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具有拥抱功能的椅子

一种具有拥抱功能的椅子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拥抱功能的椅子,属于家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转盘机构、摆动机构和座板,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升降机构、椅子主体和摆臂机构,所述转盘机构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摆动机构安装在转盘机构上,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摆动机构上,所述椅子主体和座板安装在升降机构上,所述摆臂机构安装在椅子主体上。该具有拥抱功能的椅子在使用时可实现转动和摆动的功能,当人坐在座板上是可通过设置的升降机构控制摆臂机构的开合状态。所述转盘机构包括下转盘和上转盘,所述下转盘安装在底座上,所述上转盘安装在下转盘上,所述摆动机构安装在上转盘上。下转盘固定设置,上转盘转动设置进而可实现椅子的转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8246418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哈咯家居设计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1866306.1

  • 发明设计人 夏瑞婷;

    申请日2022-07-19

  • 分类号A47C7/00(2006.01);A47C3/20(2006.01);A47C7/14(2006.01);

  • 代理机构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刘思远

  • 地址 311400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银湖街道九龙大道197-2号9层913室

  • 入库时间 2023-02-08 22:32: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1-10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拥抱功能的椅子,属于家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椅子往往只从材质、造型、舒适度等方面考虑,却忽略了人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面对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人们内心长期的压力需有抚慰。以拥抱能够舒缓情绪释放压力做为切入点,将与人体最亲密接触的椅子作为载体进行设计。

有鉴于此,在申请号为202122198940.4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抱抱椅,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抱抱椅是当人坐在座板主体31上时,可是在座板主体31在主体底架21上通过主体铰接座23座板铰接座32和转动,通过座板连接座33向下拉动连接杆51,进而带动阻尼器52缓慢的向下移动,通过设置在转换座53上的拉杆56拉动三角座54,通过三角座54驱动气弹簧59将两个摆臂本体41合拢;当人在座板主体31上起来时,可通过复位弹簧58实在摆臂本体41的复位,将两个摆臂本体41处于张开的状态。由于现有技术中是通过座板连接座33向下拉动连接杆51对摆臂本体41进行控制的,仅仅是板连接座33与拉动连接杆51连接的部分向下运动,会存在受力不均匀,稳定性差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具有拥抱功能的椅子。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具有拥抱功能的椅子,包括底座、转盘机构、摆动机构和座板,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升降机构、椅子主体和摆臂机构,所述转盘机构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摆动机构安装在转盘机构上,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摆动机构上,所述椅子主体和座板安装在升降机构上,所述摆臂机构安装在椅子主体上。该具有拥抱功能的椅子在使用时可实现转动和摆动的功能,当人坐在座板上是可通过设置的升降机构控制摆臂机构的开合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机构包括下转盘和上转盘,所述下转盘安装在底座上,所述上转盘安装在下转盘上,所述摆动机构安装在上转盘上。下转盘固定设置,上转盘转动设置进而可实现椅子的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机构包括摆动架和摆动杆,所述摆动架安装在转盘机构的上转盘上,所述摆动杆安装在摆动架上,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摆动杆上。摆动架固定设置,摆动杆摆动式设置在摆动架上进而可实现椅子的。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底框、升降顶框、内叉架、外叉架、转动轴、滑动轴、转动孔、滑动槽、铰接轴和阻尼器,所述升降底框和升降顶框上均设置有转动孔和滑动槽,所述内叉架与外叉架通过铰接轴连接,所述内叉架和外叉架的上端分别设置有滑动轴和转动轴,所述内叉架和外叉架的下端分别设置有转动轴和滑动轴,所述转动轴和滑动轴分别位于转动孔和滑动槽内,所述阻尼器的两端分别与升降底框和升降顶框连接,所述座板设置在升降顶框上。当人坐在座板上课通过设置的阻尼器实现升降顶框的缓慢下降,在升降顶框下降时转动轴在转动孔内转动、滑动轴在滑动槽内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底框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升降顶框接触。在升降顶框下降一定程度后可通过限位块对升降顶框进行限位,避免损坏阻尼器。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锁止机构。根据实际需要可通过设置锁止机构将升降底框与升降顶框卡紧,使得升降顶框相对于升降底框无法缓慢下降。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机构包括锁止上顶块、锁止下顶块、锁止座、锁止杆、控制杆和锁止销,所述锁止上顶块和锁止下顶块分别安装在升降机构的升降顶框和升降底框上,所述锁止座安装在锁止上顶块上,所述控制杆与锁止座和锁止杆贯穿,所述控制杆与锁止杆通过锁止销固定,所述锁止杆与锁止下顶块配合。在锁止时通过转动控制杆使得锁止杆卡在锁止上顶块和锁止下顶块之间即可实现锁止功能,此时升降顶框与升降底框处于相对固定状态;当转动转动控制杆使得锁止杆与锁止下顶块分离时即可实现解锁功能,此时升降顶框与升降底框处于相对活动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座上设置有弹珠结构,所述弹珠结构包括弹珠座、弹簧、钢珠和弹珠孔,所述弹珠座设置在锁止座上,所述弹珠孔设置在锁止杆上,所述弹簧位于弹珠座内,所述弹簧与钢珠接触,所述钢珠与弹珠孔配合。通过设置弹珠结构在锁止状态时可对锁止杆起到固定作用,避免在锁止状态时锁止杆与锁止上顶块脱离;通过设置弹珠结构在解锁状态时可对锁止杆起到阻挡作用,避免在解锁状态时锁止杆卡入锁止上顶块与锁止下顶块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椅子主体包括主体支架、主体靠背、主体支座和U型枕,所述主体支架安装在升降机构的升降底框上,所述主体靠背设置在主体支架上,所述主体支座设置在主体靠背上,所述U型枕和摆臂机构均设置在主体支座上,所述摆臂机构与升降机构的升降顶框连接。当人坐在座板上时可通过升降顶框实现对摆臂机构的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摆臂机构包括摆臂本体、摆臂座、气弹簧、三角座、三角座转轴、复位弹簧、拉杆、连接座、转换座、拉杆轴、弹簧轴和摆臂轴,所述摆臂本体设置在摆臂座上,所述摆臂座通过摆臂轴设置在椅子主体的主体支座上,所述转换座固定设置在椅子主体的主体支座上,所述三角座通过三角座转轴设置在转换座上,所述连接座固定设置在升降机构的升降顶框上,所述气弹簧的两端通过弹簧轴分别与摆臂座和三角座连接,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拉杆轴与三角座和连接座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三角座转轴和连接座上的拉杆轴连接。当人坐在座板上时可通过升降顶框拉动拉杆,通过拉杆控制三角座摆动,通过三角座拉动气弹簧,通过气弹簧拉动摆臂本体,使得摆臂本体呈抱紧状态;当人离开座板时可通过复位弹簧拉动三角座复位,使得摆臂本体呈张开状态。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申请在使用时是当人坐在座板上会控制整个升降顶框缓慢向下移动,当整个升降顶框在向下移动时转动轴在转动孔内转动,滑动轴在滑动槽内滑动,进而可提高其稳定性,同时通过升降顶框向下拉动拉杆,通过拉杆拉动三角座摆动,通过三角座拉动气弹簧,通过气弹簧控制摆臂本体使得两个摆臂本体处于抱紧状态;当人离开座板时会通过复位弹簧实现三角座的复位,进而使得两个摆臂本体处于张开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拥抱功能的椅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拥抱功能的椅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拥抱功能的椅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拥抱功能的椅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升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升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升降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转盘机构2、摆动机构3、升降机构4、锁止机构5、椅子主体6、摆臂机构7、座板8、

下转盘21、上转盘22、

摆动架31、摆动杆32、

升降底框41、升降顶框42、内叉架43、外叉架44、转动轴45、滑动轴46、转动孔47、滑动槽48、铰接轴49、限位块410、阻尼器411、

锁止上顶块51、锁止下顶块52、锁止座53、锁止杆54、控制杆55、锁止销56、弹珠座57、弹簧58、钢珠59、弹珠孔510、

主体支架61、主体靠背62、主体支座63、U型枕64、

摆臂本体71、摆臂座72、气弹簧73、三角座74、三角座转轴75、复位弹簧76、拉杆77、连接座78、转换座79、拉杆轴710、弹簧轴711、摆臂轴7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8所示,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若有引用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具有拥抱功能的椅子,包括底座1、转盘机构2、摆动机构3、升降机构4、椅子主体6、摆臂机构7和座板8,座板8上设置有弹簧网(图中未示出),转盘机构2安装在底座1上,摆动机构3安装在转盘机构2上,升降机构4安装在摆动机构3上,椅子主体6安装在升降机构4上,摆臂机构7安装在椅子主体6上,当人坐在座板8上时,可通过升降机构4控制摆臂机构7使得摆臂机构7处于抱紧状态,当人离开座板8时,可通过升降机构4控制摆臂机构7使得摆臂机构7处于张开状态。

本实施例中的转盘机构2包括下转盘21和上转盘22,下转盘21安装在底座1上,上转盘22安装在下转盘21上,摆动机构3安装在上转盘22上;上转盘22相对于下转盘21转动设置,进而可实现椅子主体6的转动功能。

本实施例中的摆动机构3包括摆动架31和摆动杆32,摆动架31安装在转盘机构2的上转盘22上,摆动杆32安装在摆动架31上,升降机构4安装在摆动杆32上;摆动杆32相对于摆动架31摆动式设置,进而可实现椅子主体6的摆动功能。

本实施例中的升降机构4包括升降底框41、升降顶框42、内叉架43、外叉架44、转动轴45、滑动轴46、转动孔47、滑动槽48、铰接轴49和阻尼器411,升降底框41和升降顶框42上均设置有转动孔47和滑动槽48,内叉架43与外叉架44通过铰接轴49连接,内叉架43和外叉架44的上端分别设置有滑动轴46和转动轴45,内叉架43和外叉架44的下端分别设置有转动轴45和滑动轴46,转动轴45和滑动轴46分别位于转动孔47和滑动槽48内,阻尼器411的两端分别与升降底框41和升降顶框42连接,座板8设置在升降顶框42上,升降底框41上设置有限位块410,限位块410与升降顶框42接触;当人坐在座板8上时,通过设置的阻尼器411可实现升降顶框42相对于升降底框41的缓慢下降,在升降顶框42下降时内叉架43与外叉架44沿着铰接轴49转动,同时转动轴45在转动孔47内转动,滑动轴46在滑动槽48内滑动,可提高其稳定性,当人离开座板8时,可通过设置的阻尼器411可实现升降顶框42相对于升降底框41的缓慢上升,在升降顶框42上升时内叉架43与外叉架44沿着铰接轴49转动,同时转动轴45在转动孔47内转动,滑动轴46在滑动槽48内滑动,可提高其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的椅子主体6包括主体支架61、主体靠背62、主体支座63和U型枕64,主体支架61安装在升降机构4的升降底框41上,主体靠背62设置在主体支架61上,主体支座63设置在主体靠背62上,U型枕64和摆臂机构7均设置在主体支座63上,摆臂机构7与升降机构4的升降顶框42连接;通过控制升降顶框42的升降实现对摆臂机构7的抱紧与张开状态的控制。

本实施例中的摆臂机构7包括摆臂本体71、摆臂座72、气弹簧73、三角座74、三角座转轴75、复位弹簧76、拉杆77、连接座78、转换座79、拉杆轴710、弹簧轴711和摆臂轴712,摆臂本体71设置在摆臂座72上,摆臂座72通过摆臂轴712设置在椅子主体6的主体支座63上,转换座79固定设置在椅子主体6的主体支座63上,三角座74通过三角座转轴75设置在转换座79上,连接座78固定设置在升降机构4的升降顶框42上,气弹簧73的两端通过弹簧轴711分别与摆臂座72和三角座74连接,拉杆77的两端分别通过拉杆轴710与三角座74和连接座78连接,复位弹簧76的两端分别与三角座转轴75和连接座78上的拉杆轴710连接;拉动拉杆77时使得三角座74通过三角座转轴75在转换座79上转动,同时实现三角座74的摆动动作,通过三角座74拉动气弹簧73,通过气弹簧73拉动摆臂座72沿着摆臂轴712转动,进而实现摆臂本体71的抱紧动作;相反通过复位弹簧76实现三角座74的复位,进而实现摆臂本体71的张开动作。

具体的说,该具有拥抱功能的椅子在使用时,当人坐在座板8上时可将升降顶框42下压,通过设置的阻尼器411可使得升降顶框42相对于升降底框41缓慢下降,当升降顶框42与限位块410接触时,升降顶框42停止下降,在升降顶框42下降时内叉架43与外叉架44沿着铰接轴49转动,同时转动轴45在转动孔47内转动,滑动轴46在滑动槽48内滑动,通过升降顶框42上的连接座78拉动拉杆77,使得拉杆77拉动三角座74在转换座79上沿着三角座转轴75摆动,通过三角座74拉动气弹簧73,使得摆臂座72沿着摆臂轴712转动,进而可使得摆臂本体71的摆动,以实现两个摆臂本体71呈现抱紧状态;当人离开座板8后,通过复位弹簧76实现三角座74的复位,以实现两个摆臂本体71呈现张开状态。

本实施例中的椅子通过设置的转盘机构2使得椅子具有旋转功能,通过设置的摆动机构3使得椅子具有摆动功能,通过设置的升降机构4的下降与上升可控制摆臂机构7的抱紧与张开的状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具有拥抱功能的椅子,包括底座1、转盘机构2、摆动机构3、升降机构4、椅子主体6、摆臂机构7和座板8,座板8上设置有弹簧网(图中未示出),转盘机构2安装在底座1上,摆动机构3安装在转盘机构2上,升降机构4安装在摆动机构3上,椅子主体6安装在升降机构4上,摆臂机构7安装在椅子主体6上,当人坐在座板8上时,可通过升降机构4控制摆臂机构7使得摆臂机构7处于抱紧状态,当人离开座板8时,可通过升降机构4控制摆臂机构7使得摆臂机构7处于张开状态。

本实施例中的转盘机构2包括下转盘21和上转盘22,下转盘21安装在底座1上,上转盘22安装在下转盘21上,摆动机构3安装在上转盘22上;上转盘22相对于下转盘21转动设置,进而可实现椅子主体6的转动功能。

本实施例中的摆动机构3包括摆动架31和摆动杆32,摆动架31安装在转盘机构2的上转盘22上,摆动杆32安装在摆动架31上,升降机构4安装在摆动杆32上;摆动杆32相对于摆动架31摆动式设置,进而可实现椅子主体6的摆动功能。

本实施例中的升降机构4包括升降底框41、升降顶框42、内叉架43、外叉架44、转动轴45、滑动轴46、转动孔47、滑动槽48、铰接轴49和阻尼器411,升降底框41和升降顶框42上均设置有转动孔47和滑动槽48,内叉架43与外叉架44通过铰接轴49连接,内叉架43和外叉架44的上端分别设置有滑动轴46和转动轴45,内叉架43和外叉架44的下端分别设置有转动轴45和滑动轴46,转动轴45和滑动轴46分别位于转动孔47和滑动槽48内,阻尼器411的两端分别与升降底框41和升降顶框42连接,座板8设置在升降顶框42上,升降底框41上设置有限位块410,限位块410与升降顶框42接触;当人坐在座板8上时,通过设置的阻尼器411可实现升降顶框42相对于升降底框41的缓慢下降,在升降顶框42下降时内叉架43与外叉架44沿着铰接轴49转动,同时转动轴45在转动孔47内转动,滑动轴46在滑动槽48内滑动,可提高其稳定性,当人离开座板8时,可通过设置的阻尼器411可实现升降顶框42相对于升降底框41的缓慢上升,在升降顶框42上升时内叉架43与外叉架44沿着铰接轴49转动,同时转动轴45在转动孔47内转动,滑动轴46在滑动槽48内滑动,可提高其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的升降机构4上设置有锁止机构5,锁止机构5包括锁止上顶块51、锁止下顶块52、锁止座53、锁止杆54、控制杆55和锁止销56,锁止上顶块51和锁止下顶块52分别安装在升降机构4的升降顶框42和升降底框41上,锁止座53安装在锁止上顶块51上,控制杆55与锁止座53和锁止杆54贯穿,控制杆55与锁止杆54通过锁止销56固定,锁止杆54与锁止下顶块52配合,锁止座53上设置有弹珠结构,弹珠结构包括弹珠座57、弹簧58、钢珠59和弹珠孔510,弹珠座57设置在锁止座53上,弹珠孔510设置在锁止杆54上,弹簧58位于弹珠座57内,弹簧58与钢珠59接触,钢珠59与弹珠孔510配合。通过在升降机构4上设置有锁止机构5可实现将升降底框41与升降顶框42相对锁止,使得升降顶框42无法下降,同时两个摆臂本体71也就无法抱紧或张开,通过设置弹珠结构可实现在将升降底框41与升降顶框42相对锁止时避免锁止杆54与锁止下顶块52脱落,起到固定的作用,同时在解锁状态时,也避免锁止杆54卡入到锁止上顶块51与锁止下顶块52之间,起到阻挡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的椅子主体6包括主体支架61、主体靠背62、主体支座63和U型枕64,主体支架61安装在升降机构4的升降底框41上,主体靠背62设置在主体支架61上,主体支座63设置在主体靠背62上,U型枕64和摆臂机构7均设置在主体支座63上,摆臂机构7与升降机构4的升降顶框42连接;通过控制升降顶框42的升降实现对摆臂机构7的抱紧与张开状态的控制。

本实施例中的摆臂机构7包括摆臂本体71、摆臂座72、气弹簧73、三角座74、三角座转轴75、复位弹簧76、拉杆77、连接座78、转换座79、拉杆轴710、弹簧轴711和摆臂轴712,摆臂本体71设置在摆臂座72上,摆臂座72通过摆臂轴712设置在椅子主体6的主体支座63上,转换座79固定设置在椅子主体6的主体支座63上,三角座74通过三角座转轴75设置在转换座79上,连接座78固定设置在升降机构4的升降顶框42上,气弹簧73的两端通过弹簧轴711分别与摆臂座72和三角座74连接,拉杆77的两端分别通过拉杆轴710与三角座74和连接座78连接,复位弹簧76的两端分别与三角座转轴75和连接座78上的拉杆轴710连接;拉动拉杆77时使得三角座74通过三角座转轴75在转换座79上转动,同时实现三角座74的摆动动作,通过三角座74拉动气弹簧73,通过气弹簧73拉动摆臂座72沿着摆臂轴712转动,进而实现摆臂本体71的抱紧动作;相反通过复位弹簧76实现三角座74的复位,进而实现摆臂本体71的张开动作。

具体的说,该具有拥抱功能的椅子在使用时,当人坐在座板8上时可将升降顶框42下压,通过设置的阻尼器411可使得升降顶框42相对于升降底框41缓慢下降,当升降顶框42与限位块410接触时,升降顶框42停止下降,在升降顶框42下降时内叉架43与外叉架44沿着铰接轴49转动,同时转动轴45在转动孔47内转动,滑动轴46在滑动槽48内滑动,通过升降顶框42上的连接座78拉动拉杆77,使得拉杆77拉动三角座74在转换座79上沿着三角座转轴75摆动,通过三角座74拉动气弹簧73,使得摆臂座72沿着摆臂轴712转动,进而可使得摆臂本体71的摆动,以实现两个摆臂本体71呈现抱紧状态;当人离开座板8后,通过复位弹簧76实现三角座74的复位,以实现两个摆臂本体71呈现张开状态。

当不需要实现两个摆臂本体71抱紧或张开动作时,可通过转动控制杆55使得锁止杆54卡入到锁止上顶块51与锁止下顶块52之间,当人坐在座板8上时无法实现升降顶框42相对于升降底框41的下降动作,同时也就无法通过升降顶框42控制两个摆臂本体71呈现出抱紧状态,锁止状态时钢珠59通过弹簧58弹入弹珠孔510内,可避免锁止杆54与锁止上顶块51和锁止下顶块52分离;当需要实现两个摆臂本体71抱紧或张开动作时,可通过转动控制杆55使得锁止杆54与锁止下顶块52分离,此时可实现升降顶框42相对于升降底框41的下降动作,同时可通过升降顶框42控制两个摆臂本体71呈现出抱紧状态,解锁状态时钢珠59与弹珠孔510分离,可通过钢珠59对锁止杆54进行阻挡,避免锁止杆54卡入锁止上顶块51和锁止下顶块52之间。

本实施例中的椅子通过设置的转盘机构2使得椅子具有旋转功能,通过设置的摆动机构3使得椅子具有摆动功能,通过设置的升降机构4的下降与上升可控制摆臂机构7的抱紧与张开的状态;在无需实现摆臂机构7的抱紧与张开时可通过锁止机构5对升降机构4进行锁止,使得升降机构4无法进行下降与上升动作,进而无法实现对摆臂机构7的抱紧与张开状态的控制。

其中阻尼器411的作用是,当用户坐下时能够起到很大的缓冲效果,臂部能够缓缓抱住,起身时,也有一定的回弹阻尼效果,臂部缓缓弹回,避免夹抱的太紧。

其中限位块410的作用是,可限定升降顶框42的下降位置,当用户坐下时,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和承重能力,免于长时间受到到压力下的变形。

其中转动轴45、滑动轴46的作用是,转动轴45端固定,滑动轴46端能够左右滑动模块,来控制升降机构4的升降活动。

其中升降机构4的作用是,垂直升降,稳定性强,当用户坐下,具备可伸缩性,拨动臂部,经过调节速度后的气弹簧73可缓缓抱住,回弹性后的速度,可伸展调节坐面无起伏。

其中弹珠结构的作用是,当呈现锁住状态的时候,钢珠59弹入到弹珠孔510内,让锁止杆54不晃动;另一方面解锁状态时,能够达到限位的作用,当控制杆55扭动后,锁止杆54呈现翻转状态,钢珠59受到力的挤压具有回弹性,钢珠59能够抵挡住锁止杆54的一侧,让其不再能呈现垂直状态。

其中锁止杆54的作用是,如图6所示展示的是锁止杆54立起来的锁住状态,顶住了锁止上顶块51和锁止下顶块52,当用户坐下时,联动不了升降机构4,故形成不了联动动作,故两个摆臂本体71始终呈现张开状态;反之,扭动控制杆55后锁止杆54翻转,解锁状态,锁止杆54下沉,联动成立,臂部摆臂本体71抱紧,锁止杆54的两端弧形的设计,利于对锁止杆54翻转。

其中气弹簧73的作用是,具有防抱死功能,双臂合拢,防止因抱的太紧而采取的防抱死安全措施,另一方面,根据使用者的腰围大小,可自调节摆臂本体71的幅度,当用户需要推开一侧或者两侧手臂,回弹速度慢,防止回弹速度过快造成伤害。

其中三角座74的作用是,承接联动的关节点,轴承旋转,力的转换,两侧拉动。

其中复位弹簧76的作用是,起到复位作用,能将下侧阻尼器411拉回来。

其中拉杆77的作用是,直接拉动升降机构4。

其中摆动机构3的作用是,可实现椅子前后摆动,模仿儿时在母亲的怀里哄睡逗玩感。

其中转盘机构2的作用是,可使得椅子具有旋转功能。

其中阻尼器411和气弹簧73均为现有技术。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