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238篇,主要集中在儿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18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339100篇;相关期刊436种,包括母婴世界、中国社区医师、基层医学论坛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临床经验学术研讨会、山东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儿科第六届学术研讨会、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文献由224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丽、吕艳梅、周丽等。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18 占比:0.36%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39100 占比:99.64%

总计:340324篇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文趋势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研究学者

  • 李丽
  • 吕艳梅
  • 周丽
  • 许文波
  • 陈伟贤
  • 孙盛兰
  • 尹小乐
  • 张红
  • 张莉
  • 戴月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楠; 焦洋; 杜琨
    • 摘要: 目的分析强光疗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的临床效果。方法102例NHB患儿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强光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 d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TBIL、IBIL、DBI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光疗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可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 黄艳青; 陈志峰; 张楚华
    • 摘要: 目的探讨间歇蓝光照射与连续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总胆红素(TBiL)、钙离子(Ca^(2+))、疾病相关因子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鹤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连续蓝光照射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间歇蓝光照射进行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3 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TBiL、Ca^(2+)、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0%;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TBiL、CRP及对照组患儿血清Ca^(2+)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血清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a^(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蓝光照射和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均能减轻患儿机体炎症反应,且不会影响患儿肝、肾功能,但间歇蓝光照射治疗可更有效降低患儿血清TBiL水平,且不会引起患儿机体钙流失,促进患儿病情转归,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 张海丽; 王廷智; 韩艳
    • 摘要: 目的探究苯巴比妥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遵循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与研究组(n=50)。对照组给予苯巴比妥治疗,研究组给予苯巴比妥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蓝光照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血清胆红素、经皮胆红素、CRP、CK-MB、α-GST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IgA、IgM、IgG、CD3^(+)、CD4^(+)/CD8^(+))。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蓝光照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胆红素、经皮胆红素、CRP、CK-MB、α-GS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IgA、IgM、IgG水平及CD3^(+)、CD4^(+)/CD8^(+)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巴比妥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可提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促进疾病康复有显著效果。
    • 王文刚
    •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取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间歇蓝光照射治疗的效果。方法试验对象选择为武城县人民医院2019年4月~2020年8月收治的64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以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间歇蓝光照射治疗)与对照组(32例,以间歇蓝光照射治疗),就其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直接胆红素、血清胆红素、经皮黄疸指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间歇蓝光照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具有确切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
    • 林玉珠; 王婉婷; 苏平
    •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式全自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改良换血术)应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2019年6月-2021年1月收治的84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换血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改良换血术治疗。比较两组换血前,换血后4 h生化及血常规指标,换血中生命体征。记录两组导管堵塞、脱位的发生率。结果:换血后4 h,两组钠离子(Na^(+))、钾离子(K^(+))、钙离子(Ca^(2+))、白细胞(WBC)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胆红素(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堵塞、脱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换血术应用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换血时患儿的生命体征稳定,对内环境的影响小,可纠正贫血,降低胆红素水平,并减少换血中导管堵塞、脱位的发生。
    • 陆茹; 殷峥艳
    • 摘要: 目的探讨间歇蓝光照射结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人血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的效果。方法60例NHB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间歇蓝光照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人血白蛋白)与对照组(间歇蓝光照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胆红素、CK、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gA、IgG、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蓝光照射结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人血白蛋白治疗NHB可减轻新生儿心肌损伤,提高免疫力。
    • 潘廷辉; 杨德慧; 陈丹; 丁俊东
    • 摘要: 目的探究蓝光照射结合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对患儿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87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蓝光联合退黄中药组(43例)与蓝光联合白蛋白治疗组(44例)。蓝光联合退黄中药组给予蓝光联合利胆退黄的中药,联合白蛋白治疗组给予蓝光结合白蛋白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蓝光照射时间、相应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蓝光联合白蛋白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蓝光联合退黄中药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d后及治疗2 d后,蓝光联合白蛋白治疗组患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蓝光联合退黄中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蓝光联合白蛋白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低于蓝光联合退黄中药组的4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蓝光联合退黄中药组蓝光照射时间为(4.20±0.73)d,蓝光联合白蛋白治疗组蓝光照射时间为(3.08±0.56)d。蓝光联合白蛋白治疗组蓝光照射时间短于蓝光联合退黄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蓝光联合白蛋白治疗组皮肤黄染消失时间及血象水平的白细胞数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蓝光联合退黄中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蓝光、白蛋白综合治疗可提升效果,且患儿出现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症状可以快速减轻,是值得临床医师运用及探讨的治疗方案。
    • 陈晓飒; 严波
    • 摘要: 新生儿ABO溶血病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胆红素血症快速进展可引起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或核黄疸,最终导致听力损害、脑性瘫痪、智力异常等后遗症。因此,早诊断、早干预对减少高胆红素血症后遗症及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碳氧血红蛋白(COHb)在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早期诊断和指导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COHb在新生儿ABO溶血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陈侨; 何伟金; 黎爱萍
    • 摘要: 目的:观察蓝光疗法舒适护理输出与腹部环按交替干预模式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88例为观察样本,按入住单号病室与入住双号病室者设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病理性黄疸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蓝光疗法舒适护理输出与腹部环按交替干预模式,对2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新生儿干预后胆红素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日排便次数与每天摄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光疗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实践中应用蓝光疗法舒适护理输出与腹部环按交替干预模式,可显著提高蓝光治疗安全有效性,促进病理性黄疸转归过程与改善预后结局。
    • 陈秀贞; 马莉; 郑青青
    •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箱照射治疗依从性效果分析。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14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71例)和观察组(n=71例)。两组新生儿均采取蓝光箱照射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治疗依从度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依从度88.73%高于对照组7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34,P=0.019);观察组出现败血症、瘀斑、肝脾肿大、皮疹的总并发症发生率5.63%低于对照组19.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62,P=0.012)。结论针对高胆红素新生儿的临床护理中,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增加治疗依从性,减少护理并发症发生情况,提升患儿生命安全,值得推广和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