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Wnt信号通路

Wnt信号通路

Wnt信号通路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111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基础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4篇、会议论文49篇、专利文献218630篇;相关期刊420种,包括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39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第八届学术大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产科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全国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等;Wnt信号通路的相关文献由3695位作者贡献,包括周策凡、唐景峰、陈兴珍等。

Wnt信号通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84 占比:0.45%

会议论文>

论文:49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18630 占比:99.53%

总计:219663篇

Wnt信号通路—发文趋势图

Wnt信号通路

-研究学者

  • 周策凡
  • 唐景峰
  • 陈兴珍
  • 张毅
  • 代俊
  • 周梦舟
  • 张小虎
  • 孙芳玲
  • 张丽
  • 王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高俞锦; 彭双麟; 马治超; 陆诗; 曹花月; 王浪; 肖金刚
    • 摘要: 背景: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DANCR可调节包括骨代谢的多个生物学过程.课题组基因芯片结果显示糖尿病骨质疏松小鼠脂肪组织中LncRNA-DANCR显著高表达.目的:探究LncRNA-DANCR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糖尿病骨质疏松小鼠脂肪干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糖尿病骨质疏松小鼠和正常对照小鼠脂肪干细胞,成骨诱导3 d后,采用qRT-PCR、Western blot检测LncRNA-DANCR、Wnt信号分子β-catenin以及成骨转录因子(RUNX2、OPN)的表达.设计LncRNA-DANCR特异性siRNA转染糖尿病骨质疏松小鼠脂肪干细胞,成骨诱导3 d后,采用qRT-PCR、Western blot和碱性磷酸酶染色检测Wnt信号分子β-catenin、成骨转录因子(RUNX2、OPN)的表达以及成骨能力改变.结果 与结论:①成骨诱导3 d后,糖尿病骨质疏松小鼠脂肪干细胞的LncRNA-DANC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小鼠脂肪干细胞,Wnt信号分子β-catenin和成骨转录因子RUNX2、OPN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小鼠脂肪干细胞;②siRNA转染糖尿病骨质疏松小鼠脂肪干细胞成骨诱导3 d后,β-catenin以及RUNX2、OPN显著高表达,成骨能力增强;③结果 表明,LncRNA-DANCR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降低糖尿病骨质疏松小鼠脂肪干细胞的成骨能力,沉默LncRNA-DANCR可恢复其成骨能力.
    • 高俞锦; 彭双麟; 马治超; 陆诗; 曹花月; 王浪; 肖金刚
    • 摘要: 背景: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DANCR可调节包括骨代谢的多个生物学过程。课题组基因芯片结果显示糖尿病骨质疏松小鼠脂肪组织中LncRNA-DANCR显著高表达。目的:探究LncRNA-DANCR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糖尿病骨质疏松小鼠脂肪干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糖尿病骨质疏松小鼠和正常对照小鼠脂肪干细胞,成骨诱导3 d后,采用q RT-PCR、Western blot检测LncRNA-DANCR、Wnt信号分子β-catenin以及成骨转录因子(RUNX2、OPN)的表达。设计LncRNA-DANCR特异性siRNA转染糖尿病骨质疏松小鼠脂肪干细胞,成骨诱导3 d后,采用qRT-PCR、Western blot和碱性磷酸酶染色检测Wnt信号分子β-catenin、成骨转录因子(RUNX2、OPN)的表达以及成骨能力改变。结果与结论:(1)成骨诱导3 d后,糖尿病骨质疏松小鼠脂肪干细胞的LncRNA-DANC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小鼠脂肪干细胞,Wnt信号分子β-catenin和成骨转录因子RUNX2、OPN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小鼠脂肪干细胞;(2)siRNA转染糖尿病骨质疏松小鼠脂肪干细胞成骨诱导3 d后,β-catenin以及RUNX2、OPN显著高表达,成骨能力增强;(3)结果表明,LncRNA-DANCR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降低糖尿病骨质疏松小鼠脂肪干细胞的成骨能力,沉默LncRNA-DANCR可恢复其成骨能力。
    • 王小强; 谢兴文; 徐世红; 李鼎鹏; 姜朝阳; 柳博; 张旭明
    • 摘要: 随着全球人口的日益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常见、治疗费用较高的疾病之一。骨质疏松症患者易发生骨折,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死亡。此外,骨质疏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一系列重大的社会问题。因此,寻求安全有效的措施防治骨质疏松症迫在眉睫。外泌体最早发现于1983年,起初认为外泌体只是对细胞的浪费。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巨大潜力被慢慢挖掘。外泌体是一种包含蛋白质、mRNA(信使核糖核酸)、miRNAs(微型核糖核酸)和DNA(脱氧核糖核酸)的膜泡,可以由各种细胞类型产生。miRNAs是一种小非编码RNA(核糖核酸),可介导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作用广泛。外泌体中的miRNAs是一种可在组织间相互转移的遗传物质,在组织间扮演通信因子的角色,在细胞间通讯和信使分子的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关于小分子miRNAs促进体内骨折愈合的潜在机制仍不清楚。研究表明,Wnt信号通路(配体蛋白质Wnt和膜蛋白受体结合激发的一组多下游通道的信号转导途径)能够通过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正向调节外泌体内容物之一miRNAs的产生,从而治疗骨质疏松症。本文将从外泌体、miRNAs介导信号通路治疗骨质疏松症等方面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新思路。
    • 谢杨益; 林洪升; 孔茵芝; 潘爱萍; 李明芬
    • 摘要: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对肝癌干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潜在调控机制。方法免疫磁珠法分选CD133^(+)肝癌干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CD133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全细胞转录组学分析mRNA表达变化;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评估mRNA表达与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与肝癌细胞比较,肝癌干细胞中CD133^(+)细胞所占比例增高;肝癌干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提高;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干预后,肝癌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受到抑制,WNT1、GBP1、CTNNB1、STBM、PRICKLE1和JNK表达降低;WNT1、GBP1、PRICKLE1高表达组的肝癌患者总生存期明显短于低表达组。结论鳖甲煎丸抑制肝癌干细胞增殖,可能与其下调Wnt信号通路分子的表达水平有关。
    • 曹杰; 赵强; 黄旭华
    • 摘要: 目的研究脑缺血灌注下脑血管内皮细胞Wnt信号通路受抑制的分子机制。方法将36只脑缺血大鼠模型分为对照组、IL-1β组、TNF-α组、IL-6组。分离脑组织培养脑血管内皮细胞。蛋白印迹检测Wnt信号通路蛋白水平,RT-PCR检测ICAM-1及VCAM-1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ICAM-1及VCAM-1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L-1β组和IL-6组的β-catenin、cyc-lin D1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TNF-α组水平下调(P0.05),TNF-α组水平上调(P0.05),TNF-α组水平上调(P<0.05)。结论TNF-α可抑制Wnt通路蛋白表达并上调ICAM-1及VCAM-1表达,加重脑损伤状况,降低脑缺血灌注后TNF-α水平可改善脑损伤程度,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 时彬冕; 谢旭东; 王骏
    • 摘要: WNT信号通路作为进化中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在牙周组织生长发育和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Axin相关蛋白Axin2作为WNT信号通路的直接效应分子,可对WNT效应细胞进行良好标记。研究显示,牙周组织内Axin2阳性(Axin2^(+))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复制及多向分化潜能。本文对Axin2^(+)细胞在牙周组织发育过程中的时空分布,以及Axin2^(+)细胞在牙周组织发育、再生和组织改建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牙周组织再生提供新的思路。现有研究表明,Axin2^(+)细胞是牙周组织发育的重要干细胞来源,Axin2^(+)细胞在拔牙窝愈合、种植体骨整合、牙周组织改建和结合上皮再生中均发挥重要作用。Axin2^(+)细胞的功能受到经典WNT信号通路的正向调控。然而,其他信号通路对Axin2^(+)细胞的调控机制仍有待阐明。
    • 杨春勇; 曲大鹏; 金若天
    • 摘要: 目的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塞来昔布(celecoxib)对结肠癌细胞Wnt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塞来昔布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的机制。方法MTT法测定塞来昔布(0、20、40、60、80和100μmol/L)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生长的影响;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析塞来昔布(0、20、40和80μmol/L)处理48 h后细胞中β-catenin蛋白的分布表达情况;应用RT-PCR法分析塞来昔布(0、20、40和80μmol/L)处理48 h后细胞中C-myc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MTT结果显示,塞来昔布能够抑制结肠癌细胞的生长增殖,且有剂量依赖性(P<0.05)和时间依赖性(P<0.05);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结果显示,细胞浆及细胞核内β-catenin蛋白随着塞来昔布浓度的增加表达显著下降(P<0.05);RT-PCR法检测结果显示,随着塞来昔布浓度的增加,C-myc mRNA表达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塞来昔布可以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
    • 田莲莲; 朱军; 马骞; 彭涵; 章屹然; 王兆熹; 陈睿
    • 摘要: 目的验证Wnt信号通路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建立胃癌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预后模型,评价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下载TCGA胃癌基因转录数据和生存资料,使用GSEA富集分析方法验证Wnt信号通路在胃癌组织样品和癌旁样品富集情况。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和生存曲线分析初步筛选胃癌预后相关基因;使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确定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预后模型;结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和森林图验证该模型的临床预测价值;该模型在GEO外部数据集中进行验证;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在8对临床胃癌和癌旁组织中检测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下载32例胃癌癌旁的正常样品和375例癌组织样品及其相应的临床数据。GSEA富集分析显示,与正常组织相比,Wnt信号通路在胃癌组织中显著富集(P<0.05)。单因素COX分析结果表明,13个Wnt信号通路的基因与胃癌预后息息相关。多因素COX确定了模型由ETV2、SERPINE1、CPZ、VPS35和IGFBP1与其相应的系数β相乘累加得到。生存曲线和ROC曲线证明该模型可准确预测胃癌患者的预后,其中1年、3年和5年ROC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68.0%、69.4%和78.5%。临床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表明,该模型可以成为独立于胃癌分级分期系统以外的独立预后因素。胃癌外部数据集(GSE84437)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胃癌患者预后。qPCR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ETV2、SERPINE1、CPZ、VPS35和IGFBP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结论本研究从生物信息学角度进一步确定了Wnt信号通路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建立了预后相关的预后模型,为临床基因检测、靶向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
    • 陈函; 罗晓勇; 李朝萍; 郭彩茹; 鞠文翠; 翟秧秧; 师鑫鹏
    • 摘要: 目的研究lncRNA CASC2过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血管生成及Wnt/FZD/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qRT-PCR检测lncRNA CASC2在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及结直肠癌细胞株(DLD-1、HT29、SW620、HCT116、RKO、LOVO、SW480)中的表达情况;HCT116和SW480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的细胞株,分为对照组和lncRNA CASC2过表达组;qRT-PCR验证稳转株中lncRNA CASC2水平;CCK-8实验、Transwell实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水平、迁移能力;收集对照组和lncRNA CASC2过表达组细胞上清并提取外泌体,将对照组和lncRNA CASC2过表达组细胞的外泌体分别与HUVEC细胞共孵育,3D Matrigel法检测其对血管生成的影响;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Wnt16、FZD7、β-catenin蛋白水平。结果lncRNA CASC2在7株结直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细胞。与对照组相比,lncRNA CASC2过表达后明显抑制了HCT116和SW480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P<0.01)。3D Matrigel法检测显示,来自SW480-CASC2组、HCT116-CASC2组细胞的外泌体显著抑制了HUVEC中管状细胞的形成(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ncRNA CASC2过表达后Wnt16、FZD7、β-catenin蛋白水平降低(P<0.01)。结论lncRNA CASC2在结直肠癌细胞中表达下调,lncRNA CASC2过表达可以抑制Wnt/FZD/β-catenin信号通路进而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并减少血管生成。
    • 洪丹; 梁丽住; 郭书萌; 王亮春; 石臻睿
    • 摘要: 目的探究Runt相关转录因子(RUNX)家族在寻常型银屑病(PV)皮损中的表达和分布,并分析其水平与皮损中增殖、凋亡、免疫信号通路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基因芯片分析14例健康人皮肤(HC)和17例PV患者皮损中RUNX1、2、3的转录水平,免疫组化分析11例HC、11例慢性湿疹(CE)和12例PV患者皮损中RUNX1、2、3的蛋白水平和分布,利用R语言分析基因芯片中RUNX与其他基因的相关性,并进行GO富集分析。结果转录水平上,相比HC,PV皮损中RUNX1下调(HC:0.61±0.06,PV:0.54±0.02,P<0.01)、RUNX3上调(HC:0.77±0.04,PV:0.84±0.05,P<0.01),而RUNX2的表达无差异(HC:0.78±0.05,PV:0.82±0.04,P=0.18)。免疫组化提示皮肤中RUNX1在表皮和真皮浸润炎症细胞中均有表达,而RUNX2、RUNX3则在炎症细胞上更为富集。相比HC,CE和PV表皮中RUNX1蛋白水平下调(HC:0.24±0.06,PV:0.11±0.02,CE:0.11±0.02,HC vs PV:P<0.01,HC vs CE:P<0.01),PV表皮的RUNX2较HC、CE升高(HC:0.02±0.01,PV:0.04±0.02,CE:0.02±0.02,HC vs PV:P=0.018,PV vs CE:P=0.019),RUNX3在三组间无差异(HC:0.005±0.004,PV:0.011±0.016,CE:0.015±0.020,P=0.861)。相关性和功能分析提示PV中RUNX1与增殖凋亡分子(BCL2A1、WNT2、WNT7B、WNT8A、WNT9B)相关,与Th17相关细胞因子(IL-17A、IL-17F、IL-17E)相关。与RUNX3呈正相关的基因主要富集在T细胞、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分化等通路,负相关的基因参与负调节WNT通路。RUNX3与Th1(STAT4、CXCR3、TNF)、Th17(CCR6、IL-22)、Treg(TGFB、IL-10)相关分子正性相关。结论银屑病皮损中RUNX家族表达显著改变,其中RUNX1、3与皮损中的增殖凋亡、T细胞免疫尤其是Th17通路密切相关,可能参与银屑病发病。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