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窄通道的无人叉车

一种用于窄通道的无人叉车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叉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窄通道的无人叉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前端固定设置有门架,所述门架上端中部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门架并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门架内部滑动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前端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部两侧均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前端均固定设置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前端均连接有内货叉,两个所述内货叉后端均固定设置有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连接在对应的连接块上,两个所述内货叉下端中部均固定设置有第二滑槽。本实用新型中,该装置可对不同宽度、长度的货物进行叉装,同时货叉可以拆卸安装,提高其实用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921325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合肥研湖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1882962.0

  • 发明设计人 黄长东;

    申请日2022-07-21

  • 分类号B66F9/075(2006.01);B66F9/12(2006.01);B66F9/24(2006.01);B66F9/14(2006.01);

  • 代理机构佛山知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83;

  • 代理人何江波

  •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经济开发区联东U谷产业园二期4-1栋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40: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2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叉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窄通道的无人叉车。

背景技术

叉车是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用额定起重量、载荷中心距、门架倾角等技术参数来表明叉车的结构特征和工作性能,通常分为内燃叉车、电动叉车等类型.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无人叉车也逐渐取代人力叉车,通过远程控制叉车即可实现自动搬运货物。

经检索,现有专利(公开号为:CN213950496U)公开了一种无人叉车,该专利技术虽然该无人叉车叉车臂可伸缩、安全性高,但是存在不能对货叉进行拆卸的问题,从而降低其实用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窄通道的无人叉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窄通道的无人叉车,该装置可对不同宽度、长度的货物进行叉装,同时货叉可以拆卸安装,提高其实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窄通道的无人叉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前端固定设置有门架,所述门架上端中部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门架并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门架内部滑动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前端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部两侧均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

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前端均固定设置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前端均连接有内货叉,两个所述内货叉后端均固定设置有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连接在对应的连接块上;

两个所述内货叉下端中部均固定设置有第二滑槽,两个所述内货叉外壁均滑动设置有外货叉,两个所述外货叉内部下端壁均固定设置有第二滑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车体为智能控制车体,通过车体控制该装置移动和叉货,第一滑块带动货叉在升降板内进行滑动,调节两个货叉之间的距离,适用于对不同宽度的货物进行叉装,通过电动伸缩杆推动外货叉使其在内货叉外壁滑动,调节货叉整体的长度,适用于对不同长度的货物进行叉装,且内货叉通过连接件连接在连接块上,然后通过固定销和螺母使其进行固定,方便使用者对其进行拆卸安装,叉不同大小的货物,通过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使升降板在门架内升降,实现该装置叉货升降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下端四角处均设置有移动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移动轮使该装置进行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门架内壁两侧中部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板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滑块,两个所述限位滑块分别在对应的限位滑槽内部滑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升降板在门架上限位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板中部螺纹连接在螺纹杆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纹杆转动带动升降板进行升降。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连接件内部均插设有固定销,两个所述固定销内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销对连接件和连接块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内货叉分别与对应的外货叉内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动伸缩杆推动外货叉滑动。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二滑块分别在对应的第二滑槽内部滑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高外货叉滑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窄通道的无人叉车,该装置内货叉通过连接件连接在连接块上,然后通过固定销和螺母使其进行固定,方便使用者对其进行拆卸安装,叉不同大小的货物,拆卸安装结构简单,提高其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窄通道的无人叉车,该装置在内货叉外壁滑动设置有外货叉,通过电动伸缩杆推动外货叉使其在内货叉外壁滑动,调节货叉整体的长度,适用于对不同长度的货物进行叉装,提高其多功能性。

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窄通道的无人叉车,该装置通过第一滑块带动货叉在升降板内进行滑动,调节两个货叉之间的距离,适用于对不同宽度的货物进行叉装,提高其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窄通道的无人叉车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窄通道的无人叉车的货叉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窄通道的无人叉车的叉架正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例说明:

1、车体;2、移动轮;3、门架;4、电机;5、螺纹杆;6、限位滑槽;7、升降板;8、第一滑槽;9、第一滑块;10、连接块;11、内货叉;12、连接件;13、固定销;14、螺母;15、第二滑槽;16、外货叉;17、电动伸缩杆;18、第二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窄通道的无人叉车,包括车体1,车体1前端固定设置有门架3,门架3上端中部固定设置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端贯穿门架3并固定连接有螺纹杆5,门架3内部滑动设置有升降板7,升降板7前端开设有第一滑槽8,第一滑槽8内部两侧均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9,两个第一滑块9前端均固定设置有连接块10,两个连接块10前端均连接有内货叉11,两个内货叉11后端均固定设置有连接件12,两个连接件12分别连接在对应的连接块10上,两个内货叉11下端中部均固定设置有第二滑槽15,两个内货叉11外壁均滑动设置有外货叉16,两个外货叉16内部下端壁均固定设置有第二滑块18,车体1为智能控制车体1,通过车体1控制该装置移动和叉货,第一滑块9带动货叉在升降板7内进行滑动,调节两个货叉之间的距离,适用于对不同宽度的货物进行叉装,通过电动伸缩杆17推动外货叉16使其在内货叉11外壁滑动,调节货叉整体的长度,适用于对不同长度的货物进行叉装,且内货叉11通过连接件12连接在连接块10上,然后通过固定销13和螺母14使其进行固定,方便使用者对其进行拆卸安装,叉不同大小的货物,通过电机4带动螺纹杆5转动,使升降板7在门架3内升降,实现该装置叉货升降功能。

车体1下端四角处均设置有移动轮2,通过移动轮2使该装置进行移动,门架3内壁两侧中部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滑槽6,升降板7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滑块,两个限位滑块分别在对应的限位滑槽6内部滑动,使升降板7在门架3上限位滑动,升降板7中部螺纹连接在螺纹杆5上,通过螺纹杆5转动带动升降板7进行升降,两个连接件12内部均插设有固定销13,两个固定销13内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14,通过固定销13对连接件12和连接块10进行固定,两个内货叉11分别与对应的外货叉16内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7,通过电动伸缩杆17推动外货叉16滑动,两个第二滑块18分别在对应的第二滑槽15内部滑动,提高外货叉16滑动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该用于窄通道的无人叉车使用时,车体1为智能控制车体1,通过车体1控制该装置移动和叉货,第一滑块9带动货叉在升降板7内进行滑动,调节两个货叉之间的距离,适用于对不同宽度的货物进行叉装,通过电动伸缩杆17推动外货叉16使其在内货叉11外壁滑动,调节货叉整体的长度,适用于对不同长度的货物进行叉装,且内货叉11通过连接件12连接在连接块10上,然后通过固定销13和螺母14使其进行固定,方便使用者对其进行拆卸安装,叉不同大小的货物,通过电机4带动螺纹杆5转动,使升降板7在门架3内升降,实现该装置叉货升降功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