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音律

音律

音律的相关文献在1954年到2022年内共计71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音乐、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74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9篇;相关期刊463种,包括文史知识、英语角、北方音乐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五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中医药与民族医药专题分会场、第二届国际中医药与亚健康学术研讨会等;音律的相关文献由712位作者贡献,包括楠丘、李荀华、张霞(画稿)等。

音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74 占比:94.00%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56%

专利文献>

论文:39 占比:5.44%

总计:717篇

音律—发文趋势图

音律

-研究学者

  • 楠丘
  • 李荀华
  • 张霞(画稿)
  • 陈根方
  • 张霞(画)
  • Renie
  • 君子心
  • 不悔
  • 佚名
  • 李国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佘亚明
    • 摘要: 我国有成千上万的少年儿童在学习钢琴,钢琴的音律是否准确,直接影响着每位少儿的听觉记忆和对优美音色的感受。因此,钢琴调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现实中我们发现,很多钢琴音律是不准的,尤其是六组以上同度音调不准,具有普遍性。调准六组以上的同度音,已成了钢琴调律中的一大问题。
    • 许霆
    • 摘要: 新诗自由体是世界性的现代诗体,其现代性内涵丰富。新诗自由体的本质特性是音义结合性,而其音义结合的主动性、具体性和现时性,使之能够更加自由地表现现代社会和人生。新诗自由体的音律趋向新变,表现为意义节奏更加突出、节奏规则更新创造和音质音律更加凸显。新诗自由体中语言因素的重复形式多样,但均以诗行作为基础,用诗行在诗节意义上的旋律代替传统的语言节奏,诗行对等复现是新诗自由体节奏运动的基本特征。
    • 张迪
    • 摘要: 2016年,山人乐队首次站上了《中国好歌曲》舞台。镁光灯之下,他们身着极具民族格调的服饰,每人都携上一两件民族器乐,静待掌声逐渐落下,主唱瞿子寒特别淡定地说了一句"预备,唱",几人便正式开始了这次表演。"小瞿,最近生活过得怎么样",一句简单的口白,裹带着些家乡音,一下子将听众拉进山人布下的氛围感之中。颇具小众的诙谐幽默,藏身于音律、唱腔、演奏的每一处细缝里,几人跟随律动摇摆身体,甚至也情不自禁地蹦着、跳着,仿佛这次"表演考"只是老家寨子中很随意的一场篝火聚会。
    • Uyanga
    • 摘要: 人们写作,能去谚海寻珠,花乡探锦,会使作品著彩生辉,加强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和灵活的效果。这就是谚语的修辞作用。汉语和蒙语谚语利用语言丰富表达方式,运用了明显的对比手法,体现出了两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及民族的考察思维等。
    • 杨修宝
    • 摘要: 现代诗,是相较旧体诗而言的,特指“五四”以来的诗歌,又称“新诗”或“白话诗”。现代诗是文学桂冠上璀璨的明珠,统编教科书选编了多篇现代诗,还组元了现代诗文体单元。教学现代诗,要把握现代诗文体特征,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读诗、学诗、背诗、写诗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美、捕捉美、享受美、创造美的过程。一、现代诗的文体特点诗人阿多尼斯阐明了诗歌的特点:“诗歌虽短,但它具备了美的各种元素:语言、文字、音律……每一首伟大的诗篇都创造了词语和事物新的联系。”
    • 张良宝
    • 摘要: 先秦宇宙生成论主要以道家“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为代表性模式,这一模式直接主导并催生了汉代以《淮南子》为代表的宇宙生成理论。《淮南子》丰富了先秦宇宙论的内容,充实了传统的宇宙生成论内涵。本文即以宇宙生成论的哲学视角,对《淮南子》由上及下、由主及次的音律生发逻辑梳理分析,继而对其以数生律、律历相生,从而突出“数”的生成机制和“律历合一”的文化统和性深入阐论,旨在进一步探察《淮南子》音律生发逻辑所蕴含的文化品质。
    • 颜清辉
    • 摘要: 古典诗教可以说是整个古典教化的根基。我们的政治、社会乃至日常生活,皆因诗教而起,又至于诗教而成。但问题是,诗教如何能发生?重回古典,并涵泳于其中,或许可以获得某些启示,从而探寻“诗”与“诗教”之间的发生机制。研究发现,这种机制首先因于诗自身的特性,如在结构上呈现出“重复性”与“对称性”,以及音韵上的感兴性;其次因为诗在古典礼仪行动中恰如其机的参与,诗与礼之间的亲密互动与相辅相成;最后因为诗在古典政治语言中的非凡意义,以及更为广泛的对日常语言的兴起与规正。正是这种机制,使得诗能够顺畅地成为诗教,乃至成为古典政教的根基。通过对此古典诗教发生机制的全面考察,能否在如今重新激活这种机制,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希冀古典诗教在当今的历史气运中申志遂命。
    • 许霆
    • 摘要: 世界各种语言本身的"素质"不同,形成诗节奏的方法也不相同,但其共通之处是:节奏是由同一类基本单位的不断重复、反复回旋形成的,这一基本单位即诗的基本节奏单元.汉语诗的节奏是顿歇节奏而非音步节奏,其基本节奏单元是音顿.由不同音顿向外发展构成音顿节奏体系、意顿节奏体系和行顿节奏体系.汉诗音顿节奏的特征是:其节奏点是音组间的顿歇,顿歇具有形式的多样性和音义双重性,顿歇显示了汉语语音的优越性.汉诗音顿节奏植基于汉语语音特征,确立汉诗是音顿节奏的观念,就能揭示古今汉诗音律的本质特征,新诗诸多复杂的音律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 冯源
    • 摘要: 南宋推崇雅乐,古琴在文人中地位显著,并逐渐对词人的创作产生影响。张炎承袭自浙派琴人杨缵,其一生皆与古琴有不解之缘。他“清空”“骚雅”的词风,深受古琴曲调风格、典故内涵的影响。研究古琴在张炎清雅词风构建中的作用,有利于探究宋代乐器与词学创作的关系。
    • 莫思
    • 摘要: 落日那样浑圆,殷红地滴落,滴落江水之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伯劳那样鼓噪不歇,飞还飞往,终日望它也终于望到厌倦。乌桕树的叶子在晚风中摩挲出沙沙的响动,不知是谁人谱出这如痴如醉的音律,堪堪落入她耳中。她斜倚雕窗,终于把目光从伯劳身上收回,转而投注在那一树摇动的碧色之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