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用定位及辅助装置

一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用定位及辅助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用定位及辅助装置,包括连接板,连接板沿其圆周方向固定设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固定板的末端均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定位板,定位板上均螺纹连接有定位螺钉;穿刺引导板与定位板的形状相同,且穿刺引导板的下端设有穿刺引导部,穿刺引导部上沿其厚度方向固定嵌套有水平设置的穿刺引导套,穿刺引导套的背面设有穿刺引导孔;穿刺引导板可竖直固定在固定板的末端;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以精准引导穿刺针,使穿刺针精准到达患者颅内血肿的手术靶点,提高微创穿刺手术的成功率;同时穿刺引导板可辅助固定内镜手术通道,方便内镜手术,操作空间大,使用灵活方便,而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8128786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221980989.3

  • 申请日2022-07-29

  • 分类号A61B90/11(2016.01);A61B17/34(2006.01);

  • 代理机构新乡市挺立众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2;

  • 代理人刘爽

  • 地址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新延路

  • 入库时间 2023-01-19 01:01: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27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用定位及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立体定向微创治疗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改善患者预后的最重要的手段,立体定向微创治疗是通过CT扫描患者头颅确定穿刺靶点,然后通过穿刺设备对准穿刺靶点进行穿刺手术,现有的为了降低立体定向成本市场上出现了立体定向支架,通过立体定向支架来辅助定位患者头颅的穿刺靶点及穿刺通道,但是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操作空间小,操作繁琐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用定位及辅助装置,可以精准引导穿刺针,使穿刺针精准找准患者颅内的血肿靶点进行微创手术,提高微创穿刺手术的成功率,同时固定板可辅助固定内镜手术通道,方便内镜手术,操作空间大,不仅使用灵活方便,而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用定位及辅助装置,包括连接板、固定板、定位板、定位螺钉和穿刺引导板,所述连接板沿其圆周方向等间距固定设有不少于四个水平设置的固定板,固定板的末端均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下端均开设有定位螺纹孔,且定位螺纹孔内均螺纹连接有定位螺钉;所述定位板的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刻度线;所述穿刺引导板与定位板的形状相同,且穿刺引导板的下端设有穿刺引导部,所述穿刺引导部上沿其厚度方向固定嵌套有水平设置的穿刺引导套,穿刺引导套的背面设有穿刺引导孔,且穿刺引导孔在穿刺引导板的相对位置与定位螺纹孔在定位板的相对位置相适配;所述穿刺引导板可竖直固定在固定板的末端。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定位板和定位螺钉的数量均为六个。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为圆柱体结构,且连接板的上表面沿其圆周方向等间距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的结构与固定板头部的结构相适配,固定板的头部通过螺丝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末端设有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凸起的背面开设有容纳固定板的夹持槽,且定位板的正面及两侧壁均与夹持槽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的背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且该滑槽内滑动嵌套有连接滑块,连接滑块的背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固定板的背面均开设有螺纹孔一,定位板均通过螺丝贯穿连接孔及与其对应的螺纹孔一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穿刺引导部包括引导板A和引导板B,所述引导板A与穿刺引导板一体成型,引导板B设置于引导板A的下端,且引导板B底面的两端开设有竖直设置的螺纹孔二,引导板A的底面位于对应螺纹孔二的位置处开设有与其相适配的螺纹孔三,引导板B通过锁紧螺丝贯穿螺纹孔二和螺纹孔三与引导板A固定连接,锁紧后的引导板A底面与引导板B顶面相贴合,所述引导板A底面和引导板B顶面相互对称的开设有半圆槽,且穿刺引导套嵌套在引导板A和引导板B之间的半圆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穿刺引导套为由半圆柱体结构的引导套A和半圆柱体结构的引导套B相互扣合而成的圆柱体结构,且引导套A的扣合面设有凸起,引导套B的扣合面位于对应凸起的位置处开设有与其结构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引导套A和引导套B扣合面的中心位置沿其长度方向对称开设有半圆槽,且引导套A和引导套B之间的半圆槽形成穿刺引导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用定位及辅助装置,通过该定位及辅助装置在微创穿刺手术时可以精准引导穿刺针,使穿刺针精准找准患者颅内的血肿进行微创手术,提高微创穿刺手术的成功率,同时固定板可辅助固定内镜手术通道,方便内镜手术,操作空间大,不仅使用灵活方便,而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及辅助装置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定位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微创穿刺时定位及辅助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穿刺引导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穿刺引导板上穿刺引导部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穿刺引导套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板、101定位槽、2固定板、201卡接凸起、3定位板、301滑槽、302定位螺纹孔、4定位螺钉、5连接滑块、6穿刺引导板、7穿刺引导部、701引导板A、702引导板B、8穿刺引导套、801引导套A、802引导套B、803穿刺引导孔、9锁紧螺丝、10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用定位及辅助装置,包括连接板1、固定板2、定位板3、定位螺钉4和穿刺引导板6,所述连接板1沿其圆周方向等间距固定设有六个水平设置的固定板2;所述连接板1为圆柱体结构,且连接板1的上表面沿其圆周方向等间距开设有定位槽101,定位槽101的结构与固定板2头部的结构相适配,固定板2的头部通过螺丝与连接板1固定连接;固定板2的末端均竖直设置的定位板3,所述固定板2的末端设有卡接凸起201,所述卡接凸起201的背面开设有容纳固定板2的夹持槽,且定位板3的正面及两侧壁均与夹持槽紧密贴合;所述定位板3的下端均开设有定位螺纹孔302,且定位螺纹孔302内均螺纹连接有定位螺钉4;所述定位板3的背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301,且该滑槽301内滑动嵌套有连接滑块5,连接滑块5的背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固定板2的背面均开设有螺纹孔一,定位板3均通过螺丝贯穿连接孔及与其对应的螺纹孔一与固定板2固定连接;所述穿刺引导板6与定位板3的形状相同,且穿刺引导板6的下端设有穿刺引导部7,所述穿刺引导部7上沿其厚度方向固定嵌套有水平设置的穿刺引导套8,穿刺引导套8的背面设有穿刺引导孔803,且穿刺引导孔803在穿刺引导板6的相对位置与定位螺纹孔302在定位板3的相对位置相适配;所述穿刺引导板6可竖直固定在固定板2的末端,所述定位板3和穿刺引导板6的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上均设有刻度线10。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借助外部带有马克贴的影像在3Dslicer等软件找到目标靶点;结合临床,设计通过目标靶点的穿刺手术通道中心线;通过定位贴标记直线与头颅表面的两处交汇点(即穿刺点和穿刺手术通道延长至头颅另一侧的穿刺虚拟出颅点);测量穿刺点头皮、颅骨到靶点的距离,计算手术通道长度,将安装好的定位及辅助装置放置在患者头颅上,并旋拧其中两个相对的定位螺钉4使其分别对准上述所述的穿刺点和穿刺虚拟出颅点,此时顶紧穿刺点和穿刺虚拟出颅点的定位螺钉4之间为一条直线,该直线与穿刺手术通道重叠,旋拧其余的定位螺钉4使其定位端对患者头颅进行卡紧固定,将穿刺点侧的定位板3拆卸,然后将穿刺引导板6固定在该侧的固定板2上,并通过刻度线10确定引导板6的安装位置,安装好穿刺引导板6后将穿刺针沿着穿刺引导孔803对患者头颅进行穿刺手术,且通过测量的穿刺点到靶点之间距离确定穿刺针的穿刺深度;穿刺引导套8有多种型号,且不同型号穿刺引导套8的穿刺引导孔803孔径大小不同,根据需求可以使用穿刺引导孔803孔径较大的穿刺引导套8可辅助固定神经内镜手术通道。

本实施例的定位及辅助装置通过该定位及辅助装置在微创穿刺手术时可以精准引导穿刺针,使穿刺针精准到达患者颅内的血肿靶点进行微创穿刺手术,提高微创穿刺手术的成功率,同时固定板可辅助固定内镜手术通道,方便内镜血肿清除手术,操作空间大,不仅使用灵活方便,而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进一步的,所述穿刺引导套8为由半圆柱体结构的引导套A801和半圆柱体结构的引导套B802相互扣合而成的圆柱体结构,且引导套A801的扣合面设有凸起,引导套B802的扣合面位于对应凸起的位置处开设有与其结构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引导套A801和引导套B802扣合面的中心位置沿其长度方向对称开设有半圆槽,且引导套A801和引导套B802之间的半圆槽形成穿刺引导孔803;所述穿刺引导部7包括引导板A701和引导板B702,所述引导板A701与穿刺引导板6一体成型,引导板B702设置于引导板A701的下端,且引导板B702底面的两端开设有竖直设置的螺纹孔二,引导板A701的底面位于对应螺纹孔二的位置处开设有与其相适配的螺纹孔三,引导板B702通过锁紧螺丝9贯穿螺纹孔二和螺纹孔三与引导板A701固定连接,锁紧后的引导板A701底面与引导板B702顶面相贴合,所述引导板A701底面和引导板B702顶面相互对称的开设有半圆槽,且穿刺引导套8嵌套在引导板A701和引导板B702之间的半圆槽内,通过旋拧锁紧螺丝9使引导板A701和引导板B702扣合对穿刺引导套8夹紧定位,并通过穿刺引导套8对穿刺针进行引导导向,穿刺引导套8拆装方便。

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借助外部带有马克贴的影像在3Dslicer等软件找到目标靶点;结合临床,设计通过目标靶点的穿刺手术通道中心线;通过定位贴标记直线与头颅表面的两处交汇点(即穿刺点和穿刺手术通道延长至头颅另一侧的穿刺虚拟出颅点);测量穿刺点头皮、颅骨到靶点的距离,计算手术通道长度,将安装好的定位及辅助装置放置在患者头颅上,并旋拧其中两个相对的定位螺钉4使其分别对准上述所述的穿刺点和穿刺虚拟出颅点,此时顶紧穿刺点和穿刺虚拟出颅点的定位螺钉4之间为一条直线,该直线与穿刺手术通道重叠,旋拧其余的定位螺钉4使其定位端对患者头颅进行卡紧固定,将穿刺点侧的定位板3拆卸,然后将穿刺引导板6固定在该侧的固定板2上,并通过刻度线10确定引导板6的安装位置,将穿刺引导套8放置于穿刺引导部7的半圆槽内,旋拧锁紧螺丝9对穿刺引导套8进行锁紧固定,安装好穿刺引导板6后将穿刺针沿着穿刺引导孔803对患者头颅进行穿刺手术,且通过测量的穿刺点到靶点之间距离确定穿刺针的穿刺深度;使用穿刺引导孔803孔径较大的穿刺引导套8可辅助固定神经内镜手术通道,方便内镜血肿清除手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