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电池级高纯硫酸锰生产用锰矿粉酸浸调浆槽

一种电池级高纯硫酸锰生产用锰矿粉酸浸调浆槽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级高纯硫酸锰生产用锰矿粉酸浸调浆槽,包括调浆槽本体、以及用于对调浆槽本体内的物料形成搅拌的搅拌机构,所述调浆槽本体的底部向外连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锰矿粉酸浸调浆槽还包括除渣机构,所述除渣机构包括:进液筒,进液筒上均匀分布设置有诸多相应的过滤孔,且所述进液筒的底部可拆卸连接到所述出料管上;碗状除渣板,所述碗状除渣板可移动套设在所述进液筒上,碗状除渣板上设置有诸多刷毛,所述刷毛外围的碗状除渣板上则均匀分布设置有诸多相应的透液孔;手提杆,其底部固定连接到所述碗状除渣板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既能够有效对出料形成过滤,且能够有效便捷对附着于过滤机构上的杂物进行去除。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869012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省兴龙新能材料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1885976.8

  • 申请日2022-07-21

  • 分类号C22B3/02(2006.01);C22B3/04(2006.01);C22B47/00(2006.01);

  • 代理机构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黄一敏

  • 地址 364000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庙前镇坪头村园区南一区9号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31:2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22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级高纯硫酸锰生产用锰矿粉酸浸调浆槽,其主要用于在锰矿粉原料进入酸浸槽前,按设计固液比进行对锰矿粉进行调浆处理,且能够在物料输出进入酸浸槽时,有效便捷对杂质进行去除。

背景技术

两矿法生产电池级高纯硫酸锰工艺流程包括:氧化锰矿和硫铁矿两矿法酸浸、调整pH、固液分离、除重金属杂质(铅锌铜铁等)及固液分离、除轻金属杂质(铝、钙、镁等)及固液分离、除氟离子及固液分离、浓缩结晶、干燥等获得一水硫酸锰固体。

锰矿粉原料的酸浸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含有少量块状矿石以及塑料膜等杂物,在锰矿粉原料进入酸浸槽前,需经调浆槽按设计固液比进行调浆,调浆出料由渣浆泵扬送至酸浸槽,由于物料中含有杂物,经常出现泵损坏或者泵堵塞、管道堵塞,以及酸浸槽因杂物引起的故障问题,因此需要在调浆槽的出料端进行杂物隔离措施。所以现有的锰矿粉酸浸调浆槽的出料口大多设置有相应的过滤机构,而为了保持出料的顺畅性,则需要定时停机以对附着于过滤机构上的杂物进行去除,不仅生产效率较低,且除杂操作难度相对较大。

因此,设计一款既能够有效对出料形成过滤,且能够在不停机的状态下,有效便捷对附着于过滤机构上的杂物进行去除的电池级高纯硫酸锰生产用锰矿粉酸浸调浆槽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究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级高纯硫酸锰生产用锰矿粉酸浸调浆槽,该电池级高纯硫酸锰生产用锰矿粉酸浸调浆槽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池级高纯硫酸锰生产用锰矿粉酸浸调浆槽,包括调浆槽本体、以及用于对调浆槽本体内的物料形成搅拌的搅拌机构,所述调浆槽本体的底部向外连通连接有用于进行物料输出的出料管,所述锰矿粉酸浸调浆槽还包括除渣机构,所述除渣机构包括:

进液筒,所述进液筒的顶部密封连接有相应的密封板,进液筒上均匀分布设置有诸多相应的过滤孔,且所述进液筒的底部可拆卸连接到所述出料管上;

碗状除渣板,所述碗状除渣板的中部设有相应的导孔,通过所述导孔与所述进液筒配合将所述碗状除渣板可移动套设在所述进液筒上,所述导孔外围的碗状除渣板上均匀分布设置有诸多可对所述进液筒的外侧壁进行刷洗的刷毛,所述刷毛外围的碗状除渣板上则均匀分布设置有诸多相应的透液孔;

手提杆,所述手提杆的顶部延伸至所述调浆槽本体的槽口处上部,手提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到所述碗状除渣板的一侧。

所述进液筒和密封板是由工程塑料一体化成型加工而成,所述进液筒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可拆卸连接到所述出料管上。

所述碗状除渣板和手提杆是由工程塑料一体化成型加工而成,所述手提杆的顶部延伸至所述调浆槽本体的槽口处上部并向外翻折设有相应的把手。

所述调浆槽本体的两侧分别向上固接有相应的立柱,所述立柱之间固接有一相应的横梁,所述搅拌机构包含固定装置于所述横梁中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向下传动连接有相应的拌料轴,所述拌料轴的下部延伸至所述调浆槽本体的内部并均匀固接有多个相应的搅拌叶片。

所述调浆槽本体和出料管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所述碗状除渣板的导孔与所述进液筒的外侧壁之间呈间隙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除渣机构包括进液筒,通过设置于进液筒上的诸多过滤孔即可有效对出料过程中的杂物形成过滤,以防止出料过程中出现泵损坏或者泵堵塞、管道堵塞,以及酸浸槽因杂物引起的故障问题;每隔一段时间,通过人工带动手提杆以将碗状除渣板向上提起,在碗状除渣板的上升过程中,设置于碗状除渣板上的刷毛可有效对附着于进液筒上的杂物进行刷除,使其落入碗状除渣板内,从而有效对附着于进液筒上的杂物进行清理、去除;完成清理后,再将碗状除渣板复位即可。

从而实现:既能够有效对出料形成过滤,且能够在不停机的状态下,有效便捷对附着于碗状除渣板上的杂物进行去除。

2)本实用新型的刷毛外围的碗状除渣板上则均匀分布设置有诸多相应的透液孔,以确保碗状除渣板向上提起的过程中,浆料物料能够沿透液孔进行排出,从而使进入碗状除渣板内的杂物能够附着在碗状除渣板的底部,以确保杂物能被顺利清除。

3)本实用新型的进液筒和密封板是由工程塑料一体化成型加工而成,以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刚性和耐腐蚀效果,且进液筒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可拆卸连接到本实用新型的调浆槽本体的出料管上,既能够便于对进液筒进行装配,且当有部分杂物堵塞到进液筒上的过滤孔时,可直接将进液筒拆卸下来进行清理,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效果。

4)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易和成本低廉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液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碗状除渣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3,一种电池级高纯硫酸锰生产用锰矿粉酸浸调浆槽,包括调浆槽本体1、以及用于对调浆槽本体1内的物料形成搅拌的搅拌机构2,所述调浆槽本体1的底部向外连通连接有用于进行物料输出的出料管101,所述锰矿粉酸浸调浆槽还包括除渣机构3,所述除渣机构3包括:

进液筒301,所述进液筒301的顶部密封连接有相应的密封板3011,进液筒301上均匀分布设置有诸多相应的过滤孔3012,且所述进液筒301的底部可拆卸连接到所述出料管101上;

碗状除渣板302,所述碗状除渣板302的中部设有相应的导孔,通过所述导孔与所述进液筒301配合将所述碗状除渣板302可移动套设在所述进液筒301上,所述导孔外围的碗状除渣板302上均匀分布设置有诸多可对所述进液筒301的外侧壁进行刷洗的刷毛3021,所述刷毛3021外围的碗状除渣板302上则均匀分布设置有诸多相应的透液孔3022;

手提杆303,所述手提杆303的顶部延伸至所述调浆槽本体1的槽口处上部,手提杆303的底部固定连接到所述碗状除渣板302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除渣机构3包括进液筒301,通过设置于进液筒301上的诸多过滤孔3012即可有效对出料过程中的杂物形成过滤,以防止出料过程中出现泵损坏或者泵堵塞、管道堵塞,以及酸浸槽因杂物引起的故障问题;每隔一段时间,通过人工带动手提杆303以将碗状除渣板302向上提起,在碗状除渣板302的上升过程中,设置于碗状除渣板302上的刷毛3021可有效对附着于进液筒301上的杂物进行刷除,使其落入碗状除渣板302内,从而有效对附着于进液筒301上的杂物进行清理、去除;完成清理后,再将碗状除渣板302复位即可。

从而实现:既能够有效对出料形成过滤,且能够在不停机的状态下,有效便捷对附着于碗状除渣板302上的杂物进行去除。

本实用新型的刷毛3021外围的碗状除渣板302上则均匀分布设置有诸多相应的透液孔3022,以确保碗状除渣板302向上提起的过程中,浆料物料能够沿透液孔3022进行排出,从而使进入碗状除渣板302内的杂物能够附着在碗状除渣板302的底部,以确保杂物能被顺利清除。

所述进液筒301和密封板3011是由工程塑料一体化成型加工而成,所述进液筒301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可拆卸连接到所述出料管101上。

所述碗状除渣板302和手提杆303是由工程塑料一体化成型加工而成,所述手提杆303的顶部延伸至所述调浆槽本体1的槽口处上部并向外翻折设有相应的把手3031。

所述调浆槽本体1的两侧分别向上固接有相应的立柱4,所述立柱4之间固接有一相应的横梁5,所述搅拌机构2包含固定装置于所述横梁5中部的驱动电机201,所述驱动电机201的输出轴端向下传动连接有相应的拌料轴202,所述拌料轴202的下部延伸至所述调浆槽本体1的内部并均匀固接有多个相应的搅拌叶片203。

所述调浆槽本体1和出料管101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所述碗状除渣板302的导孔与所述进液筒301的外侧壁之间呈间隙设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