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萝卜蚜

萝卜蚜

萝卜蚜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4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昆虫学、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7503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昆虫学报、山地农业生物学报、植物保护学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七届全国农药交流会、中国烟草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中国烟草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等;萝卜蚜的相关文献由30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立猛、杨海林、谷星慧等。

萝卜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9 占比:1.4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7503 占比:98.53%

总计:7615篇

萝卜蚜—发文趋势图

萝卜蚜

-研究学者

  • 张立猛
  • 杨海林
  • 谷星慧
  • 计思贵
  • 刘树生
  • 赵进龙
  • 周琼
  • 曾玲
  • 梁广文
  • 田泽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新农药创制与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近期成功开发了一种新化合物SYP-260,并采用喷雾法测定了其对不同刺吸式口器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50~100mg/L质量浓度下,新化合物SYP-260对萝卜蚜、棉蚜、大豆蚜、锈线菊蚜,药后3~14天的防效均在85%以上,对以上害虫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在100mg/L质量浓度下,SYP-260对茶小绿叶蝉和柑橘木虱,药后3~14天的防效均在70%以上,对以上害虫也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在100mg/L质量浓度下,SYP-260对烟粉虱,药后3~7天的防效在60%以上,对烟粉虱具有较好的速效性。
    • 李文红; 程英; 金剑雪; 周宇航; 李凤良
    • 摘要: 【目的】对菜蚜(桃蚜、甘蓝蚜和萝卜蚜)的OBP和CSP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和结构分析,为菜蚜气味识别和化学感受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公共转录组数据,采用BLAST、多序列比对、保守半胱氨酸序列分析、进化发育树构建和蛋白三维结构同源建模等方法鉴定和分析甘蓝蚜和萝卜蚜的OBP和CSP基因。【结果】甘蓝蚜鉴定出12个OBP基因、8个CSP基因,萝卜蚜鉴定出12个OBP基因和12个CSP基因;经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直系同源基因在3种菜蚜(甘蓝蚜、萝卜蚜及桃蚜)之间相似度较高,但不同OBP和CSP基因分化明显;基于保守半胱氨酸序列分析发现,菜蚜的OBP1-4、OBP7-12和OBP14-17属于Classic OBP亚家族,OBP5和OBP6属于Plus-C OBP亚家族,菜蚜CSP基因的半胱氨酸模式序列较保守;Motif特征分析表明菜蚜CSP基因比OBP基因更保守;采用同源建模方法发现豌豆蚜和3种菜蚜的OBP3蛋白三维结构极其相似。【结论】3种菜蚜OBP基因和CSP基因在基因数目和序列特征上存在一些差异,但是直系同源基因之间非常保守。
    • 白鹏华; 胡瑞瑞; 边东波; 刘宝生; 李诺; 洪超凡
    • 摘要: 为筛选出具有较高杀虫活性的植物,采用乙醇浸提法制备荆条提取物,研究其对萝卜蚜的触杀和驱避作用。结果表明:荆条提取物对萝卜蚜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浸渍法处理48 h后,60,600 mg·mL^(-1)提取物对萝卜蚜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1.43%,95.19%;喷雾法处理48 h后,60,600 mg·mL^(-1)提取物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3.19%,80.00%;60,600 mg·mL^(-1)提取物对萝卜蚜4 h后的驱避率达61.19%,72.97%。因此,荆条对萝卜蚜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其作用方式为触杀和驱避,可用于开发高效的植物源杀虫剂。
    • 赵国庆
    • 摘要: 叶菜上的蚜虫(农户称腻虫),主要有桃蚜、萝卜蚜、甘蓝蚜和莴苣指管蚜。桃蚜发生范围最广,除取食十字花科蔬菜外,还危害菠菜、辣椒、茄子等。萝卜蚜多危害表面蜡质少而毛多的品种,如萝卜、白菜等。绿色防控技术主要有以下措施。1.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虫源。田埂、沟渠、地边杂草是蚜虫的转主寄主和其他病虫孽生地,应尽量清除,以减少虫卵和病原菌。
    • 王宇飞; 李海平; 马强; 杨博慧
    • 摘要: 为有效防治油菜萝卜蚜,科学合理使用药剂,研究不同种类杀虫剂对油菜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的毒力及作用机制,并调查2种杀虫剂拌种后在芥菜型油菜叶片的残留.结果表明,供试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对萝卜蚜的毒力大于拟除虫菊酯类和烟碱类杀虫剂,12种杀虫剂中毒力最大的是灭多威和乐果,致死中浓度(LC50)为3.152 mg/L和3.452 mg/L,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中高效氯氰菊酯毒力最大,LC50为10.741 mg/L,氰戊菊酯最小LC50为30.938 mg/L,噻虫嗪和吡虫啉对萝卜蚜的LC50为15.460 mg/L和30.385 mg/L.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对萝卜蚜乙酰胆碱酯酶(AChE)有抑制作用,乐果抑制作用最强,抑制中浓度(I50)为1.97×10-5 mol/L,三唑磷毒力最小,I50为15.51×10-5 mol/L.抑制中时间(IT50)乐果最小为0.21 min,三唑磷最大IT50最大,为8.30 min.5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均表现出对萝卜蚜腺苷三磷酸酶(ATPase)不同程度的抑制.当浓度为1×10-4 mol/L时,联苯菊酯对萝卜蚜Na+-K+-ATPase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31.65%,溴氰菊酯对Ca2+-Mg2+-ATPase抑制最强,抑制率为38.60%.5种菊酯类杀虫剂都会降低萝卜蚜线粒体膜的流动性从而进一步影响昆虫体内酶活性,且存在一定的剂量浓度效应关系,当浓度为1×10-4 mol/L时,高效氯氰菊酯对萝卜蚜线粒体膜流动性影响最大,偏振度P值为0.289;氰戊菊酯影响最小,偏振度P为0.263.毒死蜱和噻虫嗪分别拌种油菜种子后会存在一定的残留期并进一步降低蚜虫危害程度,油菜出苗1周时这两种杀虫剂在叶片含量都达到最高,之后随时间延长含量逐渐降低,到出苗第5周后在叶片中未检测到这两种药剂.合适剂量不同类型的农药对于抑制蚜虫活性,降低虫口密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李太美; 赵如娜; 郭峰; 罗优; 覃韧; 陈文龙
    • 摘要: 为筛选适宜的萝卜品种作为载体植物扩繁烟蚜茧蜂以防控烟蚜,通过刺吸电位技术(electrical penetrationgraph,EPG)研究了萝卜蚜在春白玉、满堂红、白天使、满身红4个萝卜品种嫩叶上的取食行为,同时,比较了烟蚜茧蜂上萝卜蚜的寄生率、羽化率以及雌性比.结果表明:萝卜蚜的C波平均持续时间由多到少依次为白天使、满身红、满堂红、春白玉,G波平均持续时间在春白玉品种上最长,E2波平均持续时间在白天使上最长,为274.82 min,在春白玉上次之,为128.05 min;烟蚜茧蜂对春白玉上萝卜蚜的寄生率最高(19.22%),与白天使品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僵蚜羽化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满堂红(71.81%)、白天使(68.60%)、春白玉(68.40%)、满身红(66.47%);烟蚜茧蜂雌性比为春白玉(76.67%)最高,与满堂红品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得出相同条件下,萝卜蚜更喜欢取食春白玉品种,春白玉品种可作为载体植物大量扩繁萝卜蚜和烟蚜茧蜂.
    • 高晋; 程欢欢; 张国俊; 赵致; 李忠
    • 摘要: 为明确不同温、湿度对蝉棒束孢杀蚜活性的影响,在室内采用浸渍法测定了不同温湿度条件下蝉棒束孢对蚜虫的毒力.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培养的蝉棒束孢对蚜虫的死亡率无影响,对蚜虫的致死中时(LT50)无显著差异;在温度20~30°C范围内,蝉棒束孢对蚜虫均表现出较强毒力,在25°C时毒力最强;在温度25°C和相对湿度100%组合中,蝉棒束孢对蚜虫毒力最强,蚜虫致死中时(LT50)和死亡率均达到最显著水平,分别为4.36 d和80%.因此,温度、湿度对蝉棒束孢杀蚜虫活性有重要的影响,在温度、湿度的互作中,湿度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 李太美; 赵如娜; 周微; 钟明跃; 郭峰; 陈文龙
    • 摘要: 为探明萝卜蚜在不同寄主上的适合度,研究了萝卜蚜在白菜、萝卜、上海青和甘蓝上的选择性、发育历期以及繁殖力.结果表明:萝卜蚜对不同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存在显著差异,来源于白菜、萝卜和甘蓝上的萝卜蚜均偏爱取食萝卜,前寄主为上海青的萝卜蚜偏好选择原寄主,但与选择萝卜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寄主植物也影响萝卜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萝卜蚜发育历期在甘蓝最长,萝卜最短,但在白菜和萝卜之间差异不显著;萝卜蚜在寄主萝卜上的产蚜量和日产蚜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寄主.结果说明,4种寄主中萝卜最适合萝卜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甘蓝不利于其繁殖.
    • 张鑫泽; 张慧杰; 周义成; 李昭; 王赫远; 朱智慧
    • 摘要: 为探究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RT)在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Kaltenbach)为研究对象,克隆其TERT基因并分析其时空表达情况。结果发现,萝卜蚜TERT基因的CDS区长2658 bp,编码885个氨基酸,其二级结构含41个α-螺旋、60个卷曲螺旋。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萝卜蚜TERT基因与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的TERT基因关系最近,与桃蚜Myzus persicae、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的TERT基因同源性较高。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TERT基因在萝卜蚜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各个龄期及组织中均有表达,且成虫TERT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依次高于1龄、2龄、3龄、4龄若虫;TERT基因在萝卜蚜腹部表达量最高,胸部次之,头部表达量最低。以上研究结果表明,TERT基因在萝卜蚜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以选择其同源性低的区域作为基因干扰或沉默的靶标区域,用来防治萝卜蚜在农业上造成的重大危害。
    • 司爱富; 万亚珍; 张文辉; 马曼迪
    • 摘要: 以萝卜蚜为试虫,对4种不同溶剂藜提取物的杀蚜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石油醚和乙醇提取物的杀虫活性最为显著,对萝卜蚜有很强的触杀和拒食作用,石油醚提取物72 h的平均拒食率为73.33%,拒食中浓度AFC50为61.731mg/mL,触杀校正死亡率为97.69%,LC50为22.431 mg/mL;乙醇提取物72 h的触杀校正死亡率为93.82%,LC50为34.698mg/mL,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此外,藜其他溶剂提取物也表现出一定的杀蚜活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