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寻常型银屑病

寻常型银屑病

寻常型银屑病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2464篇,主要集中在皮肤病学与性病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13篇、会议论文99篇、专利文献968957篇;相关期刊528种,包括内蒙古中医药、实用中医药杂志、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等; 相关会议55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六届中医皮肤科国际学术大会、2014中国民族医药大会、2014重庆·四川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等;寻常型银屑病的相关文献由477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斌、席建元、王萍等。

寻常型银屑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13 占比:0.24%

会议论文>

论文:9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968957 占比:99.75%

总计:971369篇

寻常型银屑病—发文趋势图

寻常型银屑病

-研究学者

  • 李斌
  • 席建元
  • 王萍
  • 贾敏
  • 郝平生
  • 张学军
  • 刘红霞
  • 闫小宁
  • 杨森
  • 陈永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毅; 陈胜平
    • 摘要: 目的:分析中药熏蒸治疗仪配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本院2019年7月~2021年7月寻常型银屑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药熏蒸治疗仪配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PASI评分,以及治疗前后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2(IL-2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ASI评分、IL-17、IL-22、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治疗仪配合窄谱中波紫外线能优化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临床效果,减轻炎症反应。
    • 孙亚芳; 李忻红
    • 摘要: 寻常型银屑病是皮肤科常见且难以治愈的疾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目前银屑病的临床辨证思路以辨血为主,血分的病变多与脏腑生理功能活动异常有关。有些医家从脏腑辨证角度进行探索,认为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并从肝论治银屑病,取得了不错的疗效。文章通过整理文献,从肝的生理功能、经络走行、五行制化三方面,梳理并探讨从肝论治寻常型银屑病的现状,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李园园; 毛鹤; 曹毅; 林金; 陶茂灿
    • 摘要: 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TRM)是记忆性T细胞中的重要亚群,分为CD4^(+)TRM和CD8^(+)TRM,其中皮肤CD8^(+)TRM与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尤其是复发关系密切。因此对于皮肤CD8^(+)TRM相关活性调控机制的研究有望成为寻常型银屑病复发防治的新干预靶点。本文就皮肤CD8^(+)TRM在银屑病复发中的作用和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朱泽兵; 李丹阳; 徐菁; 段行武
    • 摘要: 银屑病证候复杂多变,病程日久,往往虚实夹杂,顽固难愈。临床将银屑病分为进展期、静止期和消退期,并根据皮损特点从血论治。结合脏腑辨证,可明确发病各时期的病位所在之处,使治疗更有针对性。银屑病进展期辨为肝肾阴虚、血热壅盛,静止期辨为脾气亏虚、余热内扰及脾肾阳虚、气滞血瘀,消退期辨为心肝血虚、风燥内蕴,分别治以清热凉血、滋肾养肝,清热祛风、健脾补中,活血化瘀、健脾补肾,养肝滋阴、宁心安神、润燥息风,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郭金兰; 甘泉; 甘才斌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3L1)水平变化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07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均行血清VEGFR-3、CHI3L1水平检测,评估寻常型银屑病患者PASI评分。比较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因子水平及寻常型银屑疾患者不同PASI评分、不同分期血清因子水平,分析血清因子水平与PASI评分的关联性及联合检测对活动期寻常型银屑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VEGFR-3、CHI3L1水平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随着PASI评分提升,血清VEGFR-3、CHI3L1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VEGFR-3、CHI3L1水平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P<0.05);活动期血清VEGFR-3、CHI3L1水平高于稳定期(P<0.05);经ROC曲线分析,联合检测活动期寻常型银屑病AUC值、敏感度、特异度高于VEGFR-3、CHI3L1单一检测(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VEGFR-3、CHI3L1水平明显异常升高,与PASI评分具有密切关联性,且联合检测可提高对活动期的诊断价值。
    • 肖莹; 徐基平(指导)
    • 摘要: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以寻常型银屑病最为多见,其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患者造成一定经济压力及心理负担。徐基平教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蕴肤证运用凉血清热、解毒散斑为治法,以自拟蓓蕾汤加减内服并外洗,多获良效。介绍验案一则,以供同道参考。
    • 董晓龙; 王晓阳; 徐宏俊; 姚新宇
    • 摘要: 目的分析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干扰素-y(IFN-y)和S100A12的表达及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航空总医院收治的8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进行期31例,静止期28例,退行期29例,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按照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积分法分为:轻度(静止期>退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VEGF、IFN-y和S100A12与PASI评分均为正相关(r=0.511,r=0.675,r=0.431,P均<0.05)。结论VEGF、IFN-y和S100A12与寻常型银屑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监测三者水平变化可评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
    • 肖艳玲; 李东宁; 王勤
    • 摘要: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微小RNA(miRNA)-155水平变化及其与辅助性T细胞(Th)1/Th2平衡的关系。方法选取9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PV组,根据银屑病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组(n=23)、中度组(n=34)、轻度组(n=38),另选取同期56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qRT-PCR测定外周血miR-155、T-bet、GATA结合蛋白3(GATA3),采用流式细胞术测算外周血Th1、Th2百分比,采用ELISA测定血清干扰素-γ(INF-γ)、IL-2、IL-4、IL-10。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miR-155水平与Th1/Th2、T-bet、GATA3的相关性。结果PV组外周血miR-155、Th1百分比、Th1/Th2、T-bet和血清IFN-γ、IL-2水平高于对照组,外周血Th2百分比、GATA3和血清IL-4、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外周血miR-155、Th1百分比、Th1/Th2、T-bet和血清IFN-γ、IL-2水平逐步升高,外周血Th2百分比、GATA3和血清IL-4、IL-10水平逐步降低(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miR-155水平与Th1/Th2、T-bet呈正相关(r分别为0.602、0.749,P均<0.05),与GATA3呈负相关(r=-0.585,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miR-155水平升高,其可能通过调节Th1/Th2平衡介导寻常型银屑病免疫应答,参与寻常型银屑病发生发展。
    • 雷敏; 王秋月; 李茂; 谢丽萍; 叶坤; 郝平生
    • 摘要: 寻常型银屑病多按血热、血瘀、血虚3大传统分型辨证治疗,但对久病患者表现为阳气不足者疗效欠佳。认为“玄府郁闭”为该病重要病机,并贯穿疾病始终。针对病久阳气不足之银屑病患者,治疗上应注重温扶人体阳气,开通玄府,标本兼顾。
    • 蔺莉; 闫小宁; 李文彬; 杨霄; 张书婵
    • 摘要: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核心中药药对,并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探讨核心药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中国知网检索中医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有效验案进行数据挖掘,导入SPSS Modeler软件进行复杂网络分析、可视化展示,分析寻常型银屑病的用药规律。通过GEO数据库整理找出寻常型银屑病的差异基因,通过TCMSP、Batman-TCM数据库检索核心配伍的主要化合物成分和作用靶点,并在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和Disgenet数据库检索寻常型银屑病的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进行GO注释、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PyMOL、AutoDock等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纳入175篇文献,包含178首方剂,259味中药,核心配伍为“生地黄-牡丹皮-甘草”。筛选后得到核心化合物成分91个、交集靶点108个,BP条目266个,CC条目21个,MF条目40个,生物通路106条。“生地黄-牡丹皮-甘草”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存在多个靶点协同作用情况,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STAT3、TNF、JUN、AKT1、TP53等核心靶点,以及通过干预TNF及其他与肿瘤相关等相关信号通路。将核心化合物槲皮素和山奈酚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结合能均低于-6.8 kcal/mol。结论:“生地黄-牡丹皮-甘草”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核心配伍,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研究表明生地黄-牡丹皮-甘草可以通过槲皮素、山奈酚等类黄酮活性成分单体发挥诱导细胞凋亡、抗炎和抗氧化作用,通过STAT3、TNF等信号通路对寻常型银屑病发挥治疗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