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环境变化

环境变化

环境变化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4251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地质学、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50篇、会议论文143篇、专利文献148910篇;相关期刊2151种,包括合作经济与科技、经济技术协作信息、地理学报等; 相关会议126种,包括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等;环境变化的相关文献由6021位作者贡献,包括朱立平、陈发虎、姚檀栋等。

环境变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50 占比:2.52%

会议论文>

论文:143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148910 占比:97.39%

总计:152903篇

环境变化—发文趋势图

环境变化

-研究学者

  • 朱立平
  • 陈发虎
  • 姚檀栋
  • 崔之久
  • 李世杰
  • 李军
  • 王伟
  • 王君波
  • 黄春长
  • 余俊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项超生; 汪勇; 王君波; 马庆峰; 王世航
    • 摘要: 青藏高原西北部湖泊沉积物记录了丰富的区域气候环境变化信息,对于揭示青藏高原西风-季风环流系统变化及其相互作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青藏高原西北部高海拔干旱区典型湖泊阿克赛钦湖沉积岩芯粒度、总无机碳(Total inorganiccarbon,TIC)、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总氮(Total nitrogen,TN)、碳氮比(C/N)和磁化率等环境代用指标的分析,探讨阿克赛钦湖不同沉积深度范围内湖泊水动力搬运条件、湖面变化及湖区冷暖变化等湖泊环境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阿克赛钦湖沉积物有机质含量低,湖泊沉积物以粉砂为主,黏土次之,砂含量最少。多指标记录的环境变化大致分为以下4个阶段:第Ⅰ阶段(531~480 cm)气候相对温暖,流域蒸发较弱,湖泊水生生产力低,为湖泊水动力搬运条件弱的深水环境。第Ⅱ阶段(480~380 cm)气候寒冷干燥,流域蒸发强烈,湖泊水生生产力相对较高,为湖泊水动力搬运条件强的浅水环境。第Ⅲ阶段(380~160 cm)气候逐渐转暖,入湖水量增多,湖面扩张,湖泊水动力搬运条件逐渐减弱。第Ⅳ阶段(160~0 cm)气候寒冷干燥,流域蒸发增强,湖泊水生生产力低,为湖泊水动力搬运条件弱的深水环境。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西北部过去气候变化重建及西风-季风变化关系研究提供基础科学数据与理论支撑。
    • 柳贺
    • 摘要: 时下国内自然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对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开发、使用不合理,致使资源过度开采、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突出。 资源税通过对资源开采体量或销售额计税征税,间接承担保护资源、环境的责任。 因此,通过合理制订资源税税率,促使企业资源使用成本增加,进而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文章结合当前时代“保护环境”的发展主题,探索资源税改革方向。 通过实施资源税改革前后环境对比、分析等方式探究资源税改革的效应。 此外,根据资源税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革方案与措施,为构建绿色完善的税收体系贡献一份力量。
    • 覃罗; 吴旭东; 李江; 李祥忠; 方立东
    • 摘要: 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变暖响应敏感,研究青藏高原近千年来环境演化过程、规律与驱动机制对预测其未来气候可能发生的变化有重要参照意义。通过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的苦海沉积物总有机质相关指标[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有机碳与总氮比值(TOC/TN)和总有机碳同位素(δ^(13)C_(org))]的研究重建了该区域过去840年来的环境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苦海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主要来自于湖泊内源水生植物。由于暖期(冷期)时黄河上游径流量较高(低),苦海水位随之升高(降低),湖泊水动力增强(减弱),浅水区沉水植物对研究岩芯中有机质的贡献率提高(降低),导致沉积物TOC、TN、TOC/TN升高,δ^(13)C_(org)值正(负)偏。人类活动导致的青藏高原近50年气候异常变暖可能是~1950 AD之后δ^(13)C_(org)反映的黄河上游径流量变化与重建的中国温度记录之间的关系发生转变的原因。苦海沉积物δ^(13)C_(org)记录与万象洞石笋δ18O记录和太阳总辐射强度记录变化特征的相似性说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气候变化的控制因素为太阳辐射驱动下的季风降雨量变化。
    • 周婷婷; 崔建新
    • 摘要: 关中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史前聚落分布地之一,该区域内丰富的聚落文化遗存为研究史前人地关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以整个关中地区作为研究区域,从较大的时空尺度探讨遗址分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系统收集了关中地区从仰韶至商周时期的考古遗址数据,利用ArcGIS技术提取了各时期遗址点高程、距河流远近、遗址面积等定量化数据,并且进行了最近邻分析以及核密度分析,从而系统研究了这一时期的聚落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龙山时期的聚落遗址较仰韶时期海拔位置更高、距河流更远且分散化程度增加,商周时期关中东部聚落遗址点数量大幅减少,西部和中部遗址点分布更加集中。但不论是仰韶还是龙山时期,聚落遗址总体上都是西多东少,中部最为稀疏分散,至商周时期关中中部遗址才逐渐增多。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气候变化、洪水、农业发展以及早期政权发展等角度探究影响仰韶至商周时期的聚落分布变化的可能因素,从而揭示出史前人类聚落变迁对区域自然环境的响应与适应过程,同时超大型聚落中心以及早期国家的形成也影响了遗址分布格局。就本研究而言,气候变化是影响关中地区龙山时期的聚落遗址数量大幅减少、聚落位置分布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商周时期聚落遗址的分布变迁似乎更倾向于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或是出于政治、军事的目的。关中地区仰韶至商周时期聚落的分布变迁与自然环境变化以及聚落中心、早期政权发展密切相关,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博弈,也揭示出该地区史前社会的复杂化进程。今后的研究中,需要结合详细的现场调查数据,进一步加强区域自然变量的定量化研究和对人类社会系统的认识,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人与自然的耦合关系。
    • 林涌权; 董旭辉; 廖粤军; 李燕; 羊向东; Jeppesen Erik
    • 摘要: 近百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浅水湖泊经历了气候变化及日益增强的人类扰动,造成了普遍的湖泊富营养化、水动力条件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状态转变,水体的生态服务功能明显退化.枝角类作为一种重要的水生生物,敏感地响应于湖泊及其流域的环境变化,但目前对亚热带湖泊中的枝角类亚化石的环境指示意义,与其它古生态指标如硅藻、摇蚊等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差异尚未明确.因此,本文以浅水湖泊太白湖为研究对象,结合流域历史资料和监测数据,基于沉积岩芯中枝角类群落过去百年来的期演化序列,重建了近百年来太白湖的历史环境演变过程及机制.对比硅藻及摇蚊的群落演化特征,探讨了多门类古生态指标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差异.本文重点讨论了枝角类对湖泊鱼类产量指示意义及利用枝角类亚化石来重建历史环境的应用前景及不足.
    • 高聪
    • 摘要: 生物能源产业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能源紧张、缓解秸秆烧荒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不断变化的外部情况对生物能源供应链的优化设计提出了挑战,其应能对市场需求和原料供应等外部条件的波动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将供应链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多种不确定性要素纳入到模型中,建立了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模型以期望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决策精炼厂选址、生产规模、生物质原材料产地选择、精炼厂与客户之间的运输关系等问题.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使用辽宁省地区的实际数据结合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验证,并进一步分析了所提出模型面对各种要素波动时的表现.
    • 王小丽; 肖海丰; 肖霞云
    • 摘要: 通过^(210)Pb测年建立年代标尺,利用黑龙江省连环湖阿木塔泡高分辨率的孢粉记录,探讨了研究区约220年的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研究表明,1790-1820 AD期间,植被类型可能是以禾本科为主的草甸草原植被,沙地类型以固定沙地为主,气候相对较凉湿或环境几乎不受人类活动的破坏,湖泊营养较丰富.1820-1930 AD期间,草甸草原植被中禾本科和菊科植物比例下降,藜科和蒿属植物比例增加,固定沙地减少、半固定沙地逐渐增加,气候逐渐变干或可能伴随人类破坏环境的活动增强,湿地面积减少.1930-1980 AD期间,针叶乔木松树比例有所增加,草甸草原植被中菊科植物比例是220年来最高的,藜科植物也略有增加,而禾本科和蒿属植物比例下降,推测此阶段固定沙地持续减少,半固定沙地扩张到220年以来面积最大,指示气候进一步变干且伴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强度增加,湖泊湿地面积进一步减少.1980-2000 AD期间,草原植被中藜科植物的比例是220年以来最高的,流动沙地面积明显增加,湖泊湿地面积锐减,结合气象数据,得出此期的植被变化是由人类大范围围湖造田以及湿地水田化等活动导致的.2000-2010 AD期间,研究区周围以桦木/鹅耳枥属和栎属为主的落叶阔叶乔木比例增加,草原植被中藜科和菊科植物比例是220年以来最低的,揭示流动沙地和半固定沙地面积明显减少,结合气象数据,认为此期孢粉组合揭示的植被变化主要受人类退耕还草还林,种植桦木/鹅耳枥属、榆属等阔叶植物以及在八支干渠建闸引水至连环湖等活动的影响.
    • 李天韵; 刘依明; 王德利; 钟志伟
    • 摘要: “个性”是指不同时空条件下动物种群个体间行为的稳定差异。大量的理论和实验性研究表明,个性差异在动物界普遍存在,其是种群多度和分布、物种共存及群落构建的重要驱动因子。介绍了动物个性的概念、分类及衡量指标,将前人测量个性类型的方法加以总结;随后介绍了动物个性的生态学意义,尤其是个性对动物生活史策略、种群分布与多度、群落结构和动态、生态系统功能和过程以及疾病与信息传播等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在人类活动增加等全球变化背景下,动物个性如何调控动物个体行为、种群和群落动态对这些环境变化的响应。阐述了动物个性的形成与维持机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王仕远
    • 摘要: 长期以来,正是由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环保意识的缺失,在大型项目的研究、设计、建造施工和使用阶段之中,工作计划中并未将环境评价纳入其中。进入岩石和土壤的隧道可能是地表、地下水收集区或周围新的排水通道,尤其是地下水。以往在隧道等地下工程的建设中,除了一些针对地块采取了大量防水措施的特殊工程外,大部分工程,尤其是山地隧道工程,都采取了预防为主的政策。因此很多类似地下工程在竣工期间和竣工后都可能长期存在有淹水、渗水、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以隧道区为例,开展水文地质环境变化和生态环境评价的相关研究,解决社会、生态、环境问题。结合中国气象局预报网站,获取气象、水文地质和环境变化相关数据,分析描述水文地质环境变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下,隧址区域已被破坏,同时该区域的入水量变化呈现相对减少的趋势,这种现象对区域水资源可利用性的影响是相对负面的。基于此视角详细展开论述隧道水文地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评估相关研究理论,旨在提高此领域的研究深入度,为该领域的深入工作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 杨艳玲; 杨霰; 刘颖; 肖金梅; 钱文新
    • 摘要: 采用差值分析和T检验方法对淖毛湖站和对比站1963—2020年的气候资料进行均一性检验、区域一致性分析,并对淖毛湖站长序列中的环境变化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淖毛湖站与对比站的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两者的降水序列的线性趋势分别为2.92 mm/10 a、3.19 mm/10 a;两者的增湿速率分别为0.17%/10 a、0.46%/10 a;两者的风速随时间变化均为减小趋势。(2)淖毛湖站平均气温、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4个气象要素均存在断点,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有3个断点,降水量有2个断点。(3)淖毛湖站环境变化对于平均气温变化趋势的影响年、四季均为正贡献;对于平均风速、平均相对湿度变化趋势的影响年、四季均为负贡献;对降水量变化趋势的影响年、春季、秋季为负贡献,夏、冬季为正贡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