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现浇楼板用鱼腹式型钢支撑梁模支撑体系

现浇楼板用鱼腹式型钢支撑梁模支撑体系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现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现浇楼板用鱼腹式型钢支撑梁模支撑体系,包括鱼腹式型钢支模架和轮扣式支模架;所述鱼腹式型钢支模架包括鱼腹式支撑型钢、顶托、调节套管、承插件和梁底支撑型钢,其中:所述鱼腹式支撑型钢设于相邻两梁间的现浇板底模下方,用于顶紧现浇板底模;所述顶托的顶部承托所述鱼腹式支撑型钢的端部,底部通过调节套管连接承插件;所述承插件的另一端通过调节套管连接轮扣式支模架;所述梁底支撑型钢设于梁底的底模下方,用于顶紧现浇底模,且其两端插入梁两侧的所述承插件的承插口内。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减少专用于现浇板支模架的立杆和挂杆材料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工消耗,节约工程成本,节能降耗。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16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现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现浇楼板用鱼腹式型钢支撑梁模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目前,民用建筑常用的现浇板模板支撑体系中,虽然铝膜、钢模、复合材料模板作为新型模板工艺的代表,但其在价格上特点,仍然被一些承包人拒绝;故传统的满堂钢管支模架,在建筑模板施工工艺中,仍然是一种主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尽管其布置灵活、施工方便,但也存在如下一些弊端:

1、材料用量大,相对费时费工;

2、受梁板支撑构件(一般配套采用φ48钢管)强度弱,导致立杆布置密度较大(一般的布置成1.2m×0.9m/1.2m/1.5m),施工检查时,受立杆密度的影响,对作业人员和检查人员的交通干扰大;

3、整个支模架的立杆的强度应力比较小,无法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一般情况下,立杆强度利用率不足50%,尤其是在一般住宅建筑中;

4、配套使用的梁底、板底支撑架管却因为其材料的规格尺寸较小,往往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即使在一些较小的跨度中,钢管的强度和刚度足以满足现浇板的施工荷载要求,但也经常发生因混凝土自重的荷载作用下发生局部挤压变形的现象,造成梁底局部变形。

为改善传统的满堂钢管支模架在施工中的上述弊端,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满堂钢管支模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用于现浇楼板的鱼腹式型钢支撑梁模支撑体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现浇楼板用鱼腹式型钢支撑梁模支撑体系。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现浇楼板用鱼腹式型钢支撑梁模支撑体系,包括鱼腹式型钢支模架和轮扣式支模架;所述鱼腹式型钢支模架包括鱼腹式支撑型钢、顶托、调节套管、承插件和梁底支撑型钢,其中:所述鱼腹式支撑型钢设于相邻两梁间的现浇板底模下方,用于顶紧现浇板底模;所述顶托的顶部承托所述鱼腹式支撑型钢的端部,底部通过调节套管连接承插件;所述承插件的另一端通过调节套管连接轮扣式支模架;所述梁底支撑型钢设于梁底的底模下方,用于顶紧现浇底模,且其两端插入梁两侧的所述承插件的承插口内。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现浇楼板用鱼腹式型钢支撑梁模支撑体系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鱼腹式型钢支模架还包括用于限位梁底两侧模板的定位挡块,所述定位挡块可拆卸的固定安装于所述梁底支撑型钢。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现浇楼板用鱼腹式型钢支撑梁模支撑体系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挡块包括方型套管和设于所述方型套管底部的L型定位块,所述方型套管可拆卸的套装于所述梁底支撑型钢上。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现浇楼板用鱼腹式型钢支撑梁模支撑体系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鱼腹式支撑型钢采用型钢腹板为中间高两端低的横截面呈“工”型的变截面钢梁;所述梁底支撑型钢采用槽钢或工型钢。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现浇楼板用鱼腹式型钢支撑梁模支撑体系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顶托包括托槽和设于所述托槽底部的螺杆,所述托槽用于承托所述鱼腹式支撑型钢。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现浇楼板用鱼腹式型钢支撑梁模支撑体系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套管包括螺套和设于所述螺套底部的用于承插承插件或轮扣式支模架的套管,所述螺套的顶部焊接有调节扳手。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现浇楼板用鱼腹式型钢支撑梁模支撑体系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承插件包括插管、承插口和螺柱,所述插管设于所述承插口顶部,所述螺柱设于所述承插口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现浇楼板用鱼腹式型钢支撑梁模支撑体系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承插口的侧面还设有与其相垂直的第二承插口,纵向和横向的梁底支撑型钢均通过紧固螺钉分别固定与承插口和第二承插口内。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现浇楼板用鱼腹式型钢支撑梁模支撑体系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梁底支撑型钢的中部还通过顶托和调节套管连接所述轮扣式支模架。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现浇楼板用鱼腹式型钢支撑梁模支撑体系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轮扣式支模架包括立杆和设于立杆上的轮扣以及两端连接两立杆上轮扣的横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现浇楼板用鱼腹式型钢支撑梁模支撑体系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满堂钢管支模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在保留原有梁底支模架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梁底和板底支撑结构,充分利用立杆和型钢的强度,将现浇板的全部或部分荷载传递给梁的支模架立杆,达到减少专用于现浇板支模架的立杆和挂杆材料的目的,并且能够达到减少周转架料,节约租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工消耗,节约工程成本,节能降耗;相对于传统的满堂模板支撑架而言,可作为一种绿色施工的措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现浇楼板用鱼腹式型钢支撑梁模支撑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提供的所述鱼腹式型钢支模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提供的所述顶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提供的所述顶托的侧视图;

图5是图2提供的所述承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现浇楼板用鱼腹式型钢支撑梁模支撑体系,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包括鱼腹式型钢支模架2和轮扣式支模架1。

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所述鱼腹式型钢支模架2包括鱼腹式支撑型钢201、顶托202、调节套管203、承插件204和梁底支撑型钢205,其中:

所述鱼腹式支撑型钢201设于相邻两梁间的现浇板底模下方,用于顶紧现浇板底模;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所述鱼腹式支撑型钢201采用型钢腹板为中间高两端低的横截面呈“工”型的变截面钢梁。具体实施时,可根据房间的跨度选择不同规格的鱼腹式支撑型钢,合理选择合适高度的变截面工字型梁满足支模强度的要求。

所述顶托202的顶部抵接所述鱼腹式支撑型钢201的端部,底部通过调节套管203连接承插件204。优选的,如附图2至附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顶托202包括托槽2021和设于所述托槽2021底部的螺杆2022,所述托槽2021用于承托所述鱼腹式支撑型钢201,所述螺杆2022螺接所述承插件204。

如附图2和附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承插件204包括插管2041、承插口2042和螺柱2043,所述插管2041设于所述承插口2042顶部,用于与所述顶托202插接,所述螺柱2043设于所述承插口2042底部,与所述轮扣式支模架1通过调节套管203连接。

所述梁底支撑型钢205设于梁底的底模下方,用于顶紧现浇底模,且其两端插入梁两侧的所述承插件204的承插口2042内,如附图2所示。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所述梁底支撑型钢205采用槽钢或工型钢,一般采用6.3#Q235槽钢,其长度可根据支模架的方案设计特殊的情况下,可采用其他规格型号的型钢。传统的支撑架采用配套的φ48的方管作为梁底支撑横梁,材料的抗弯强度低,刚度小,用在梁截面较大处时,容易产生向下的弯曲变形,本实施例中将梁底的托梁改成抗弯强度和刚度更高的型钢(槽钢或工字钢),并通过在其腹板上开销孔,可采用销片固定其与梁模的相对位置。

优选的,如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调节套管203包括螺套2031和设于所述螺套底部的用于承插承插件或轮扣式支模架的套管2032,所述螺套2031的顶部焊接有调节扳手20312。

优选的,如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梁底支撑型钢205的中部还通过顶托202和调节套管203连接所述轮扣式支模架1,这种情况适用于宽度较宽的主梁,提高轮扣式支模架的支撑强度。

具体的,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轮扣式支模架1包括立杆101和设于立杆上的轮扣1012以及两端连接两立杆上轮扣的横杆102,该轮扣式支模架为现有技术的直接套用,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鱼腹式型钢支模架2还设有用于限位梁底两侧模板的定位挡块206,所述定位挡块206可拆卸的固定安装于所述梁底支撑型钢205。

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所述定位挡块206包括方型套管2061和设于所述方型套管底部的L型定位块2062,所述方型套管可拆卸的套装于所述梁底支撑型钢上,通过插销固定于所述梁底支撑型钢,用于固定其与梁模的相对位置,并用于夹紧梁侧模和梁的纵向定位,防止梁模在砼的浇筑过程的偏位或跑模。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如附图2和附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承插口2042的侧面还设有与其相垂直的第二承插口2044,纵向和横向的梁底支撑型钢205均通过紧固螺钉分别固定与承插口和第二承插口内。所述第二承插口的设置,能实现横向和纵向梁底支撑型钢的连接,适用于#型梁的支模施工。

值得说明的是:1、对于跨度较小的现浇板,可根据房间的跨度,布置成1.2m×1.8/2.1m或0.9m×2.4m(适用的跨度可达到3.6m),适用于住宅建筑的一般房间和厨房、卫生间、书房等部位。

2、对于民用建筑中,跨度较小的房间(如阳台、过道),则没有明显的优势,仍可采用传统的满堂支模架的形式。

采用本模支撑体系充分利用了立杆和型钢的强度,减少了满堂钢管支模架的立杆和挂杆的数量,降低材料使用量,进而达到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但可以预见的是,对于梁跨度较大的建筑物,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材料消耗量将大大降低。像朗庭公寓楼这样的大开间、大进深的公共建筑,对就支模架而言,其周转材的节约量初步预计可降低30%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