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新型临床输血用输血泵

一种新型临床输血用输血泵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临床输血用输血泵,包括基座:活动轮,其活动连接在所述基座的底部,所述基座的上方活动连接有主杆,且主杆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副杆,而且主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调节轮,并且主杆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泵体;固定环套,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泵体的内部,所述固定环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杆,且转杆的一侧设置有预热槽。该新型临床输血用输血泵,放置输血管时将其放置在泵体限位槽的内部限位,然后调整控制器使得预热槽内部的加温液加热,实现对血液的加热保温,避免温度过低的血液进入到人体血液中,造成病人的不适,显示屏能实时看到监测的输液流速,一旦异常时护士能及时发现。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745227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221486841.4

  • 发明设计人 丁梅;

    申请日2022-06-14

  • 分类号A61M5/142(2006.01);A61M5/44(2006.01);A61M5/172(2006.01);

  • 代理机构成都正德明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60;

  • 代理人张小娟

  • 地址 629000 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油房街22号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21:4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08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输血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临床输血用输血泵。

背景技术

输血的治疗作用除了用以补给血量,维持血容量,提高血压以抗休克和防止出血性休克的措施外,还可供给具有带氧能力的红细胞以纠正因红细胞减少或其带氧能力降低所导致的急性缺氧症,补充各种凝血因子以纠正某些病人血液凝固障碍,因此根据病人因不同,输血治疗的具体目的不同而可采取不同种类的输血方式,在符合输血指证的情况下,满足在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急诊抢救等科室快速扩容、加压输入、恒温的高质量输血的临床需要。然而目前的输血泵依然存在不足,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输血泵,结构简单,在输液的过程中,血液易挂在输血袋的内壁,有一定的损耗,不能完全被利用;

2、现有的输血泵,在输血的过程中未设有预热的功能,血浆的温度较低,易造成病人的不适感增加。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输血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临床输血用输血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输血泵,结构简单,在输液的过程中,血液易挂在输血袋的内壁,有一定的损耗,不能完全被利用,在输血的过程中未设有预热的功能,血浆的温度较低,易造成病人的不适感增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临床输血用输血泵,包括基座:

活动轮,其活动连接在所述基座的底部,所述基座的上方活动连接有主杆,且主杆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副杆,而且主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调节轮,并且主杆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泵体;

固定环套,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泵体的内部,所述固定环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杆,且转杆的一侧设置有预热槽,而且预热槽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并且限位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输血管;

显示屏,其活动连接在所述泵体的一侧,所述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控制器,且泵体的外壁开设有散热口;

安装套环,其活动连接在所述副杆的外壁,所述安装套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器,且挤压器的内部开设有滑槽,而且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块,并且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辊;

调节块,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挤压辊的一侧,所述调节块的外部开设有凹槽;

转盘,其活动连接在副杆的顶部,所述转盘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挂钩。

优选的,所述活动轮之间关于基座的中轴线对称,且主杆呈垂直状安装在基座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主杆的中轴线与副杆的中轴线重合,且转盘的下表面与副杆的上表面贴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套的中轴线与转杆的中轴线重合,且转杆的外部尺寸与固定环套的内部尺寸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输血管的外部尺寸与限位槽的内部尺寸相吻合,且限位槽的外部尺寸与预热槽的内部尺寸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安装套环与挤压器之间为一体式结构,且挤压器通过滑槽与滑块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挤压辊与调节块之间为一体式结构,且挤压辊的中轴线与调节块的中轴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挂钩呈等距状安装在转盘的外壁,且转盘的中轴线与副杆的中轴线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新型临床输血用输血泵,具有以下优点:

1.设置有基座、活动轮、主杆、副杆、调节轮、泵体和固定环套,改进后的基座在活动轮的作用下,可在临床操作中方便移动,减小护士的工作量,其次安装挤压器时,先将安装套环放置在副杆的外部,然后用锁件锁住固定,输血时将输血袋放置在挤压器的内部,挤压器内部上方的凹槽大于下方的凹槽,因此一个装满血浆的袋子不易受到挤压,当输血快完成时,输血袋皱缩时,挤压辊在重力的作用下利用滑块在滑槽内移动,使得避免较多的血浆挂在输血袋的外壁,提高血浆的利用率;

2.设置有安装套环、挤压器、滑槽、滑块、挤压辊、调节块、凹槽、挂钩和转盘,改进后的安装泵体时,先将其安装在主杆的外壁即可,方便拆卸与安装,放置输血管时将其放置在泵体限位槽的内部限位,然后调整控制器使得预热槽内部的加温液加热,实现对血液的加热保温,避免温度过低的血液进入到人体血液中,造成病人的不适,显示屏能实时看到监测的输液流速,一旦异常时护士能及时发现,调整血液流速时是转杆在电驱动的作用下可在安装套环内转动,当液体流速过快时,转杆向外转动,当液体流速过慢时,转杆向内转动,该结构简单,调整控制器,能快速完成液体流速的调整,增加输血的安全性,副杆和主杆的配合使用能完成对输液袋高度的调节,增加使用的灵活性,其次挂钩上能挂多个输液袋,便于病人实现多通路补液,同时也使得护士输液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泵体的内部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泵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活动轮;3、主杆;4、副杆;5、调节轮;6、泵体;7、固定环套;8、转杆;9、预热槽;10、限位槽;11、显示屏;12、控制器;13、散热口;14、输血管;15、安装套环;16、挤压器;17、滑槽;18、滑块;19、挤压辊;20、调节块;21、凹槽;22、挂钩;23、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临床输血用输血泵,包括:基座1、活动轮2、主杆3、副杆4、调节轮5、泵体6、固定环套7、转杆8、预热槽9、限位槽10、显示屏11、控制器12、散热口13、输血管14、安装套环15、挤压器16、滑槽17、滑块18、挤压辊19、调节块20、凹槽21、挂钩22和转盘23,

活动轮2,其活动连接在基座1的底部,基座1的上方活动连接有主杆3,且主杆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副杆4,而且主杆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调节轮5,并且主杆3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泵体6;

固定环套7,其固定连接在泵体6的内部,固定环套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杆8,且转杆8的一侧设置有预热槽9,而且预热槽9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10,并且限位槽10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输血管14;

显示屏11,其活动连接在泵体6的一侧,显示屏11的下方设置有控制器12,且泵体6的外壁开设有散热口13;

安装套环15,其活动连接在副杆4的外壁,安装套环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器16,且挤压器16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7,而且滑槽1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块18,并且滑块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辊19;

调节块20,其固定连接在挤压辊19的一侧,调节块20的外部开设有凹槽21;

转盘23,其活动连接在副杆4的顶部,转盘2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挂钩22。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活动轮2之间关于基座1的中轴线对称,且主杆3呈垂直状安装在基座1的上表面,基座1在活动轮2的作用下,可在临床操作中方便移动,减小护士的工作量;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主杆3的中轴线与副杆4的中轴线重合,且转盘23的下表面与副杆4的上表面贴合,安装挤压器16时,先将安装套环15放置在副杆4的外部,然后用锁件锁住固定;

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固定环套7的中轴线与转杆8的中轴线重合,且转杆8的外部尺寸与固定环套7的内部尺寸相吻合,当输血快完成时,输血袋皱缩时,挤压辊19在重力的作用下利用滑块18在滑槽17内移动,使得避免较多的血浆挂在输血袋的外壁,提高血浆的利用率;

具体的如图4和图5所示,输血管14的外部尺寸与限位槽10的内部尺寸相吻合,且限位槽10的外部尺寸与预热槽9的内部尺寸相吻合,输血时将输血袋放置在挤压器16的内部,挤压器16内部上方的凹槽21大于下方的凹槽21,因此一个装满血浆的袋子不易受到挤压;

具体的如图1和图5所示,安装套环15与挤压器16之间为一体式结构,且挤压器16通过滑槽17与滑块18之间构成滑动结构,安装泵体6时,先将其安装在主杆3的外壁即可,方便拆卸与安装,放置输血管14时将其放置在泵体6限位槽10的内部限位,然后调整控制器12使得预热槽9内部的加温液加热,实现对血液的加热保温,避免温度过低的血液进入到人体血液中,造成病人的不适。

具体的如图2和图5所示,挤压辊19与调节块20之间为一体式结构,且挤压辊19的中轴线与调节块20的中轴线重合,显示屏11能实时看到监测的输液流速,一旦异常时护士能及时发现,调整血液流速时是转杆8在电驱动的作用下可在安装套环15内转动,当液体流速过快时,转杆8向外转动,当液体流速过慢时,转杆8向内转动,该结构简单。

具体的如图3和图5所示,挂钩22呈等距状安装在转盘23的外壁,且转盘23的中轴线与副杆4的中轴线重合,调整控制器12,能快速完成液体流速的调整,增加输血的安全性,副杆4和主杆3的配合使用能完成对输液袋高度的调节,增加使用的灵活性,其次挂钩22上能挂多个输液袋,便于病人实现多通路补液,同时也使得护士输液更加便捷。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新型临床输血用输血泵时,根据图1、图2、图3、图4和图5,首先基座1在活动轮2的作用下,可在临床操作中方便移动,减小护士的工作量,其次安装挤压器16时,先将安装套环15放置在副杆4的外部,然后用锁件锁住固定,输血时将输血袋放置在挤压器16的内部,挤压器16内部上方的凹槽21大于下方的凹槽21,因此一个装满血浆的袋子不易受到挤压,当输血快完成时,输血袋皱缩时,挤压辊19在重力的作用下利用滑块18在滑槽17内移动,使得避免较多的血浆挂在输血袋的外壁,提高血浆的利用率,安装泵体6时,先将其安装在主杆3的外壁即可,方便拆卸与安装,放置输血管14时将其放置在泵体6限位槽10的内部限位,然后调整控制器12使得预热槽9内部的加温液加热,实现对血液的加热保温,避免温度过低的血液进入到人体血液中,造成病人的不适,显示屏11能实时看到监测的输液流速,一旦异常时护士能及时发现,调整血液流速时是转杆8在电驱动的作用下可在安装套环15内转动,当液体流速过快时,转杆8向外转动,当液体流速过慢时,转杆8向内转动,该结构简单,调整控制器12,能快速完成液体流速的调整,增加输血的安全性,副杆4和主杆3的配合使用能完成对输液袋高度的调节,增加使用的灵活性,其次挂钩22上能挂多个输液袋,便于病人实现多通路补液,同时也使得护士输液更加便捷。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