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尺度转换

尺度转换

尺度转换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200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林业、测绘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2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122440篇;相关期刊102种,包括地理科学进展、地理研究、遥感信息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2008海峡两岸遥感大会、2007环境遥感学术年会--自然灾害遥感专题研讨会等;尺度转换的相关文献由54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纪根、栾海军、蔡强国等。

尺度转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2 占比:0.14%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22440 占比:99.85%

总计:122626篇

尺度转换—发文趋势图

尺度转换

-研究学者

  • 刘纪根
  • 栾海军
  • 蔡强国
  • 李小文
  • 赵书良
  • K·帕努索蓬
  • 何原荣
  • 傅伯杰
  • 刘强
  • 姜小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关洁; 张立峰; 李国柱; 刘梦男
    • 摘要: 地理学科思想在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具有深度指导意义。文章从尺度思想视角出发,厘清了尺度思想和区域认知的内在联系,通过建立“尺度划分”“尺度转换”的教学逻辑,深化区域分析、区域定位、区域组织和区域比较,提出了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路径。
    • 安倬霖; 周尚意
    • 摘要: 国家文化公园旨在传承国家历史、弘扬文化和民族精神,并通过新机制克服已有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中的弊端。针对目前文化保护和利用中“管理文件政出多门”“文化空间边界难定”“活化利用同质竞争”“资源分散难以统一”等问题,在文化线路和遗产廊道这两种已有遗产保护方式的基础上,试图从文化地理学的区域尺度转换方法为国家文化公园下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提供新思路。结合目前已经设立的长城、长征、大运河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相关案例,提出了4个分析思路和实践路径,并得出4个结论:第一,文化景观的尺度转换有助于解决政出多门和边界难定的问题;第二,文化扩散的尺度转换思路可以用于确定国家文化公园的空间范围;第三,结构功能主义的尺度转换提供了解决同质竞争问题的思路;第四,超有机体主义尺度转换思路可以将多类型的文化统领在一个主题之下。
    • 栾海军; 邢宸硕; 张荣凯; 何原荣; 贺秋华
    • 摘要: 空间尺度问题是定量遥感重要而基础的问题之一,文章针对“分形方法是否适用于定量遥感地表参数的尺度转换研究”的问题进行实验验证。基于传统及改进的Chen NDVI尺度转换模型,获得NDVI不同空间升尺度影像,进而利用分形尺度转换模型分析NDVI尺度转换结果,以获取“分形方法在NDVI尺度转换研究中的适用性结论”。以厦门为研究区,利用上述分形模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1)若NDVI输入类型为均值,NDVI尺度转换特性更符合双对数直角坐标系下的线性函数关系,即分形特性;若NDVI输入类型为方差、方差/均值,NDVI尺度转换特性更符合直角坐标系下的对数函数关系;(2)农田在两种Chen NDVI模型及两种空间直角坐标系下所得拟合模型皆表现出显著的线性规律,尤其是其NDVI尺度转换分形特性表现显著;(3)综合而言,NDVI尺度转换结果具有分形特性,但NDVI尺度转换具有更为显著的直角坐标系下对数函数关系特性。文章所提出的融入精细地类信息的“类NDVI”地表参数通用尺度转换模型及尺度转换分形特性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值得参考。
    • 张璐璐; 赵书良; 田真真; 陈润资
    • 摘要: 多尺度分类挖掘多局限于空间数据,且对一般数据尺度特性进行分类的研究较少.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普适的多尺度分类方法研究,以扩大多尺度适用范围.从空间数据估计角度出发,结合层次理论和尺度特性,基于概率密度估计离散化方法,针对数据的多尺度特性进行分类挖掘.以非局部均值和三次卷积插值为理论基础,利用Q统计和不一致度量进行操作,提出多尺度分类尺度上推算法和多尺度分类尺度下推算法.采用UCI数据集和H省人口真实数据集进行实验,并与CFW、MSCSUA和MSCSDA等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可行有效.与其他算法相比,尺度上推算法正确率平均提高4.5%,F-score提高4.8%,NMI提高12.3%,尺度下推算法各个相应指标分别平均提高5.3%,6.6%和11.8%.
    • 马玉梅; 吴圆
    • 摘要: 地理事物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层级性,地理学习中需要学生能够准确有效地把握信息、重构知识.尺度思想是地理学中的重要指导思想,尺度转换能够帮助学生从不同层面认识地理事象.本文着眼于时间尺度转换、空间尺度转换以及时空尺度转换,通过课堂教学中典型案例的剖析,揭示尺度转换思想对于地理教学的促进作用.
    • 唐金灏; 张加龙; 陈立业; 程滔
    • 摘要: 为研究遥感影像尺度上推对森林地上生物量估测的影响,以香格里拉市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8,Senti-nel-2A,和Spot-7影像,采用最邻近像元法、双线性内插法、三次卷积插值法、局部平均法以及像元聚合法将原始影像转换至低空间分辨率影像,结合外业调查的高山松样地地上生物量数据,分别建立随机森林(RF)和梯度提升回归树(GBRT)生物量估测模型,并与目标尺度真实影像的建模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经最邻近像元法上推后,基于Spot-7影像的RF和GBRT建模的预估精度(P)分别为76.65%和75.55%,基于Sentinel-2影像的RF和GBRT建模的P值分别为81.78%和72.74%,均优于其余4种尺度转换方法;经5种方法尺度上推后的影像构建的RF预估精度(81.78% ~63.94%)总体优于GBRT预估精度(75.55% ~61.03%);采用Senti-nel-2A影像更适合尺度上推进行森林生物量估测.研究结果可为尺度转换方法和生物量估测模型的选取提供参考.
    • 高海亮; 顾行发; 周翔; 余涛; 陶醉; 王春梅; 孙源; 董文; 李斌
    • 摘要: 真实性检验是近年来定量遥感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近年来,我国在真实性检验理论研究、 标准规范制定和场网建设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目前,真实性检验技术系统尚不成熟,各环节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对接,缺少高质量且具备业务化运行的真实性检验场网体系.根据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结合近年来的相关工作积累,给出了真实性检验的概念和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真实性检验总体架构,并对各部分的组成、 技术体系、 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原则给出理解和设计,为今后我国陆地卫星真实性检验场网的建设和运行提供参考.
    • 蔡晓梅
    • 摘要: 人生是一场旅行,而家是这场旅行中的起点和终点。一直以来,家是一个极富内涵的学术概念,家作为一种存在和隐喻,其界限往往超越了家屋和家庭关系,延伸到社区、城市、区域和国家。在流动性背景下,家的尺度转换以及透过家理解社会与空间的关系、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冲突与协商成为研究的热点。旅游作为流动社会的日常生活方式,家同时成为旅游的推力与拉力,充满矛盾与情感牵绊。旅游是一个过程,从离家到回家,从逃离到怀念到依恋,家总是如影相随。也就是说,旅游与家相伴而生,二者的互动不仅有物质、情感、想象的维度,亦有权力博弈,同时,也揭示了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为旅游研究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对话创造条件与提供平台。
    • 任以胜; 陆林; 虞虎; 朱道才
    • 摘要: 流域生态补偿是中国跨区域生态治理和自然区域保护的一项重要经济、社会、环境政策,涉及区域利益主体权益差异与协调、区域生态协同发展和合作模式构建等方面,是一个典型的地理学研究命题.本文将制度粘性引入到尺度政治理论中,剖析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政府主体的博弈行为,探究不同政府主体的博弈特征和博弈机制.结果 表明: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市级政府等不同层级政府主体经历了竞争博弈、合作博弈和竞合博弈3个阶段,构建政府利益共同体能够推进流域生态补偿建设,中央政府的“适度介入”是开展跨省流域生态补偿的关键;流域生态补偿制度从“垂直”模式向“垂直—水平”模式的变迁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制度粘性,政府主体利用政策革新和社会参与等制度约束稀释制度粘性,重塑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尺度转换是推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核心机制,政府主体通过重新分配权力和资本、嵌入非正式约束塑造流域生态补偿话语体系,推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由“强国家—弱社会”向“强国家—强社会”结构模式的转变.研究结果能够为构建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理论支撑,为合理评价和指导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