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关中地区

关中地区

关中地区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1364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建筑科学、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38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13361篇;相关期刊662种,包括考古与文物、文博、咸阳师范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古代灌溉工程现状与保护研讨会、2012年中国土地科学论坛——社会管理创新与土地资源管理方式转变、2012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关中地区的相关文献由2164位作者贡献,包括赵景波、曹明明、杜忠潮等。

关中地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38 占比:9.09%

会议论文>

论文:22 占比:0.15%

专利文献>

论文:13361 占比:90.76%

总计:14721篇

关中地区—发文趋势图

关中地区

-研究学者

  • 赵景波
  • 曹明明
  • 杜忠潮
  • 任志远
  • 庞奖励
  • 粟晓玲
  • 黄春长
  • 同延安
  • 孟文科
  • 文彦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陕芳芳
    • 摘要: 寺洼文化是以甘肃临洮寺洼山墓葬命名的一个考古学文化,主要分布于陇东、陇南、陇西部分地区,而且主要分布在洮河、白龙江、西汉水、泾水及其上游的支流一带。出土遗物中陶器为大宗,而且其特征十分鲜明,烧制火候较低,陶色多不纯正,以夹砂素面陶器为主,少数陶器表面上有短条状附加堆纹、划纹、绳纹等,其中以马鞍形口罐最为典型。其与相邻的关中地区的周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但在一些器物中又存在着相似性,深入了解寺洼文化与关中地区周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更好地认识文化的复杂性。
    • 崔杰
    • 摘要: 从关中城市群的区域地理位置、旅游资源类别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分析,建立关中城市群旅游资源体系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关中城市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关中城市群历史遗迹遗址、古建筑、历史名人故居等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其他旅游资源占比较少,旅游资源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景区管理者缺乏现代化新型旅游品牌开发意识。为关中城市群旅游资源发展提供一条均衡化、持续性发展的新思路。
    • 柴华; 张晓华; 王佳璐; 高婷; 吕博
    • 摘要: 基于遥感监测信息成果,以关中地区为研究区域,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统计,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0—2021年,研究区域平原地区耕地增多,主要是园林地变为耕地;西安市周边及西咸新区建设用地增多;西安城区宅基地拆除量较大,主要集中在浐灞生态区和曲江新区。西安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严守粮食安全底线和关中移民搬迁是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对关中地区的耕地保护、城镇化进程以及土地利用变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周婷婷; 崔建新
    • 摘要: 关中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史前聚落分布地之一,该区域内丰富的聚落文化遗存为研究史前人地关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以整个关中地区作为研究区域,从较大的时空尺度探讨遗址分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系统收集了关中地区从仰韶至商周时期的考古遗址数据,利用ArcGIS技术提取了各时期遗址点高程、距河流远近、遗址面积等定量化数据,并且进行了最近邻分析以及核密度分析,从而系统研究了这一时期的聚落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龙山时期的聚落遗址较仰韶时期海拔位置更高、距河流更远且分散化程度增加,商周时期关中东部聚落遗址点数量大幅减少,西部和中部遗址点分布更加集中。但不论是仰韶还是龙山时期,聚落遗址总体上都是西多东少,中部最为稀疏分散,至商周时期关中中部遗址才逐渐增多。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气候变化、洪水、农业发展以及早期政权发展等角度探究影响仰韶至商周时期的聚落分布变化的可能因素,从而揭示出史前人类聚落变迁对区域自然环境的响应与适应过程,同时超大型聚落中心以及早期国家的形成也影响了遗址分布格局。就本研究而言,气候变化是影响关中地区龙山时期的聚落遗址数量大幅减少、聚落位置分布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商周时期聚落遗址的分布变迁似乎更倾向于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或是出于政治、军事的目的。关中地区仰韶至商周时期聚落的分布变迁与自然环境变化以及聚落中心、早期政权发展密切相关,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博弈,也揭示出该地区史前社会的复杂化进程。今后的研究中,需要结合详细的现场调查数据,进一步加强区域自然变量的定量化研究和对人类社会系统的认识,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人与自然的耦合关系。
    • 毛铛桥; 赵宏宇
    • 摘要: 地坑院村落作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一种独具特色的村落类型,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和较高的研究价值。基于村落生产生活和防灾减灾的双重需求,地坑院村落在千百年发展历程中,不断适应和改造区域环境,积累创造了一系列独特的人居生态智慧。文章以三原县柏社村古村落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法和文献分析法,分别从宏观层面村落选址布局、中观层面村落空间布局、微观层面地坑院空间塑造对柏社村各种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挖掘地坑院村落营建中的生态智慧,并将其总结为与自然相适应的村落选址、融入减灾理念的生产生活空间布局、对自然资源要素的合理和可持续利用三方面,以期为现代村落的建设发展提供启示。
    • 黄冬丽; 许芸青
    • 摘要: 关中地区正月初五的民俗活动主要有“破五”和“躲五”两项。“破五”中的“破”就是破除,“送穷土”送的是“五穷”,赶走五个穷鬼,称为“破五”。“躲五”即新媳妇回娘家。“躲五”一词源于关中方言中“忤逆”的忌讳。从这些民俗词可以看出当地民众的社会文化心理特点:与邻里友好交往的处事原则;自然经济下依赖“天道”的文化传统;勤俭节约的生活观念;自强自立自律自爱的文化心理。
    • 宋婷
    • 摘要: 带钩,自诞生之初起便成为古代服饰文化的一部分,是当时人们生活中的实用装饰品。文章运用考古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对关中地区战国时期琵琶形带钩进行研究。
    • 梁佳艺; 刘浪; 贝耐芳
    • 摘要: 天气形势是驱动大气污染物变化的最初动力,其与大气污染有着密切联系。探究天气形势对各季节空气质量的影响,可为污染防控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本文利用NCEP-FNL再分析资料、环境监测数据,研究了天气形势对2014—2018年关中地区各季节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秋、冬季“槽西南型”和“高压东南型”对大气污染物浓度减小的影响幅度最大,夏季“低压北部型”和“过渡型”对臭氧最大8小时浓度(O_(3_8h_max))减小的影响幅度最大,在各季节出现以上天气形势时,空气质量一般较好;其余天气形势对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影响幅度基本均为正值。各年份各季节有利天气形势下污染物浓度均低于不利天气形势;春季、秋季和冬季有利天气形势下的PM_(2.5)、PM_(10)浓度相较不利天气形势下分别减少64.93%、57.14%,55.30%、49.50%和46.61%、34.63%。夏季(O_(3_8h_max))在有利天气形势下相较不利天气形势下降28.80%。对天气形势与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的分析表明:2014—2018年在各季节均呈现出当有利天气形势天数增加(不利天气形势天数减少)时,污染物浓度下降;当有利天气形势天数减少(不利天气形势天数增加)时,污染物浓度出现上升的规律。而在2016年秋季出现的有利天气形势天数较2015年增加,但污染物平均浓度却高于2015年的现象,主要可能是由于沙尘天气增加所导致的。
    • 张义学
    • 摘要: 厚积薄发的科技优势陕西科技力量雄厚,最大特点是科研院所集中西安,高校扎堆,军工企业布局较多。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西安、咸阳、宝鸡、铜川和渭南等关中地区布局了不尽相同的重要企业,特别是西安市,更是设立了很多大学和科研院所。
    • 席会东; 高望祖
    • 摘要: 中国历史前半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相较于中原以及关中地区,显得迟滞且缓慢,但从明清以来,江南地区又是最开放、最繁荣、最具有经济活力的地区。工商繁盛、文教发达、中外汇通的江南,成为了解近代中国的窗口,而温州则是近代江南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