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白话诗

白话诗

白话诗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40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5篇;相关期刊278种,包括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星星:上旬刊、咬文嚼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华创新教育论坛等;白话诗的相关文献由347位作者贡献,包括曲有源、颜同林、毛翰等。

白话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5 占比:93.97%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23%

专利文献>

论文:25 占比:5.80%

总计:431篇

白话诗—发文趋势图

白话诗

-研究学者

  • 曲有源
  • 颜同林
  • 毛翰
  • 伍明春
  • 王珂
  • 吴奔星
  • 李永军
  • 汪杨
  • 臧云远
  • 许霆

白话诗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芹红
    • 摘要: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的代表作品,但对高中学生而言,阅读起来有一定难度,很难感受到郭沫若“女神体”自由体诗的艺术性。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五四”时期特定的时代氛围,以及现代文学史方面的知识,在此基础之上,再去引导学生感受这首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 杨修宝
    • 摘要: 现代诗,是相较旧体诗而言的,特指“五四”以来的诗歌,又称“新诗”或“白话诗”。现代诗是文学桂冠上璀璨的明珠,统编教科书选编了多篇现代诗,还组元了现代诗文体单元。教学现代诗,要把握现代诗文体特征,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读诗、学诗、背诗、写诗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美、捕捉美、享受美、创造美的过程。一、现代诗的文体特点诗人阿多尼斯阐明了诗歌的特点:“诗歌虽短,但它具备了美的各种元素:语言、文字、音律……每一首伟大的诗篇都创造了词语和事物新的联系。”
    • 朱云英
    • 摘要: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对此我深有体会。语文教学与美育关联,语文课堂像是长了翅膀,空气中充满了自由而灵动的气息。高一新生入校,我会引导他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学习母语从形式上看有两大块:古诗文和白话诗文。
    • 高健
    • 摘要: 对称,作为中国诗歌形式建构的独特美学与重要方式之一,在中国现代诗歌的形式变革中,也初步完成了自身的现代转变,在这一过程中,胡适的《尝试集》恰如化石般清晰记录下,早期新诗对称是如何从传统诗歌对称形式中挣脱、蜕变并最终走向自由独立。一、尝试之初:古典汉诗对称形式的无意识沿用,在“尝试”之初,胡适却始终无法彻底摆脱古典汉诗的影响,打破旧诗束缚的关键,也在于革新以整齐一律为主导的对称形式。胡适初期的白话诗作(主要指《尝试集》初版第一编中收录的诗)中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古典汉诗以整齐一律为主导的对称形式影响。
    • 杜书瀛
    • 摘要: 从1917年胡适发表8首白话诗算起,中国现代新诗到现在己经走过了103个年头。这103年,它有过辉煌,有过起伏,有过挫折,总的说,“新诗是当代的骄傲”(谢冕)。然而,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到当下这个阶段,遇到了一个坎儿。以下几封信,是我与邵燕祥先生讨论百年新诗的某些经验,探索可否从中汲取力量,以迈过当下的坎儿。
    • 蔡裕林
    • 摘要: 《自立歌》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一、诗歌出处出自1925年底在天津南开中学的演讲,题目《学做一个人》。在演讲中陶行知说:“我曾作了一首白话诗,说人要有独立的职业”。现在诗中“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原为“靠祖先,不算是好汉!”
    • 张梦
    • 摘要: 在新诗草创期,随着自由主义的无限增长,白话新诗"散文化""口水化"的倾向直接阻碍了白话新诗的进一步发展.诗人陆志韦坚持文学性的文化立场,潜心思考白话新诗的形式建设和格律建构,为中国新诗的诗体建设提供了指引作用.辩证地挖掘陆志韦在新诗史上的被遮盖性,有利于正确认识陆志韦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更好地掌握白话新诗的形式建构历程.
    • 摘要: “莫道流萤小小虫,抗暴大胆称英雄。风风雨雨无所惧,长此发光黑暗中。”这首名叫《小小萤火虫》的白话诗,出自雨花台烈士李得钊的笔下。他通过流萤的视角,展现出小小躯体中所蕴含的巨大能量和炽热情怀,寄托着作者的满腔澎湃激情和宏伟志向。时年青春意气的他,尽管出身贫寒,却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
    • 张梦
    • 摘要: 在新诗草创期,随着自由主义的无限增长,白话新诗“散文化”“口水化”的倾向直接阻碍了白话新诗的进一步发展。诗人陆志韦坚持文学性的文化立场,潜心思考白话新诗的形式建设和格律建构,为中国新诗的诗体建设提供了指引作用。辩证地挖掘陆志韦在新诗史上的被遮盖性,有利于正确认识陆志韦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更好地掌握白话新诗的形式建构历程。
    • 吴礼权
    • 摘要: 闻一多是著名的现代白话诗人,也是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卓有成就的学者,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者型诗人,其诗歌修辞理论与修辞观在他的古典诗歌(格律诗)与现代白话诗的创作中都有鲜明的体现.闻一多虽然表面上非常推崇郭沫若等人的现代白话诗,但骨子里却始终不能忘情于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修辞技法,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跟孔子"文质彬彬"的修辞观相吻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