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C反应蛋白质

C反应蛋白质

C反应蛋白质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3051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32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78757篇;相关期刊261种,包括中国临床保健杂志、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医学临床研究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学术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大会、2007年第三届海河之滨心脏病学会议等;C反应蛋白质的相关文献由949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静、李艳、王瑞英等。

C反应蛋白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32 占比:1.08%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78757 占比:98.92%

总计:281793篇

C反应蛋白质—发文趋势图

C反应蛋白质

-研究学者

  • 王静
  • 李艳
  • 王瑞英
  • 华琦
  • 李艳芳
  • 李静
  • 王萍
  • 刘红
  • 张丽
  • 李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陆国梁; 朱晓萍
    • 摘要: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NIP)患儿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NIP患儿194例作为NIP组(轻症136例、重症58例),同期住院非感染性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9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患儿基本信息(日龄、性别、胎龄及出生体质量);抽取2组患儿入院1 h内静脉血,采用贝克曼生化仪检测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NLR、PLR;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NIP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分析NLR、PLR预测NIP及重症NIP的诊断价值。结果NIP组与对照组患儿CRP、NLR、PLR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症NIP组患儿CRP、NLR、PLR值与轻症NI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NLR、PLR预测NIP的AUC分别为0.662、0.583、0.841(P<0.05),预测重症NIP的AUC分别为0.705、0.795、0.59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PLR升高,患儿发生NIP的风险增加(P<0.05)。结论PLR、NLR有助于诊断NIP,对预测重症NIP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
    • 张长兵; 汪欣; 胡剑平; 胡晓蔚
    • 摘要: 目的:研究免疫炎症指数(SII)和CRP/HDL-C比值(CHR)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我院的198例老年ACS患者被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17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81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临床指标、分析SII、CHR与ACS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UAP组、AMI组BMI、高血压、吸烟史比例、血清TC、LDL-C、HDL-C水平、血浆CRP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SII、CHR及AMI组血清cTnI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与UAP组比较,AMI组BMI、血清TC水平均显著降低,血清cTnI、HDL-C水平、血浆CRP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CHR、Gensin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HR、SII与Gensin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213、0.334,P=0.003、0.001)。ROC曲线显示,CHR预测UAP和AM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901、0.899,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92、3.59;SII预测UAP和AMI的AUC分别是0.601、0.667,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59.22×10^(9)/L、563.89×10^(9)/L。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II、CHR是老年UAP和AMI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3~4.723,P<0.05或<0.01),HDL-C是老年UAP和AMI的独立保护因素(OR=0.043、0.356,P均=0.001)。结论:SII、CHR与老年ACS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对老年UAP和AMI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 潘洋; 郝岩; 高洪瑞; 闫慧; 徐庆科; 李健
    • 摘要: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病人人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51例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非CHD非T2DM病人(对照组)268例,单纯CHD病人(CHD组)263例,单纯T2DM病人(T2DM组)234例,CHD合并T2DM病人(CHD+T2DM组)286例。比较各组Lp-PLA2、CRP水平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Lp-PLA2、CRP对CHD合并T2DM发病的影响;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p-PLA2、CRP对CHD合并T2DM发病的预测价值。结果CHD+T2DM组病人Lp-PLA2、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HD组和T2DM组(F=127.24、84.25,t=6.71~19.0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PLA2(OR=1.029,95%CI=1.021~1.037,P<0.001)、CRP(OR=1.668,95%CI=1.376~2.022,P<0.001)是CHD合并T2DM发病的危险因素。Lp-PLA2、CRP及两者联合检测预测CHD合并T2DM发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4、0.790和0.921。分别以179μg/L、5.1 mg/L为截断值,Lp-PLA2、CRP预测CHD合并T2DM发病的灵敏度分别为65.03%、67.13%,特异度分别为88.06%、82.46%,两者联合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77%、89.55%。结论Lp-PLA2、CRP是CHD合并T2DM的危险因素,两个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CHD合并T2DM发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 杜彦青; 侯超; 余江; 张政波; 晏沐阳
    • 摘要: 目的探索高血压以及不同血压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院内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8月~2021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因AMI入院且院内发生SCD的患者165例,收集同期未发生SCD的患者363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指标,采用最临近匹配法,对AMI类型、性别及年龄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以平衡相关指标的偏倚,最终猝死组157例,非猝死组157例。以院内发生SCD为结局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猝死组收缩压、LVEF、血红蛋白、白蛋白低于非猝死组,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钙蛋白T、肌酐、磷、镁、钾、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显著高于非猝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脑卒中及收缩压水平均是AMI患者院内发生SCD的独立影响因素(OR=1.811,95%CI:1.043~3.146,P=0.035;OR=1.809,95%CI:1.037~3.154,P=0.037;OR=0.976,95%CI:0.965~0.987,P=0.000)。将收缩压细分为8组数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收缩压<110 mm Hg(1 mm Hg=0.133 kPa)相比,收缩压≥130 mm Hg院内发生SCD风险均降低,其中140~149 mm Hg院内发生SCD风险最低(OR=0.130,95%CI:0.049~0.346,P=0.000)。结论合并高血压会显著升高AMI患者院内发生SCD风险,而收缩压140~149 mm Hg院内发生SCD风险最低。
    • 吴龙飞; 何晓琴; 郭起峰; 邱峰
    • 摘要: 目的 探究基于多模式MRI指导下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老年醒后缺血性脑卒中(WUIS)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21年6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高级脑卒中中心救治的老年WUIS患者67例,通过多模式MRI评估筛选,适合且行rt-PA静脉溶栓的WUIS患者31例为溶栓组,适合静脉溶栓但未行rt-PA静脉溶栓的WUIS患者36例为非溶栓组,分别给予rt-PA或常规治疗,记录2组治疗前、治疗后24 h、7 d和14 d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记录30、90 d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溶栓组与非溶栓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溶栓组比较,溶栓组治疗后24 h、7 d和14 d FIB和NIHSS评分明显降低、PT和APTT明显升高(P<0.05,P<0.01)。溶栓组30、90 d mRS评分明显低于非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8±1.31)分vs(3.53±0.74)分,P=0.001;(1.68±0.75)分vs(2.89±1.12)分,P=0.000]。与治疗前比较,溶栓组治疗后24 h、7 d和14 d FIB明显降低,PT和APTT明显升高,治疗后7、14 d PLT和hs-CRP明显降低(P<0.01)。结论 多模式MRI指导下对WUIS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有利于改善预后。
    • 朱银川; 杨雁华; 汤建民
    • 摘要: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患者术后疗效的作用及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的患者23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5例。2组患者均在术前服用负荷量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研究组于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随后持续静脉泵入替罗非班,持续24 h。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炎性因子、免疫相关指标、血小板功能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水平,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高敏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P选择素水平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Wnt/β-catenin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研究组Wnt/β-catenin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27±0.63 vs 1.83±0.74/1.35±0.32 vs 2.26±0.45,P<0.01)。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70%vs 20.87%,χ;=7.765,P=0.009)。结论 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患者术后疗效确切,可有效调节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血小板功能,安全性较高。
    • 刘文静; 李元芹; 嵇桂娟; 张毛为; 孙宜田; 朱洁晨; 陈碧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3月至2020年5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支气管扩张症病人481例,纳入符合入组条件的191例。收集入组病人血清总胆红素、改良英国MRC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和影像学肺叶受累及程度,用Spe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总胆红素和mMRC评分及肺叶受累及程度的相关性。根据支气管扩张严重指数(BSI)将入组的病人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胆红素、BS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BSI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胆红素水平和mMRC评分及肺叶受累及程度均呈负相关(P<0.05)。轻、中、重度组的BSI评分分别为(2.25±1.23)分、(6.13±1.12)分、(11.77±2.45)分(P<0.05),支气管扩张严重程度越高,BSI评分越高。三组的胆红素水平分别为(12.60±3.90)μmol/L、(8.3±2.0)μmol/L、(7.48±2.78)μmol/L(P<0.05),随着支气管扩张严重程度的加重,胆红素水平逐渐降低;三组白细胞水平分别为(6.36±2.77)×10^(9)/L、(7.85±2.70)×10^(9)/L、(8.76±3.87)×10^(9)/L(P<0.05);CRP水平分别为(8.56±3.23)mg/L、(36.55±6.64)mg/L、(52.81±6.46)mg/L(P<0.05)。随着支气管扩张疾病严重程度的加重,白细胞、CRP升高。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BSI评分、白细胞、CRP呈负相关(P<0.05)。BSI水平与白细胞、CRP呈正相关(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CRP、血清总胆红素均是BSI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血清总胆红素与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可以预测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的病情严重程度。
    • 郑桂莲; 耿晓慧; 张莎莎; 王茜; 高文香
    • 摘要: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炎性蛋白水平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110例,根据是否伴有DVT分为观察组36例(DVT病人)及对照组74例(无DVT病人)。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 d、术后3 d血清NETs(吸光度)、炎性蛋白[C反应蛋白(CRP)、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ETs、CRP、MIP-1α对下肢DVT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合并内科疾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术后3 d血清NETs[(0.52±0.16)、(0.26±0.08)]、CRP[(35.27±11.74)mg/L、(19.64±6.55)mg/L]、MIP-1α[(38.09±12.68)ng/L、(21.07±7.02)ng/L]水平高于对照组[(0.38±0.13)、(0.37±0.13)]、[(25.28±8.42)mg/L、(13.16±4.37)mg/L]、[(26.63±8.84)ng/L、(15.22±5.10)ng/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合并内科疾病、BMI、术后3 d血清NETs、CRP、MIP-1α水平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各指标预测术后下肢DVT的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后3 d血清CRP预测下肢DVT的灵敏度最高(0.833),而术后3 d联合检测预测下肢DVT的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和AUC值最高,分别为0.784、0.791、0.590、0.883。结论NETs、CRP、MIP-1α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病人中呈高表达,与DVT发生显著相关,并对DVT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尤其是三者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预测效能,靶向NETs、CRP、MIP1α可能为防治DVT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 刘茜; 刘娅
    • 摘要: 目的探寻2种不同类型标本血清与全血的全程C反应蛋白(CR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常规CRP]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低中高共90例患者,其中低组(0~50 mg/L)30例,中组(60~100 mg/L)26例,高组(>100 mg/L)34例,分别使用相关仪器检测全血CRP浓度以及血清CRP浓度,对3组2种样本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组全血样本与血清样本检测结果两者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3组标本的全血CRP约为血清CRP的两倍,其中中组相关性最高。结论血清与全血样本在不同的检测仪器上对CRP含量测定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 姚刚; 曹新岭; 李涛
    • 摘要: 背景既往对肝癌微血管侵犯病理诊断的重要性重视不够,目前国内外缺乏对微血管侵犯统一的病理诊断标准,也未将微血管侵犯列为病理常规诊断指标。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作为新型系统性炎性因子,与肝癌的增殖、侵袭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目的探讨CAR预测单发小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肝切除术的单个、肿瘤直径≤5 cm的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肝癌的患者346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计算CAR。绘制CAR预测单发小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CAR的最佳诊断截点,根据CAR最佳诊断截点将患者进行分组,采用1∶1最近邻居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将Logistic模型估计的倾向性评分相近患者进行配对,得到两组间各临床特征比较均衡性较高的样本。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微血管侵犯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匹配前、后CAR对单发小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结果346例患者中微血管侵犯阳性131例(37.9%),微血管侵犯阴性215例(62.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AR预测单发小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灵敏度为82.9%,特异度为76.4%,ROC曲线下面积为0.787〔95%CI(0.697,0.877)〕,最佳诊断截点为0.03。根据CAR最佳诊断截点,将患者分为CAR<0.03组(A组,n=145)和CAR≥0.03组(B组,n=201)。采用1∶1最近邻居PSM法,共92对匹配成功,匹配后两组临床资料均衡。匹配后,B组患者微血管侵犯发生率〔43.5%(40/92)〕高于A组〔13.0%(12/92)〕(χ^(2)=6.314,P=0.013)。采用3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匹配前、后CAR均为单发小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CAR作为新型系统性炎症指标,可用于预测单发小肝癌微血管侵犯,当CAR≥0.03时提示单发小肝癌微血管侵犯发生率较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