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生态园林防护装置

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生态园林防护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生态园林防护装置,该国土空间规划用生态园林防护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夹护机构,所述夹护机构包括第一块体、第二块体、第一连接块、第一支护板、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二连接块和第二支护板,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一连接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侧与第二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内部与第二支护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国土空间规划用生态园林防护装置解决了大部分的防护装置由于结构单一,无法随着树木的成长进行夹持,从而大大影响了防护装置对树木的防护效果,降低树木抗性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9373280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3144290.6

  • 申请日2022-11-25

  • 分类号A01G13/02(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华旭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3;

  • 代理人李丽

  • 地址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号

  • 入库时间 2023-08-10 19:39:5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7-21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防护领域,更具体涉及国土空间规划用生态园林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园林的树木维护过程中,为了保证树木能够正常的生长,工作人员往往会在树木周围设置树木防护装置,但是大部分的防护装置由于结构单一,无法随着树木的成长进行夹持,从而大大影响了防护装置对树木的防护效果,降低树木抗性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国土空间规划用生态园林防护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生态园林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部分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生态园林防护装置,包括连接板(1)、转动杆(2)、夹护机构(3)以及导向杆(4),所述转动杆(2)设置在连接板(1)的顶部,所述夹护机构(3)设置在连接板(1)的一侧;

其中,所述夹护机构(3)包括第一块体(31)、第二块体(32)、第一连接块(33)、第二连接块(33’)、第一支护板(34),第二支护板(34’)、第一固定块(35)、第二固定块(36)、第三连接块(37)、第四连接块(37’)、第三支护板(38)和第四支护板(38’),所述第一块体(31)和第二块体(32)的底部均与连接板(1)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33)、第二连接块(33’)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块体(31)和第二块体(32)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块(33)的一侧与第一支护板(34)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33’)的一侧与第二支护板(34’)的外侧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块(33)的外侧以及第二连接块(3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固定块(35),在第三连接块(37)的外侧和第四连接块(37’)的外侧连接有所述第二固定块(36),在所述第一固定块(35)与所述第二固定块(36)之间设置有可滑动的导向杆(4);所述第一连接块(33)的一侧与第一支护板(34)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块(37)的一侧与第三支护板(38)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块(37’)的一侧与第四支护板(38’)的外侧固定连接;第三连接块(37)与第四连接块(37’)之间可拆卸地连接,由此在第一支护板(34),第二支护板(34’)、第三支护板(38)和第四支护板(38’)之间形成夹持树体的空间。

根据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导向杆(4)远离第一固定块(35)一端的外侧与第二固定块(36)的内部滑动连接。

根据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导向杆(4)的外侧套设有拉伸弹簧(5),所述拉伸弹簧(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块(35)和第二固定块(36)的一侧固定连接。

根据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拉伸弹簧(5)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防护板(6)和第二防护板(7),所述第一防护板(6)的内部与第二防护板(7)的外侧滑动连接。

根据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块体(31)和第二块体(32)的底部均滑动连接有导向块(8),所述导向块(8)的内圈滑动连接有限位杆(9),所述限位杆(9)的一端与连接板(1)的内部固定连接。

根据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连接板(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块(10),所述第五连接块(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的一侧可转动地连接有第一辅助夹(12)和第二辅助夹(13)。

根据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第三连接块(37)和第四连接块(37’)相邻近的一端分别形成有凹槽(15)和通孔;连接杆(16)穿过通孔在两个凹槽(15)的内部可滑动地连接。

根据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其中所述连接杆(16)的两个端部形成限位块(17),限位块(17)与限位环(18)卡接,由此防止连接杆(16)的滑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的国土空间规划用生态园林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国土空间规划用生态园林防护装置的夹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夹护机构的连接板与第二块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国土空间规划用生态园林防护装置的固定板与第二辅助夹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5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以及

图6为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1、连接板;2、转动杆;3、夹护机构;31、第一块体;32、第二块体;33、第一连接块;33’、第二连接块;34、第一支护板;34’、第二支护板;35、第一固定块;36、第二固定块;37、第三连接块;37’、第四连接块;38、第三支护板;38’、第四支护板;4、导向杆;5、拉伸弹簧;6、第一防护板;7、第二防护板;8、导向块;9、限位杆;10、第五连接块;11、固定板;12、第一辅助夹;13、第二辅助夹;15、凹槽;16、连接杆;17、限位块;18、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的国土空间规划用生态园林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实施方案的国土空间规划用生态园林防护装置可以包括连接板1、转动杆2、夹护机构3、导向杆4以及辅助夹结构,其中,所述转动杆2设置在连接板1的顶部,所述夹护机构3设置在连接板1的一侧;连接板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辅助夹结构,辅助夹结构包括固定板11以及可转动地固定在固定板11上的第一辅助夹12和第二辅助夹13。

图2为图1所示国土空间规划用生态园林防护装置的夹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夹护机构的连接板与第二块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如图所示,夹护机构3可以包括第一块体31、第二块体32、第一连接块33、第二连接块33’、第一支护板34,第二支护板34’、第一固定块35、第二固定块36、第三连接块37、第四连接块37’、第三支护板38和第四支护板38’。其中所述第一块体31和第二块体32的底部均与连接板1的顶部滑动连接,第一块体31和第二块体32内部形成有螺纹方向相反的螺孔,由此可以通过转动所述转动杆2带动第一块体31和第二块体32向两侧移动。

所述第一连接块33和第二连接块33’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块体31和第二块体32的一端,形成的整体件其内侧面呈弧形;所述第一连接块33的一侧与第一支护板34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33’的一侧与第二支护板34’的外侧固定连接。如图所示,所述第一连接块33和所述第二连接块33’可以形成为相应的柱面形状。在第一连接块33的外侧以及第二连接块3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固定块35。

第三连接块37和第四连接块37’整体上具有类似于所述第一连接块33(第一块体31)和第二连接块33’(第二块体32)的结构,第三支护板38和与第四支护板38’整体上具有类似于第一支护板34和第二支护板34’的结构。更具体地,所述第三连接块37的一侧与第三支护板38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块37’的一侧与第四支护板38’的外侧固定连接;第三连接块37与第四连接块37’之间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三连接块37的外侧和第四连接块37’的外侧连接有所述第二固定块36,在所述第一固定块35与所述第二固定块36之间设置有可滑动的导向杆4。

参考图5,所述导向杆4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块35上,第二固定块36中形成有通孔,导向杆4远离第一固定块35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块36的通孔滑动连接。另外,所述导向杆4的外侧套还设置有拉伸弹簧5,所述拉伸弹簧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块35和第二固定块36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拉伸弹簧5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防护板6和第二防护板7,所述第一防护板6的内部与第二防护板7的外侧滑动连接,由此可以随着弹簧的伸缩而相互移动。

图6为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参考附图,所述第三连接块37和第四连接块37’相邻近的一端分别形成有凹槽15和通孔;连接杆16穿过通孔在两个凹槽15的内部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接杆16的两个端部形成限位块17,限位块17与限位环18卡接,由此防止连接杆16的滑落。当需要拆卸时,可以将限位环18卸下,由此将连接杆16所述第三连接块37和第四连接块37’中抽出。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机构例如在连接杆16的两个端形成螺纹,通过螺帽来进行调节和固定。

在夹护机构3中,第一连接块33、第二连接块33’、第三连接块37和第四连接块37’之间均是可移动的连接,之间的距离可以变化。例如,通过调节转动杆2可以调节第一连接块33、第二连接块33’之间的距离,第三连接块37和第四连接块37’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连接杆16来调节;第二连接块33’与第三连接块37之间以及第一连接块33和第四连接块37’之间可以通过导向杆4来进行调节,由此使得由第一支护板34,第二支护板34’、第三支护板38和第四支护板38’之间形成的空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大小,方便随着植物的生长来适当地夹持树体。

图4为图1所示国土空间规划用生态园林防护装置的固定板与第二辅助夹的结构连接示意图。参考附图,所述连接板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块10,例如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所述第五连接块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的一侧可转动地连接有第一辅助夹12和第二辅助夹13。第一辅助夹12和第二辅助夹13之间可以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便于卡接一些树木幼苗,提高幼苗的抗性,或者固定其他物件,例如支撑物。

在使用时,首先通过转动限位环18,使得限位环18两侧的通孔穿过限位块17,将限位环18与连接杆16分离,使得第三连接块37和第四连接块37’之间分离;然后通过转动转动杆2带动第一块体31和第二块体32移动,第一块体31和第二块体32内部的螺纹方向相反,第一块体31和第二块体32向两侧移动,最终使得第二块体32与转动杆2和连接板1分离,然后将第一块体31(和第一支护板)放置在树体的外侧,然后重新将第二块体32(第二支护板)安装在转动杆2的外侧,并利用连接杆16连接第三连接块37和第四连接块37’;通过转动杆2使得第一块体31和第二块体32贴合,第一块体31和第二块体32带动第一连接块33移动,第一连接块33带动第一支护板34,同时,第一连接块33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杆4,导向杆4的外侧设置拉伸弹簧5,拉伸弹簧5由于惯性会拉动第二固定块36向第一固定块35的一侧移动,进而使得第一支护板34,第二支护板34’、第三支护板38和第四支护板38’能够与树体的外侧更加贴合,减小缝隙。通过在拉伸弹簧5的外侧设置第一防护板6和第二防护板7,便于保护拉伸弹簧5,防止被外界雨水侵蚀降低弹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