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产后盆底肌肉收缩康复训练设备

一种用于产后盆底肌肉收缩康复训练设备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产后盆底肌肉收缩康复训练设备,属于产后康复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设备无法与使用者达到同步运动的问题。本用于产后盆底肌肉收缩康复训练设备,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开设有凸型槽,支撑台一侧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双向螺纹杆设置在凸型槽内,双向螺纹杆另一端固定有旋钮,双向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两个滑块,滑块与凸型槽滑动连接,滑块上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开设有若干卡槽,两个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上设置有绑带。本实用新型具有实现盆底肌康复训练时设备与人体保持同步,防止训练脱力受伤的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9023170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李燕婷;

    申请/专利号CN202320363233.2

  • 发明设计人 李燕婷;刘芙蓉;王晓霞;

    申请日2023-03-02

  • 分类号A63B23/20(2006.01);A63B71/00(2006.01);A63B71/12(2006.01);

  • 代理机构兰州锦知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4;

  • 代理人钟国

  • 地址 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莫高大道99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26 18:50:5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5-16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产后康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康复训练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产后盆底肌肉收缩康复训练设备。

背景技术

盆底肌肉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产后盆底肌肉及其筋膜由于扩张而失去弹力,而且常有部分肌纤维断裂,若肌纤维断裂则会出现相应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等;产后女性只要能够坚持康复锻炼,盆底肌肉可以恢复至接近孕前状态。

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产后盆底肌肉收缩康复训练设备【申请号:202111310730.8;公开号:CN113908500A】。这种设备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台面上通过紧固件架设有垫台,垫台的内部通过丝杆传动的方式连接有可水平移动的推动块,垫台的台面两侧斜向插入活动柱,活动柱的下端设计为与所述推动块的顶部相适配的楔面,活动柱的上端设置有收束块,位于所述垫台的上方两边的收束块呈对应设置,本设备解决了盆底肌肉收缩训练装置的使用效果不好的问题,本训练设备的提出,根据人体工程学的原理,模拟盆底训练的运动轨迹,有效地约束盆底,并为妇女盆底训练时提供支撑,有利于产后女性的盆底肌肉恢复,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该专利中公开的活动柱和收束块虽然可以有效地约束盆底肌,但是,该设备通过电机驱动,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难以独立完成对盆底肌的训练,使用者若不能与设备达到同步运动,在脱力时,无法确认设备的位置,落下时股部无收束块进行支撑,可能会造成人员受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产后盆底肌肉收缩康复训练设备,该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盆底肌康复训练时设备与人体保持同步,防止训练脱力受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产后盆底肌肉收缩康复训练设备,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开设有凸型槽,支撑台一侧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双向螺纹杆设置在凸型槽内,双向螺纹杆另一端固定有旋钮,双向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两个滑块,滑块与凸型槽滑动连接,滑块上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开设有若干卡槽,两个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上设置有绑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转动旋钮,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双向螺纹杆转动带动两个滑块移动,滑块带动支撑架移动,从而调整两个滑块之间的间距,产后女性躺在调整好的支撑台上,将绑带与腿部进行固定,当女性向上提起盆底时,绑带带动支撑机构向上移动,当训练脱力时,支撑机构可与支撑架上的卡槽进行卡接,为训练脱力的女性提供支撑,从而实现盆底肌康复训练时设备与人体保持同步,防止训练脱力受伤。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移动板,移动板上开设有通槽,通槽内壁与支撑架滑动连接,移动板上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固定机构,移动板内设置有卡接机构。

采用以上结构,支撑架可在移动板的内壁滑动,确保在调整宽度的时候不会对移动板产生影响,支撑板可提供支撑作用。

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卡板,移动板上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固定有转轴一,转轴一与卡板转动连接,卡板与卡槽卡接,移动板与卡板之间固定有若干弹簧,移动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转动连接有转轴二,转轴二上固定有若干压板,转轴二两端均固定有拉杆,拉杆与移动板外壁滑动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移动板在支撑架上移动的过程中,由于弹簧的推力作用,移动板向上移动时,卡板沿着支撑架表面滑动,移动板向下移动时,卡板与卡槽进行卡接,需要向下移动时,向上转动拉杆,拉杆带动转轴二转动,转轴二带动压板向下压,给移动板一个向上的力即可对卡板进行压缩,顺利下滑,可在任意位置提供支撑,防止训练脱力受伤。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滑板,支撑板一端开设有滑槽,滑槽内壁与两个滑板滑动连接,滑板与绑带固定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设置的滑板,滑板可在滑槽内自由滑动,可使使用者在练习时随意调整位置,防止绑带固定时对使用者带来不适感,降低训练效果。

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软垫。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设置的软垫,可防止支撑板过凉过硬,使用时对女性身体造成损害。

所述支撑台上固定有脚垫。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设置的脚垫,在训练过程中,提供一个倾斜的面,便于使用者发力,防止发力不正确导致训练效果降低。

所述支撑台上固定有头枕。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设置的头枕,防止使用者在训练过程中颈部没有支撑,对颈部造成损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用于产后盆底肌肉收缩康复训练设备具有以下优点:

1、首先转动旋钮,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双向螺纹杆转动带动两个滑块移动,滑块带动支撑架移动,从而调整两个滑块之间的间距,产后女性躺在调整好的支撑台上,将绑带与腿部进行固定,当女性向上提起盆底时,绑带带动支撑机构向上移动,当训练脱力时,支撑机构可与支撑架上的卡槽进行卡接,为训练脱力的女性提供支撑,从而实现盆底肌康复训练时设备与人体保持同步,防止训练脱力受伤。

2、支撑架可在移动板的内壁滑动,确保在调整宽度的时候不会对移动板产生影响,支撑板可提供支撑作用。

3、移动板在支撑架上移动的过程中,由于弹簧的推力作用,移动板向上移动时,卡板沿着支撑架表面滑动,移动板向下移动时,卡板与卡槽进行卡接,需要向下移动时,向上转动拉杆,拉杆带动转轴二转动,转轴二带动压板向下压,给移动板一个向上的力即可对卡板进行压缩,顺利下滑,可在任意位置提供支撑,防止训练脱力受伤。

4、通过设置的滑板,滑板可在滑槽内自由滑动,可使使用者在练习时随意调整位置,防止绑带固定时对使用者带来不适感,降低训练效果。

5、通过设置的软垫,可防止支撑板过凉过硬,使用时对女性身体造成损害。

6、通过设置的脚垫,在训练过程中,提供一个倾斜的面,便于使用者发力,防止发力不正确导致训练效果降低。

7、通过设置的头枕,防止使用者在训练过程中颈部没有支撑,对颈部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卡接机构的剖面图。

图中,1、支撑台;2、头枕;3、脚垫;4、支撑架;5、移动板;6、支撑板;7、绑带;8、双向螺纹杆;9、旋钮;10、固定块;11、滑块;12、卡槽;13、拉杆;14、卡板;15、通槽;16、滑槽;17、滑板;18、转轴一;19、弹簧;20、转轴二;21、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本用于产后盆底肌肉收缩康复训练设备,包括支撑台1,支撑台1上开设有凸型槽,支撑台1一侧固定有固定块10,固定块10上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8,双向螺纹杆8设置在凸型槽内,双向螺纹杆8另一端固定有旋钮9,双向螺纹杆8上螺纹连接有两个滑块11,滑块11与凸型槽滑动连接,滑块11上固定有支撑架4,支撑架4上开设有若干卡槽12,两个支撑架4之间设置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上设置有绑带7。

首先转动旋钮9,带动双向螺纹杆8转动,双向螺纹杆8转动带动两个滑块11移动,滑块11带动支撑架4移动,从而调整两个滑块11之间的间距,产后女性躺在调整好的支撑台1上,将绑带7与腿部进行固定,当女性向上提起盆底时,绑带7带动支撑机构向上移动,当训练脱力时,支撑机构可与支撑架4上的卡槽12进行卡接,为训练脱力的女性提供支撑,从而实现盆底肌康复训练时设备与人体保持同步,防止训练脱力受伤。

支撑机构包括移动板5,移动板5上开设有通槽15,通槽15内壁与支撑架4滑动连接,移动板5上固定有支撑板6,支撑板6上设置有固定机构,移动板5内设置有卡接机构。

采用以上结构,支撑架4可在移动板5的内壁滑动,确保在调整宽度的时候不会对移动板5产生影响,支撑板6可提供支撑作用。

卡接机构包括卡板14,移动板5上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固定有转轴一18,转轴一18与卡板14转动连接,卡板14与卡槽12卡接,移动板5与卡板14之间固定有若干弹簧19,移动板5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转动连接有转轴二20,转轴二20上固定有若干压板21,转轴二20两端均固定有拉杆13,拉杆13与移动板5外壁滑动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移动板5在支撑架4上移动的过程中,由于弹簧19的推力作用,移动板5向上移动时,卡板14沿着支撑架4表面滑动,移动板5向下移动时,卡板14与卡槽12进行卡接,需要向下移动时,向上转动拉杆13,拉杆13带动转轴二20转动,转轴二20带动压板21向下压,给移动板5一个向上的力即可对卡板14进行压缩,顺利下滑,可在任意位置提供支撑,防止训练脱力受伤。

固定机构包括两个滑板17,支撑板6一端开设有滑槽16,滑槽16内壁与两个滑板17滑动连接,滑板17与绑带7固定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设置的滑板17,滑板17可在滑槽16内自由滑动,可使使用者在练习时随意调整位置,防止绑带7固定时对使用者带来不适感,降低训练效果。

支撑板6上设置有软垫。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设置的软垫,可防止支撑板6过凉过硬,使用时对女性身体造成损害。

支撑台1上固定有脚垫3。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设置的脚垫3,在训练过程中,提供一个倾斜的面,便于使用者发力,防止发力不正确导致训练效果降低。

支撑台1上固定有头枕2。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设置的头枕2,防止使用者在训练过程中颈部没有支撑,对颈部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转动旋钮9,带动双向螺纹杆8转动,双向螺纹杆8转动带动两个滑块11移动,滑块11带动支撑架4移动,从而调整两个滑块11之间的间距,产后女性躺在调整好的支撑台1上,将两个绑带7固定在腿部,当女性向上提起盆底时,绑带7带动支撑板6向上移动,移动板5在支撑架4上移动的过程中,由于弹簧19的推力作用,移动板5向上移动时,卡板14沿着支撑架4滑动,当训练脱力时,移动板5向下移动,卡板14与卡槽12进行卡接,支撑板6可为训练脱力的女性提供支撑,调整好状态后,向上转动拉杆13,拉杆13带动转轴二20转动,转轴二20带动压板21向下压,给移动板5一个向上的力即可对卡板14进行压缩,顺利下滑,使用熟练后,可持续压动压板21,在即将脱力时,松开拉杆13,卡板14即与卡槽12卡接,从而实现盆底肌康复训练时设备与人体保持同步,防止训练脱力受伤。

综上,通过支撑机构,实现盆底肌康复训练时设备与人体保持同步,防止训练脱力受伤的功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