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民航运输

民航运输

民航运输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653篇,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18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128184篇;相关期刊266种,包括空运商务、物流时代、民航政工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第八届中国仓储物流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第十届全国交通运输领域青年学术会议 、第三届全国智能交通与人工智能学术研讨会等;民航运输的相关文献由747位作者贡献,包括杨省贵、赵民合、綦琦等。

民航运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18 占比:0.48%

会议论文>

论文:2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28184 占比:99.50%

总计:128825篇

民航运输—发文趋势图

民航运输

-研究学者

  • 杨省贵
  • 赵民合
  • 綦琦
  • 陆筑平
  • 龙继林
  • 孙功苗
  • 于剑
  • 先梦瑜
  • 刘光才
  • 夏洪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省贵; 徐昶; 艾璇
    • 摘要: 在界定航空公司运营效率概念的基础上,从内容、方法及指标三个方面梳理和总结归纳航空公司运营效率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运输航空公司运营效率已有大量研究,但通用航空公司和航线运营效率研究较少;航空公司运营效率测算方法多样,但研究思路趋同,定性研究及与其他方面结合研究的成果很少;从对航空公司整体运营效率的测算,到对投入因素的关注,再向航线运营效率拓展,研究重点不断发生转换。
    • 崔海洋; 蓝可芸; 丁培菲; 龚美; 林栋华; 王洁纯; 赵龙
    • 摘要: 出港路径优化问题关乎于机场运行效率的提升,对民航运输过程中航班运行效率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分析机场场区结构、机场场区运动物体的运行特点,以及航空器在机场运动时涉及的相关影响参数,提出一种基于广度优先算法的出港路径优化模型。模型基于静态路径规划算法,结合飞行员控制因素、飞机出港路径的长度、滑行转弯难度、以及管制员对飞机管制与监视的难易程度等关键因素,构建路径规划目标函数,通过广度优先算法计算结果表明,为飞机的初始滑行提供优化的出港路径,达到滑行相对距离较短、操作相对容易、安全性较强的目的。考虑到实际滑行过程中飞机或其他障碍物可能占用滑行道,在静态出港路径优化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动态分析模型,用于在飞机滑行的过程中实时为飞机出港路径提供指引。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动态出港路径分析模型可为飞机的滑行工作提供帮助。
    • 摘要: 航空制造业作为国防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工业技术能力的集大成者,其发展水平整体反映了一个国家技术、经济、国防和现代工业的综合实力。航空制造业属于系统高度集成、产业带动强、发展机遇巨大的高端装备行业,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防安全和民航运输,大力发展我国的航空制造业,对于保障国防战略安全和推进国民经济建设至关重要,亦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高端制造业发展、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
    • 兰义堃
    • 摘要: "四川8633先下8400保持……四川8633连续右转飞崇州,收到请回答."2019年电影《中国机长》的上映,让更多人对"管制员"这个角色有了更多的了解与认识.管制员全称为"空中交通管制员",主要职责就是通过收集与空域安全运行相关的情报,监控航班运行情况,发布相关指令以确保空域内民航运输安全和高效运行.而管制员们,他们绝大多数都来自交通运输专业.
    • 徐小波; 何迅; 李光飞; 杨力; 阚细武; 沈伟
    • 摘要: 随着我国民航运输客流量逐年增长,机场行李处理系统运行能力不足的问题开始凸显,而机场短时值机行李流量预测是行李处理系统优化的关键。本文通过收集某机场值机行李数据,并结合探索性数据分析与特征工程采用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建立预测模型,成功预测了该机场短时值机行李流量,最后通过与K近邻和随机森林算法对比验证了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SVR)的可行性,预测精度均高于0.9,可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需要,为行李处理系统制造商及机场运营管理部门的服务决策及资源合理分配提供参考。
    • 高启明
    • 摘要: 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建立现代产业学院,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的重要指向。现阶段,我国民航运输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共性问题是专业院校培养能力不足、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落后、学生专业素养与技能水平亟待提高。探索建设基于产业学院的民航运输类本科专业集群基本思路是以优化体制机制确保飞行技术专业培养质量,以提高综合素质对接管制签派专业培养要求,以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机务维修专业育人水平,以师资队伍建设强化空中乘务专业岗位技能。
    • 庄天玺; 程小慷; 郝芮; 曾实; 孙晓悦
    • 摘要: 以2010—2018年中国民航运输业碳排放量作为研究对象,基于kaya恒等式模型,采用GDIM法将碳排放量分解为8个影响因素贡献值之和,将8个影响因素分为强度效应、规模效应以及效率效应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规模效应有明显的碳排放促进作用,强度效应总体上有明显的碳排放抑制作用,效率效应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加快制定发展战略规划、提高民航运输效率、提高能源利用率与加强国际合作等建议。
    • 杜红兵
    • 摘要: “安全第一”是我国民航工作的指导方针。近20年来,我国民航的客货运输总量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其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位居世界第二,我国民航运输航空也创造了世界民航历史上最好的持续安全飞行纪录。截止2022年3月的数据显示,我国民航运输航空亿客公里死亡人数、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百万架次重大事故率,这3项指标的10年滚动值均降为“0”,远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也优于主要发达国家水平。
    • 赵伟; 韩伟东; 王航臣; 胡俊杰
    • 摘要: 为降低航班的返航备降率,做到精细化签派放行,提出了一种AHP与TOPSIS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恶劣天气下签派放行的要素,提出航线结构、航程时间、酌情携带燃油时间、机组资质和航班保障状态五个指标。使用AHP法确定指标的权重,提出不同运行环境、不同天气条件下应给予不同的权重,并指出先根据属地机场的空域和天气特点确定出最不重要的指标赋值为1,以之为基础确定其他指标的权重,从而降低签派员在填写重要度时容易出现一致性不通过的可能。建立了AHP-TOPSIS分批次决策模型,给出了决策步骤和计算方法。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一次平流雾造成的低能见度为例验证模型,模型可将平均等待时间降低53%,返航备降航班降低65%。
    • 李忠东
    •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民航安全记录最好的大国,截至2022年2月19日,民航运输航空持续安全飞行时间突破1亿小时、137个月,创造了我国民航历史上最好的安全业绩和世界民航历史上最好的持续安全飞行纪录。飞机轻易不出事,出了就是大事。2022年3月21日,东航MU5735失事,123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这个安全飞行1亿小时的纪录就此截止。下面梳理一些空难案例,让我们进一步了解造成空难的原因等问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