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消化道ESD手术的辅助牵引器

一种用于消化道ESD手术的辅助牵引器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牵引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消化道ESD手术的辅助牵引器,包括牵引组件;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滑块顶部设置有所述板体一,所述板体一前表面设置有所述板体二,所述板体二前表面开设有所述滑槽,所述板体二前表面设置有所述杆体一;向外拉动板体二,直至板体二一端从槽体一内滑出后,推动滑块,使推杆拉动两个夹片对病变处夹紧,松开板体二,通过弹簧一的回弹力,使板体二一端嵌入槽体一内,对板体二起到限位固定作用,做到了对夹紧病变出的夹片起到固定效果,防止滑块、推杆以及夹片位置发生变化,影响牵引效果,且固定方式简单快捷,方便医护人员使用,间接提高手术进程。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696663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陈勇;

    申请/专利号CN202221367862.4

  • 发明设计人 陈勇;李刚;黄山平;王哲;

    申请日2022-06-01

  • 分类号A61B17/02(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王玉璇

  • 地址 710061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雁塔西路309号

  • 入库时间 2022-11-28 18:34:2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01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牵引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消化道ESD手术的辅助牵引器。

背景技术

ESD手术一般指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简称ESD,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治疗手段,也是临床应用前景很好的技术,让更多的早期消化道癌能够在内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免除了开腹手术的痛苦和器官的切除,内镜下手术方式根据肿瘤的形态和生长位置的不同而有不同,但都要求术中保持内镜下视野清晰,对于一些受内镜视角限制的隐蔽部位的肿瘤很有可能切除不完整,并增加出血的风险,消化道ESD手术最重要的术中并发症就是术中出血与穿孔,其原因主要是术中视野暴露不清,病变处无法抬举起来,常用到牵引器对病变处进行迁移,从而使医护人员能较好的观察到病变处,但是现有的牵引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具备固定功能,存在因开关通过外界原因或者因自身的弹性导致开关自动张开,使对病变处的牵引效果不佳,影响手术进程,不方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消化道ESD手术的辅助牵引器,具备固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牵引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具备固定功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消化道ESD手术的辅助牵引器,包括牵引组件;

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牵引器本体、环体、导管、推杆、夹片和滑块;所述牵引器本体底部设置有所述环体,所述牵引器本体顶部设置有所述导管,所述导管内设置有所述推杆,所述推杆一端对称设置有所述夹片,所述牵引器本体外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所述推杆另一端与所述滑块顶部相连接,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固定组件;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板体一、板体二、滑槽、杆体一、杆体二、弹簧一和槽体一;所述滑块顶部设置有所述板体一,所述板体一前表面设置有所述板体二,所述板体二前表面开设有所述滑槽,所述板体二前表面设置有所述杆体一,所述杆体一嵌入所述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所述杆体二,所述杆体二贯穿所述杆体一,所述杆体二外侧壁设置有所述弹簧一,所述牵引器本体外侧壁开设有两个所述槽体一。

优选的:所述牵引器本体外侧壁开设有多个所述槽体一。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使用时,可通过多个槽体一对滑块进行多个位置的固定,方便医护人员使用。

优选的:所述板体一上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杆体三和弹簧二;所述杆体一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板体一前表面,所述板体一前表面设置有所述杆体三,所述板体二底部与所述滑块顶部之间设置有所述弹簧二。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在使用牵引组件时,可直接向下拉动滑块,使滑块带动板体一和板体二向下滑动,直至板体二底部与槽体一接触后,板体二向下的力使板体二带动杆体一转动,板体二转动的同时拉动弹簧二,直至板体二一端从槽体一内完全滑出后,板体二一端贴在牵引器本体外侧壁,继续向下滑动滑块,直至将滑块滑动至合适位置后,且板体二一端滑动至槽体一侧面时,通过弹簧二的回弹力拉动板体二转动,使板体二嵌入槽体一内,通过槽体一和杆体三对板体二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板体二通过板体一带动滑块向上滑动,导致滑块通过通过推杆带动夹片滑动,影响正常牵引。

优选的:所述杆体三位于所述杆体一右方。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使用时,杆体三对板体二起到限位作用的同时,不影响板体二通过杆体一转动。

优选的:所述滑块顶部设置有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包括槽体二和板体三;所述滑块和所述板体二相向面均开设有所述槽体二,两个所述槽体二内均转动连接所述板体三,所述弹簧二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板体三相向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使用时,当板体二转动时,板体二通过一个板体三拉动弹簧二,弹簧二将力作用在另一个板体三上,通过板体二的转动,使两个板体三分别在两个槽体二内转动,使弹簧二始终承受两个板体三之间垂直的力,防止板体二转动时,对弹簧二产生扭转力,降低弹簧二的使用寿命,提高装置实用性,且不影响固定组件和转动组件的正常使用。

优选的:所述牵引器本体上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壳体和调节旋钮,所述牵引器本体上设置有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内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内侧壁与所述推杆外侧壁为键连接,所述推杆一端与所述滑块顶部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使用时,转动调节旋钮,调节旋钮转动的同时带动推杆转动,推杆转动的同时带动两个夹片转动,直至将两个夹片角度调节合适后,通过牵引组件对病变处进行牵引,使两个夹片起到较好的牵引效果。

优选的:所述导管外径为2.3mm。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导管便于伸入2.8mm的钳道内。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消化道ESD手术的辅助牵引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备固定的优点,向外拉动板体二,直至板体二一端从槽体一内滑出后,推动滑块,使推杆拉动两个夹片对病变处夹紧,松开板体二,通过弹簧一的回弹力,使板体二一端嵌入槽体一内,对板体二起到限位固定作用,做到了对夹紧病变出的夹片起到固定效果,防止滑块、推杆以及夹片位置发生变化,影响牵引效果,且固定方式简单快捷,方便医护人员使用,间接提高手术进程,解决了现有的牵引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具备固定功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牵引组件;11、牵引器本体;12、环体;13、导管;14、推杆;15、夹片;16、滑块;

2、固定组件;21、板体一;22、板体二;23、滑槽;24、杆体一;25、杆体二;26、弹簧一;27、槽体一;

3、转动组件;31、杆体三;32、弹簧二;

4、辅助组件;41、槽体二;42、板体三;

5、调节组件;51、壳体;52、调节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用于消化道ESD手术的辅助牵引器,包括牵引组件1;所述牵引组件1包括牵引器本体11、环体12、导管13、推杆14、夹片15和滑块16;所述牵引器本体11底部设置有所述环体12,所述牵引器本体11顶部设置有所述导管13,所述导管13内设置有所述推杆14,所述推杆14一端对称设置有所述夹片15,所述牵引器本体11外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16,所述推杆14另一端与所述滑块16顶部相连接,所述滑块16上设置有固定组件2;

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板体一21、板体二22、滑槽23、杆体一24、杆体二25、弹簧一26和槽体一27;所述滑块16顶部设置有所述板体一21,所述板体一21前表面设置有所述板体二22,所述板体二22前表面开设有所述滑槽23,所述板体二22前表面设置有所述杆体一24,所述杆体一24嵌入所述滑槽23,所述滑槽23内设置有所述杆体二25,所述杆体二25贯穿所述杆体一24,所述杆体二25外侧壁设置有所述弹簧一26,所述牵引器本体11外侧壁开设有两个所述槽体一27;所述牵引器本体11外侧壁开设有多个所述槽体一27;所述导管13外径为2.3mm。

参阅图1-3,在使用时,将导管13穿入视镜内的钳道中,直至导管13一端通过视镜观察,使导管13一端处于病变处位置,医护人员通过拇指穿过环体12,食指和无名指或其他两个手指配合夹紧滑块16,向外拉动板体二22,板体二22向外滑动的同时使杆体一24在杆体二25上滑动,并挤压弹簧一26,直至板体二22一端从槽体一27内滑出后,向上推动滑块16,使滑块16通过推杆14推动两个夹片15从导管13内滑出后,将两个夹片15对准病变处后,向下拉动滑块16,使两个夹片15通过与导管13内侧壁的挤压对病变处进行夹紧,直至两个夹片15通过与导管13内侧壁产生的挤压力将病变出夹紧后,松开板体二22,弹簧一26的回弹力推动杆体一24向右滑动,杆体二25和滑槽23限制板体二22只能横向滑动,直至板体二22一端嵌入槽体一27内,通过槽体一27和弹簧一26的回弹力对板体二22起到限位固定作用,防止板体二22通过板体一21和滑块16与推杆14位置发生偏移,导致夹片15位置发生偏移,影响效果;在使用时,可通过多个槽体一27对滑块16进行多个位置的固定,方便医护人员使用;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导管13便于伸入2.8mm的钳道内。

实施例二

在根据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了转动的功能;

所述板体一21上设置有转动组件3;所述转动组件3包括杆体三31和弹簧二32;所述杆体一24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板体一21前表面,所述板体一21前表面设置有所述杆体三31,所述板体二22底部与所述滑块16顶部之间设置有所述弹簧二32;所述杆体三31位于所述杆体一24右方。

参阅图1-3,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在使用牵引组件1时,可直接向下拉动滑块16,使滑块16带动板体一21和板体二22向下滑动,直至板体二22底部与槽体一27接触后,板体二22向下的力使板体二22带动杆体一24转动,板体二22转动的同时拉动弹簧二32,直至板体二22一端从槽体一27内完全滑出后,板体二22一端贴在牵引器本体11外侧壁,继续向下滑动滑块16,直至将滑块16滑动至合适位置后,且板体二22一端滑动至槽体一27侧面时,通过弹簧二32的回弹力拉动板体二22转动,使板体二22嵌入槽体一27内,通过槽体一27和杆体三31对板体二22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板体二22通过板体一21带动滑块16向上滑动,导致滑块16通过通过推杆14带动夹片15滑动,影响正常牵引;在使用时,杆体三31对板体二22起到限位作用的同时,不影响板体二22通过杆体一24转动。

实施例三

在根据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增加了辅助的功能;

所述滑块16顶部设置有辅助组件4;所述辅助组件4包括槽体二41和板体三42;所述滑块16和所述板体二22相向面均开设有所述槽体二41,两个所述槽体二41内均转动连接所述板体三42,所述弹簧二32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板体三42相向面固定连接。

参阅图1-3,在使用时,当板体二22转动时,板体二22通过一个板体三42拉动弹簧二32,弹簧二32将力作用在另一个板体三42上,通过板体二22的转动,使两个板体三42分别在两个槽体二41内转动,使弹簧二32始终承受两个板体三42之间垂直的力,防止板体二22转动时,对弹簧二32产生扭转力,降低弹簧二32的使用寿命,提高装置实用性,且不影响固定组件2和转动组件3的正常使用。

实施例四

在根据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增加了调节的功能;

所述牵引器本体11上设置有调节组件5;所述调节组件5包括壳体51和调节旋钮52,所述牵引器本体11上设置有所述壳体51,所述壳体51内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旋钮52,所述调节旋钮52内侧壁与所述推杆14外侧壁为键连接,所述推杆14一端与所述滑块16顶部转动连接。

参阅图1-3,在使用时,转动调节旋钮52,调节旋钮52转动的同时带动推杆14转动,推杆14转动的同时带动两个夹片15转动,直至将两个夹片15角度调节合适后,通过牵引组件1对病变处进行牵引,使两个夹片15起到较好的牵引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