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催化氧化羰基化合成不对称二取代脲的方法

一种催化氧化羰基化合成不对称二取代脲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接合成不对称二取代脲类化合物的新方法,在溶剂聚乙二醇或聚乙二醇的水溶液中,在碱、碘化物和氧化剂的作用下,加入钯催化剂,催化伯胺与一氧化碳的直接交叉偶联反应制备不对称二取代脲类化合物。本发明的偶联反应制备不对称二取代脲类化合物的方法,具有具有氧化剂来源广泛和环境友好;底物来源广泛、廉价和易于处理;羰基源稳定、廉价和不产生废物;反应无需配体且活性好;反应条件温和且选择性高;底物官能团相容性好且底物的适用范围广;反应介质绿色且可以循环回收的优势。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之下,目标产品分离收率可高达97%左右。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417478B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710413634.3

  • 发明设计人 韩维;杜宏艳;王天娇;原肖荣;

    申请日2017-06-05

  • 分类号C07B43/00(20060101);C07C273/18(20060101);C07C275/30(20060101);C07C275/36(20060101);C07C275/38(20060101);C07C275/40(20060101);C07C275/26(20060101);C07C275/24(20060101);C07C315/04(20060101);C07C317/42(20060101);C07C319/20(20060101);C07C323/36(20060101);C07D207/34(20060101);C07D209/08(20060101);C07D209/40(20060101);C07D213/643(20060101);C07D213/75(20060101);C07D263/48(20060101);C07D277/48(20060101);C07D295/192(20060101);C07D307/82(20060101);C07D333/36(20060101);C07D403/12(20060101);C07D409/12(20060101);

  • 代理机构32204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郑立发

  • 地址 210097 江苏省南京市仙林大学城文苑路1号

  • 入库时间 2022-08-23 10:57:2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5-05

    授权

    授权

  • 2017-12-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B43/00 申请日:201706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12-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B 43/00 申请日:201706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12-01

    公开

    公开

  • 2017-12-01

    公开

    公开

  • 2017-12-01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