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大陆碰撞

大陆碰撞

大陆碰撞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1年内共计102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邮电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29117篇;相关期刊45种,包括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岩石学报、沉积与特提斯地质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等;大陆碰撞的相关文献由335位作者贡献,包括郑永飞、赵子福、陈衍景等。

大陆碰撞—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5 占比:0.29%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29117 占比:99.65%

总计:29219篇

大陆碰撞—发文趋势图

大陆碰撞

-研究学者

  • 郑永飞
  • 赵子福
  • 陈衍景
  • 莫宣学
  • 侯增谦
  • 戴立群
  • 曾融生
  • 丁志峰
  • 丁林
  • 于常青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1.我国率先利用水平井技术完成天然气水合物试验性试采;2.大数据重现地球3亿多年生物多样性变化历史;3.青海共和干热岩试采规模化压裂造储和定向钻探成功实施;4.澄江动物群“麒麟虾”的发现揭秘节肢动物起源之谜;5.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指导成功实施青藏高原首个3000米固体矿产科学深钻并揭露巨厚铜金矿体.
    • 董国臣; 莫宣学; 赵志丹; 朱弟成
    • 摘要: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伴生有大量火山活动,其中,林子宗火山岩发育最广,遍布碰撞带北侧的冈底斯带,形成长逾1200 km的火山岩带.林周地区作为林子宗火山岩的命名地,该套火山岩发育相对齐全,为安山岩、流纹岩及相应的火山碎屑岩夹沉积碎屑岩组合,顶部发育巨厚流纹质凝灰岩,可以划分出三个火山旋回,其生成时代介于63.89~48.73 Ma.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资料显示,林子宗火山岩自下而上SiO2和K2O含量以及A12O3饱和度增加,其岩浆从早到晚由中性、中钾和准铝质变化到酸性、高钾和过铝质,晚期喷发巨厚的火山灰流,反映区域地壳明显的加厚,由早期的30~40 km变化到晚期的50~60 km.火山岩相对富集Cs、Rb、K、U,亏损Ta、Nb、Ti、Sr、Ba、P,早期与桑日组安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相近,而中—晚期与乌郁、扎嘎等地渐新世高钾火山岩相似,表明早期岩浆具有新特提斯洋俯冲板片印迹,而中—晚期具有后碰撞作用特点.林子宗火山岩作为印度-亚洲大陆碰撞过程的响应,记录着古新世至始新世(64~48 Ma)印度-亚洲大陆之间的碰撞向碰撞后演化过程.
    • 王红杰; 郭峰; 冯乃琦; 刘佳
    • 摘要: 北山地区是中亚造山带的组成部分,记录了重要的新元古代构造演化信息.对甘肃北山咸水沟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所划的泥盆纪侵入岩开展研究,新解体出新元古代二长花岗岩体,对该二长花岗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其206Pb/238U加权年龄为(787±15)Ma.岩石富SiO2、低TiO2、高Al2O3、富碱,里特曼指数σ和铝饱和指数A/CNK均大于1.05,轻稀土相对于重稀土富集,(La/Yb)N值为15.20~23.28,表明轻重稀土高度分异,(La/Sm)N比值为3.14~4.22,指示轻稀土分馏较大,具明显的负Eu异常,富集Rb、Th、La,亏损Nb、P、Ti、Sr,表现出S型花岗岩特征.北山地区的新元古代二长花岗岩形成于大陆碰撞构造环境,位于Rodinia超大陆边缘,该期岩浆事件反映了新元古代北山地区发生了板块碰撞.
    • 侯增谦; 郑远川; 卢占武; 许博; 王长明; 张洪瑞
    • 摘要: 大陆地壳约占地表面积的40%,其成因与生长,是一个关乎人类生存和资源供给的基础地学问题.人们普遍认为,大洋俯冲通过岛弧拼贴和幔源岩浆底侵形成造山带新生陆壳,大陆碰撞过程只对现存地壳进行再造,不产生新生地壳.青藏高原经历古/新特提斯大洋俯冲和印-亚大陆强烈碰撞,拥有全球最厚的陆壳(65~80km),是研究大陆地壳的形成、生长、加厚、演化与保存的天然实验室.我们研究表明,古/新特提斯大洋的相继俯冲消减,产生多期次的幔源镁铁质弧岩浆(270~66Ma),在弧地壳下部底侵和上部侵位,导致地壳侧向加积和垂向生长并加厚约10km.在同(软)碰撞期(65~41 Ma),印度大陆岩石圈俯冲导致俯冲前缘的洋壳板片回转和断离,诱发软流圈地幔熔融及其幔源岩浆上升侵位,在冈底斯碰撞带形成新生地壳,并导致地壳加厚 6~9km.在晚(硬)碰撞期(40~26Ma),冈底斯碰撞造山带内不同地壳块体(地体)间发生逆冲叠覆,导致中深层次地壳缩短加厚10~20km;在碰撞带的后陆区,印度大陆岩石圈地幔俯冲诱发软流圈沿地幔通道上涌,侵蚀和吞噬地幔岩石圈,并诱发其部分熔融,向地壳注入大量幔源镁铁质岩浆,形成新生地壳,维持高原生长.在后碰撞期(<25Ma),碰撞带和后陆区均发生地壳伸展与有限减薄,伴有新生地幔组分少量注入和高原陆表强烈剥蚀.粗略估计:形成并保存于大陆碰撞造山带的新生地壳量占整个陆壳的28%,大洋俯冲与大陆碰撞分别为青藏高原贡献了75%和25%的新生地壳.我们提出,青藏高原巨厚地壳的形成发育,实际上是幔源岩浆向地壳注入添加与中下地壳缩短加厚连续或交互作用的结果.伴随大洋俯冲与大陆碰撞,巨厚地壳物质组成发生以新生地壳形成和古老地壳再造为特征的动态演变.镁铁质新生下地壳的大规模重熔与长英质岩浆大量侵位可能是巨厚地壳长英质化的主要机制.
    • 李中会; 李阳; 李睿杰; 李凯
    • 摘要: 通过对满归地区主体岩浆岩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其形成时代、构造背景及地质意义.研究区存在大量早侏罗世侵入岩和少量早侏罗世中酸性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为(199±1)~(184±1)Ma,类型为细中粒石英闪长岩、中粒花岗闪长岩、细中粒二长花岗岩、中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流纹岩、英安岩和安山岩,不是前人划分的新元古代—古生代,揭示了研究区有强烈的中生代早期构造-岩浆作用.岩石地球化学反映:岩石为准铝质—过铝质高钾钙碱性Ⅰ型岩浆岩;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a/Yb)N=3.42~32.96,Eu元素亏损程度不遵从岩石从基性到酸性增强的演化规律;大离子亲石元素Ba相对富集,Rb、Sr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Th、U相对富集,Nb、Ti、Y相对亏损.岩浆来源与构造分析表明,石英闪长岩与中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来源于壳幔混合岩浆,中酸性火山岩、花岗闪长岩和细中粒二长花岗岩来源于地壳物质部分熔融作用,其形成与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的演化有关.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蒙古—鄂霍茨克洋壳中段可能在中三叠世末开始俯冲,至早侏罗世封闭,碰撞高峰时期在早侏罗世,晚于以往认为的晚三叠世.漠河逆冲推覆构造可能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东段闭合过程中自北向南挤压的远程效应.蒙古—鄂霍茨克洋中段、东段闭合时限对探讨东北地区中侏罗世—晚白垩世盆岭构造形成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 解世雄; 任龙; 张健; 包志伟; 梁华英
    • 摘要: 秦岭造山带发育一套与大洋俯冲有关的早古生代火山岩,该火山岩套中赋存有大量VMS型Pb-Zn矿床.目前,对这些赋矿火山岩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仍存在争议.本文对北秦岭地体西段老厂地区的草滩沟群长英质火山岩(流纹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全岩主微量元素和Sr-Nd-Hf同位素分析.研究显示,老厂地区草滩沟群流纹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35±2.9 Ma,与北部相邻的早古生代清水-红土堡火山岩的年龄相近.岩石具有高SiO2和Na2O,低K2O和TiO2的特征,属于准铝质低钾拉斑系列;微量元素显示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Ti、Nb和Ta)、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Sr、U和Ba),显示岛弧岩浆的特征;具有富集的Sr-Nd-Hf同位素组成((87Sr/86Sr)i=0.70612~0.70647,εNd(t)=1.03~1.61,εHf(t)=7.63~7.96),综合判别其形成于岛弧环境,岩浆源区为经历了俯冲洋壳脱水流体交代的富集地幔楔.结合北秦岭地体北部同时代的清水-红土堡弧后盆地火山岩研究,暗示大洋板片后撤(下沉)引发的软流圈对流循环控制了草滩沟群火山岩和相关的VMS型铅锌矿床的形成.此外,这些火山岩及北秦岭地体西段奥陶纪-志留纪变质作用和岩浆作用的年龄也说明华北板块和华南板块在秦岭造山带的早古生代大陆碰撞很可能发生于433 Ma.
    • 王庆飞; 邓军; 翁伟俊; 李华健; 王璇; 李龚健
    • 摘要: 形成在大洋俯冲过程的造山型金矿已被广泛研究,而对随后的大陆碰撞阶段形成的造山型金矿研究较少.青藏高原是最年轻的大陆碰撞事件的产物,为揭示大洋俯冲-大陆碰撞完整构造演化背景下的造山型金成矿系统的成因提供了难得的研究窗口.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存在三个金成矿带:(1)在大洋俯冲和大陆碰撞初期(60 ~ 43Ma),在正向碰撞带的挤压构造中,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形成石英脉型金矿带;(2)在大陆侧向碰撞带的大规模走滑剪切环境中(32~21Ma),发育受剪切带控制的石英脉型和浸染型矿体为主的金矿带;(3)在中新世印度大陆岩石圈回撤背景下(19~15Ma),喜马拉雅穹窿带普遍发育与Sb矿化有关的浸染型和细脉型金矿带.矿床矿化-蚀变和成矿流体特征综合表明三个矿带成矿深度具有逐次变浅的系统变化规律.碰撞造山环境造山型金成矿作用发生在峰期变质和退变质之后,脉动式的成矿作用多数和印度-欧亚板块汇聚速率的多期下降具有同步性,和大洋板片断离和大陆板片回撤等地幔扰动事件同期.岩石圈结构控制了流体的运移和成矿位置,深部成矿流体在较厚岩石圈的压力下沿板块边界上涌至岩石圈厚度梯度处就位.石英脉型金矿金属沉淀受到地震泵模式和流体不混溶作用控制,浅成蚀变岩型主要受到水岩反应的控制.三个金矿带黄铁矿δ34S中值大多是0左右,与不同时期的围岩地层无关;成矿流体δ18O整体上与富集地幔产生流体的氧同位素一致;与成矿有关的黄铁矿的40Ar/36Ar和3He/4He值表现出明显的地幔来源特征;矿石硫化物PGE特征显示成矿流体具有和岩浆热液不同的地化属性.矿床地球化学特征、金矿化整体滞后于区域进变质并与地幔扰动事件具有同步性均表明青藏高原金矿成矿流体和金属主体来自于地幔.文章进一步为造山型金矿石氢氧同位素的时空变化提供了新的可能解释,始新世金矿δD值降低指示了有超临界流体的加入,始新世至中新世金矿床δ18O值增高则可以解释为晚期有更多俯冲的大陆物质交代地幔.成矿流体的深来源以及已有造山型金矿的中-浅成矿深度显示青藏高原具有较大的寻找造山型金矿的潜力.
    • 皇甫鹏鹏; 李忠海; 范蔚茗
    • 摘要: 几乎所有的大陆碰撞造山带都含有多个增生地体,它们是大陆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人对地体拼贴过程及其相应地质记录都做过详细探讨,但对后期大陆持续汇聚过程中的多地体之间的变形行为及拆离模式目前研究得仍较为薄弱.为此,我们以"两地体"结构为代表,通过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试验,来探讨多地体流变结构及其几何参数对大陆碰撞动力学过程的影响.模型结果显示,大陆碰撞过程中的地体变形行为主要受控于靠近主碰撞带的地体流变强度(确切来说是地壳流变强度,下同)及其几何宽度,而与远离主碰撞带的地体流变和几何属性关系较弱.同时,模型结果也揭示出大陆碰撞造山带中地体之间的相互俯冲仅发生在靠近主碰撞带一侧地体较宽的情况下,且总是弱地体向相对强的地体之下俯冲.该研究成果不仅对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中地体变形演化给予重要的动力学启示,也对含有多地体结构的碰撞造山带的动力学演化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 邓明国; 陈伟; 王学武; 刘凤祥; 管申进; 卢映祥; 余海军; 赵发
    • 摘要: 滇西镇康芦子园是“三江”成矿带保山地块内迄今发现的唯一超大型Pb-Zn-Fe (Cu)多金属矿床,是区内系列同类层控热液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矿体呈似层状、脉状及透镜状产于寒武系碳酸盐岩建造的矽卡岩和大理岩层间破碎带,矿石构造以条带状、浸染状和脉状-网脉状为主要特征;围岩蚀变复杂、分带明显,由下至上依次为石榴子石-透辉石-透闪石-阳起石化带→绿泥石-绿帘石-阳起石-蔷薇辉石化带→碳酸盐-大理岩化带.矿床成矿流体从早期到晚期经历了多个矿化阶段.本文选取了该矿床早矽卡岩阶段、晚矽卡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的多种脉石矿物及闪锌矿进行了系统的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显示,早矽卡岩阶段发育微溶CO2富液相和纯液相水溶液包裹体,并含大量K+、Na+、Ca2、F-和Cl-和少量SO42-,气相成分主要为H2O、CO2及少量CH4和N2,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33.6 ~ 315.6°C,盐度为10.6% ~ 17.6% NaCleqv;晚矽卡岩阶段发育含CO2和子矿物三相包裹体,均一温度214.9~388.0°C,盐度5.9%~16.4% NaCleqv;石英硫化物阶段发育含CO2的水溶液包裹体,气相成分为CH4、H2O和少量CO2,均一温度150.0 ~ 285.0°C,盐度为2.5%~13.8% NaCleqv;石英碳酸盐阶段为单一成分的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05.0~ 187.5°C,盐度为0.5%~ 12.3% NaCleqv.结合H-O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最初来源于具中高温、中高盐度、高K、Na,富CO2、Cl、F等特征的深部岩浆热液,在石英硫化物阶段开始有大气降水混入,演化为中阶段中低温、低盐度、贫CO2的热液流体,至成矿晚阶段转化为以大气降水占主导.该矿床成矿环境的改变、流体混合以及流体的沸腾作用可能是导致成矿物质富集沉淀的重要机制.综合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包裹体和H-O同位素研究认为,该矿床为与陆陆碰撞造山和深部隐伏岩体有关的远程矽卡岩成矿系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