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烹饪锅具用手柄及烹饪锅具

一种烹饪锅具用手柄及烹饪锅具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锅具用手柄及烹饪锅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锅具用手柄包括手柄壳体和电池组件,手柄壳体上设有电池仓,手柄壳体上还设有与电池仓相连通的限位孔;电池组件包括电池外壳和按钮,电池外壳设于电池仓内,按钮设于电池外壳外,且按钮能够伸入或退出限位孔。该手柄电池组件可通过按钮定位安装于手柄壳体的电池仓内,并可以通过按压按钮实现电池组件的拆卸,便于用户安装更换电池组件,提高用户满意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锅具,通过应用上述烹饪锅具用手柄,手柄电池可拆卸,便于用户安装更换电池,提高用户满意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8009445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2235621.0

  • 申请日2022-08-24

  • 分类号A47J45/06(2006.01);H01M50/244(2021.01);H01M50/289(2021.01);

  • 代理机构深圳品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715;

  • 代理人朱民

  • 地址 311103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杭经济开发区临平大道592号

  • 入库时间 2023-01-09 22:01:4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13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锅具用手柄及烹饪锅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烹饪锅具大都只有容器功能,烹饪过程中,只能人工凭感觉掌握锅内的温度,不能精确掌握锅具内的火候温度,对烹饪者的厨艺要求较高,且食物的口感一致性无法得到保证。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市面上推出了一种智能烹饪锅具,在锅具的手柄连接座处设置测温组件,通过测温检测锅具内部温度,并将温度信息反馈至锅具的手柄上,以提醒烹饪者。

现有技术中的智能烹饪锅具的手柄电池一般不可拆卸,或有螺钉锁付的电池盒,需要打开电池盒才能取出和安装电池,不便于用户操作。

因此,亟待需要一种烹饪锅具用手柄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烹饪锅具用手柄,手柄电池可拆卸,便于用户安装更换电池,提高用户满意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烹饪锅具,通过应用上述烹饪锅具用手柄,手柄电池可拆卸,便于用户安装更换电池,提高用户满意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锅具用手柄,用于与锅体固定连接,所述手柄包括:

手柄壳体,其上设有电池仓,所述手柄壳体上还设有与所述电池仓相连通的限位孔;

电池组件,包括电池外壳和按钮,所述电池外壳设于所述电池仓内,所述按钮设于所述电池外壳外,且所述按钮能够伸入或退出所述限位孔。

作为所述烹饪锅具用手柄的可选方案,所述按钮包括按钮盖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按钮盖和所述电池外壳之间,所述弹性件用于使所述按钮盖相对于所述电池外壳弹性升降,以使所述按钮盖伸入或退出所述限位孔。

作为所述烹饪锅具用手柄的可选方案,所述电池外壳上设有容纳槽,所述按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容纳槽的开口端的挡片,所述按钮盖包括按压导向部和限位部,所述挡片上设有供所述按压导向部穿过的导向孔,所述限位部能够与所述挡片靠近所述电池外壳的表面相抵接。

作为所述烹饪锅具用手柄的可选方案,所述挡片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容纳槽的开口端。

作为所述烹饪锅具用手柄的可选方案,所述电池仓内设有按钮导向面,所述按钮导向面位于所述限位孔靠近所述电池仓开口端的一侧。

作为所述烹饪锅具用手柄的可选方案,所述电池外壳可抽拉地设于所述电池仓内,所述按钮导向面为斜面,所述按钮导向面沿所述电池外壳的装入方向逐渐向靠近所述手柄壳体的中心线方向延伸。

作为所述烹饪锅具用手柄的可选方案,所述电池仓内设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沿所述电池组件的装入方向逐渐向靠近所述手柄壳体的中心线方向延伸,所述电池外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斜面配合的第二导向斜面。

作为所述烹饪锅具用手柄的可选方案,所述电池外壳包括拆装端,所述拆装端与所述电池仓密封配合且所述拆装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电池仓外。

作为所述烹饪锅具用手柄的可选方案,所述拆装端包括密封部和手持部,所述密封部的外壁与所述电池仓的内壁密封配合,所述手持部盖设于所述电池仓的开口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锅具,包括锅体和如上所述的烹饪锅具用手柄,所述手柄固定连接于所述锅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锅具用手柄,包括手柄壳体和电池组件,手柄壳体上设有电池仓,手柄壳体上还设有与电池仓相连通的限位孔;电池组件包括电池外壳和按钮,电池外壳设于电池仓内,按钮设于电池外壳外,且按钮能够伸入或退出限位孔。该手柄电池组件可通过按钮定位安装于手柄壳体的电池仓内,并可以通过按压按钮实现电池组件的拆卸,便于用户安装更换电池组件,提高用户满意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锅具,通过应用上述烹饪锅具用手柄,手柄电池可拆卸,便于用户安装更换电池,提高用户满意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锅具用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锅具用手柄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件装入手柄壳体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柄壳体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柄壳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性密封件与手柄壳体配合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件安装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件拆卸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手柄壳体;11、电池仓;111、限位孔;112、凹槽;12、第一导向斜面;13、按钮导向面;14、隔板;141、通孔;15、容纳腔;16、盖板;

2、电池组件;21、电池外壳;211、容纳端;2111、容纳槽;2112、第二导向斜面;212、拆装端;2121、密封部;2122、手持部;2123、散热腔体;22、电芯;23、按钮;231、按钮盖;2311、按压导向部;2312、限位部;232、弹性件;233、挡片;

3、弹性密封件;31、密封固定部;32、连接部;33、按压部;331、凸台;

4、蓝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锅具用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锅具用手柄的剖视图。如图1-图2所示,该手柄包括手柄壳体1、电池组件2和蓝牙板4。手柄壳体1内设有电池仓11,电池组件2设于电池仓11内,并与蓝牙板4电连接,电池组件2用于向蓝牙板4及锅具的其他机构提供电动动力。

图2中,手柄壳体1内还设有容纳腔15,容纳腔15与电池仓11由隔板14隔开,隔板14上设有供蓝牙板4的电极触点穿过的通孔141。隔板14可作为蓝牙板4及电池组件2的安装限位结构,保证蓝牙板4与电池组件2能够电连接的同时,保持两者安装空间的相对独立。

图2中,手柄壳体1包括封盖容纳腔15开口的盖板16。盖板16可拆卸地盖设于容纳腔15的开口端。盖板16上设有支撑柱,支撑柱能够与蓝牙板4抵接,以支撑蓝牙板4,保证蓝牙板4的稳定性。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组件2装入手柄壳体1的局部剖视图。如图3所示,电池组件2的第一端可抽拉地设于电池仓11内,其第二端外露并密封盖设于电池仓11的开口端,通过抽拉电池组件2的方式实现电池组件2的安装及拆卸,提高电池组件2拆装的便利性。

图3中,电池组件2包括电池外壳21、电芯22和按钮23。电芯22设于电池外壳21内,用于提供电力。示例性地,多个电芯22串联连接并设于电池外壳21内。按钮23设于电池外壳21外,手柄壳体1上设有与按钮23相配合的限位孔111,按钮23能够相对于电池外壳21弹性伸缩,当按钮23自动伸长穿入限位孔111时,可将电池外壳21锁紧于手柄壳体1上,避免电池组件2脱离手柄壳体1的电池仓11;当按钮23在外力作用下缩回退出限位孔111时,可将电池组件2抽出手柄壳体1的电池仓11,完成电池组件2的拆卸。通过按钮23与手柄壳体1的限位孔111的配合,可提高电池组件2安装的稳定性。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组件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结合图3所示,电池外壳21包括容纳端211和拆装端212,电芯22设于容纳端211内,拆装端212至少部分位于手柄壳体1的电池仓11的外部,通过拆装端212实现电池外壳21密封安装于手柄壳体1上。

拆装端212包括密封部2121和手持部2122,密封部2121的外壁与电池仓11的内壁紧密配合,以实现电池外壳21与手柄壳体1之间的密封连接;手持部2122外露于电池仓11外,便于用户手持抽拉。可选地,密封部2121的外壁上围设有密封垫,通过密封垫能够提高电池外壳21与手柄壳体1之间的密封性。示例性地,密封垫可以为硅胶密封垫,硅胶材料的柔性更好,便于电池外壳21安装和拆卸。可选地,手持部2122的外周面上设有防滑纹,以便于用户抽拉操作。示例性地,防滑纹可以设计为具有美观效果的纹路,即可实现防滑作用,当电池组件2装入手柄壳体1后,又可以提高手柄整体的美观性。

由于拆装端212远离加热源,且拆装端212的手持部2122完全外露于手柄壳体1外还可以作为电池组件2的散热部,能够提高电池组件2的散热效果。优选地,拆装端212内设有散热腔体2123,散热腔体2123内设有导热材料,能够将电池组件2内部的热量及时散出,提高散热效果及安全性。示例性地,导热材料可以是铝材料或导热硅脂等,在此不再一一举例说明。电池组件2的散热部外露于手柄外端,不被包裹,并远离加热源一侧,能够提高散热性能,且散热部的设置不会对电池组件2的整体密封性能造成影响,保证电池组件2的防水密封性。

继续参见图3-图4,按钮23包括挡片233、按钮盖231和弹性件232,电池外壳21上设有容纳槽2111,弹性件232的一端与容纳槽2111的底部抵接,其另一端与按钮盖231的内部顶面抵接,挡片233固定于电池外壳21上,挡片233上设有供按钮盖231穿过的导向孔。按钮盖231包括按压导向部2311和限位部2312,限位部2312的直径大于挡片233上导向孔的直径,从而利用挡片233对按钮盖231进行限位安装,按压导向部2311的直径略小于挡片233上导向孔的直径,减小按钮盖231与挡片233直径的摩擦力。按压按钮盖231能够压缩弹性件232并使按钮盖231向电池外壳21内部方向移动,按钮盖231退出手柄壳体1的限位孔111,按钮盖231位于解锁位置,以便于取出电池组件2;释放按钮盖231,按钮盖231在弹性件232的作用下能够向电池外壳21外部方向移动,按钮盖231伸入手柄壳体1的限位孔111内,按钮盖231位于锁紧位置,将电池组件2固定于手柄壳体1上。优选地,按钮盖231的内部设有导向柱,弹性件232套设在导向柱上,导向柱的端面与容纳槽2111的底部间隔设置,保证弹性件232沿导向柱的方向伸缩,同时可以避免弹性件232脱离按钮盖231,保证按钮盖231能够弹性按压复位。按钮23安装方法为:先将弹性件232安装于容纳槽2111,然后将按钮盖231的导向柱插入弹性件232的导向孔内,然后将挡片233套设在按钮盖231上,并将挡片233与电池外壳21固定连接。示例性地,挡片233与电池外壳21的固定连接可以是胶水粘结,也可以是紧固件固定连接,比如采用螺丝固定连接。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柄壳体1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柄壳体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5-图6所示,手柄壳体1内设有与电池组件2的按钮23配合的限位孔111,按钮盖231在弹性件232的弹性作用力下能够穿过手柄壳体1的限位孔111伸出至手柄壳体1外,从而实现将电池组件2限位固定于手柄壳体1的电池仓11内。由于按钮23仅在弹性件232的作用下,其按钮盖231位于远离电池外壳21的锁紧位置,为了便于按钮23的按钮盖231顺利进入手柄壳体1的限位孔111,手柄壳体1的电池仓11的内壁上设有按钮导向面13,按钮导向面13位于限位孔111靠近电池仓11开口端的一侧,按钮导向面13沿电池组件2装入方向逐渐向靠近手柄壳体1的中心线的方向延伸。按钮导向面13用于实现当电池组件2装入时对按钮23进行导向,便于按钮23的按钮盖231进入限位孔111内;当按钮23进入限位孔111后,按钮导向面13还可以用于防止电池组件2脱离电池仓11。

继续参见图5-图6,手柄壳体1的电池仓11内还设有第一导向斜面12,第一导向斜面12位于限位孔111靠近电池仓11内部的一侧,第一导向斜面12沿电池组件2的装入方向逐渐向靠近手柄壳体1的中心线的方向延伸。第一导向斜面12用于对电池外壳21进行导向,在电池组件2装入过程中,电池外壳21沿第一导向斜面12移动至安装位,保证电池组件2的定位安装。优选地,图6结合图4所示,电池外壳21上设有与第一导向斜面12配合的第二导向斜面2112,在电池组件2推入手柄壳体1的电池仓11的过程中,电池外壳21上的第二导向斜面2112与电池仓11内的第一导向斜面12配合,保证电池外壳21按第一导向斜面12的引导方向稳定地进入电池仓11内。此外,通过在电池外壳21上设置第二导向斜面2112,还可以节约电池外壳21的材料,仅需在电池外壳21与第一导向斜面12配合的位置凸设第二导向斜面2112即可,而无需将电池外壳21的整个外壁设置为第二导向斜面2112。示例性地,电池仓11内的第一导向斜面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导向斜面12平行间隔设置,电池外壳21上的第二导向斜面21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导向斜面2112平行间隔设置,且第一导向斜面12与第二导向斜面2112一一对应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斜面12和第二导向斜面2112的数量还可以是其他任意个数,在此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图7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弹性密封件3与手柄壳体1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手柄还包括弹性密封件3,弹性密封件3密封固定于限位孔111位于手柄壳体1外侧的一端。该弹性密封件3用于实现限位孔111的密封,避免水或杂物从限位孔111处进入手柄壳体1内部。弹性密封件3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按钮23的按钮盖231穿过限位孔111时,能够顺势将弹性密封件3顶起一点,当需要按压按钮23至解锁位置时,可按压弹性密封件3使其变形进而使得按钮23的按钮盖231移动至缩回手柄壳体1内部,然后顺势拉出电池组件2,完成电池组件2的拆卸。

参见图7,弹性密封件3包括密封固定部31、连接部32和按压部33。密封固定部31、连接部32和按压部33从外至内呈环形布置,密封固定部31用于与手柄壳体1密封固定连接。密封固定部31的厚度和按压部33的厚度均大于连接部32的厚度,便于按压部33相对于密封固定部31变形。按压部33靠近按钮23的一侧面上设有凸台331,提高按压可靠性。优选地,未按压弹性密封件3时,弹性密封件3的凸台331与按钮23的按钮盖231的端面间隔设置,避免误触使按钮盖231移动至解锁位置。优选地,为了提高手柄壳体1的外观美观性,同时便于弹性密封件3的安装定位,手柄壳体1位于限位孔111的周侧设有凹槽112(参考图5),凹槽112围绕限位孔111设置,凹槽112的形状与弹性密封件3的形状相同,以便于弹性密封件3的定位安装。进一步地,凹槽112的深度与弹性密封件3的密封固定部31的厚度相当,保证弹性密封件3固定于凹槽112内后,弹性密封件3的外观面与手柄壳体1的外观面平齐。优选地,为了提示操作人员按压弹性密封件3的按压部33,按压部33的外观面略高于连接部32的外观面,以便于操作人员快速定位按压部33的位置,同时可提升按压手感。可选地,弹性密封件3可以选用硅胶密封垫。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组件2的安装过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电池组件2装入时,电池组件2沿装入方向向手柄壳体1的电池仓11内推进,当按钮23至电池仓11开口端时,操作人员先将按钮23的按钮盖231按压至解锁位置,然后顺势将电池组件2推入电池仓11;然后继续推进电池组件2,在此过程中,按钮导向面13对按钮23进行导向,以便于按钮23的按钮盖231能够被按钮导向面13压至解锁位置,第一导向斜面12和第二导向斜面2112配合实现对电池外壳21的导向推入,便于电池外壳21在第一导向斜面12的作用下移动至安装位,保证电池外壳21上的电连接元件与蓝牙板4的电极触点定位接触,保证电连接;而当按钮23移动至手柄壳体1的限位孔111时,按钮23的按钮盖231在弹性件232的作用下移动至锁紧位置,按钮盖231穿过限位孔111并能够与限位孔111的侧壁抵接,操作人员会听到“咔哒”一声,提醒操作人员安装到位,按钮23实现对电池组件2的限位安装。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组件2的拆卸示意图。如图9所示,先向上按压按钮23使按钮23缩回退出限位孔111,同时向外拉电池外壳21的拆卸端,将电池组件2拉出电池仓11,当按钮23脱离限位孔111后,操作人员可单独手持电池外壳21将电池组件2完全拉出电池仓11,完成电池组件2的拆卸。

注意,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接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接合。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