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农耕机及用于农耕机中的方向控制装置

一种农耕机及用于农耕机中的方向控制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耕机及用于农耕机中的方向控制装置,其包括牵引机车、耕种机构以及用于连接牵引机车和耕种机构的牵引机构,牵引机车的承载板的中轴线区域设置有一个安装座;一方向控制装置安装于该安装座上;所述的方向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安装座上的舵机、与舵机输出轴固定的转盘、与转盘固定的连动板,以及两条与连动板连动控制线;所述的控制线与连动板之间形成有盈余配合空间。本实用新型方向控制装置仅通过一个舵机实现驱动两条控制线,从而简化结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8337084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农邦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1235412.X

  • 发明设计人 朱振霖;

    申请日2022-05-20

  • 分类号A01B69/00(2006.01);A01B33/00(2006.01);

  • 代理机构东莞展豪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58;

  • 代理人罗晓聪

  • 地址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强蛟镇长山路102号(自主申报)

  • 入库时间 2023-02-08 22:34: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1-20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农耕机及用于农耕机中的方向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农耕机主要包括两部分组成:机车和耕种机构,机车一般采用柴油内燃机驱动的拖拉机,耕种机构安装在机车上或者通过机车牵引,实现在农田中作业。这种传统的农用耕种机存在以下不足:

由于传统的农用旋耕机体型较大,无法适用于山区丘陵种植地带,以及地域较为狭小、封闭的区域,并且耕种机构自身不具有行驶功能,所以其在运输过程中通常都需要借助其他机动车辆进行运输,无法直接跟随牵引机车在道路上行驶。

本发明人提出过一种电动农用耕种机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为采用电力驱动。这种农耕机在实际使用时也存在一定不足:这种电动农耕机一般并不采用人工驾驶,而是通过遥控机构进行操作。所以其方向控制通过遥控器进行操作。通常情况下,农耕机的左转弯与右转弯分别通过两个控制机构分别控制,这种控制机构较为复杂,本发明人经过不断的改进,提出本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农耕机及用于农耕机中的方向控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农耕机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农耕机,包括:牵引机车、耕种机构以及用于连接牵引机车和耕种机构的牵引机构,所述的牵引机车包括:采用履带的机车主体和安装在机车主体上的承载板,所述的牵引机车、牵引机构、耕种机构依次纵向分布并连接;所述承载板的中轴线区域设置有一个安装座;一方向控制装置安装于该安装座上;所述的方向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安装座上的舵机、与舵机输出轴固定的转盘、与转盘固定的连动板,以及两条与连动板连动控制线;所述的控制线与连动板之间形成有盈余配合空间。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承载板上设置有牵引电机安装位、电池安装位和电路安装位,其中,牵引电机安装位位于起始端、电池安装位位于牵引电机安装位和电路安装位之间;牵引电机安装位与电池安装位沿承载板纵向中轴线依次分布。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撑柱和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通过支撑柱固定在承载板上方;所述的支撑板包括一相对于承载板倾斜的主支撑板,所述的舵机安装于该主支撑板上;于承载板上开设有供控制线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通孔与支撑板之间的连线相对于承载板倾斜。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主支撑板底侧弯折形成有折弯板,于折弯板上开设有与通孔对应、并供控制线穿过的穿孔。

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农耕机中的方向控制装置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农耕机中的方向控制装置,该方向控制装置安装于农耕机牵引机车的承载板上的安装座上,该方向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安装座上的舵机、与舵机输出轴固定的转盘、与转盘固定的连动板,以及两条与连动板连动控制线,所述的控制线与连动板之间形成有盈余配合空间;所述的两条控制线分别连接于连动板的左右两侧,舵机驱动转盘带动连动板左右偏转;通过盈余配合空间,连动板在向左或右偏转时,仅牵动其中一条控制线。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述的安装座包括:与承载板固定的支撑柱和位于支撑柱上方的切斜支撑板。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支撑板包括一用于安装舵机的主支撑板,以及位于主支撑板底侧折弯板,于折弯板上开设有供控制线穿过的穿孔。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连动板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一滑槽,该滑槽构成所述的盈余配合空间;所述的控制线端部与连接销固定,该连接销被限制在所述的滑槽内。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线采用钢丝。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只采用了一个方向控制装置,用于驱动两条控制线,每条控制线分别用于控制牵引机车左转弯和右转弯,这样简化结构。

2、本实用新型中的方向控制装置通过牵动两条控制线来控制方向,为了令控制线更加灵敏,减少控制线不必要的弯折,所以本实用新型中整个方向控制装置是安装在倾斜的安装座上,这样控制线进入方向控制装置中的方向大致处于一条直线,没有多余的弯折,便于控制线的牵动,避免由于控制线存在加大的折弯而导致控制不灵,以及应力集中导致的折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农耕机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农耕机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农耕机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方向控制装置的主视图;

图5是图4中A向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方向控制装置的工作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小型农耕机,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牵引机车1、耕种机构2、用于连接牵引机车1和耕种机构2的牵引机构3、翻转驱动件7和支撑机构8。

所述牵引机车1与牵引机构3之间设置所述的翻转驱动件7,通过翻转驱动件7驱动牵引机构3转动,从而带动耕种机构2及设置在耕种机构2上的支撑机构8离开地面。所述的支撑机构8设置于所述的耕种机构2上,并且支撑机构8 设置于耕种机构2靠近牵引机车1的一端。

所述的牵引机车1包括:采用履带的机车主体11和安装在机车主体11的承载板10。所述的承载板10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履带驱动轮运行的牵引电机4、供电用电池组件5和控制电路6。

牵引电机4可采用直流无刷电机,其输出轴通过齿轮、链条、或皮带驱动履带中的驱动轮运行。电池组件5采用锂电池供电,锂电池一般重量较重,其可以位于相对耕种机构2的另一侧,这样可起到配重效果,以对整个机械起到平衡作用。

所述的牵引机车1、牵引机构3、耕种机构2依次纵向分布并连接,由于机车主体11、牵引机构3、耕种机构2、支撑机构8通常左右对称,所以整个旋耕机大致可以沿纵向中轴线对称分布,但是位于机车主体11上的牵引电机4、电池组件5、控制电路6这些部件的重量较大,如果不合理分布配置,其将打破整个旋耕机的平衡,造成机车行驶路线偏移,倾斜情况的出现。所以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方案。

首先,作为重量较大的部件,牵引电机4和电池组件5沿承载板10纵向中轴线依次分布。牵引电机4位于机车主体11的最前端,如果采用单个牵引电机 4,则将其沿承载板10纵向中轴线居中设置,如果采用双牵引电机4,则两个牵引电机4将其沿承载板10纵向中轴线左右对称设置。

其次,电池组件5的重量较大,其靠近牵引电机4设置于承载板10的前端,同样的电池组件5沿承载板10纵向中轴线居中设置。这样电池组件5可起到相对于后方的耕种机构2配重效果,在旋耕机形式过程中,起到下压车头的功效。

最后,对于控制电路6而言,其通常包括:主控电路61和分配电路62,这些可以放置在承载板10后侧,同样根据其重量,将其整体沿承载板10纵向中轴线平衡设置。

通过上述的分布,整个牵引机车1在纵向方向上形成前重后轻、在横向方向上形成左右平衡的效果,这样及可以形成稳定配重效果,同时也保持整车的左右均衡。

具体而言,所述的承载板10包括:承载板主体和位于承载板主体起始端的凸出部111。承载板主体通过横梁设置在机车主体11上。所述的凸出部111作为牵引电机安装位101;所述的承载板主体通过边框和隔板分隔形成不同区域,作为电池安装位102和电路安装位103。

所述牵引机车1与牵引机构3之间设置有翻转驱动件7,通过翻转驱动件7 驱动牵引机构3转动,从而带动耕种机构2及设置在耕种机构2上的支撑机构8 离开地面。翻转驱动件7通常采用液压缸进行驱动。

结合图4、图5所示,方向控制装置9实现控制牵引机车1的行驶方向。所述承载板主体的中轴线区域上设置有一个安装座112。方向控制装置9安装于该安装座112上。

具体而言,所述的方向控制装置9包括:安装在安装座112上的舵机90、与舵机输出轴固定的转盘91、与转盘91固定的连动板92,以及两条与连动板 92连动控制线93。为了保证一个舵机可以分别控制两条控制线93,并且控制其中一条控制线时,不会影响到另一条控制线,所述的控制线93与连动板92之间形成有盈余配合空间。通过盈余配合空间,连动板92在向左或右偏转时,仅牵动其中一条控制线93。所谓盈余配合空间,就是指93与连动板92之间的配合空间必须存在一定的活动空间,这样当其偏转带动一条控制线同步运行时,另一条控制线可以利用活动空间保持相对位置不变。

所述的安装座112包括:支撑柱113和支撑板114,所述的支撑板114通过支撑柱113固定在承载板10上方。所述的支撑板114包括一相对于承载板10倾斜的主支撑板1141,所述的舵机90安装于该主支撑板1141上;于承载板10上开设有供控制线93穿过的通孔100。所述的通孔100与支撑板114之间的连线相对于承载板10倾斜。之所以采用这种结构,因为控制线93采用钢丝,其钢丝外部通常套设有胶管,如果控制线93具有较大的折弯,则在牵动过程中可能导致不灵敏,甚至卡死的情况。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因应力集中导致的控制线93断裂。所以,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这样,当控制线93自通孔100穿出后,将直接以直线或者接近直线的方式与连动板92连接,减少不必要的弯折,令控制线93尽量保持为一条直线,从而提高灵敏度。

所述的主支撑板1141底侧弯折形成有折弯板1142,于折弯板1142上开设有与通孔100对应、并供控制线93穿过的穿孔1140。折弯板1142用于对控制线93的末端进行定位。优选的,折弯板1142与主支撑板1141垂直。

所述的连动板92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一滑槽920,该滑槽920构成所述的盈余配合空间;所述的控制线93端部与连接销94固定,该连接销94被限制在所述的滑槽920内。

所示的方向控制装置9的工作原理为:如图5所示,当舵机90不转动情况下,连动板92保持在水平位置,其不会对两侧的控制线93产生任何的拉力,此时牵引机车1保持直线行走。当牵引机车1需要转弯时,控制舵机90转动。如图6所示,当舵机90逆时针转动,其带动连动板92逆时针偏转一定的角度,此时连动板92右侧向上抬起,同时牵动右侧的控制线93。与此同时,由于滑槽920 的存在,左侧控制线93端部的连接销94可以沿其滑槽920活动,具有一定的盈余空间,所以左侧的控制线93并不会被牵动,此时只有右侧的控制线93被牵动,从而控制与之连接的转向机构,实现对应的转弯。同理,当舵机90顺时针转动,左侧的控制线93被牵动,而右侧的控制线不会被牵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整个方向控制装置只需要采用一个舵机,简化了结构,降低成本,并且控制灵敏。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