表达的细胞散在;续断种子方高剂量组、麒麟丸组、对照组小鼠附睾精子浓度较高,睾丸生精上皮见精子、精子细胞、精母细胞,线粒体空化少,可见丰富的高尔基体、内质网结构,c-kit免疫组化棕黄色阳性表达的细胞辉度大.rn 结论:续断种子方可以有效促进睾丸生精上皮的精子发生发育,增加精子的数量,达到"健脾益肾,活血生精"之效.
  • 摘要:目的:总结使用中医药配合间断的抗雄激素治疗低级别晚期前列腺癌的经验.rn 方法:回顾总结分析我科2004年至2014年来共64例低级别晚期前列腺癌使用中药川龙抑癌汤配合的抗雄激素治疗的方法.所有84例低级别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早期均接受间断的最大限度阻断雄激素治疗,同时服用川龙抑癌汤,当PSA<1ng/ml,即停止抗雄激素治疗,只服用川龙抑癌汤.当出现生物复发时(PSA>4ng/ml)重新开始抗雄激素治疗,周期不断重复,直到PSA调节表现雄激素非依赖型,再行手术去势,继续配合中药川龙抑癌汤.rn 结果:64例患者死亡12例,死亡原因:肿瘤广泛转移5例,大面积脑梗塞3例,急性心肌梗塞4例.仍存活中52例,其中病情进展23例,14例出现雄激素非依赖,11例最终接受手术去势.病情稳定29例.接受中药治疗最短24个月,最长已达60个月.rn 结论:低级别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直接死于肿瘤的患者较低5例,仅占7.8%,间断最大限度阻断雄激素治疗效果满意,同时配合中医药,可以减轻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治疗费用,甚至有可能延长前列腺癌患者脱离抗雄激素治疗的时间,达到延迟抗雄激素治疗后出现非依赖的时间的作用.
  • 摘要:从病机治法、治疗方式(手术+中药、汤剂+成药、中药内治+中药外治、中药+按摩、针刺+艾灸、中医阶梯性治疗、中药+西药、手术+高压氧+中药)、方法优选(中药与西药对照、汤剂与汤剂对照、汤剂与成药对照、手术与分型论治对照、手术与中药及手术+中药对照)等方面,概述5年来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诊疗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2015年版欧洲泌尿外科学会男性不育和精索静脉曲张诊治指南,对精索静脉曲张与男性生育力以及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的中医基本病理变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手术治疗的指征、治疗的最终目的、治疗的三因制宜、治疗的减效因素、患者的治疗依从、治疗的预后因素、治疗的临床研究等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 摘要:文章介绍了不同证型男科疾病常用中成药的辨证使用要点,中医治病的精髓是辨证论治,中成药的使用也是如此。中成药有着自身特殊的适应症,应当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之上,根据患者病情的具体状况来合理选用。针对中医的疾病或西医诊断明确的疾病,根据疾病特点选用相应的中成药,功效不同的中成药进行合理的配伍,便能够互补治疗兼症,比如患有气阴两虚的患者应当使用六味地黄丸再配合补中益气丸等等,在服用中成药的时候,应当注意食物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 摘要:中医学认为针刺美容与针刺治疗疾病稍有不同,这是因为美容施针侧重于增进机体代谢能力、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气血、滋养容颜:而针刺治病则着眼于纠正机体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即美容意在滋养、调节,治疗则求去邪疗疾。因而,再选穴施针方面开有不同之处。美容施针,选穴多以具有补益调和功效的穴位为主,治病则应根据其病症的阴阳、虚实,寒热等情况,辨证论治而选相应的穴位。而黑眼圈多是由于经常熬夜,情绪不稳定,眼部疲劳、衰老,静脉血管血流速度过于缓慢,眼部皮肤红血球细胞供氧不足,静脉血管中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积累过多,形成慢性缺氧,血液较暗并形成滞流以及造成眼部色素沉着。年纪愈大的人,眼睛周围的皮下脂肪变得愈薄,所以黑眼圈就更明显。故施以针刺治疗,刺激眼周的偷穴部位,增进代谢能力,改善眼周经络气血的运行状况,达到消除黑眼圈的目的。
  •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四黄苦地汤冷湿敷对下肢丹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下肢丹毒患者79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以四黄苦地汤冷湿敷,对照组(39例)以硫酸镁纱布湿敷,2组均治疗1周,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血常规结果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采用四黄苦地汤冷湿敷治疗后,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75.5%(P<0.05).结论:四黄苦地汤冷湿敷后,加强了清热利湿活血消肿的功效,有效预防丹毒后期皮肤瘙痒症状的发生,对下肢丹毒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 摘要:历代中医典籍对外吹乳痈辨证的基本证型均为乳汁内结型,晋代至宋代将证型归纳为气血阻滞型、搏血生热型等;自元代朱丹溪始加入肝郁气滞型等三种证型,明清医家陆续总结出邪热乘虚型、肝胃气浊型等.历代医籍对外吹乳痈的治疗均以通乳为基本原则,治疗方法从晋代针灸、热熨法,南北朝内服汤药、外敷药膏法,隋代按摩法、吸吮法,逐步发展成为唐宋时期各种方法的综合使用,并提出了预防性挤乳疗法、初期急治方法和乳痈分期治疗方法.金元时期开始出现了祝由法,朱丹溪制定了疏厥阴滞等内服药法.明清时期汪机、陈实功等医家迸一步丰富为疏肝行气法、清肝消毒法等.
  • 摘要:探讨了乳泣的概念以及中医对乳泣病因病机的认识和临床治疗方法.通过中医与西医的不同疗法的对比,笔者认为,灵活的将中医药治疗与西医现代技术相结合,形成优势互补,才能提高对该疾病的诊疗质量,达到预期效果.
  • 摘要:目的:用免疫组化法及病理技术探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MEBT)及产品湿润烧伤膏(MEBO)促进大鼠糖尿病足溃疡组织愈合的机制.rn 方法:将10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0只)与糖尿病造模组(80只).糖尿病造模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成功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61只,从中随机选取60只,随机分为MEBO组、贝复济组、模型组(各20只).各组大鼠均建立糖尿病足溃疡模型,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外敷生理盐水,MEBO组外敷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贝复济组外敷贝复济(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用药第5d、第14d,分别成批处死动物,利用光镜观察溃疡面细胞组织结构,免疫组化技术测定TGF-β1、smad3蛋白的表达量.rn 结果:用药第5d、14d,各组大鼠溃疡面肉芽逐步成熟,空白对照组,MEBO组,贝复济组肉芽组织生长情况明显优于模型组.在溃疡面修复的第5d,MEBO组TGF-β1、smad3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且与空白对照组、贝复济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第14d,MEBO组TGF-β1、smad3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但与贝复济组、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rn 结论:MEBO能促进大鼠糖尿病足溃疡面愈合的速度和质量,功效优于模型组.MEBO在糖尿病溃疡面愈合过程中可能通过动态调节TGF-β1、smad3蛋白的表达,从而起到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瘫痕形成.
  • 摘要:文章叙述了顾氏外科流派祛腐祛瘀补虚活血生肌法,药捻、灌注、拖线、垫棉疗法等外治疗法的临床的运用和发展,分析了外治法的运营方式。
  • 摘要: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一门重要临床学科.Jigsaw教学模式作为合作学习法的形式之一,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针对留学生中医外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Jigsaw教学模式应用到中医外科学教学中,对其应用模式与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通过在中医外科学教学活动中采用Jigsaw模式,发现这种合作学习方式可使学生之间建立积极的相互依赖、相互帮助的关系,使其既端正了学习态度,更加强了责任感。所有的小组成员通过一个共同学习目标紧密的联系起来,每个成员都承担了一定责任与任务,通过面对面的接触、交流,以不断加深了解的方式进行交谈、讨论,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使教学内容以轻松、活泼、开放的形式灌输给学生。相较于教师课堂讲授模式更具灵活性和主动性。通过学生自身授课,既使留学生锻炼了中文表达能力,又使其都从中学到了自己想要的知识,取得共同进步。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归属的需要。而这些现象的出现均得益于这种教学模式性质的转变。
  • 摘要:中医外科是一门研究和治疗人体体表疾病的临床学科, 经过不断地总结和整理,形成中医外科独特的治疗体系.掌握中医外科病因病机的特点,抓住外科疾病发病的特点,从而形成针对中医外科疾病独特的治疗体系及疗效评价标准.那么,现就外科疾病病因病机特点,辨病难点及治疗体系、疗效评价标准等做一论述.
  • 摘要:《三国志·华佗传》载:"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又说"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后汉书》在论述这两个外科手术下例时,谓"因刳破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博以神膏."两相比较,文字词句虽不尽同,但语意则完全一致,前者是在麻醉下进行腹腔肿物摘除术;后者则是在麻醉下进行肠部分切除吻合术.关于术后护理,有膏摩,有敷以神膏;关于预后,两书均强调了四、五日瘥,一月之间即平复矣.从史书记载仍然可以辨出术名和简单的手术方法和步骤.
  • 摘要:谋划和推动工作,需察大势、观大局.现阶段,中医药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的中医外科发展也面临着自我调整、自我适应和能力提升的过程.本文从北上广中医外科的发展历史为切入点,着重对北上广三地中医外科发展中的学术思想和专科特色进行概要叙述,并对中医外科面临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对其发展提出扩大诊疗范围、继承弘扬中医特色、创新外治药物与技术、注重人才培养造就名中医群体等建议,中医外科的发展当借助互联网医疗等现代技术,积极把握新常态,助力开创中医外科发展新局面.
  • 摘要: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下肢大血管壁中IGF-1相关表达进行观察研究,探讨糖尿病下肢大血管纤维病变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表达关系,为临床预防血管纤维化提供实验基础.并通过给予破血逐瘀,润燥泄热功效的中药对相关指标影响的观察,揭示中药在糖尿病血管纤维化中的干预机制.为突出中药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优势提供了有力的实验证据.rn 方法:雄性SD大鼠170只,共分为5组,全部大鼠适应性喂养2周后,随机挑选3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余140只造糖尿病模型,其中成模123只,再随机分为4组:B组-糖尿病模型组(n=31),D组-中药高剂量组(n=30),E组-中药中剂量组(n=31),F组-中药组低剂量组(n=31).A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4组均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中药高、中、低剂量组给予桃核承气汤水溶液,剂量分别为1.8g/kg、0.9g/kg、0.45g/kg,每日灌胃一次.连续药物干预,第1周、12周、20周,按计划处死大鼠,各组分别取材,保存标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观察IGF-1表达情况.rn 结果:通过ELISA法观察IGF-1的实验数据分析显示:模型组IGF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rn 结论:(2)IGF-1在糖尿病大鼠的大血管中显著改变,提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可能与IGF-1抑制促纤维相关细胞增殖,抗纤维化有关,有必要深入研究;中药组方桃核承气汤能有效改变IGF-1在实验性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表达,对糖尿病大血管纤维病变有改善作用,其中以高剂量最为明显,桃核承气汤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作用存在剂量及时间依赖关系.
  • 摘要:目的:探讨自拟脉通散外敷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TAO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脉通散外敷.观测两组治疗前后足背动脉及胭动脉的管腔内经、血流量及血流峰值速度,并对两组之间治疗效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明显高于对照组73.9%(P<0.05),两组治疗后动脉管径、血流量、血流峰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自拟脉通散外敷能有效治疗TAO,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探讨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临床辨证论治胰腺炎提供理论依据.rn 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共56例.其中轻型(MAP)24例,重型(SAP)32例.检测外周血TNF-α、IL-6、IL-10、TH1/TH2比值等指标的变化,探讨上述指标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rn 结果:急性胰腺炎少阳病证、少阳阳明合病证、阳明腑实证及气阴亏虚证TNF-α、IL-6、IL-10均较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少阳病证和气阴亏虚证上述指标水平较阳明腑实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急性胰腺炎少阳病证、少阳阳明合病证及阳明腑实证Th1/Th2比值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亏虚证Th1/Th2比值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少阳病证和气阴亏虚证Th1/Th2比值较阳明腑实证高(P<0.05).rn 结论:以TNF、IL-6为代表的促炎因子和IL-10为代表的抗炎因子以及Th1/Th2比值可作为判断AP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辅助指标.MAP多见少阳证,SAP多见阳明腑实证,疾病后期多以气阴亏虚证多见.上述指标可作为中医辩证分型的依据之一,为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
  • 摘要:本文就割治疗法的基础知识进行了介绍,割治疗法又称为割脂疗法。是切开人体穴位或某处的皮肤,摘除或挑出皮下脂肪组织并对局部给以适当刺激,以改善机体机能,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病方法。可以用来割治的部位有很多,大体上可分为手掌割治、足部割治和穴位割治三种。在穴位割治中,凡是针刺有效的穴位,均可割治。提出有出血倾向性疾病、心脏病、高热、局部水肿、感染及垂危病人,不宜用割治疗法,对老年人割治时刺激要轻,麻醉药注射不宜过深,以免影响疗效等注意事项。
  • 摘要:湖州中医院自制外用药在解放初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对解除广大群众疾患,乃至挽救病人生命,曾发挥过很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条件的明显改善、抗生素的广泛运用,疔疽疮疡痈这类疾病发生己大大减少,加上传统中医疗法的传承、衔接等问题,我院自制外用药多数己难于成制剂批量生产,目前大部分己不再生产。但许多方药还是具有良好的治疗功效和运用前景,如广丹药线、八仙丹药线用于手术创口久不收口;逢春散、生肌散用于长期卧床所至褥疮;口疮散用于口舌糜烂等;疔疽软膏用于皮肤感染;金黄膏用于毒蛇(虫)咬伤等,无不奏效。我院自制外用药是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许多地方有待于去研究、继承、发扬、提高,为博大的中医药文化提供新的生命力。
  • 摘要:目的:观察麦门冬汤加减治疗食管癌术后反流性咳嗽的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予麦门冬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奥美拉唑加多潘立酮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高于对照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7.7%,低于对照组复发率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门冬加减治食管癌术后反流性咳嗽有较显著疗效.
  • 摘要:目的:建立生肌玉红膏提取制备工艺优化与质控标准.方法:采用高压液相仪测定有效成分含量,通过正交设计优化确定制备工艺参数、条件与流程.结果:生肌玉红膏制备工艺为:取当归、甘草二味,混匀,用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加8倍量乙醇,回流提取1小时,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备用.另取白芷、紫草二味,混匀,粉碎成粗粉,过20目筛,以8倍量70%乙醇作溶剂,浸渍8小时后进行渗漉提取,渗漉速度为0.5mL· (min.kg)-1,收集渗漉液,合并,将血竭加入渗漉液中,搅匀,使溶解,再加入当归、甘草提取物,搅匀使溶解.结论:生肌玉红膏制备工艺与质控标准稳定可行.
  • 摘要:瘦素作为一种由肥胖基因编码的多肤类激素,能够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这一功能可能与1AKZISTAT3信号传导通路有密切的关系,但瘦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在JAK2/STAT3信号传导通路中促进胃癌细胞生长及增殖调控中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同时瘦素还可能通过与VEGF的协同作用,以及与其他多种酶、激素、细胞因子等相互作用,共同促进胃癌组织中血管的生成和血管通透性的增加,从而增强胃癌的侵袭能力,有利于胃癌的浸润和转移。进一步研究瘦素及其受体与胃癌的关系,有可能为临床上胃癌的早期诊断及可能的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研究新思路。rn 目前,在基因水平上关于瘦素与胃癌的研究还不是很多,这可能与基因的复杂性以及当前实验技术条件有关,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能够在基因水平上对胃癌的认识和研究取得新的突破,最终真正实现对胃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此外,在临床上血清中的瘦素水平可以作为一项指标,来监测胃癌患者的营养状况,使医生对病人的身体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有利于在病人的进一步治疗时采取更好的措施。虽然目前己经证实瘦素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但是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其中信号传导通路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此外,基因水平的研究如果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而如何将当前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中,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摘要:目的:研究上肢体位和残留二氧化碳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肩痛的影响.rn 方法:将12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患者,用同一套腹腔镜设备,气腹机压力上限均为14mmlg,行胆囊切除术.手术体位采用头高脚低,身体向左倾斜,倾斜角度一致.A组左上肢外展60-70°,手术结束时不排出残留CO2气体;B组左上肢外展60°70,手术结束时,排出残留CO2气体;C组左上肢外展80°-90°,手术结束时不排出残留CO2气体;D组左上肢外展80°-90°,手术结束时排出残留CO2气体.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ion analogue score.VAS)评估四组患者术后肩部疼痛程度,比较4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rn 结果:A组与B组比较,术后抽出残留CO2气体与不抽出残留CO2气体患者相比,术后两组肩痛程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抽出残留CO2气体的患者术后肩痛程度减轻;A组与C组比较,术后两组肩痛程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术后肩痛程度比A组的明显.rn 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采取不同的上肢体位和手术结束时是否排出残留二氧化碳气体对患者术后的肩部疼痛均有影响.上肢外展程度过大以及术后不排出残留二氧化碳气体都会使术后肩痛的发生率增高.建议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上肢外展角度应小于70°,且术后抽出腹腔残留二氧化碳,这样都可以减轻术后患者肩部疼痛程度.
  • 摘要:目的:总结严重烧伤的分子机制,为后续的烧伤研究提供一定的方向与借鉴.方法:通过自身经验以及查阅、利用文献数据库,概括烧伤的分子机制.结果:关于烧伤分子机制的研究,主要从高代谢反应、休克、炎症反应、器官损伤和创面愈合等方面展开,并形成综述.结论:烧伤分子机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对烧伤分子机制的研究,能对新药的研制提供新的靶点与思路,也能对临床治疗烧伤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为后续的烧伤研究提供一定的方向与借鉴.
  • 摘要:目的:探讨食团粪石性肠梗阻的疾病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丽水市中医院、中心医院、市医院3家大医院2004年5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食团粪石性肠梗阻56例临床病例资料.结果:56例食团粪石性肠梗阻,小肠梗阻55例,保守治疗46例,治愈38例;无效者8例转入手术治疗,另有10例直接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治愈者18例.结论:食团粪石性肠梗阻主要发生小肠梗阻,与患者季节食性、年龄心绪、胃肠道功能有关;行CT检查有助于诊断,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好,经保守治疗无缓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就气腹并发症发生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患者对微创手术的不断认可,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数量迅速增多,开展的手术种类也在不断的扩展。但是应该看到腹腔镜微创手术的优点,也要看到其不足。腹腔镜手术的气腹就可以造成很多的具有其独有的并发症。虽有很多文献认为气腹对手术利大于弊,以及所出现的并发症大多可逆,但是对于一些特殊患者还是可以造成一些严重后果的。所以,同样要引起重视,也有一些学者应用免气腹手术,或者冲入氮气,但是也都有各自的明显的缺点。还要深入的的研究,熟悉其变化规律,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相信,宣白承气汤对于预防治疗腹腔镜气腹并发症发生有着重大的临床意义,做为传统的肺保护手段的丰富,宣白承气汤应用于胸外科围手术期病人能够提高临床疗效,进而发挥“肺与大肠相表里”及“肺肠同治”的中医理论在临床中积极的指导作用。
  • 摘要:心脏及颈胸部大血管损伤病情急重,可为锐器伤、枪弹伤及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技术操作所引起的医源性损伤。心脏穿透伤的程度,取决于受伤机制和损伤的部位、伤口的大小以及心包裂口的情况。仔细了解致伤物和伤道,对心脏穿透伤的诊断很有帮助。颈胸部锐器伤不难诊断,但多脏器伤时不要忽略其他部位损伤。休克可因大量失血或心包填塞所致,失血性休克出现较早且逐渐加重,心包填塞所致心源性休克出现稍迟,伤道无明显出血,胸腔积血量不大,难以用失血性休克解释。迅速诊断出心包填塞至关重要,心音遥远、血压下降,静脉压升高和心包穿刺阳性具有确诊价值。休克程度与估计失血量不符,或经足量输血而无迅速反应,或低血压经扩容后迅速改善但不久再度出现甚至发生心跳骤停者,均应高度怀疑心包填塞。超声心动图对心包填塞和心脏异物的诊断帮助较大,且能估计心包积血量,但应十分注意,不能因做过多的检查而延误抢救时间。心脏穿透伤均行心脏手术修补,术前准备以快速大量输血为主,给予多巴胺和肾上腺素以增强心肌收缩力。手术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充分给氧。胸部大血管损伤除了处理血管出血外,要注意肺坏死肺组织切除,术中注意充分鼓肺,防止肺不张。颈动脉损伤注意加快血管吻合,减少脑缺血时间,同时注意血管排空气泡,充分清除血管内异物,防止脑栓塞。对于有介入条件的内脏大血管破裂,可以尝试介入球囊封堵或覆膜支架覆盖破裂。
  • 摘要:目的:多原发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 MPLC)作为临床少见疾病,临床分期及治疗选择尚不明确.本研究对28例同时多原发肺癌病例行生存分析,评估其预后影响因素.rn 方法:回顾分析自2000年11月至2013年7月在中日友好医院接受诊治,依据Martini临床标准诊断的28例MPLC患者的临床资料,就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术式、pT分期、pN分期、术后辅助放化疗等情况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rn 结果:28例MPLC病例均通过手术切除获得各病灶明确病理诊断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其中多原发NSCLC病例24例(单侧16例,双侧8例).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7.1% (2/28),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总体5年生存率43.1%,中位生存期47个月.单因素分析中,年龄(p=0.949)、性别(p=0.089)、肿瘤位于同侧或双侧(p=0.765)不同组间预后无显著差异,全肺切除或切除2个肺叶的患者预后差于仅行单一肺叶切除、单一肺叶合并亚肺叶切除或多个亚肺叶切除患者(p=0.023),多发肿瘤均归为pT1期内的MPLC患者预后显著优于包含pT1期以上肿瘤患者(p=0.000),存在pN1转移的患者预后较pN0患者差(p=0.006).多因素分析中,手术术式(p=0.010)、pN分期(p=0.012)、术后辅助治疗情况(p=0.018)是同时多原发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n 结论:手术治疗同时多原发肺癌效果满意,尽可能保留肺功能的手术术式、pN0、术后辅助治疗是预后良好的影响因素,pT分期可能通过影响pN分期进而影响预后.
  • 摘要:本文就近年来ABCB11基因在胆石病中的相关研究进展报告,为胆石病的病因探究及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论述的ABCB11基因及其蛋白表达与胆结石形成的关系可能会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指出一条途径,且基因的多态性研究将会成为胆石病中该基因调控机制及其临床治疗研究的突破口。在西药对胆石致石基因ABCB11治疗效果较局限的情况下,中药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但中医药在治疗胆石病的经验虽然非常丰富,且有强调调养、扶正祛邪、增强体质、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在胆石治疗方面能保护肝细胞、有效增加胆汁流量,改变胆汁成分,逐渐消除致石因素等特点,但是其治疗的具体机制及作用的BSEP基因靶点还尚未明确,在广大学者对中医药的分子领域深入研究下,明确相关中药对该基因蛋白的作用机理,将会对胆石症的防治产生深远意义。
  • 摘要:随着医学学科技术的进步,外科技术手段已经与医学其他学科联系越来越紧密;外科人要开拓视野,充分利用其他学科的进步,将其融入外科临床,解决外科临床实际;本案例通过一例横结肠癌术后发生腹膜炎并发症的诊断处理分析,谈论:外科、放射科合作,微创穿刺引流造影,相比传统开腹引流进步;通过微创手段达到外科引流检查目的,完成外科减损止损、治愈结果.
  • 摘要:文章介绍了从古到今对银屑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赵师总结提炼出“土槐丹四物汤加味”治疗银屑病,运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四物汤”加味为底方酌加清热凉血的药物土茯苓、丹皮、槐花等药物组成的经验方,药物组成:土茯苓、丹皮、槐花、生地黄、赤芍、当归、白花蛇舌草、银花、蝉衣、生苡仁、紫草等,具有凉血活血,润燥止痒之效。银屑病是临床中较为棘手的疾病,持久顽固,易于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患者情绪容易波动,因此该类患者在运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饮食的调护,忌酒及羊肉等发物,其它食物考虑病程久远,为了不影响体内营养的平衡,则因人而异:应起居有时,劳逸适度,否则耗气伤血,导致疾病复发:应积极锻炼身体,预防感冒:保持心胸宽广,豁达开朗,避免精神刺激。今后对银屑病的研究应充分利用新技术,采取多学科联合、多层次分析的方法,加强中医药基础研究和临床药理研究,使中医药治疗银屑病达到一个新水平,并形成一个规范的诊疗方案。
  • 摘要:掌跖角化性皮肤病,表现为皮损部位粗糙、角化肥厚、皲裂.长期口服药物副作用大,外用药物渗透性差,治疗效果不佳,病情缠绵难愈,是皮肤科临床难治疾病.中药泡洗法历史悠久,最早出现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书《五十二病方》,就载有熨、熏、涂、敷、浴、按摩等10余种外治方法.组方时要根据中药泡洗传统药物药理作用(如养血、润肤、祛风、燥湿、解毒、止痒、散结等);现代药物药理作用(如抗病毒、抗真菌、抗敏、调节免疫等);理化特性(如马齿苋酸性物质软化角质、地肤子、蛇床子油质物质润肤等);药物的刺激作用(刺激局部穴位、经络等);温热效用(42度对病毒性疣有抑制作用建议泡药水温40~45℃);水湿作用(增大皮肤组织间隙利于药物吸收)等机理.同时遵循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选择适宜药物;临床思路以局部辨证认清局部病理因素为主,同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理化特性亦很有意义,如中药的"四气,五味"、温度等方面组方.
  • 摘要:邓鹤鸣教授认为治疗膝疮腿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1单纯局部换药:2对浅静脉的手术剥除,外部加压包扎,效果均不理想;3随着对交通支的进一步认识,离断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改善局部营养,从而达到治愈溃疡的目的,所以解决交通支病变是关键。为此邓老带领的团队,开展了腔镜交通支离断术(SEPS)治疗下肢静脉淤血性溃疡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 摘要:目的:观察三黄膏外敷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1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给予活血、消肿、抗炎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三黄膏外敷,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改变.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膏外敷治疗血栓性静脉炎具有疗效好,症状改善明显,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 摘要:汤坤标主任中医师是山东省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本文主要总结了他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简称DVT)的经验(包括①识病因病理②辨病机证候③论临床治疗④谈预防调护⑤讲注意事项⑥指导临床科研)和外治法与体位疗法在周围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及论痰瘀股肿证治.
  • 摘要:目的:通络脉合剂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大鼠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rn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高脂饲料喂养、肢体缺血手术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10只,通络脉合剂大剂量组10只,通络脉合剂小剂量10只.连续给药40d,处理后检测VEGF、Ang1、Ang-2基因表达.rn 结果:通络脉合剂大剂量大鼠下肢肌肉VEGF、Ang1、Ang-2基因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高(P<0.01-0.05);通络脉合剂小剂量大鼠下肢肌肉VEGF、Ang-2基因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高.rn 结论:通络脉合剂可以增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大鼠血管生成因子VEGF、Ang1、Ang-2基因表达,增加VEGF、Ang-2的分泌,产生促血管生成作用,从而改善下肢缺血.
  •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对照研究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味煮散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rn 方法:将136例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按患者意愿分为三组,均低分子肝素钙抗凝7天,各组分别予血府逐瘀汤加味煮散、汤剂和华法林抗凝治疗.rn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后7天、14天症状积分均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O.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比较,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14天,汤剂组及煮散组PT、INR及APTT值处正常范围,而抗凝组则显著延长,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14天,汤剂组与煮敖组血浆D-二聚体仍明显升高,与抗凝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1).煮散组病例脱失率明显低于汤剂组和抗凝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煮散组日均治疗费用明显低于汤剂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煮散煎煮时间为汤剂的1/3.rn 结论:益气活血的血府逐瘀汤加味方可以替代华法林抗凝.煮散治疗费用低、煎煮方便且耗时少,较汤剂更易为患者接受.
  • 摘要:目的:探讨疮灵液载入胶原后对慢性创面及愈合的影响.rn 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胶原组、疮灵液组、疮灵液载入胶原组,每组10只.大鼠背部建慢性创面模型,对照组以0.2ml生理盐水纱布,疮灵液组以0.2ml疮灵液纱布外敷创面,胶原组以胶原海绵覆盖创面,疮灵液载入胶原以0.2ml疮灵液载入胶原覆盖创面,各组再以外敷双层无菌纱布并固定,隔日换药.造模时及造模后第3、7、15天测定创面面积,创面分泌物中白细胞总数、白细胞介素6 (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创面肉芽中羟脯氨酸、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中MMP-I、MMP-2、MMP-9含量.rn 结果:疮灵液载入胶原组慢性创面面积、刨面渗液中白细胞总数、IL-6、TNF-α含量较对照组、胶原组均明显减少(P<0.01,P<0.05),与疮灵液组无明显差异.创面肉芽中各组羟脯氨酸含量在造模后第3、7、15天均明显低于初始时,疮灵液载入胶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胶原组、疮灵液组(P<0.05),MMP-1、MMP-2、MMP-9水平疮灵液载入胶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胶原组(P<0.01),轻度低于疮灵液组.rn 结论:疮灵液载入胶原能显著抑制慢性创面炎症细胞增殖与浸润,抑制创面炎症因子与金属蛋白酶分泌,促进慢性创面愈合.
  • 摘要:目的:观察负压闭合引流(VSD)在治疗感染性糖尿病足坏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确诊为感染性糖尿病足坏疽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将确诊患者足溃疡创面进行常规清创后,对照组24例予常规中医外科换药治疗,治疗组24例另予VSD对创面进行治疗,观测两组患者足溃疡肉芽生长速度、伤口愈合时间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各指标都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加快糖尿病足溃疡面愈合速度.
  • 摘要:目的:评价"清消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的切开祛腐生肌"内外合治"法进行比较.rn 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区组设计,选择符合西医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标准中医辨证属肝郁化火夹浊型的18~50岁女性患者108例,按2∶1比例随机分配到试验组(清消法)与对照组(切开去腐生肌"内外合治"法).治疗组给予内服浆乳方,外用金黄膏,小切口引流.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用3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疤痕面积的变化情况,并作安全性评价.rn 结果:"清消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和以往切开祛腐生肌"内外合治"法比较,愈合后疤痕面积更小(P>0.05),治愈率、复发率2组一致(P>0.05),两种方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都没有明显不良反应.rn 结论:"清消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可以保留很好的乳腺外形,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王沛教授治疗乳腺癌术后肺转移的诊治经验:本病多由正气虚,癌毒残存,肝郁肺虚引起;应做好有中医外科诊病特点的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治疗上注重温补脾肾,疏肝理肺,合理选用引经药.
  • 摘要:目的: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两个不同理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深度压疮,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我科2013年4月1日至2015年03月31日收治的深度压疮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全身调养、营养供给、创面手术修复等手段治疗压疮.结果:44例压疮患者营养恢复良好,深度压疮创面修复完好,连续随访观察3个月,形态及功能良好,耐磨耐压,疗效满意;其中1例患者因入院时营养状况极差,恶病质,且合并肺部感染,无手术指征,入院后病情持续恶化死亡.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压疮,治疗成本低廉,优势肯定,疗效确切,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 摘要:目的:总结中医外治法治疗压疮的用药规律,提出新的、潜在方剂或药对.方法:通过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分析75首压疮外治方剂.结果:使用频次在5以上的药味29味,常用药物组合29对,其中潜在组合9个,可聚合成5个潜在新方.结论:中医治疗压疮外治方剂多以活血生肌药物为主.
  • 摘要:疮疡在临床上有阳证阴证之分,阳证为实热证,病情较轻,较为容易治愈,而阴证疮疡则因正虚寒凝,气滞血瘀,经络不通所致,危害较大.温通法乃温法与通法的结合,即用温热类药及通散类药辛温开腠,温中祛寒,祛瘀化痰等,在外治法的选择中亦是运用温通之原理达到治疗的目的.故在临床上采用温通法治疗疮疡,使得寒祛血畅,阳气通达,往往有事倍功半的效果.
  • 摘要:目的:观察松香润肌膏治疗慢性难愈合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慢性难愈合溃疡患者采用外敷"松香润肌膏"治疗.结果:治愈32例,显效8例,有效6例.结论:松香润肌膏外敷法具有祛腐、生肌作用,对慢性难愈合溃疡有较好的疗效.
  • 摘要:急性乳腺炎临床表现主要为乳房疼痛、局部红肿、发热等,轻者患者伴随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重者伴随高热,局部形成脓肿.中医在乳痈初期的治疗方面遵循“以通为用、从通论治、以通为主”的原则,贵在早治,治疗方法也丰富多样,分内治法和外治法。揉散法适用于急性乳腺炎初期中医辨证属气滞热壅型者,运用揉散法治疗急性乳腺炎初期时,手法操作宜轻柔、均匀、深透,并在推拿处皮肤表面涂润滑介质,防止损伤患者皮肤和乳头。此外,操作时配合轻揪、提拉乳头数次,减少乳管迂曲,促进乳汁的排出。指出急性乳腺炎的防治关键在早期,中医药对于急性乳腺炎初期的治疗方法多样,手法按摩乳房既能疏通不通之乳络,又能消肿、散结,促进气血运行以畅通乳腺导管,达通则不痛之效,可因地因人制宜,且不影响哺乳,保护了母婴的健康。
  • 摘要: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上多采用内外合治法治疗.本文旨在介绍我科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一些经验和特色,在内治方面提出了清化痰湿理论及其代表方黄连温胆汤,外治上阐释了对不同外治法应用时机及方式的选择,手术方式上提出了盾构切开法这一新的技术.同时在临床诊治中注重个体化治疗及术后的随访和调护.
  • 摘要:目的:探讨"乳疗方"防治乳腺增生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健康清洁级雌性Wistar大鼠70只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乳癖消对照组、三苯氧胺对照组、乳疗方低剂量组、乳疗方高剂量组.造模成功后,各组分别给药,实验结束各组断头取血5ml离心后,测定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水平.结果:经治疗后,乳疗方各组E2和PRL含量明显降低,P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疗方可降低大鼠血液中PRL和E2,升高P的含量,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 摘要:目的:本实验从细胞学的角度探讨红黄煎剂对氧化应激所产生的ROS的作用,同时通过抗氧化的途径改善阿霉素的心脏毒性,不降低阿霉素的疗效.rn 方法:使用过氧化氢建议氧化应激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红黄煎剂、阿霉素、过氧化氢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的影响,alisa法测量VEGF水平,流式细胞仪测量其ROS水平,流式细胞仪测量细胞凋亡水平.rn 结果:红黄煎剂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分泌的VEGF,p值为0.05;红黄煎剂与阿霉素联用,能够加强了阿霉素抑制VEGF的作用,p值为0.012<0.05.阿霉素+红黄煎剂组所产生的ROS较阿霉素组降低了1/3 (P<0.05).阿霉素组与阿霉素+红黄煎剂组相比p值为0,612 (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rn 结论:本实验从细胞学的角度验证了红黄煎剂和阿霉素合用,通过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ROS,从而降低阿霉素的心脏毒性,不降低阿霉素化疗疗效.
  •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活血养血、通络止痛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内服活血止痛方每日一剂,共30天.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片并肌注VitB1、VitB12,共30天.观察两组治疗2周、1个月及2个月后的疼痛缓解消失情况,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2周、1个月及2个月后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P<0.01,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活血养血、通络止痛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 摘要:外治法在治疗乳腺癌术后引发上肢水肿方面有独到之处。目前常用的中医外治法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障碍的方法主要有中药熨烫、中药熏洗、中药外敷及刺络拔罐。现代医学认为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是一种难以治疗,逐渐进展,易于反复的疾病,因此对其治疗存在局限性,中医药便成为了治疗该疾病的新思路及新方法。清代医家吴师机曾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内治之药,所异者法尔。”中医外治法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可使药力直达病所且操作简便,用具易于取得。中医外治法往往配合中药内服或功能锻炼,内外同治,标本兼顾,相得益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摘要: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和检出率在逐年上升.虽然大部分的良性结节只需随诊观察,仍有一部分甲状腺结节需进一步治疗.随着科技进步和治疗经验的积累,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正趋向于微创化.目前,腔镜甲状腺手术的适应范围在逐步扩大,可以预见未来大部分的传统手术将被腔镜手术所取代.而热消融技术应用在甲状腺结节的治疗上具有微创、有效、安全、经济、美观的优势,临床应用前景广泛.相信会逐步成为良性甲状腺结节甚至是早期恶性结节的主要治疗方法.
  • 摘要:目的:观察瘰疬宁治疗淋巴结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rn 方法:以抗结核西药三联(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为阳性对照,采用分层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的260例淋巴结核患者,分为试验组(瘰疬宁+西药三联)与对照组(安慰剂+西药三联)各130例.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疗效性指标及安全性指标.rn 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其中以肝郁痰凝证疗效最佳(P≤0.01);治疗后两组ALT、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瘰疬宁是一种治疗淋巴结核有效、安全的治疗药物.
  • 摘要:笔者通过对六例扁平疣的治疗,掌握其相关脉证,认为皮肤病是内在病症的外在表现,中医药治疗皮肤病有其独特疗效.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见皮治皮,皮科大忌.临床中注重整体调治,有是证用是药,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效果.
  • 摘要:笔者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从年龄、症状、部位出发,应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痤疮,效果显著,指出痊疮虽为皮肤科常见病,但临床症候较复杂,不能以局部有炎症表现就妄投寒凉药物,治疗上应遵从辨证论治原则,抓住病机的基本特点,分清疾病的寒、热、虚、实,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 摘要:目的:评价注射+挂线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rn 方法:将52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采用注射+挂线法,对照组26例,单纯采用挂线法,术后1月、6月、12月分别评价其排便情况.rn 结果:治疗组治疗26例,术后1月、6月、12月痊愈者分别为22例、21例、18例;显效者分别为3例、3例、2例,有效者分别为1例、2例、2例,无效者分别为0例、0例、2例,12个月时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治疗26例,术后1月、6月、12月痊愈者分别为19例、15例、8例;显效者分别为2例、3例、3例,有效者分别为1例、2例、5例,无效者分别为4例、5例、7例,12个月时总有效率为69.56%,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rn 结论:注射+挂线法治疗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疗效显著可靠.
  • 摘要:目的:探讨PPH术并外痔切除术和分段外痔切除缝合、内痔结扎并内括约肌松解术在治疗Ⅲ、Ⅳ期环状混合痔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Ⅲ、Ⅳ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采用PPH术并外痔切除术;对照组30例,采用分段外痔切除缝合、内痔结扎并内括约肌松解术.结果:通过对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等进行比较观察,表明PPH术并外痔切除具有明显优势.结论:PPH术联合外痔切除术较分段外痔切除缝合、内痔结扎并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Ⅲ、Ⅳ环状混合痔有明显优势.
  • 摘要:张东岳教授对中医治疗便秘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认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是本病的主要病因,对于慢性的、持久的、经多方长期治疗顽固不愈的便秘,既所谓的"习惯性便秘",张教授将其分为"津液不足"、"气机郁滞"、"脾肾两虚"、"燥热内结"、"血虚肠燥"五型,临床应用,每每中的.
  • 摘要:目的:探讨补肾中药复方二仙汤及其拆方对肾阳虚证小鼠附睾精子成熟微环境的影响.rn 方法:60只成熟雄性ICR小鼠随机挑选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50只小鼠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25mg/(kg·d),连续2周,造模肾阳虚证.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5组:模型组、二仙汤全方组、温肾益精组、滋阴降火组、调理冲任组,每组10只,模型组、空白组予蒸馏水,其余各组予相应中药汤药灌胃,按体重给予相应剂量,每天2次,连续21天.停药24h后处死动物,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附睾P34H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过氧化物酶6 (Prdx6)的表达.rn 结果:肾阳虚证小鼠附睾P34H、Prdx6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仙汤全方组、温肾益精组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理冲任组、滋阴降火组与模型组表达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二仙汤及其拆方可影响肾阳虚证小鼠附睾P34H、Prdx6表达,进而影响精子成熟,其中以二仙汤全方及温肾益精组作用最为明显.
  • 摘要:目的:观察NIH-CPSI积分、前列腺常规检查等指标,评价超声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rn 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试验设计.共纳入96例符合标准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各48例,均分为两组.A组超声治疗仪为实际真实的超声治疗仪,在治疗过程中产生超声;B组的超声治疗仪为外形、操作完全一致,但不产生超声的超声治疗仪.治疗2周,隔日治疗1次,每次10 min,共7次.比较治疗后两组有效率,治疗前与治疗后组内、组间NIH-CPSI评分、白细胞、卵磷脂小体变化.监测安全性.rn 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70.83%,B组总有效率为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NIH-CPSI疼痛与不适评分、NIH-CPSI排尿症状评分、NIH-CPSI生活质量评分、NIH-CPSI总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B组NIH-CPSI疼痛与不适评分、NIH-CPSI总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前两组各指标积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NIH-CPSI疼痛与不适评分、NIH-CPSI排尿症状评分、NIH-CPSI总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白细胞、卵磷脂小体治疗前后组内、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方面A组2例、B组1例,组间比较差别不显著(P>0.05).rn 结论:经会阴超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尤其是在改善疼痛方面),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患者易接受,值得进一步推广.
  • 摘要:目的:观察金锁固精丸加味联合山莨菪碱穴位注射治疗遗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遗精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金锁固精丸加味联合654-2穴位注射;对照组口服安定片和谷维素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锁固精丸加味口服联合654-2穴位注射治疗遗精疗效显著.
  •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甲状腺激素受体β1基因(thyroid hormone receptor β1,TRβ1)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在乳腺癌高危人群和健康人群血清中的差异,评价中医辨证干预乳腺癌高危人群的效果.rn 方法:以潍坊地区妇女乳腺癌高危因素预测模型为基础,筛选出乳腺癌高危女性321例作为高危试验组,健康女性45例为对照组.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技术分别检测高危试验组、健康对照组血清TRβ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将高危试验组中出现甲基化64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随机分为试验组19例、安慰剂对照组22例、空白对照组23例,试验组给予症型相符的中药进行干预,安慰剂对照组给予含中药微剂量的安慰剂,空白对照组不作特殊处理.干预3月后,观察各组TRβ1基因甲基化状态的改变.rn 结果:1.高危试验组321例血清TRβ1基因出现甲基化64例,甲基化率为19.9%; 45例健康对照组血清TRβ1基因出现甲基化1例,甲基化率为2.2%;高危试验组TRβ1基因甲基化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19例经中医辨证干预后10例仍为甲基化,甲基化率为52.6%;安慰剂对照组22例经安慰剂干预后20例仍为甲基化,甲基化率为90.9%;空白对照组23例干预后,甲基化率为95.7%.试验组甲基化率低于安慰剂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安慰剂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甲基化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rn 结论:1、乳腺癌高危人群血清TRβ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呈高甲基化率,可能导致乳腺癌发生率增加;2、中医辨证干预逆转乳腺癌高危人群血清TRβ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状态,表明中医辨证干预可预防高危人群乳腺癌的发生.
  •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体质、彩色多普勒及钼靶影像学与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证的相关性,结合体质学说与影像学,探讨病因病位分布及类型构成规律.rn 方法:收集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证患者354例,填写乳腺增生病临床调查表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观察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统计彩超声像图、血流改变及钼靶腺体密度等资料.rn 结果:1.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证患者中医体质分布集中在气郁质、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2.超声声像图主要为Ⅱ型,体质分布以气郁质、气虚质、平和质多见.3.钼靶腺体分型多为多量腺体型、致密型为主.rn 结论:中医体质分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高频钼靶摄影均能反映痰瘀互结证乳腺增生病的特点,形成突显中医诊治特色的客观指标.
  • 摘要:乳腺增生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肝郁气滞型是乳腺增生病最常见的发病类型,本文从乳腺增生病的病因病机出发,对2010-2015年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的不同临床文献研究进行归纳、分析和对比,指出本病的临床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也对不足进行阐释,以供临床参考.
  • 摘要: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特性;它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目前逐渐发现它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治疗中发挥重大作用.近几年研究发现前列腺内同样存在前列腺干细胞,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分化发育为前列腺组织,并与前列腺某些疾病有关,关于前列腺干细胞,目前人们对它的了解仍相对较少,其中前列腺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是研究前列腺干细胞的一个瓶颈,目前尚未找到一种属于前列腺干细胞特有的表面标志物,从而导致试验时难以对它进行更准确的测量、研究;再者,目前尚未发现一种非常适合前列腺干细胞体外生长的培养基,使得前列腺干细胞的研究举步维艰。但是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前列腺干细胞的神秘面纱终会被人类层层揭开,引导人们进入对前列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纪元。
  • 摘要:目的:通过对344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的问卷调查,得出不育患者体质分布的特点及精索静脉宽度与中医体质的关系,分析常见病因对中医体质的影响,探讨中医治疗男性不育的新思路.rn 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实施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对344例不育男性进行体质辨识,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和思路.rn 结果:平和体质占17.4%:单一偏颁体质(为一种偏颇体质者)占25.6%:混合偏颇体质占57.0%.总体体质类型前十位依次为和平质占17.4%,湿热、痰湿质占14.0%,阳虚、气虚质占10.5%,湿热质占8.14%;阳虚、痰湿质占7.00%,痰湿质、气虚湿热分别占5.81%;气虚质、阳虚质分别占4.56%,气郁、气虚质占3.45%.rn 结论:从单一体质类型看除和平质外,湿热质和气虚质是其该人群的主要体质质类型;复合类型虽然各复合型相对分散,但仍然表现以湿热兼症为主要特征,而阳虚气虚痰湿兼症次之的分布特征;总体阴虚质、特禀质、血瘀质及其兼症都很少.湿热质、痰湿质在不育患者的各组精索静脉宽度值中,均有较高比例的分布,说明在不育患者中痰湿、痰湿质精索静脉曲张呈正相关.而气虚质除了在正常组分布较高外,余下各组都很低,说明非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的不育患者中,气虚体质与精索静脉曲张成负相关.
  • 摘要: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方法多样.其中,外治方法因其操作简便,疗效可靠的优势,得到临床广泛应用.本文对中药坐浴、敷脐疗法、直肠栓剂、保留灌肠等外治方法进行了综述.为迸一步研究中医外治前列腺炎的特色疗法提供借鉴.同时,发现文献报道大多为经验性、小样本量的临床报道,外治方法操作规范缺少统一标准,限制了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探讨前列通窍胶囊对前列腺增生(BPH)大鼠模型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rn 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取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50只大鼠采用去势、皮下注射丙酸睾酮法造成前列腺增生模型.将常规造模成功的5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癃闭舒胶囊对照组和前列通窍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空白组、模型组给予蒸馏水,其他各组分别予以相应药品混悬液灌胃给药,给药30天后处死大鼠,称取前列腺湿重并计算前列腺指数,测定前列腺组织中睾酮(T)、雌二醇(E2)的含量及表皮生长因子(EGF)的水平,测定前列腺的腺体密度并用光镜观察前列腺组织病理学改变.rn 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前列通窍胶囊各剂量组均可一定程度降低前列腺增生模型大鼠前列腺湿重及前列腺指数,高、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大鼠前列腺的腺体密度(P<0.01),均可显著降低T、EGF水平(P<0.01),但对E2的影响不明显.rn 结论:前列通窍胶囊对前列腺湿重及前列腺的腺体密度均有一定影响,能显著降低前列腺组织中T、EGF水平,揭示了前列通窍胶囊治疗BPH的部分作用机制.
  • 摘要:目的:观察清火解毒法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致大鼠下肢丹毒模型的影响.rn 方法:采用SD大鼠右下肢皮内注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制备下肢丹毒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青霉素组、清火解毒法组等共9组,观察大鼠右下肢红斑及水肿情况,测定血清NO、TNF-α、IL-1β等与炎症相关的指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rn 结果:清火解毒法治疗后,大鼠下肢肿胀部位直径明显变小,与模型组比较p<0.01;NO含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p<0.01,与青霉素组比较p<0.05;能显著降低TNF-α含量:与模型组比较p<0.01,与青霉素组比较p<0.05;显著降低IL-1β含量:与模型组比较p<0.01,与青霉素组比较p<0.05;病理评分与模型组比较p<0.05.rn 结论:清火解毒法作用优于青霉素.
  • 摘要:粉刺,即西医的痤疮,为皮肤科常见病.喻文球教授为全国第三、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对痤疮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其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外病内治,内外结合,选方用药灵活精准,常取得满意疗效。
  • 摘要:目的:探讨三黄煎剂对表柔比星作用于MCF-7细胞药效的影响及相关机制.rn 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三黄煎剂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影响.RT-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三黄煎剂对MCF-7细胞Aurora A、p53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siRNA沉默MCF-7细胞中Aurora A,并用CCK-8法检测对三黄煎剂作用于MCF-7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CCK-8法、AnnexinV-FITC/PI法检测三黄煎剂联合表柔比星对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三黄煎剂联合表柔比星对MCF-7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对的影响.rn 结果:三黄煎剂对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呈浓度梯度依赖增长(P<0.05),给药48小时疗效好于24小时(P<0.05),与给药72小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黄煎剂能够调节MCF-7细胞Aurora A、p53蛋白及mRNA的表达.siRNA沉默Aurora A将三黄煎剂对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下调了50.0%(49.2%到24.8%).三黄煎剂与表柔比星联用能够增加表柔比星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调节凋亡相关蛋白c-PARP,c-Caspase3,Bcl-2,Bax的表达水平.rn 结论:三黄煎剂能够增加MCF-7细胞对化疗药物表柔比星的敏感性,可能与三黄煎剂对Aurora激酶A的抑制有关.
  • 摘要:目的:通过外消乳癖膏贴敷治疗乳腺增生,观察其临床有效性,并对其安全性做出初步评价.rn 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口服药对照的方法观察治疗前后乳房疼痛及肿块大小、硬度、范围等情况.rn 结果:(1)外消乳癖膏巴布剂贴敷与口服乳癖消治疗乳腺增生在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及改善肿块的大小、硬度、范围等方面均有明显疗效(P<0.05).(2)治疗组(外消乳癖膏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乳癖消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有效率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3)在缓解患者乳房疼痛,改善乳房肿块等体征方面,外消乳癖膏组与乳癖消组疗效没有明显差异(P>0.05).rn 结论:外消乳癖膏能理气通络,活血散瘀,消肿定痛,其贴敷治疗乳腺增生能缓解患者乳房疼痛,缩小乳房增生肿块,且方法简便,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摘要:基于中医外科形态学的特点,运用标准化病例结合图谱,建立标准化病例库.根据《中医外科学》的诊断标准,构建关于流行病学资料、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实验室阳性结果及皮疹图谱的完整病例,依据教学大纲所掌握知识点及临床知识拓展需要设置逐层提问.且运用标准化病例库进行临床模拟操作教学,进行多层次人才或机构教学和培训任务.
  • 摘要:目的:探查疮灵液调控慢性创面肉芽金属蛋白酶表达的作用机制.rn 方法:采用大鼠背部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液注射模型,实验分为疮灵液组与对照组,疮灵液组以疮灵液覆盖创面,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创面,隔日换药,术时、术后3天、术后7天、术后14天创面照相测面积、取分泌物测TNF-α、IL-6含量及粒细胞总数及取肉芽测金属蛋白酶(MMP1、MMP2、MMP9)及其抑制剂(TIMP1)与羟脯氨酸(Hyp)含量.rn 结果:术后3天至14天,疮灵液组刨面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吗,具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疮灵液组创面分泌物中白细胞总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14天时,疮灵液组白细胞总数接近正常;疮灵液组创面分泌物中TNF-α、IL-6含量于术后7天恢复正常,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3天起,创面肉芽内MMP1、MMP2及MMP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中以MMP9表达影响疗效最显著,疮灵液对TIMP1未见明显影响;创灵液组在术后7、14天肉芽中羟脯氨酸含量升高较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rn 结论:疮灵液通过抑制慢性创面分泌物炎症因子分泌下调肉芽中金属蛋白酶含量而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促进慢性刨面愈合.
  • 摘要:紧密结合《外科正宗》原文,从诊断、内治、外治、调护、医家规范五个方面阐述了陈实功及其《外科正宗》对中医外科学的巨大贡献,认为其完善和提高了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治法方药、手术等体系,丰富和充实了中医外科学理论、方法和临床经验,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世进一步创新奠定了基础,影响深远,在当今临床仍具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
  • 摘要:气虚血瘀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见病因,NO、CO、H2S等气体信号分子在动脉粥样硬化中起着关键作用,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必然联系.从气体信号分子着手探讨气虚血瘀的机制,将有助于发现气虚血瘀的物质基础.
  • 摘要:为了进一步壮大和充实中医外科队伍,促进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和科研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在外科方面的优势,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于2014年4月湖州市召开201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会议期间,与会委员就中医外科如何发展,朝什么方向发展纷纷献计献策,提出许多良好的建议,并简要介绍了“第十八届中韩中医药学会研讨会”的筹备工作。在外科分会名誉顾问王沛教授行医60周年学术经验交流会上,致力于中医外科和中医肿瘤的专家学者近200人就王沛教授学术思想、肿瘤治疗和中医外科传承等话题展开交流与研讨。势必要将老一辈中医外科人学术经验发扬光大,造福于广大患者。介绍了中医外科分会各专业学组学术发展及交流情况,指出标准化是目前制约中医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医外科学迫切需要在继承传统、吸收现代研究成果、应用现代科研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和制定具有中医药特色、科学性强、严谨规范、能为行业内实际应用、能被行业外广泛接受和认可的各个学科标准。
  • 摘要:清代著名医家王维德潜心钻研祖国医学四十余年,将自己多年临证经验结合祖传之秘汇成《外科证治全生集》一书,其独创外科阴阳辨证理论体系,开辟了阴疽治疗的新途径,治疗上以温通为法则,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精于炮制,反对轻用刀针,并贡献家传秘方甚多,极大地促进了中医外科学的发展,成为外科三大派"全生派"的代表.本文通过《外科证治全生集》一书对王氏思想进行分析总结,指出在本书的论证部分中,王氏更加详尽的阐述了痈疽的阴阳辨证不仅局限于皮肤颜色的不同,还从病位深浅、皮肤温度、肿胀形式、肿胀范围、肿块硬度、疼痛感觉、脓液稀稠等各方面对阴阳辨证加以完善,王氏将祖传秘方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和盘托出,其自创的以阳和汤为代表的阳和系列方剂治疗阴疽效果显著,造福后世。王氏凭借四十余年的潜心研究,对药物的炮制方法及运用深有体会,书中记录了200余种药物的炮制方法及功效,王维德总结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参以祖传秘方,编纂成《外科证治全生集》,创立了阴阳为主的外科辨证论治法则,重视疮疡阴阳辨证,首倡阳和解凝散寒的治疗原则,治疗上“以消为贵,以托为畏”,精于炮制,善用烈药,贡献家传秘方甚多,至今仍是临床常用方剂,极大的推动了中医外科学的发展,但由于当时社会环境及自身思想的局限性,亦有其不足之处,作为临床工作者,应该深入探索王氏理论的精髓,取其精华,去其不足,将王氏经验更好的应用到临床工作中来。
  •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双瓣膜管状成形术在中重度原发性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治疗中的技术要点和疗效特点.方法:采用静脉双瓣膜管状成形术治疗241例中重度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病变.结果:本组病例241例均操作成功,术后及随访期间,患者下肢酸胀感、沉重感等不适均消失或得到明显改善,绝大部分患肢浅静脉曲张消失无复发,水肿完全消退或明显减轻,色素沉着或湿疹样变较术前范围明显缩小或消失,溃疡愈合无复发或面积明显缩小.结论:静脉双瓣膜管状成形术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小腿交通支结扎、腔内激光凝闭术,是治疗中重度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可行的方法,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探讨金属蛋白酶-9对家兔缺血肢体新生血管生长促进因子类生成的抑制作用.rn 方法:采用对照试验研究:空白缺血组、动脉粥样硬化缺血组和动脉粥样硬化磁场缺血组,每组10只雄性新西兰家兔.各缺血组均行髂总动脉结扎缺血肢体造模.空白缺血组及动脉粥样硬化缺血组在缺血造模术后第5天作指标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磁场缺血组缺血造模术当日行12毫特斯拉低频电磁场实验,Q12h1次,每次30 min,术后第5天作指标检测.rn 结果:缺血肢体趾端皮肤平均温q检验空白缺血组明显大于动脉粥样硬化缺血组(P值<0.01);血清HIF-1α、VEGF测量值及缺血小腿横纹肌组织CD34表达密度q检验空白缺血组均明显高于动脉粥样硬化缺血组(P值均<0.01),动脉粥样硬化磁场缺血组明显高于动脉粥样硬化缺血组(P值均<0.01);金属蛋白酶-9(MMP-9)动脉粥样硬化缺血组均明显高于空白缺血组(P值<0.01),动脉粥样硬化磁场缺血组明显低于动脉粥样硬化缺血组(P<0.01).rn 结论:动脉粥样硬化促进MMP-9生成并对HIF-1α、VEGF生成及缺血小腿横纹肌组织CD34表达(新生血管形成)有抑制作用;磁性饲养笼低频电磁场能明显抑制MMP-9的生成并促进家兔血清HIF-1α、VEGF生成和缺血小腿横纹肌组织CD34表达.
  • 摘要:目的:建立SD大鼠改良式十二指肠空肠转流术模型,探讨其对正常大鼠体重的影响.方法:将35只8周龄200~250g健康雄性SPF级大鼠随机分为3组,改良式DJB手术组15只,假手术组分为2个亚组(饮食控制组10只,空白对照组10只),手术组行改良式DJB手术,,饮食控制组给予饲料量与手术组相同,空白对照组足量饲料,观察记录各组每周进食量及体重变化.结果:手术组大鼠死亡4只,存活率73.3%.空白对照组与饮食控制组体重均上升,手术组在术后第1周体重下降,以后体重逐渐增加,但仍低于其他两组.结论:SD大鼠改良式DJB手术模型是稳定、可行的,能有效减缓大鼠体重增长速度.
  • 摘要:目的:观察健脾和胃方治疗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疗效.方法: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予健脾和胃方治疗,对照组予西药治疗.疗程均为2w,治疗后随访6月.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7%,对照组总有效率79.1%.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6例复发患者中属早期治疗1例,非早期治疗5例,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治疗应予健脾利湿和胃,予健脾和胃方治疗疗效较好,早期治疗患者腹泻复发率较低.
  • 摘要:目的:加强对痛风疾病临床特点的认识,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回顾19例颈胸部位痛风患者的误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结果:19例中误诊为冠心病7例;胸肋关节炎3例;颈椎病7例;椎动脉供血不足2例.结论:对该病诊断标准的认识不足,缺乏对病史、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的全面分析,是造成误诊的的主要原因.
  • 摘要:目的:了解痛风患者颈胸部位是否存在尿酸盐结晶沉积及其分布规律.方法:观察47例伴有颈胸部位临床症状的痛风患者,均行双源CT颈胸部位影像扫描,利用痛风识别软件处理,记录是否存在绿色尿酸盐结晶沉积及其分布、数量.结果:47例痛风患者颈胸部位均发现尿酸盐结晶;沉积部位依次为第7颈椎关节,第6颈椎关节,胸骨,肋骨,第5颈椎关节,第4颈椎关节,第1颈椎关节,第2~3颈椎关节未发现;尿酸盐结晶沉积分布以骨关节表面、肌肉、韧带等关节周围软组织为主;多呈散在斑片状、颗粒泥沙样,与临床症状相一致.结论:尿酸盐结晶可在颈胸部位大量沉积,并出现不典型的临床症状,应引起广泛重视.
  • 摘要:目的:通过高剂量五五丹长期应用于大鼠皮肤后对肾脏的毒性作用及诱导凋亡研究,考察其毒理学意义以及其对毒性凋亡机制的影响.rn 方法:通过对破损皮肤模型大鼠连续给予五五丹4周及停药1周的毒性特征研究以及TUNEL法、免疫组织化学法等研究五五丹对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并进一步检测细胞凋亡过程中Bax/Bcl-2、信号转导(NF-κB)等相关蛋白表达变化以揭示其作用机理,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安全依据.rn 结果:五五丹对肾毒性与用药剂量和时间具有一定的关系;肾组织凋亡以及Bax及Bcl-2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均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及时间-效应关系,2-3周时达高峰,停药后,凋亡程度明显减轻;五五丹外用1-2周时即可引起NF-κB表达水平显著性升高,3-4周时仍处于较高水平,5周时NF-κB表达水平明显下降.rn 结论:五五丹可通过调控Bax及Bcl-2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引起肾脏细胞凋亡,效应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及时间-效应关系,2-3周时达高峰,具有一定的可逆性.NF-κB参与五五丹诱导的大鼠肾脏细胞凋亡,五五丹可通过调控NF-κB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引起肾脏细胞凋亡.毒性大,则NF-κB表达水平显著性升高;用药时间延长,对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明显减弱.提示机体对五五丹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可通过调节其相关代谢或增强其损伤修复功能从而使其毒性降低.
  • 摘要:外科外治一膏通,是指中医外科临床的疮疡之肿疡、脓疡、溃疡全过程(包括骨髓炎、一般感染),蛇伤和外科手术缝合久不愈合以及痛风等,临床以外用药为主,必要时辅以内用药,可以收到独到疗效.这个外治的膏药名为奇应膏.奇应膏又名琦韧膏、高效多能奇应膏.以其不软不硬而得名韧膏,为笔者临床经验方,并经不断改进、创新的一种新型的外用制剂.
  •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肝损伤性兔胆石症模型构建中四氯化碳的具体作用机制及利弊.rn 方法:将5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正常组10只、肝纤维化胆石病组20只、肝硬化胆石病组20只,其中肝纤维化胆石症组肝纤维化胆石病组予20%的CCl4-橄榄油溶液0.2ml/kg腹腔注射,肝硬化胆石病组予25%的CCl4-橄榄油溶液0.3ml/kg腹腔注射,每隔3天一次,连续用药12周,同时投以高胆固醇、高热量致石饲料,正常组正常饮食.根据造模结果评判CCL4对该模型的可行性、安全性、重复性以及动物死亡率.rn 结果:正常组未出现动物死亡,肝纤维化胆石症组、肝硬化胆石症组死亡率分别是20%、25%,两组动物模型成石率分别为70%,病理检测、Masson染色提示肝纤维组织明显增多或假小叶形成,伴随着假小叶内中央静脉缺如,部分肝脏组织坏死.rn 结论:四氯化碳联合高热量、高胆固醇致石饲料进行慢性肝损伤性兔胆石症模型的构建,具有安全可行、成功率高、死亡率低、简单易行、操作方便等优势,为兔慢性肝损伤性胆石症模型的构建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 摘要:目的:建立兔慢性肝纤维化胆石病模型,研究大黄灵仙颗粒对慢性肝纤维化胆石病兔模型的干预机制.rn 方法:①将5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肝纤维化组、肝纤维化胆石病组,其中肝纤维化组、肝纤维化胆石病组各20只,空白对照组10只.参照金博的方法建立兔慢性肝纤维化胆石病模型,同时肝纤维化胆石病组予高胆固醇致石饲料.造模过程中死亡的实验兔立即取肝脏行病理学检查.②病理明确肝纤维化形成后,将每组剩余实验兔分别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其中治疗组每天灌喂中药制剂大黄灵仙方0.4g/kg·d,其余各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大白兔均正常饲料饲养.用药第13周,将所有实验兔耳缘静脉采血,麻醉后取肝脏组织,分别使用肝组织羟脯氨酸测定、病理技术及生化等方法检测.rn 结果:①羟脯氨酸含量测定:与正常组相比,用药后的正常组其吸光度未见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吸光度均明显下降(P=0.000);②常规病理: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光镜下可见遭到破坏的肝组织逐渐修复,肝细胞排列略变规则,水肿肝细胞明显减少,炎性细胞及纤维组织减少,区域呈点状、片状坏死明显减少;③生化: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ALT、AST、TBLI、DBIL、IBIL、GHO、TG等生化指标均较前下降(P<0.05).rn 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大黄灵仙颗粒在慢性肝纤维化胆石病的防治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 摘要:目的:回顾我院2005年至2010年诊治各种毒蛇咬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87例的救治经过.方法:采取中西医结合救治,及时使用抗蛇毒血清、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碱化尿液等西药,同时运用以三草汤为主之中药.结果:临床治愈86例,死亡1例.结论:及时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蛇伤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确切.
  • 摘要:目的:观察矾冰纳米乳对烧伤表皮干细胞(ESCs)骨桥蛋白(OPN)的影响.rn 方法:利用酶解法分离表皮和真皮,用Ⅳ胶原贴壁法获得ESCs进行离体培养,用克隆形成实验及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鉴定表皮干细胞,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8.15mg/L、16.3mg/L、32.6mg/L)的矾冰纳米乳及湿润烧伤膏(MEBO)在不同时间点(24h、48h、72h、96h)对ESCs的OPN表达的影响.rn 结果:所培养的细胞免疫荧光检测整合素β1和CK19双重染色,80.12%细胞为双标记阳性细胞,即ESCs.RT-PCR、Western blot发现矾冰纳米乳及MEBO均能促进ESCs的OPN基因的表达,MEBO明显优于矾冰纳米乳各组,但与8.15mg/L的矾冰纳米乳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显著地统计学意义 (P<0.05).rn 结论:MEBO和矾冰纳米乳均对烧伤表皮干细胞OPN基因的表达有调控作用,8.15mg/L为矾冰纳米乳的最优浓度,与MEBO比较疗效相当,没有统计学意义.
  • 摘要:随着国人的生活条件及营养状况的改善,近年来胆石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目前多数患者的应对方法是选择手术,但是手术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同时,并不能完全解决胆石再次复发的可能.所以避免胆石病发生和复发的最直接办法就是提前预防胆石的形成,这就是中医的"治未病"理念.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治未病"的论述,这就给予了中医在这方面充分的理论基础,近几年中医药在此方面也有很大的发现和进步,并相继提出了多种预防胆石形成的观点。胆宁片主要由大黄、虎杖、人工牛黄、水飞蓟素、延胡索等中药组成,现代医学研究此药能降低肝脏与血清及胆汁中33.5 kDa泡蛋白含量,使成核因子减少,汁中胆固醇的成核趋势下降,故该药具有溶解和预防胆石形成的双重功效。动物实验分析表明,大黄仙灵胶囊有上调肝脏细胞CYP7A蛋白表达的作用,可见大黄灵仙胶囊具有显著降低胆石症术后复发率作用。侯晓慧等采用足浴疗法配合推按运经仪预防取石后胆囊结石复发为观察组,经过实验证实足浴疗法配合推按运经仪预防取石后胆囊结石复发疗效显著。研究发现,自然界中有许多食物都可以防止胆石的形成,且有溶石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如果多摄入这些食物,就能防治胆石,从而使胆石症患者免受手术之苦。
  • 摘要:目的:C57BL/6小鼠胆石症模型的建立并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大黄灵仙胶囊对C57BL/6小鼠胆结石模型的肝脏病理变化和血液生化的影响.rn 方法:将30只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正常对照组(n=6)、模型组(n=8)、熊去养胆酸(UDCA)治疗组(n=8)、大黄灵仙胶囊治疗组(n=8).除了正常对照组外,均给予致石饲料喂养(高脂、高胆固醇)8周,期间大黄灵仙胶囊胶囊治疗组和UDCA治疗组分别给予不同用药干预处理.8周后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并采集标本,观察小鼠成石率、生化指标、肝脏病理变化等.rn 结果:C57BL/6小鼠经8周造模用药后,正常组未见结石,模型组小鼠成石率达100%,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UDCA治疗组小鼠成石率42.85%,低于模型组(P<O.05),大黄灵仙胶囊治疗组成石率37.5%,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溴化钾压片光谱定性分析小鼠胆结石成可在2939、1446、1382、1056cm-1胆固醇特有红外吸收峰值,并经半定量分析其胆固醇成分约93%~96%;血清生化检测两组治疗组中血清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等指标均优于模型组(P<0.05);两组治疗组小鼠肝脏病理学检查发现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坏死等改变优于模型组,但较正常对照有轻微改变,提示大黄灵仙胶囊有保护肝细胞、改善血清生化、防治胆石症的作用.rn 结论:大黄灵仙胶囊胶囊可降低小鼠胆结石模型成石率,并改善小鼠血清生化学和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从而达到防治结石的功效.
  • 摘要:目的:探讨ERCP对不明原因的胆总管扩张的诊断价值.rn 方法:对50例临床体外超声检查发现有胆总管扩张、但病因诊断有困难的患者,其中临床上伴有黄疸33例,不伴有黄疸17例,进一步行CT、ERCP检查,对胆总管扩张的病因进行评估分析.rn 结果:伴黄疸的胆管扩张的病因主要为胆总管结石、胆总管下段癌、壶腹部癌、胰腺癌、肝内胆管乳头状瘤、胆总管隔膜症、Mirrizi综合征等.不伴有黄疸的胆管扩张的病因主要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胆总管下段炎、慢性胰腺炎、胆总管下段腺瘤等.rn 结论:ERCP可清晰地观察乳头周围及整个胆管树形态,对不明原因的胆总管扩张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 摘要: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对小鼠急性胰腺炎模型的治疗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rn 方法:采用雨蛙素联合LPS制备C57BL/6小鼠急性胰腺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用大承气汤低中高剂量组(2.3g/kg、 7g/kg、21g/kg)给予干预.运用HE染色、ELISA、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大承气汤对急性胰腺炎的病理改变、促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以及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rn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大承气汤能显著改善胰腺炎病理评分,降低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浓度,抑制固有免疫细胞对胰腺组织HMGB1的释放以及细胞核到胞浆的转位,降低TLR4和TLR9受体的应答,阻滞NF-κB和p38 MAPK通路的激活,抑制促炎症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rn 结论:大承气汤可有效抑制小鼠AP模型的促炎症细胞因子生成,从而降低了AP从局部病变发展成为SIRS和MODs的风险,提示其具有改善急性胰腺炎进程作用.
  •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80例斑秃患者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外用生发液联合梅花针扣刺治疗本病的机理.rn 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斑秃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外用生发液联合梅花针扣刺,对照组外用5%的米诺地尔洗酊剂,观察两组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记录下来,进行统计学分析.rn 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再生程度积分分别为2.25±0.63和1.75±0.95,再生密度积分分别为2.35±0.66和1.73±0.93,治疗后总积分分别为6.85±1.87和5.28±2.8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3,P<0.05).rn 结论:1、外用生发液联合梅花针扣刺治疗斑秃临床起效快,疗效显著、稳定,且无明显毒副作用;2、外用生发液联合梅花针扣刺治疗斑秃为有效治疗方法,优于外用5%的米诺地尔洗酊剂.
  •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纯中医治疗湿疮的疗效,特别是在外治方面使用中草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病例辩证使用口服汤剂,外治使用由鱼腥草、苍耳子、苦参、枯矾组成的单方煎汁频涂患处;结果与结论:总病例74例,治愈25例,好转43例,总有效率91.8%,说明纯中医治疗湿疮疗效确切、可行,外治单方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
  • 摘要:吕培文教授在继承王玉章、房芝萱等名老中医前辈经验基础上,结合周围血管病病因病机特点,强调"治病求本,本于气血"的理论,提出了"气血同治、以平为期"的治疗原则.拓展了治疗此类疾病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法.
  • 摘要:腔镜下筋膜腔交通支离断术可以精确定位深筋膜下间隙内交通静脉;损伤小、切口小、远离病变皮肤、溃疡愈合快,有效降低切口并发症;缩短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因此,认为SEPS对下肢重度CVI特别是合并静脉性溃疡者具有良好疗效。在实施SEPS时应注意术前溃疡创面可予清创,无需等到溃疡愈合再行手术:手术应先行SEPS,再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按此顺序不易损伤深筋膜,保证SEPS的顺利进行:皮肤切口应在1cm左右,使10mm穿刺Trocar紧密不漏气,保证足够的操作空间和良好的视野;深筋膜下注气压力应持续稳定在15cm H2O左右,太高可能会影响血液循环,太低则筋膜腔无法完全打开或对毛细血管无压迫止血作用。
  • 摘要:目的:通过观测实验性糖尿病鼠大血管病变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相关表达,揭不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并通过中药于预的观察,明确中药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靶点.rn 方法:雄性SD大鼠80只,其中正常对照组10只,70只造糖尿病模型并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n=14),中药高、中、低剂量组(n=14),二甲双胍组(n=14).6组大鼠均予普通饲料加干预喂养12周后,取股动脉,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糖尿病(DM)大鼠大血管中CTGF、TGF-β1表达的部位及其变化.rn 结果:TGF-β1主要在胞浆中表达.模型组TGF-β1表达呈强阳性反应;中药干预组TGF-β1表达明显下降(P<0.01),二甲双胍对TGF-β1表达有影响,但与中药高剂量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GF在模型组血管管壁下层细胞浆可见大量棕黄色物质表达呈强阳性反应,各药物干预组血管细胞CTGF表达都明显下降(P<0.01),中药高剂量组与西药对照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n 结论:1)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可能与纤维化有关.2)中药组方加味桃核承气汤能有效降低致纤维化因子TGF-β1、CTGF在实验性糖尿病鼠大血管病变中的表达.其对DM大血管病变有改善作用,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足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相关性.方法:选取糖尿病足无动脉硬化闭塞症者100例、糖尿病足合并动脉硬化闭塞症者102例及单纯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80例,记录其一般资料,进行组间比较,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从多角度进行疾病间的比较与探究.结果:三组在一般资料,合并症,症状积分,实验室资料,足部X光片,下肢彩超,终极事件等方面比较中均存在不同差异,糖尿病与下肢缺血在疾病全程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结论:本研究属于糖尿病足中医症状的微观辨证范畴,对指导临床病证结合诊疗本病有一定指导意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