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绵蚧科蚧虫蜡质物溶解方法

一种绵蚧科蚧虫蜡质物溶解方法

摘要

本发明用开蜡水溶解绵蚧科雌虫体上的蜡质物,将虫体浸泡在开蜡水中,辅以加热以使蜡质物加速溶解,再适当振动,让开蜡水与虫体上蜡质物充分接触,更快的达到除蜡效果,该方法简便、省时、安全,轻松去除虫体上的蜡突和蜡质物,为后续制作清晰、完整、高质量的蚧虫玻片标本奠定基础。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575569B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2110567694.7

  • 发明设计人 黄少彬;

    申请日2021.05.24

  • 分类号A01N1/00(2006.01);

  • 代理机构广州智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9;

  • 代理人黄德强

  • 地址 51052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广汕一路297号

  • 入库时间 2023-05-04 22:52:3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4-07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标本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绵蚧科蚧虫蜡质物的溶解方法。

背景技术

蚧虫属半翅目(Hemiptera)、蚧总科(Coccoidea)。据蚧虫网资料统计报道,目前世界上已记录的蚧虫有8000多种;我国记录蚧虫有14科302属1155种。蚧虫大多体型微小、生活隐蔽,虫体上常覆被有介壳或蜡质分泌物进行保护,雌雄异型。生命力和繁殖力极强,易于爆发成灾。蚧虫的绝大多数种类是重要的农林害虫,常群集于植物表面吸汁为害,造成枝叶枯萎,生长势衰退,甚至整株枯死,危害极大。蚧虫的排泄物诱发煤污病,枝叶表面布满黑色霉层,影响光合作用,降低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影响景观。有些蚧虫重要种类已被列为全国检疫性有害生物。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蚧虫种类繁多,准确识别和鉴定蚧虫种类对蚧虫的科学防控和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想准确鉴定其种类或进行其他方面的研究,只凭虫体的大小及体外的蜡质分泌物、介壳的颜色、形状等外部特征是远远不够的,要准确识别和鉴定蚧虫种类,必须将蚧虫制成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结构。因此制作出虫体完整、清晰透明、显微特征明显的玻片标本是非常重要的。邬博稳在《中国绵蚧科昆虫的分类研究(半翅目:蚧次目)》中强调标本的好坏对实验结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由于绵蚧大小不一,属种之间质地变化大,标本制作成功率低,其中关键影响因素就是虫体上的蜡质物,尤以绵蚧科雌虫最难处理。

绵蚧科雌虫体上常覆长蜡突或厚厚的蜡质分泌物,如图3,图4所示,这些蜡突或蜡质分泌物极不容易去除。

人工直接挑除需花大量的时间,操作难度大,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也高,并且效果不理想,同时还极易破坏虫体表面的刚毛,影响后期玻片的制作和观察。传统化学清除主要采用四氯化碳、三氯甲烷、苯酚等药品,无法达到完全清除所有蜡质物的效果,而且四氯化碳的用途被国家严格限制,仅限用于非消耗臭氧层物质原料用途和特殊用途;三氯甲烷有麻醉性,有致癌可能性,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受公安部门管制;苯酚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苯酚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对人体毒害较大,不安全,不环保。另外,传统化学清除的方法往往需要过夜处理,处理时间长。

发明内容

针对现在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绵蚧科蚧虫蜡质物溶解方法,本方法使用安全环保的试剂,辅以简单、高效的技术手段,可以在极短时间内轻松去除雌虫体上的蜡突和蜡质物,且虫体完整,为后续制作清晰,完整,高质量的玻片标本奠定基础。

为达到上述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绵蚧科蚧虫蜡质物溶解方法,该方法使用开蜡水浸泡绵蚧科蚧虫。

优选的,所述开蜡水的PH值为中性。

优选的,在浸泡过程中辅以加热。

优选的,浸泡过程中使用恒温水浴锅加热。

优选的,恒温水浴锅的工作温度设置范围为40℃至75℃,时间为5min至20min。

优选的,在浸泡过程中辅以振动。

优选的,在浸泡过程中使用恒温振荡器振动。

优选的,恒温振荡器的使用温度范围设置为50℃至65℃,时间为5min至15min。

优选的,浸泡过程用超声波震荡器震荡20s至2min。

优选的,浸泡之后用清洗液清洗,所述清洗液为按1:50-100稀释的洗洁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筛选市场上的开蜡水,通过加热清洗的方法直接去除绵蚧科雌虫体上的蜡突和蜡质物,辅以振动使蜡质物溶解扩散,让开蜡水与虫体上蜡质物充分接触,更快的达到除蜡效果,该方法简便、省时、安全,轻松去除雌虫体上的蜡突和蜡质物,为后续制作清晰,完整,高质量的玻片标本奠定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绵蚧虫标本显微照片;

图2为埃及吹绵蚧雌成虫及其除蜡后对比图;

图3为杂毛吹绵蚧雌成虫及其除蜡后对比图;

图4为澳洲吹绵蚧雌成虫及其除蜡后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用开蜡水为广州保赐利化工有限公司产品,执行标准:Q/GZBCL82;制造商:广州欧亚气雾剂与日化用品制造有限公司;清洗液所用洗洁精为市面购买的普通洗洁精。

蚧虫种类繁多,虫体大小不一,虫体上附着的蜡质物多少与厚度也差别巨大,本发明以蜡质物最多,最厚的绵蚧科蚧虫为实验对象,为了使蜡质物加快溶解使用了恒温设备加热,加热温度高低、浸泡时间长短的选择,视环境温度与虫体附着的蜡质物多寡而定。例如冬天环境温度低、附着的蜡质物很厚,会选择较高的水浴温度,和较长的浸泡时间。振动的作用是让开蜡水与蜡质物充分接触,加速蜡质物溶解与扩散。

下列实例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将待处理的埃及吹绵蚧雌成虫放入培养皿中,加入10mL pH值为中性开蜡水,将培养皿放入60℃恒温水浴锅中约10min,期间稍为手动振动,加速蜡质物溶解,待蜡质物完全溶去,将雌蚧虫转移到按1:100稀释的洗洁精中清洗干净表面的残余物质。

实施例2

为了更高效的去除蜡质物,同时处理多个虫体,将待处理的杂毛吹绵蚧雌成虫放入三角瓶中,加入开蜡水完全浸泡虫体,将三角瓶置于使用温度为50℃恒温振荡器中振动浸泡5min,浸泡处理后将雌蚧虫转移到按1:50稀释的洗洁精中清洗干净表面的残余物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利用超声波清洗功能,将装有澳洲吹绵蚧虫和开蜡水容器置于洁盟JP-030S超声波振荡器中,在常温下处理1min,然后将蚧虫移到1:70稀释的洗洁精中清洗干净表面的残余物质。环境温度较低时,将超声波振荡器的使用温度调到40℃或以上将更有利于除蜡。

通过上述实施例处理后的吹绵蚧雌成虫,再经过通用的标本制作流程,可以得到如图1所示完整的、清晰的永久性玻片标本,为后续的研究与学术交流提供有效的第一手材料。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发明以蜡质物最多的绵蚧科雌虫为实验对象,并达到了理想的除蜡效果,本发明所用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科的蚧虫除蜡处理。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