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用步行训练装置

一种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用步行训练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用步行训练装置,涉及步行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升降杆件,升降杆件两侧连接有横向折叠框杆,横向折叠框杆一端活动连接有滑动结,滑动结一端活动连接有纵向折叠框杆,纵向折叠框杆顶部连接有手撑框杆,升降杆件顶部通过安全绳连接有全身式安全带;横向折叠框杆另一端顶部设有连接块,连接块顶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顶部连接有一号拧头螺杆;不但可以根据患者的体型进行调节,可以满足不同体型的患者使用;同时,在闲置时可以方便的折叠起来,避免占用较大的存放区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772761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220435090.7

  • 申请日2022-03-02

  • 分类号A61H3/04(2006.01);A61H3/00(2006.01);A63B23/04(2006.01);A63B21/00(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赵艳

  • 地址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1号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21:4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11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步行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用步行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脊髓损伤是脊柱损伤最严重的并发症,往往导致损伤节段以下肢体严重的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就是患者行走困难,所以,脊髓损伤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都需要使用步行训练装置进行步行训练,然而目前的步行训练装置不能根据患者的体型进行调节,难以满足不同体型的患者使用,同时,现有的步行训练装置在闲置时不方便折叠起来,会占用较大的存放区域。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用步行训练装置,不但可以根据患者的体型进行调节,可以满足不同体型的患者使用;同时,在闲置时可以方便的折叠起来,避免占用较大的存放区域。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用步行训练装置,包括升降杆件,升降杆件两侧连接有横向折叠框杆,横向折叠框杆一端活动连接有滑动结,滑动结一端活动连接有纵向折叠框杆,纵向折叠框杆顶部连接有手撑框杆,升降杆件顶部通过安全绳连接有全身式安全带。

进一步的,横向折叠框杆另一端顶部设有连接块,连接块顶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顶部连接有一号拧头螺杆。

进一步的,连接板一端顶部开设有连接槽A,连接槽A顶部开设有连接通孔A,连接块顶部设有连接环板A,连接环板A内侧底部开设有螺纹深孔A,且连接环板A通过轴承连接于连接槽A内侧。

进一步的,纵向折叠框杆包括主体框套杆、长内杆、第一螺纹连接孔、短板和二号拧头螺杆,主体框套杆嵌套于长内杆外侧,第一螺纹连接孔开设于长内杆一侧,短板连接于长内杆一端,二号拧头螺杆一端穿过主体框套杆一端侧壁连接于第一螺纹连接孔内侧,短板一端顶部设有连接环板B,连接环板B内侧底部开设有螺纹深孔B。

进一步的,手撑框杆包括外套杆、海绵套层、内滑杆、三号拧头螺杆和第二螺纹连接孔,海绵套层包裹于外套杆顶部,外套杆嵌套于内滑杆外侧,两者滑动连接,第二螺纹连接孔开设于内滑杆一侧,三号拧头螺杆穿过外套杆底部侧壁连接于第二螺纹连接孔内侧。

进一步的,滑动结包括滑动环套、横接板、四号拧头螺杆和五号拧头螺杆,横接板固定连接于滑动环套一侧,四号拧头螺杆连接于滑动环套顶部,五号拧头螺杆连接于横接板顶部,横接板一端底部开设有连接槽B,连接槽B顶部开设有连接通孔B。

进一步的,升降杆件包括液压系统、连接杆和液压杆,连接杆设于液压杆顶部,液压系统安装于液压杆一侧。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为:

优点1: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根据患者的体型将两组纵向折叠框杆之间的间隔距离调整好,然后再调整纵向折叠框杆整体的长度,然后再将三号拧头螺杆旋出,可以将外套杆拉起合适高度,使得外套杆的螺纹通孔对齐其他的第二螺纹连接孔,然后使用后三号拧头螺杆穿过外套杆的螺纹通孔旋入第二螺纹连接孔,将外套杆的高度固定,然后再根据患者的身高通过控制面板操控液压系统控制液压杆的伸长,从而调整全身式安全带的高度,从而达到满足不同体型的患者使用的目的。

优点2:当本实用新型使用完后,将全身式安全带从患者身上解出,引导患者离开本实用新型,然后再将拧头螺杆旋出,将两组纵向折叠框杆的间距调整至最大,然后再将四号拧头螺杆穿过滑动环套顶部螺纹通将滑动环套卡住,然后再将纵向折叠框杆长度调整至最短,再将手撑框杆的高度调整至最低,将五号拧头螺杆旋出连接通孔B以及连接通孔B,此时纵向折叠框杆可以通过短板在横接板底部转动而转动,然后使得纵向折叠框杆朝横向折叠框杆侧部折叠合拢,然后再将五号拧头螺杆穿过连接通孔B旋入连接于螺纹深孔B内侧,使得五号拧头螺杆的拧头紧密接触横接板顶部增大摩擦,防止横接板和短板随意转动,再将一号拧头螺杆旋出螺纹深孔A以及连接通孔A,此时连接板和连接块之间可以转动,同时使得整个横向折叠框杆其他部分作为一个整体和连接板之间转动,然后将另一组横向折叠框杆的一号拧头螺杆旋出,将两组横向折叠框杆除去连接板的部分合拢折叠起来,然后再将一号拧头螺杆穿过连接通孔A进入螺纹深孔A,然后旋动一号拧头螺杆,使得一号拧头螺杆的拧头端紧贴接触连接板顶部增大摩擦,可防止连接板和连接块之间转动,此时本实用新型就折叠起来了,避免占用较大的存放区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用步行训练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横向折叠框杆和纵向折叠框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连接块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块和连接通孔A局部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手撑框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螺纹连接孔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滑动结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横接板和短板局部剖视图。

图中:升降杆件1、横向折叠框杆2、纵向折叠框杆3、手撑框杆4、全身式安全带5、滑动结6、液压系统11、连接杆12、液压杆13、连接板22、一号拧头螺杆21、连接块23、连接通孔A222、连接槽A221、螺纹深孔A231、连接环板A232、主体框套杆31、长内杆32、第一螺纹连接孔33、短板34、二号拧头螺杆35、螺纹深孔B342、连接环板B341、外套杆41、海绵套层42、内滑杆43、三号拧头螺杆44、第二螺纹连接孔45、滑动环套61、横接板62、四号拧头螺杆63、五号拧头螺杆64、连接槽B621和连接通孔B6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上、下、左、右”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用步行训练装置,包括升降杆件1,升降杆件1两侧连接有横向折叠框杆2,横向折叠框杆2一端活动连接有滑动结6,滑动结6一端活动连接有纵向折叠框杆3,纵向折叠框杆3顶部连接有手撑框杆4,升降杆件1顶部通过安全绳连接有全身式安全带5。

请一并参阅图2-3所示,横向折叠框杆2另一端顶部设有连接块23,连接块23顶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板22,连接板22顶部连接有一号拧头螺杆21;

作为一种示例,需要说明的是,横向折叠框杆2有两组,连接板22一端固定连接于液压杆13一侧,横向折叠框杆2一端底部设有万向轮。

请一并参阅图4所示,连接板22一端顶部开设有连接槽A221,连接槽A221顶部开设有连接通孔A222,连接块23顶部设有连接环板A232,连接环板A232内侧底部开设有螺纹深孔A231,且连接环板A232通过轴承连接于连接槽A221内侧;

作为一种示例,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通孔A222直径大于螺纹深孔A231直径,将一号拧头螺杆21穿过连接通孔A222进入螺纹深孔A231,然后旋动一号拧头螺杆21,使得一号拧头螺杆21的拧头端紧贴接触连接板22顶部增大摩擦,可以有效的防止连接板22和连接块23之间转动,当将一号拧头螺杆21旋出螺纹深孔A231以及连接通孔A222,此时连接板22和连接块23之间可以转动,同时使得整个横向折叠框杆2其他部分作为一个整体和连接板22之间转动,然后将另一组横向折叠框杆2的一号拧头螺杆21旋出,使得两组横向折叠框杆2除去连接板22的部分可以合拢折叠起来。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7-8所示,纵向折叠框杆3包括主体框套杆31、长内杆32、第一螺纹连接孔33、短板34和二号拧头螺杆35,主体框套杆31嵌套于长内杆32外侧,第一螺纹连接孔33开设于长内杆32一侧,短板34连接于长内杆32一端,二号拧头螺杆35一端穿过主体框套杆31一端侧壁连接于第一螺纹连接孔33内侧,短板34一端顶部设有连接环板B341,连接环板B341内侧底部开设有螺纹深孔B342;

作为一种示例,需要说明的是,纵向折叠框杆3有两组,纵向折叠框杆3底部安装有万向轮,主体框套杆31一端的侧壁开设有螺纹通孔,二号拧头螺杆35一端穿过主体框套杆31一端的螺纹通孔连接于第一螺纹连接孔33内侧,将二号拧头螺杆35旋出,然后再拉动主体框套杆31,使得主体框套杆31在长内杆32外侧滑动,使得主体框套杆31的螺纹通孔对齐另外的第一螺纹连接孔33,然后使用二号拧头螺杆35穿过螺纹通孔连接于第一螺纹连接孔33内侧,从而将调整纵向折叠框杆3整体的长度进行固定。

请一并参阅图5-6所示,手撑框杆4包括外套杆41、海绵套层42、内滑杆43、三号拧头螺杆44和第二螺纹连接孔45,海绵套层42包裹于外套杆41顶部,外套杆41嵌套于内滑杆43外侧,两者滑动连接,第二螺纹连接孔45开设于内滑杆43一侧,三号拧头螺杆44穿过外套杆41底部侧壁连接于第二螺纹连接孔45内侧;

作为一种示例,需要说明的是,手撑框杆4有两组,内滑杆43底部固定连接于纵向折叠框杆3顶部,外套杆41底部一侧侧壁开设有螺纹通孔,三号拧头螺杆44穿过外套杆41底部一侧的螺纹通孔接于第二螺纹连接孔45内侧,将三号拧头螺杆44旋出,可以将外套杆41拉起合适高度,使得螺纹通孔对齐其他的第二螺纹连接孔45,然后使用后三号拧头螺杆44穿过螺纹通孔旋入第二螺纹连接孔45,将外套杆41的高度固定,便于使用人员使用。

请一并参阅图7-8所示,滑动结6包括滑动环套61、横接板62、四号拧头螺杆63和五号拧头螺杆64,横接板62固定连接于滑动环套61一侧,四号拧头螺杆63连接于滑动环套61顶部,五号拧头螺杆64连接于横接板62顶部,横接板62一端底部开设有连接槽B621,连接槽B621顶部开设有连接通孔B622;

作为一种示例,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通孔B622直径大于螺纹深孔B342直径,连接环板B341通过轴承连接于连接槽B621内侧,五号拧头螺杆64穿过连接通孔B622连接于螺纹深孔B342内侧,将五号拧头螺杆64旋出连接通孔B622以及连接通孔B622,此时纵向折叠框杆3可以通过短板34在横接板62底部转动而转动,便于纵向折叠框杆3朝横向折叠框杆2侧部折叠合拢,然后再将五号拧头螺杆64穿过连接通孔B622旋入连接于螺纹深孔B342内侧,使得五号拧头螺杆64的拧头紧密接触横接板62顶部增大摩擦,防止横接板62和短板34随意转动;

滑动环套61嵌套在横向折叠框杆2顶部横杆,滑动环套61顶部开设有螺纹通孔,四号拧头螺杆63穿过滑动环套61顶部的螺纹通孔接触顶住横向折叠框杆2顶部横杆,将四号拧头螺杆63旋出滑动环套61顶部螺纹通孔后,使得滑动环套61可以在横向折叠框杆2顶部横杆外侧滑动,从而便于调整两组纵向折叠框杆3之间的距离。

请一并参阅图1所示,升降杆件1包括液压系统11、连接杆12和液压杆13,连接杆12设于液压杆13顶部,液压系统11安装于液压杆13一侧;

作为一种示例,需要说明的是,升降杆件1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液压系统11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用以操控液压系统1控制液压杆13的升降,从而调整全身式安全带5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医护人员将本实用新型中的拧头螺杆63旋出,然后再根据患者的体型将两组纵向折叠框杆3之间的间隔距离调整好,然后再使用四号拧头螺杆63穿过滑动环套61顶部螺纹通将滑动环套61卡住,然后再将二号拧头螺杆35旋出,然后再拉动主体框套杆31,使得主体框套杆31在长内杆32外侧滑动,调整纵向折叠框杆3整体的长度,使得主体框套杆31的螺纹通孔对齐另外的第一螺纹连接孔33,然后使用二号拧头螺杆35穿过主体框套杆31的螺纹通孔连接于第一螺纹连接孔33内侧,从而将调整纵向折叠框杆3整体的长度进行固定,然后再将三号拧头螺杆44旋出,可以将外套杆41拉起合适高度,使得外套杆41的螺纹通孔对齐其他的第二螺纹连接孔45,然后使用后三号拧头螺杆44穿过外套杆41的螺纹通孔旋入第二螺纹连接孔45,将外套杆41的高度固定;

然后再引导患者走入两纵向折叠框杆3之间,将全身式安全带5穿戴在患者身上,再通过控制面板操控液压系统1控制液压杆13的伸长,从而调整全身式安全带5的高度,将患者拉起为站立状态为止,然后再引患者将手握在海绵套层42上,然后医护人员慢慢通过横向折叠框杆2拉动本实用新型依靠万向轮移动,此时患者也慢慢的走动,以此来达到步行训练的目的;

当本实用新型使用完后,将全身式安全带5从患者身上解出,引导患者离开本实用新型,然后再将拧头螺杆63旋出,将两组纵向折叠框杆3的间距调整至最大,然后再将四号拧头螺杆63穿过滑动环套61顶部螺纹通将滑动环套61卡住,然后再将纵向折叠框杆3长度调整至最短,再将手撑框杆4的高度调整至最低,将五号拧头螺杆64旋出连接通孔B622以及连接通孔B622,此时纵向折叠框杆3可以通过短板34在横接板62底部转动而转动,然后使得纵向折叠框杆3朝横向折叠框杆2侧部折叠合拢,然后再将五号拧头螺杆64穿过连接通孔B622旋入连接于螺纹深孔B342内侧,使得五号拧头螺杆64的拧头紧密接触横接板62顶部增大摩擦,防止横接板62和短板34随意转动,再将一号拧头螺杆21旋出螺纹深孔A231以及连接通孔A222,此时连接板22和连接块23之间可以转动,同时使得整个横向折叠框杆2其他部分作为一个整体和连接板22之间转动,然后将另一组横向折叠框杆2的一号拧头螺杆21旋出,将两组横向折叠框杆2除去连接板22的部分合拢折叠起来,然后再将一号拧头螺杆21穿过连接通孔A222进入螺纹深孔A231,然后旋动一号拧头螺杆21,使得一号拧头螺杆21的拧头端紧贴接触连接板22顶部增大摩擦,可防止连接板22和连接块23之间转动,此时本实用新型就折叠起来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用步行训练装置,不但可以根据患者的体型进行调节,可以满足不同体型的患者使用;同时,在闲置时可以方便的折叠起来,避免占用较大的存放区域。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