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TM数据

TM数据

TM数据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15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林业、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5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545424篇;相关期刊78种,包括地质找矿论丛、遥感信息、甘肃科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江苏省测绘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全国卫星应用技术交流会、中国草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2008年农区草业论坛等;TM数据的相关文献由285位作者贡献,包括武红敢、马建文、吴新宏等。

TM数据—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5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45424 占比:99.98%

总计:545538篇

TM数据—发文趋势图

TM数据

-研究学者

  • 武红敢
  • 马建文
  • 吴新宏
  • 王海平
  • 苏淼
  • 严小君
  • 冯文辉
  • 包春红
  • 姚国征
  • 姜端午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白杨林; 李耀耀; 苏鸿博; 符雨; 吕凤军
    • 摘要: 东武仕水库是滏阳河干流上一座以防洪和供水为主的大型水库,但由于水库以上流域为峰峰矿区,矿区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河道,使水中氨氮、有机质等含量提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从而导致水库区域长期处于污染状态。因为叶绿素浓度与藻密度正相关,并且植被指数与叶绿素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所以植被指数可以作为水体污染的间接反演标志。通过Landsat5 TM、Landsat8OLI数据,计算库区水体比值植被指数的均值和标准差,以均值±标准差作为阈值分割标准,分析东武仕水库2009—2019近十年的水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运用此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历年水体的污染分布情况,可以为该地区利用遥感数据监测水体污染及后续治理工作提供依据。
    • 董灵波; 高小龙; 朱宇; 刘兆刚
    • 摘要: 【目的】健康评价是实施森林资源健康经营的前提和基础,但现有研究多从单一尺度开展,未充分考虑森林生态系统的层级结构。为此,该文以林木冠层特征为基础,结合Landsat TM数据和统计学方法实现森林健康评价的多尺度转换,为我国森林健康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大兴安岭盘古林场50块固定样地单木健康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熵值-AHP综合指数法构建单木健康评价模型,并汇总得到样地尺度健康得分的平均值(H_(m))、标准差(H_(std))、变异系数(H_(cv))、偏度(H_(pd))和峰度(Hfd)共5项统计指标,结合Landsat TM和地形数据并采用非线性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模型构造区域尺度森林健康评价综合反演模型,实现了森林健康从单木-林分-区域的多尺度综合评估。【结果】样地调查结果表明:盘古林场单木健康得分均值为0.6638±0.0912,整体处于亚健康水平,其中亚健康树木所占比例最高(79.43%);区域内不同树种健康等级间差异显著,主要表现为云杉>白桦>兴安落叶松>山杨>樟子松;林分尺度健康得分的H_(m)、H_(std)、H_(cv)、H_(pd)和Hfd值分别为0.6633、0.0841、12.84%、-0.6076和0.8460,表明该地区约78.43%的林分中单木健康得分呈明显左偏尖削状正态分布;遥感反演结果表明:区域内森林健康得分H_(m)均值约为0.6194±0.0543,其主要受地形(DEM)、植被指数(RVI、DVI、EVI和Green)和原始波段(B1、B3)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所建模型的预估精度可达到75%以上,能够满足森林健康评价的需求;林场范围内林木健康得分整体呈现南低北高的格局,且H_(m)较高区域主要集中在居民点、道路沿线等交通便利地区。【结论】盘古林场森林整体以亚健康为主,亟待开展科学的健康经营;同时,该文提出的以林木冠层特征为基础并充分结合遥感数据和统计学方法,能够有效实现森林健康的多尺度评价。
    • 刘园; 任意; 周勇; 刘春丘
    • 摘要: [目的]江汉平原为典型快速城市化区域,文章以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的潜江市为例,研究其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发展趋势,旨在指导土地利用规划及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类似区域提供参考.[方法]以1995—2015年5期土地利用矢量图为基础数据,采用修正的生态服务价值当量系数计算各年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s Value,ESV),绘制空间分布图,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CA-Markov模型对2035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模拟,分析2015—2035年ESV变化趋势.[结果]2000年前后城镇化速度差异明显,总体上生态用地在不断减少,潜江市土地利用方式有待转型;1995—2015年,潜江市ESV变化呈现"急速增加—锐减—恢复增加"的模式,水域面积变动是ESV变化的根本原因;面积起伏不大的耕地对生态系统稳定十分重要,但林地、 湿地、 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占比都有减小的趋势,表明生态环境发展并不乐观;1995—2015年ESV空间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高值区逐渐以返湾湖为中心集聚分布,并存在向南扩大态势,低值区呈条带状分布于中心城区;敏感性指数计算结果表明计算结果较为科学;CA-Markov模型模拟结果表明,2015—2035年,生态用地数量增加,土地利用结构趋于优化,但耕地大幅减少,ESV由47.31亿元下降至46.66亿元,减幅为1.37%.[结论]以潜江市为代表的区域生态环境发展不容乐观,政府应加强对水资源、 耕地的保护,推行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 吴迪
    • 摘要: 文章利用2010-2016年TM多光谱数据,对沈阳市多年地表土壤湿度信息采用修正的归一水土差异指数法进行提取.并采用掩摸法对地表水、岩石以及植被等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土壤湿度信息分级状况,用实地考察的方式对水文信息及土壤湿度实际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论与遥感技术相关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在干旱半干旱区域本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 冯晓东
    • 摘要: 本文以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为研究区,以2014年、2006年和2000年的LandsatTM数据和ETM+数据为数据源,使用ENVI4.7软件对数据进行图像裁剪和监督分类,再利用ArcGIS软件对图像进行叠置分析,发现从2000年到2006年居民地增加了10.69%,2006年到2014年居民地增加了19.46%.城市居民地的建设进程呈现出从城中心向周边快速扩张,并表现出逐年加快的趋势.中国正经历的城市化进程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城市数量和规模迅速增加.
    • 李清云; 王振锡; 崔婕; 杨光; 杨勇强; 廉国强
    • 摘要: 借助遥感技术手段构建了阿克苏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RSEI,并对其生态环境质量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阿克苏市干度和热度值较高而绿度和湿度值较低的区域占主导地位,主要分布在北部、南部大面积荒漠和沙漠地带,反之,干度和热度值较低而绿度和湿度值较高的区域所占比例较小,主要分布在绿洲和少量荒漠、沙漠植被分布区;2016年阿克苏市遥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RSEI处于2级(0.2~0.4,"较差")的区域所占比例最高,为50.43%,其次是3级(0.4~0.6,"一般"),为41.29%.因此,阿克苏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形势依然比较严峻,还需加大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的力度.
    • 胡君德; 萨楚拉; 谷俊杰; 道日娜
    • 摘要: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的重要粮仓,而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及时了解玉米播种面积、产量及长势,对我国粮食的安全、价格调控和进出口等关系影响重大.本文运用TM数据对2002、2006、2010和2014年四期科尔沁左翼中旗的玉米种植面积进行监测.由非监督分类ISODATA算法进行分类,得到2002、2006、2010和2014年玉米地面积分别为627.56 km2,691.02 km2,848.35 km2,1251.39 km2,玉米种植面积呈显著增长趋势(R2=0.81,p〈0.05).根据时间序列关系,位置精度分别达到93.6%、93.0%、91.4%、87.27%,总量精度分别达到94.64%、93.32%、92.58%和88.36%.截止2014年,玉米农作物播种主要分布在科左中旗(保康镇)、花胡硕苏木、腰林毛都苏木、架玛吐镇、舍伯吐镇、白兴吐苏木、希伯花苏木、花吐古拉苏木、玛拉沁苏木、巴彦塔拉农场和敖包苏木等11个乡镇苏木.同时得到,2002~2006年间希伯花苏木的玉米种面积增长最快,增加了63.25km2,2006~2010年间乌斯吐苏木玉米面积增长最快,增加了20.79 km2,2010~2014年间增长最快的是巴彦塔拉农场,增加了76.57km2,2002~2014年间变化最大的是巴彦塔拉农场,12年间增长了83.86km2.
    • 韦绍裔; 龙训荣; 杨雅真; 张强
    • 摘要: 新疆富蕴地区地质成矿条件优越,对利用多光谱遥感数据进行找矿预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根据蚀变矿物特有的光学波谱特征,并结合相关软件对该区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处理过程:利用TM遥感影像数据→去干扰处理及掩膜→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羟基和铁染矿化蚀变异常信息提取→圈出了异常重叠区.该找矿预测方法方便、快捷、可行性高,取得了很好的验证效果.
    • 胡君德; 萨楚拉; 谷俊杰; 道日娜
    • 摘要: Inner Mongolia was an important granary in the north of China.Corn was one of the main grain crops.It was ver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sown area,yield and growth of corn.It wa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hina's grain security,price regulation and import and export.In this paper,we used TM remote sensing image data to monitor the corn planting area in Horqin Left wing Banner in four periods of 2002,2006,2010 and 2014 years.We classified the image data by the 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ISODATA algorithm,and we further got corn planting area were 627.56 km2,691.02 km2,848.35 km2,1251.39 km2 in 2002,2006,2010 and 2014 years respectively.Corn planting area showed a significant growth trend(R2=0.94,p <0.05).According to the law of time series,the position accuracy of corn planting was 93.6%,93.0%,91.4%and 87.27%respectively,and the total precision reached 94.64%,93.32%,92.58%and 88.36%respectively.%内蒙古是我国北方的重要粮仓,而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及时了解玉米播种面积、产量及长势,对我国粮食的安全、价格调控和进出口等关系影响重大.本文运用TM数据对2002、2006、2010和2014年四期科尔沁左翼中旗的玉米种植面积进行监测.由非监督分类ISODATA算法进行分类,得到2002、2006、2010和2014年玉米地面积分别为627.56 km2,691.02 km2,848.35 km2,1251.39 km2,玉米种植面积呈显著增长趋势(R2=0.81,p<0.05).根据时间序列关系,位置精度分别达到93.6%、93.0%、91.4%、87.27%,总量精度分别达到94.64%、93.32%、92.58%和88.36%.截止2014年,玉米农作物播种主要分布在科左中旗(保康镇)、花胡硕苏木、腰林毛都苏木、架玛吐镇、舍伯吐镇、白兴吐苏木、希伯花苏木、花吐古拉苏木、玛拉沁苏木、巴彦塔拉农场和敖包苏木等11个乡镇苏木.同时得到,2002~2006年间希伯花苏木的玉米种面积增长最快,增加了63.25km2,2006~2010年间乌斯吐苏木玉米面积增长最快,增加了20.79 km2,2010~2014年间增长最快的是巴彦塔拉农场,增加了76.57km2,2002~2014年间变化最大的是巴彦塔拉农场,12年间增长了83.86 km2.
    • 张耀; 周伟
    • 摘要: 长期露天开采造成了植被大面积破坏、土地压占损毁等环境问题.利用遥感技术准确、快速监测矿区植被覆盖度,对植被恢复和土地复垦监管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时相TM数据结合实地调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19个植被指数因子中提取主成分,建立植被覆盖度反演模型.结果表明:(1)前两个主成分PC1和PC2的累积贡献率为91.508%,建立复垦植被覆盖度反演模型,经检验R2=0.742,达到显著相关水平. (2) 1990~2010年,南、西排土场植被覆盖度分别增加了20.88%和12.89%,西扩排土场和内排土场植被覆盖度分别降低了18.23%和7.59%,南、西排土场植被覆盖度和植被覆盖增加量都大于西扩排土场和内排土场的.(3)南、西排土场植被复垦时间都超过了10年,而西扩排土场和内排土场的复垦时间少于10年,说明复垦周期长有利于植被恢复,进行复垦工程对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具有直接作用和重要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