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尾流

尾流

尾流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3年内共计902篇,主要集中在航空、水路运输、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8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477篇;相关期刊211种,包括西安工业大学学报、机械设计与制造、太阳能学报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第八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第六届全国流动显示学术交流会、2006全国光电子与光电信息技术学术研讨会等;尾流的相关文献由212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永前、张建生、李莉等。

尾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8 占比:45.23%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1.88%

专利文献>

论文:477 占比:52.88%

总计:902篇

尾流—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何昕; 刘成; 郭东鑫; 郑稀元
    • 摘要: 受起飞飞机尾流影响,我国近距平行跑道实行“一起一降”运行模式,未能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为评估尾流对近距平行跑道配对离场方案的影响,通过CFD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侧风情况下起飞飞机尾流的运动情况。以B737-800为例,设置计算域、划分网格,选取k-ωSST模型对尾流流场进行数值计算,选定起飞阶段离地35ft时的飞机作为研究对象,计算不同侧风条件下的飞机尾流场分布,得出B737-800在静风、侧风3m/s尾涡侧向移动距离分别为36m、325m,此结果为评估配对离场方案提供了参考。
    • 蒋明君; 乔力伟; 范文婷; 焦超杰; 孟明源; 袁文超
    • 摘要: 在标准流线型杆件基础上改进形成4种杆件,利用有限元AnsysCFD大涡(LES)模型及FW-H噪声比拟模型对各自远场气动噪声进行数据计算和傅里叶(FFT)转换,结果表明:两侧平滑且尾椎为弧形的杆件远场气动噪声声压级最小;杆件的远场气动噪声具有明显的指向性,且不同外形杆件的指向性是一致的;杆件侧面造型是气动噪声主频的主要影响源,尾椎形状的改变未对气动噪声主频造成影响;杆件尾流中周期性涡街脱落产生的脉冲压力是决定声压大小的主因,通过改变杆件外形调节尾流涡街脱落的频率可以达到减噪的目的。
    • 潘卫军; 韩帅; 罗玉明; 王昊; 曾纪炜
    • 摘要: 现有的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飞机尾流进行的研究,多是基于矩形机翼半模对称得到全局流场,因此无法模拟侧风条件下的尾流流场结构。通过对典型中型机A330_200飞机构建全机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针对进近阶段选择典型迎角,使用添加旋转修正的SST-RC模型模拟全机尾流场结构,分别计算无侧风、2 m/s、5 m/s典型侧风下的流场结构。实验结果表明,由于侧风的存在,飞机尾流的四涡系结构会向侧风下游产生偏移。2 m/s代表的较小侧风条件可以加速四涡系结构的耗散,有利于缩减尾流间隔。但侧风速度对尾涡的耗散作用并不成正比;5 m/s代表的较大侧风条件下,由于能量输送,会使侧风下游翼尖涡与侧风上游翼根涡两束涡系涡量提升约68%,但由于较大侧风可以更快将尾涡吹离航道,因此侧风整体上有利于翼尖涡的耗散。
    • 王靖开; 潘卫军; 韩帅; 冷元飞
    • 摘要: 针对现有CFD数值模拟对飞机尾流研究过于简化,仅通过矩形机翼半模进行对称不能完整模拟全局流场的问题,论文对典型中型机A330_200全机模型进行网格划分与数值模拟研究。针对进近阶段选择典型迎角,使用添加旋转修正的SST-RC模型模拟全机尾流场结构。结果表明,由于后掠角的存在,尾流实际为四涡系结构,左右对称。外侧涡对由机翼上下表面压力差诱导产生,翼梢小翼在机翼处将翼尖涡分解为两处较小的涡并在翼尖后5m处合并;下侧涡对由机翼后掠角诱导产生,随后与水平尾翼产生的翼尖涡耦合并向后传递,在约一倍翼展处合并为一条涡系。确定了后续应在机翼翼尖外缘处、翼梢小翼转折处、水平尾翼外缘处三处对尾流场结构进行控制。
    • 沈铖波; 孙力云; 席义博; 潘嘉宁; 王振宇
    • 摘要: 尾流效应是造成风场发电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上风向风机进行偏航调控和优化风场机位布局可以降低串列风机的尾流。为了探究各主要因素对降低尾流的效果,针对两台串列布置的NREL-5MW风电机组,采用Bastankhah尾流模型进行尾流区风速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机位距离、入流风速和湍流强度情况下,调控上风向风机偏航角度对串列双风机总的发电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串列双风机在垂直风向方向上的距离能够明显减弱尾流影响,通过对上风向风机偏航20°左右能够减小尾流,从而提升串列双风机总的发电功率。
    • 田雷; 陈小星; 朱张立
    • 摘要: 阐述了一种应用于拖线阵流噪声测量的低噪声拖曳试验平台的设计和数值计算分析。针对拖线阵流噪声试验系统对拖曳试验平台小尾流、低噪声的需求,提出了一种三体船形式的拖曳试验平台设计方案。采用有限体积法,对空间域进行离散化处理,通过CFD软件对试验平台的水动力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得到了拖曳试验平台不同航速下的流场分布。采用Lighthill声类比法从CFD计算得到的拖曳试验平台湍流区域流场中提取出噪声源,进而模拟出拖曳试验平台不同航速下的噪声场分布。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拖曳试验平台在规定的工作航速范围内,尾部兴波最大波高不超过28 cm,尾部噪声场最大声压不超过56.62 dB,具有良好的尾流场特性和噪声水平,对拖线阵影响极小,有利于准确测量拖线阵流噪声特性。
    • 刘东; 包道日娜; 刘旭江; 刘嘉文; 吴胜胜; 王鹏; 唐迪
    • 摘要: 为适应分布式风力发电机的恶劣应用环境,同时满足功率调控以及风机自我保护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伞形风力机。为研究伞形风力机风轮收缩角对尾流特性和输出特性的影响,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和风洞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伞形风力机风轮收缩角增大后,扫掠面积减小,尾流直径减小,尾流轴向影响范围增大,速度恢复减缓,同时会导致叶尖涡强度减小,中心涡强度先增大后减小,但是中心涡强度一直大于叶尖涡强度,所以叶根后的速度亏损要一直大于叶尖后的速度亏损。此外,风洞试验也验证了风轮收缩角对功率控制的有效性。
    • 王欣; 李超; 刘伟江
    • 摘要: 复杂地形上的风力发电机组尾流区具有风速分布不规则的特性。目前,基于线性或者经验公式的商业微观选址软件对复杂地形的尾流计算准确度不高。根据不准确的尾流计算设计的风电场存在发电量低、故障率高等问题。该文采用在开源CFD平台(OpenFOAM)上求解RANS方程和根据制动盘模型建立复杂地形尾流仿真的方法(并考虑不同大气热稳定度对流动的影响)对某复杂地形风电场的尾流效应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仿真结果与机组实际SCADA运行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 宋科; 杨邦成
    • 摘要: 为了探究潮流能无轴轮缘导管涡轮机在波流相互作用下的非定常性能,文章依据斋堂岛海域的潮流条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顺流和偏流对其水动力特性与尾流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顺流条件下,随着叶尖速比(TSR)的增大,无轴轮缘导管涡轮机的功率系数(CP)和推力系数(CT)的波动幅度也逐渐增大;在偏流条件下,随着偏流角的增大,无轴轮缘导管涡轮机的平均CP和CT逐渐降低,而偏流也将导致CP和CT在一个波流周期内出现额外的波动,且额外波动的振幅随偏流角的增大而增大;受TSR和偏流角的影响,无轴轮缘导管涡轮机的尾流在向下游传播的过程中将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形态,一部分来流将通过轴心处的开放缺口泄流而出形成射流涡,而随着TSR和偏流角的增大,该射流涡的范围将有所减小。
    • 黄惠兰; 汤维; 李刚; 刘卉
    • 摘要: 为提高垂直轴风力机的运行特性,并为垂直轴风力机流场设计提供方法,对带有弯曲型全向导叶(导叶1)和直板型全向导叶(导叶2)的NACA0021翼型三叶片垂直轴风力机进行数值模拟,采用滑移网格技术,通过与文献实验值对比,确定合适叶轮的旋转区域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全向导叶可增大风力机的平均力矩,最大风能利用率为0.453,提高风力机的气动性能;另外,全向导叶影响风力机旋转区域的流场,促使力矩有较大波动;导叶1的速度尾流场范围较大,导叶2的速度尾流恢复速度较快。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