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摇蚊装置

一种摇蚊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摇蚊装置,包括铁架,铁架底部设有木架,铁架周围包裹有细纱网,铁架顶部设有收集瓶。本实用新型通过木架浮在水面上,在铁架周围包裹细纱网,在铁架顶部设置收集瓶进而达到使摇蚊羽化后自动飞入收集瓶的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308871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中农纯静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22314265.7

  • 发明设计人 董艳;

    申请日2021-09-24

  • 分类号A01M1/10(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王珂

  • 地址 101314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顺焦路木林段83号

  • 入库时间 2022-09-26 23:57:0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1-31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01M 1/10 专利号:ZL2021223142657 登记生效日:20230117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北京中农纯静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变更后权利人:北京中农瑞景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101314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顺焦路木林段83号 变更后权利人: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综合科研楼五层5010室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22-08-30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捕捉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摇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蚊虫被称为害虫,因为它们不仅数量多,还具有繁殖快,适应性强等特点,针对蚊虫的驱虫剂也常需要更新换代,因此需要频繁捕捉蚊虫进行研究,目前现有的捕捉蚊虫技术,大多采用人工捕捉,而人工捕捉往往需要很多的时间,并且在将蚊虫从捕捉网中取出的时候也会损伤蚊虫身体,对研究造成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摇蚊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摇蚊装置,包括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架底部设有木架,所述铁架周围包裹有细纱网,所述铁架顶部设有收集瓶。

进一步地,所述铁架形状为四棱锥状。

进一步地,所述铁架底部宽度尺寸为30*30厘米,顶部宽度尺寸为8*8厘米,高度尺寸为30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木架外围设有浮漂球。

进一步地,所述木架宽度尺寸为50*50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瓶宽度尺寸为10*10厘米,高度尺寸为18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摇蚊装置顶部设置收集瓶进而达到使摇蚊羽化后自动飞入收集瓶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摇蚊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铁架、2.收集瓶、3.细纱网、4.木架、5.浮漂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摇蚊装置,包括铁架,所述铁架底部设有木架,所述铁架周围包裹有细纱网,所述铁架顶部设有收集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铁架形状为四棱锥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铁架底部宽度尺寸为30*30厘米,顶部宽度尺寸为8*8厘米,高度尺寸为30厘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木架外围设有浮漂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木架宽度尺寸为50*50厘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集瓶宽度尺寸为10*8厘米,高度尺寸为18厘米。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在具体使用时,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摇蚊装置,首先在摇蚊与花钱将悬浮监测装置设置在水面上,在捕捉装置设置完成后,悬浮监测装置会覆盖一部分水面,这部分水面的摇蚊羽化后会飞入监测装置内部,并聚集在锥顶收集瓶中。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铁架顶部设置收集瓶进而达到使摇蚊羽化后自动飞入收集瓶的效果,此种摇蚊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易于生产,有效的解决了捕捉蚊虫耗时长,将蚊虫放入培养箱会对蚊虫身体造成损伤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