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造山型金矿

造山型金矿

造山型金矿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149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6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939258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岩石学报、中国地质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六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第九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第三届全国矿田构造与地质找矿理论方法研讨会等;造山型金矿的相关文献由532位作者贡献,包括孙丰月、陈衍景、武广等。

造山型金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6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39258 占比:99.98%

总计:939407篇

造山型金矿—发文趋势图

造山型金矿

-研究学者

  • 孙丰月
  • 陈衍景
  • 武广
  • 孙晓明
  • 李碧乐
  • 翟伟
  • 周振菊
  • 张莉
  • 郑义
  • 丰成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国震; 薛春纪; 刘家瑛; 赵晓波; 冯昌荣; 孟宝东
    • 摘要: 【研究目的】为确定硫化物中金的赋存状态及元素含量特征。【研究方法】本文选取西天山萨瓦亚尔顿造山型金矿床(探明金储量127 t,远景资源量350 t),针对矿石矿物黄铁矿、毒砂开展系统显微岩/矿相学观测、电子探针、LAICP-MS和扫描电镜分析。【研究结果】结果表明萨瓦亚尔顿矿石中除可见金外,还有“不可见金”主要以固溶体(Au+)形式赋存于黄铁矿、毒砂中。矿石中载金黄铁矿发育3期:球丛状黄铁矿(Py0)呈浸染状分布于围岩中,局部富含金,同时富集Ag、As、Bi、Ni、Cu、Pb、Sb等微量元素;他形黄铁矿(Py1),分布于硅化围岩及强烈变形石英脉中,与他形毒砂(Apy1)伴生,电子探针得到的平均金含量为0.050%,富集Co、Mn、Zn等微量元素;自形—半自形黄铁矿(Py2),在矿体中分布最为广泛,与未变形石英脉密切共生,伴生自形毒砂(Apy2),电子探针分析得到的平均金含量为0.052%,微量元素相对Py1、Py2较为亏损。【结论】推测Py0形成于沉积成岩期;Py1形成于同碰撞期,与塔里木板块与中天山地块在晚石炭世碰撞事件有关;Py2形成于晚/后碰撞阶段。赋矿地层可能是金的初始矿源层,同时提供了部分微量元素,地层变质脱水作用形成的变质流体是主要的成矿流体。研究表明萨瓦亚尔顿金矿发育多期成矿作用,相似成矿过程在西天山同类型矿床中可能也有发生。
    • 郝智慧; 胡二红; 张善明; 王跃飞; 张克俭; 邓晓宁; 王江; 苏海霞; 丁禹升; 李文
    • 摘要: 内蒙古额济纳旗半岛山金锑矿区位于北山成矿带南带,宏观上具有寻找中—大型金矿的潜力。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找矿方法进行分析,认为半岛山金锑矿区矿源层为长城系古硐井群下岩性组变质岩系,矿(化)体分布于脆-韧性构造控制的蚀变带内,区内石英细网脉或大脉发育,后期多次的变形变质作用叠加改造,使金进一步富集成矿,具典型造山型金矿特征,成矿潜力很大。对该区成矿特征研究既可指导下一步找矿方向,同时也可为在北山南带韧性剪切带内寻找同类型矿产开拓思路、提供借鉴。
    • 赵兴展; 邓小华; 张静; 祝新友; 何西恒; 舒磊
    • 摘要: 矿床石英脉中发育3种类型的流体包裹体:C型、PC型及W型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早阶段C型包裹体均一温度为340°C~480°C,盐度为6.1%~9.1%NaCl_(eqv);中阶段3种类型的包裹体均发育,均一温度为220°C~460°C,盐度5%~15.2%NaCl_(eqv);晚阶段只发育“W”型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40°C~300°C,盐度为1.1%~8.1%NaCl_(eqv)。萨热阔布金矿床受阿巴宫断裂构造控制,整体呈脉状产于韧性剪切带内,流体以中-低温、低盐度、富CO_(2)为特征,与造山型矿床的流体特征十分相似,因此认为萨热阔布金矿为造山型金矿床。
    • 于立栋; 李胜虎; 张静; 何西恒; 于学峰; 单伟; 迟乃杰
    • 摘要: 形成于中-深成条件下的造山型金矿的成矿流体属于H_(2)O-NaCl-CO_(2)体系,金矿化阶段的石英中发育大量的富CO_(2)流体包裹体。长期以来,用常规冷热台对其进行显微测温热力学研究时,较高的内压力会造成绝大多数CO_(2)充填度>0.4的包裹体在尚未达到完全均一状态前就发生爆裂或泄露,导致所测的完全均一温度值明显偏离真实值,甚至无法测得完全均一温度,这制约了对造山型金矿床成矿条件的认知。针对该问题,本文以东天山玉峰金矿床富金矿石中的H_(2)O-NaCl包裹体(A型)和H_(2)O-NaCl-CO_(2)包裹体(AC型)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利用最新型热液金刚石压腔(HDAC-VT型号)测试富CO_(2)高内压的AC型包裹体完全均一温度的实验流程与结果,并将实验数据与Linkam THMSG600冷热台测得的A型、AC型包裹体的完全均一温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热液金刚石压腔能够有效阻止富CO_(2)流体包裹体在升温过程中发生爆裂、泄露等非弹性体积改变现象的发生,从而获得有效的完全均一温度。同时,本文还提出了一个新的压力-温度拟合线两线相交法,对热液金刚石压腔所测富CO_(2)流体包裹体的完全均一温度数据进行校正,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外压力造成的影响,获得更为接近真实成矿流体的完全均一温度。基于此,获得玉峰金矿床的成矿温度和成矿压力分别为312~343°C和181~268 MPa。本文的实验研究工作显示了热液金刚石压腔在中-深成造山型金矿富CO_(2)成矿流体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 曾国平; 向文帅; 吴发富; 李福林; 王建雄; 胡鹏
    • 摘要: 东北非是一个快速兴起的世界级金矿省,发育大量造山型金矿床。选择东北非努比亚地盾代表性造山型矿床进行总结梳理,认为区内金矿成矿可能受控于努比亚地盾地块拼帖后挤压/压扭向张扭剪切转换的过程,绿片岩相-角闪岩相变质基性火山岩是主要赋矿围岩,剪切带(断层)为主要控矿构造。通过对比,发现努比亚地盾矿集区与胶东矿集区类似,在大规模金成矿前均经历了洋壳俯冲过程,除赋矿围岩和成矿时代区别明显外,在控矿构造、矿化类型、矿物组合、成矿流体等方面较相似。结合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对比,针对努比亚地盾造山型金矿的找矿勘查提出具体建议:通过遥感和地质图修编圈定找矿远景区;利用地球化学测量和地质图草测等圈定找矿靶区;利用蚀变填图、反循环钻探,结合电磁测量,追踪隐伏矿体;通过矿床理论研究和矿田构造分析,支撑矿床(点)深部找矿。
    • 郭林楠; 刘书生; 聂飞; 吴松洋; 徐思维; 施美凤
    • 摘要: 老挝琅勃拉邦—泰国黎府成矿带位于印支板块西北缘,是中南半岛重要的金铜成矿带之一。该带经历了晚古生代—中生代古特提斯构造-岩浆演化作用,成矿活动复杂,形成了斑岩-矽卡岩型金铜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以及热液脉型金矿床。然而,热液脉型金矿的成因类型仍存在争议,3类金铜矿床与区域构造演化的关系仍缺乏总结。本文通过对前人典型矿床研究资料的整理,并结合成矿流体来源、演化新证据,将带内热液脉型金矿床的成因类型归为造山型金矿。综合区域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研究资料,总结了成矿带内3类金铜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成矿特征,建立了与古特提斯洋俯冲-闭合及陆陆碰撞过程相关的区域金铜成矿模式,提出了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俯冲期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早中三叠世闭合期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晚三叠世陆陆碰撞期造山型金矿床的成矿规律。
    • 张朋; 于建华; 张志强
    • 摘要: 西藏查拉普金矿床是近年来在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中段发现的一个中型金矿床。该矿床Ⅱ矿段内金矿体主要赋存于上三叠统涅如组三段第二岩性亚段中,赋矿岩石为斑点状细砂质板岩、炭质板岩及变质杂砂岩,矿体呈脉状,受近EW向的断裂构造控制。通过对矿区内Ⅱ矿段矿体特征、矿石质量等方面的总结和研究,初步认为查拉普矿床的成因类型为造山型金矿床。
    • 刘永乐; 张爱奎; 刘智刚; 孙非非; 何书跃; 张大明; 奎明娟; 张建平
    • 摘要: 青海东昆仑西段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极为优越。在梳理国内外金矿分类的基础上,开展了东昆仑西段金矿成因类型厘定和主要类型金矿成矿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金矿成因类型有造山型、接触交代型、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型和机械沉积型,造山型金矿是区内最为重要的矿床类型。金矿成矿模式表现为:三叠纪碰撞—后碰撞阶段,区域壳幔相互作用强烈,形成幔壳源花岗岩及与其有关的金矿成矿系统。主要金矿类型有接触交代型和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型,分别产于岩体外接触带和岩体顶部;在造山作用下,早期形成的韧性剪切带重复活动,控制了造山型金矿的形成,经历晚古生代—早中生代造山作用以后,区域持续处于陆内发展(盆山转换),山脉强烈隆升,在新生代形成砂金矿。
    • 罗长海; 刘世宝; 乔建峰; 马德庆; 李福军; 云启成
    • 摘要: 握玛沟金铜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与西秦岭造山带的结合部位,该区地质环境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床赋矿围岩为一套滨海—浅海相富碳酸盐建造,成矿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沉积作用的联合控制,一般产于褶皱转折端的断裂破碎带内,或复式褶皱背斜构造的层间裂隙、构造裂隙及节理中。目前已在该矿区发现金矿(化)体2条,铜矿(化)体10条。在讨论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早中三叠世碳酸盐岩地层为成矿提供了主要的矿源物质,华力西晚期—印支期构造造山运动及相应的岩浆侵入活动为区内成矿提供了热动力条件,矿床具有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金铜多金属成矿的特征,为造山型金铜多金属矿床。
    • 赵晓燕; 杨竹森; 张雄; 裴英茹
    • 摘要: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造山型金成矿带是近些年来在青藏高原新确立的碰撞造山型金成矿带,成矿流体是一套CO2-H2 O-NaCl-CH4-N2体系,以变质水为主.为探讨地幔组分对成矿的影响,本文选取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内邦布矿床和念扎矿床两个大型的造山型金矿为研究对象,对与成矿相关的黄铁矿及胶黄铁矿进行He-Ar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邦布矿床含金石英脉中黄铁矿中流体包裹体的He和Ar的浓度变化范围较窄,3 He/4 He为0.59~0.70 Ra,40 Ar/36 Ar为365.1~423.1;2件胶黄铁矿样品的3 He/4 He为0.11 Ra及0.19 Ra,40 Ar/36 Ar为302.1和305.9;念扎矿床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脉中黄铁矿的3 He/4 He为0.27~0.60 Ra,40 Ar/36 Ar为370.2~1777.9.雅鲁藏布江造山型金成矿带中造山型金矿成矿流体为壳幔源混合流体,地壳端元主要为变质水,地幔组分在邦布金矿和念扎金矿中的贡献率分别为12.8% ~15.2% 和5.7% ~13.0%;这与藏南拆离系中的金锑成矿作用明显不用,藏南拆离系中的金锑矿床成矿流体主要表现为改造型饱和大气水的特征,未有地幔组分的贡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