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笔记本电脑的支撑机构及笔记本电脑

笔记本电脑的支撑机构及笔记本电脑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笔记本电脑的支撑机构及笔记本电脑,所述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笔记本电脑的系统端的上扣件的薄弱区域的下方,所述支撑机构构造成为所述上扣件提供支撑并能够竖向弹性回缩,且在所述上扣件受到大于预设压力值的压力时,所述支撑机构竖向回缩。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笔记本电脑的系统端中增设支撑机构,不但能够保证系统端的薄弱区域在受一定压力时满足变形要求,且能够保证显示端在受到更大压力时显示屏不会被薄弱区域的横梁挤压出白斑、黑斑、彩斑。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8825351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3119039.4

  • 发明设计人 高裕文;

    申请日2022-11-21

  • 分类号G06F1/00(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崔家源

  • 地址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云谷路3188-1号(综合保税区内)

  • 入库时间 2023-05-05 01:33:2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4-07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笔记本电脑的支撑机构以及具有该支撑机构的笔记本电脑。

背景技术

为使笔记本电脑的系统端满足一定刚度要求(一般地,需要保证在3kg压力下,系统端的上表面不会产生过大变形),现有技术中,在系统端的薄弱区域(该薄弱区域通常位于触控面板的上方区域)固定一个横置的条状构件以增加系统端的抗压刚度,然而,当处于扣合状态的笔记本电脑的显示端的背面受到一定压力(在25kg压力下)时,显示端的显示屏会因朝系统端变形而与因增设条状构件而刚度增加的系统端发生挤压,进而导致显示屏与条状构件所对应的区域因挤压而出现白斑、黑斑、彩斑等问题,甚至导致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笔记本电脑的支撑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笔记本电脑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笔记本电脑的系统端的上扣件的薄弱区域的下方,所述支撑机构构造成为所述上扣件提供支撑并能够竖向弹性回缩,且在所述上扣件受到大于预设压力值的压力时,所述支撑机构竖向回缩。

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弹力件以及用于将所述弹力件的压缩程度限定在当所述上扣件所受压力大于设定压力值时而迫使所述弹力件压缩的限位部件。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固定部以及能够相对所述固定部竖向运动的顶靠部,所述弹力件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顶靠部之间,所述顶靠部用于支撑所述上扣件,所述顶靠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形成抵接结构以限定所述弹力件的压缩程度。

优选地,所述弹力件包括弹簧;所述固定部包括形成于所述系统端的下扣件上的套体,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套体中,所述顶靠部具有顶盖以及形成于所述顶盖的下方的结合部,所述抵接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套体上的第一抵接面以及形成于所述结合部上的第二抵接面。

优选地,所述套体上形成有自其上端向下延伸的豁口,所述第一抵接面形成于所述豁口一侧,所述结合部形成有横向延伸的钩部,所述第二抵接面形成于所述钩部。

优选地,所述顶盖的底部的中心形成有芯柱,所述套体的内部形成有导向套,所述芯柱伸入至所述导向套。

优选地,所述抵接结构包括周向排布的两个。

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机构位于所述上扣件的薄弱区域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预设压力值为3kg。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笔记本电脑,包括系统端和显示端,所述系统端中装设有上述的笔记本电脑的支撑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笔记本电脑的支撑机构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笔记本电脑的系统端中增设支撑机构,不但能够保证系统端的薄弱区域在受一定压力时满足变形要求,且能够保证显示端在受到更大压力时显示屏不会被薄弱区域的横梁挤压出白斑、黑斑、彩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笔记本电脑的立体剖切视图。

图2为图1的局部A的放大视图。

图3为隐藏了系统端的上扣件仅显示支撑机构及下扣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B的放大视图。

图5为图3的局部C的放大视图。

图中:

100-支撑机构;200-系统端;201-上扣件;202-触控区域;203-横梁;204-下扣件;300-显示端;10-顶靠部;11-顶盖;12-结合部;13-钩部;20-固定部;21-套体;22-豁口;41-第一抵接面;42-第二抵接面;51-导向套;52-芯轴;3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支撑机构100以及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包括在后侧相枢接的显示端300和系统端200,系统端200包括相扣合的上扣件201和下构件,笔记本电脑的触控区域202位于上扣件201的前侧,触控区域202的后侧具有一段横梁203,该横梁203为上扣件201的刚度薄弱区域(现有技术中,利用固定于该横梁203下方的条状构件提高上扣件201的刚度,然而却造成容易将显示屏挤压出白斑、黑斑、彩斑的后果)。支撑机构100包括两个,两个支撑机构100介于上扣件201与下扣件204之间,且位于该横梁203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的下方。

如图4和图5所示,每个支撑机构100均包括:弹力件、固定部20以及顶靠部10,固定部20形成于下扣件204上,顶靠部10位于固定部20的上方并能够相对于固定部20进行竖向运动(即,在系统端200的厚度方向上运动),弹力件设置于固定部20与顶靠部10之间,固定部20与顶靠部10之间形成有抵接结构,该抵接结构使得弹力件在初始状态处于一定压缩程度,该压缩程度用于维持顶靠部10支撑横梁203,而当横梁203处所收到的压力大于3kg(预设压力值)时,横梁203迫使顶靠部10下移而使得弹力件弹性回缩,如此,横梁203在受到大于3kg的压力时,横梁203会产生下沉动作。

基于上述可知,上述支撑机构100不但能够保证在受到3kg以内的压力时横梁203保持固有状态以满足对系统端200的上扣件201的刚度要求,且能够保证横梁203在受到来自显示端300的压力大于3kg时而下沉以躲避显示端300,进而避免处于扣合状态的笔记本电脑的显示端300在受到较大压力(该压力一般为25kg以内)时,横梁203对显示端300的显示屏的反作用力将显示屏挤压出白斑、黑斑、彩斑。

应该说明:显示屏在受到横梁203的3kg以内的反作用力的挤压时,显示屏不会出现白斑、黑斑、彩斑,因而,在横梁203处于固有状态时,横梁203不会将显示屏挤压出白斑、黑斑、彩斑。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固定部20、顶靠部10以及弹力件构造成如下结构:固定部20构造成套体21,该套体21形成于系统端200的下扣件204上,该套体21的套壁上形成有竖直贯通的豁口22;顶靠部10包括顶盖11以及形成于顶盖11的边缘下方的结合部12,结合部12的端部形成有横向延伸的钩部13;抵接结构包括形成于套体21的豁口22的一侧的朝下的第一抵接面41以及形成于钩部13的上部的朝上的第二抵接面42,第二抵接面42与第一抵接面41相互止挡以限定弹力件的压缩程度;弹力件为弹簧30,该弹簧30设置于套体21中,弹簧30的两端介于顶盖11与下扣件204之间。在横梁203受到大于3kg的向下的压力时,顶盖11受到横梁203所传递的压力而克服弹簧30,横梁203下沉,而在横梁203受到小于3kg的压力或者横梁203不受压力时,弹簧30对顶盖11的弹力使得顶盖11对横梁203进行稳定的支撑。优选地,抵接结构包括周向排布的两个,即,抵接结构包括周向排布的两对抵接面,该两个抵接结构对顶靠部实施更均衡的限位,以避免在弹簧30作用下,顶靠部10发生倾斜。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顶盖11的底部的中央形成有芯轴52,套体21的内部的中央形成有导向套51,芯轴52伸入至导向套51中,如此,在顶盖11受到横梁203的压力时,顶盖11会进行严格的竖向运动而不会产生横向窜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笔记本电脑的支撑机构100的关键优势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笔记本电脑的系统端200中增设支撑机构100,不但能够保证系统端200的薄弱区域在受一定压力时满足变形要求,且能够保证显示端300在受到更大压力时显示屏不会被薄弱区域的横梁203挤压出白斑、黑斑、彩斑。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