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超高层民用建筑的给排水结构

一种超高层民用建筑的给排水结构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高层民用建筑的给排水结构,包括排水机构,排水机构包括与地面支撑固定的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挡雨层,挡雨层的顶部四边侧固定安装有挡板,挡雨层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块对称的导雨板,两块导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挡雨层的两侧顶部开设有进水口,两个进水口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两个进水口的底部密封连通有排水管道,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通过设有的导雨板和进水口,方便在使用时导雨板对雨水进行引导,使雨水进入进水口内排出,通过设有的过滤网和排水管道,方便再使用时对一些杂物进行过滤,防止杂物进入排水管道内堵塞,通过设有的固定块,方便在使用时对装置进行固定。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811963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邢立杰;

    申请/专利号CN202220229104.X

  • 发明设计人 邢立杰;张爱华;

    申请日2022-01-27

  • 分类号E04D13/00(2006.01);E04D13/04(2006.01);B01D29/01(2006.01);E03F3/02(2006.01);E03F3/04(2006.01);E03B3/02(2006.01);E04H1/12(2006.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53000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新港街64号2号楼3单元601号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23:1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15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层民用建筑的给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超高层建筑指40层以上,高度100米以上的建筑物。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及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根据世界超高层建筑学会的新标准,300米以上为超高层建筑,2020年5月,中国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严格限制各地盲目规划建设超高层“摩天楼”,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2021年7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的通知》明确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现有的高层建筑排水结构未设置导雨板和进水口,无法对雨水进行引导,使雨水进入进水口内排出,同时也无法对一些杂物进行过滤,杂物进入排水管道内容易发生堵塞,同时也不方便进入屋顶进行检修及维护,降低了给排水结构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层民用建筑的给排水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房顶的水进行排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层民用建筑的给排水结构,包括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包括与地面支撑固定的高层建筑,所述高层建筑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挡雨层,所述挡雨层的顶部四边侧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雨层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块对称的导雨板,两块所述导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挡雨层的两侧顶部开设有进水口,两个所述进水口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两个所述进水口的底部密封连通有排水管道。

为了使得将未被排除的水进行排除,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两根所述排水管道的一侧密封连通有连接管,所述排水管道和连接管均掩埋在泥土内。

为了使得将排水使必要的装置进行固防止损坏,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两根所述排水管道的外部均活动连接有若干个固定器,若干个所述固定器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若干个螺栓,若干个所述螺栓与高层建筑固定连接。

为了使得使用人员时刻检查和维护装置延长装置的寿命,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挡雨层的顶部中部固定安装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与挡雨层顶部中部固定连接的小型房屋。

为了使得使用人员通过逃生通道进入房顶,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小型房屋的正面活动连接有屋门,所述屋门的正面边侧固定安装有门把手,所述小型房屋的内部开设有逃生通道。

为了使得防止雨水进入渗透楼层,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两块所述导雨板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口,两块所述导雨板的中部活动连接有阻雨板

为了使得使用人员握持耐握持把手将阻雨板打开,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两块所述阻雨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耐握持把手。

为了使得对阻雨板进行限位固定,防止雨水渗入,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两块所述阻雨板(2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对称的限位块,所述高层建筑的层数为40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有的导雨板和进水口,方便在使用时导雨板对雨水进行引导,使雨水进入进水口内排出,通过设有的过滤网和排水管道,方便再使用时对一些杂物进行过滤,防止杂物进入排水管道内堵塞,通过设有的固定块,方便在使用时对装置进行固定,防止装置损坏无法排水导致积水渗入住户房间;

2)通过设有的小型房屋,方便使用人员在使用时,进入屋顶进行检修及维护,延长装置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机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水机构;11、高层建筑;12、挡雨层;13、挡板; 14、导雨板;15、固定块;16、进水口;17、过滤网;18、排水管道;19、连接管;191、固定器;192、螺栓;2、辅助机构;21、小型房屋;22、屋门;23、门把手;24、阻雨板;25、耐握持把手;26、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层民用建筑的给排水结构,包括排水机构1,排水机构1包括与地面支撑固定的高层建筑11,高层建筑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挡雨层12,挡雨层 12的顶部四边侧固定安装有挡板13,挡雨层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块对称的导雨板14,两块导雨板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5,挡雨层12的两侧顶部开设有进水口16,两个进水口1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17,两个进水口16的底部密封连通有排水管道18。

在本实施例中:两根排水管道18的一侧密封连通有连接管19,排水管道18和连接管19均掩埋在泥土内。

通过设有的排水管道18,方便在使用时将屋顶的雨水通过排水管道18排入地底或装置内收集,防止雨水形成积水渗透至下层住户内。

在本实施例中:两根排水管道18的外部均活动连接有若干个固定器191,若干个固定器191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若干个螺栓192,若干个螺栓192与高层建筑11固定连接。

通过设有的固定器191,方便在使用时对排水管道18进行固定,防止排水管道18在使用时因内部雨水快速流动,而导致排水管道18 的剧烈晃动。

在本实施例中:挡雨层12的顶部中部固定安装有辅助机构2,辅助机构2包括与挡雨层12顶部中部固定连接的小型房屋21。

通过设有的挡雨层12,方便在使用时对雨水进行二次隔绝,防止雨水渗透一层后直接流入住户内。

在本实施例中:小型房屋21的正面活动连接有屋门22,屋门22 的正面边侧固定安装有门把手23,小型房屋21的内部开设有逃生通道。

通过设有的门把手23和屋门22,方便使用人员在使用时通过握持门把手23将屋门22打开,从而进入屋顶进行检修和维护装置,增加装置的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两块导雨板14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口,两块导雨板14的中部活动连接有阻雨板24

通过设有的阻雨板24,方便在使用时使用人员能够通过阻雨板 24进入外部检测滤网。

在本实施例中:两块阻雨板2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耐握持把手25。

通过设有的耐握持把手25,方便在使用时通过握持耐握持把手 25,以此来打开阻雨板24。

在本实施例中:两块阻雨板2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对称的限位块26,高层建筑11的层数为40层。

通过设有的限位块26,方便在使用时对阻雨板24进行限位,防止阻雨板24脱落。

工作原理:使用人员首先将装置装配好,然后当下雨天雨水首先进入两块导雨板14,因导雨板14是倾斜的,雨水在落入导雨板14 将会被导雨板14引导至进水口16内,雨水在进入进水口16时,进水口16上的过滤网17会将北风吹在上面的杂物过滤,只将雨水流入排水管道18内,当雨水进入排水管道18内,雨水会随着排水管道 18进入连接管19内,雨水进入连接管19会被连接管19排出,使用人员可在连接管19出水口处设置一个罐体将雨水收集进行二次利用,也可将雨水直接输送至土地内滋润土地,接着当使用时间过长,使用人员可通过逃生通道进入小型房屋21使用人员通过门把手23将屋门22打开进入屋顶,最后使用人员通过握持耐握持把手25推动阻雨板24将阻雨板24打开进入导雨板14的外部,将过滤网17上的杂物清理干净,使用人员通过握持奶握持把手将阻雨板24卡住后离开。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