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民航安全

民航安全

民航安全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375篇,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经济、安全科学、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90597篇;相关期刊149种,包括民航政工、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中国科技纵横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八届全国交通运输领域青年学术会议、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2007年全国测控、计量、仪器仪表学术年会等;民航安全的相关文献由443位作者贡献,包括孙瑞山、李斌、高扬等。

民航安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2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90597 占比:99.91%

总计:390964篇

民航安全—发文趋势图

民航安全

-研究学者

  • 孙瑞山
  • 李斌
  • 高扬
  • 刘全义
  • 刘汉辉
  • 周秀婷
  • 张潇月
  • 焦洋
  • 王华伟
  • 舒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梁砾文; 赵蓉晖
    • 摘要: 民航作为高风险行业,应急工作是“日常”。中国民航安全保持高水平运行体现语言在民航应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以语言规划理论为指导,在系统梳理我国民航领域的应急事件,分析语言因多元功能发挥的应急作用基础上,建构民航应急语言规划的阐释框架,可为我国应急语言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说明我国民航领域的应急语言规划本质上是在我国民航“一案三制”管理体系下,基于现代应急处置理论,以语言为纽带增强民航业对环境的敏感性,在应急处置的各阶段发挥语言多元功能,长期将民航领域的应急致险因素及应急事件带来的危害维持在可接受的水平。
    • 王继华; 于海洋
    • 摘要: 民航安全绩效管理是民航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安全管理效能的重要措施。本文基于民航安全绩效管理相关文献资料,从实施政策、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等四个方面分析民航安全绩效管理研究现状及问题,为相关研究提供思考和借鉴。
    • 王宇
    • 摘要: 为有效测评民航飞行员陆空通话绩效,探索影响飞行员陆空通话绩效的因素,选取20名飞行学员作为被试,将经验水平、疲劳程度、英文水平作为自变量,设计陆空通话模拟实验,统计实验过程中被试陆空通话的错误次数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被试的经验水平对复诵错误次数有显著影响,疲劳程度对重复次数和错误次数均有显著影响,英文水平对重复次数有显著影响。提出的飞行员心理状态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飞行员在复诵时的偏差情况。此结论可为民航飞行员的培训、排班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 胡佳庆; 卢柯霖; 冀登强
    • 摘要: 航空GPS信号的安全有序使用,是民航安全飞行的有效保障。随着民航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机场、航线及航班数量不断增加,航空GPS干扰也日益增多。近两年来,山东省烟台蓬莱国际机场作为国内首批主要采用ADS-B系统进行航空调度与管制的机场,已连续报告了多次航空GPS信号受干扰事件,严重影响了飞行安全。本文结合近期对部分典型航空GPS信号干扰的查处实例,对航空GPS信号干扰的无线电监测、定位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对减少和消除航空GPS信号干扰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 李娜; 牛坤; 张清
    • 摘要: 为掌握我国民航飞机鸟击安全状况,本文基于民航统计数据,以鸟击事故征候万架次率、鸟击对飞机造成的损伤程度、鸟击造成的后果、撞击的鸟类的质量为指标,对我国民航飞机鸟击安全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民航飞机鸟击安全状况良好。鸟击事故征候万架次率呈先下降后平稳趋势,从2010年起,基本稳定在0.22。鸟击有损伤事件占比呈下降趋势,2011-2015年占比为9.36%,虽然是同期美国的1.9倍,但改进速度好于美国,差距有越来越小的趋势。鸟击造成空中停车、中断起飞、预防性着陆的概率为2.53×10^(-6)/架次,是美国的0.78倍,其中造成空中停车的概率为8.92×10^(-8)/架次,是美国的0.52倍,鸟击事件中鸟类质量大于550g的撞击次数占比4%,在使用中遭遇鸟撞情况时引起空中停车等严重后果的概率较小。
    • 邹君; 牟浩蕾; 魏刚
    • 摘要: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途径。理论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工科基础课程,传统教学内容局限于经典理论力学体系。在充分挖掘理论力学课程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开展了民航专业理论力学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将教学内容与课程历史、人文素材、日常生活、哲学内涵、专业背景、民航案例相结合,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价值观引导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民航安全观,从而达到立德树人、培养民航人才的目的。
    • 倪晓梅; 王华伟; 熊明兰; 王峻洲
    • 摘要: 为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民航安全管理目标,建立了从报告中学习并评估风险等级的深度学习模型.首先采集航空安全报告系统中10年报告,根据严重度建立事件后果的量化指标,确定5个风险等级:高、中高、中、中低和低风险,并消除事件结果分布不平衡和结果多样性的影响.然后应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探索非结构化的事件概要与风险等级之间的关系,通过该模型对事件进行分类,确定风险等级.风险评估模型与不同量化指标和不同方法对比,其分类准确率可达96%,优于其他指标和方法.最后应用该模型对非结构化的事件概要挖掘,对2020年事件进行快速的风险评估,预测准确率可达80%.基于CNN的民航风险评估模型可以对文本格式的事件概要充分挖掘,快速评估与主动感知风险,对支持安全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 汪磊; 梁妍; 张楠; 王菲茵
    • 摘要: 为提升民航运营安全保障能力,本研究以1931-2019年209起劫机、炸机重点案件为样本,运用灰色关联法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提出劫机、炸机事件动态风险防控的4点策略。分析结果显示:飞机飞行的各阶段中乘客伤亡相关度排序前三名为巡航、停泊和着陆;劫机动机造成恶劣影响的前三名为索要金钱、释放犯人和其他动机;劫机人数与乘客伤亡相关度排序前三名为2、4及1人。针对劫机、炸机事件提出全流程风险监控预警、研发和应用新的技术等风险防范措施。
    • 王宇; 李凌敏
    • 摘要: 为提升民航飞行员陆空通话能力,探究民航飞行员陆空通话技术的影响因素,选取20名飞行学员作为被试,模拟民航飞行进近阶段的陆空通话实验。将疲劳程度、经验水平、英文水平作为自变量,统计被试陆空通话中的重复次数和错误次数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疲劳程度和英文水平对重复次数有显著影响,疲劳程度和经验水平对错误次数有显著影响。此研究结论可为民航飞行员的排班及陆空通话技术培训提供一定参考。
    • 崔振新; 张卓言
    • 摘要: 针对民航安全信息自动分类应用中存在样本量不足的问题,利用基于变换器的双向编码器表示技术(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预训练模型和简单数据增强(EDA,easy data augment)算法对中国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统中的不安全事件信息按单事件类型的事件信息数量级划分出不同数量级的子集,构造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自动分类器,分析不同数量级对应的数据集在模型上的性能表现及在小数据集上的性能提升。结果表明,加权F_(1)(F_(1w))在单事件类型事件数量为十数量级时提升31.21%,百数量级时提升9.66%,千数量级时提升3.35%。该方法在相对较小的样本集上训练的分类器效果较好,可用于民航安全信息自动分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