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血液净化治疗中静脉壶凝血的回血装置

一种用于血液净化治疗中静脉壶凝血的回血装置

摘要

一种用于血液净化治疗中静脉壶凝血的回血装置,包括血泵、普通输液管、动脉壶、血液透析过滤器、分流管件、采血管、静脉壶、测压管、排气管、带螺纹套输液管、带螺纹输液管、血液截止阀、回血壶、滤网、集血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血管连接的分流管件右端连接带螺纹套输液管,带螺纹输液管,血液截止阀,回血壶,分流管件,最终连接内瘘穿刺针静脉端,回血壶内部安装滤网,滤网与回血壶垂直表面呈60°,交汇处连接带螺纹套输液管,血液截止阀,带螺纹输液管,集血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方便灵活,能及时将血液回输患者体内,不造成失血,节省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治疗费用,减轻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治疗隐患。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0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卫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血液净化治疗中静脉壶凝血的回血装置。

背景技术

急慢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无肝素透析治疗或CRRT治疗中,由于无抗凝剂的应用,透析管路极易发生凝血,导致部分血液不能及时回输患者体内,造成患者失血,从而不能达到有效治疗时间,影响治疗效果。

通常解决凝血的方法是医护人员重新更换管路,弃去废血,继续治疗,这样既会造成患者失血,增加医疗经费,亦会增加医患矛盾,加大医护人员血液感染机率,给病患和医护人员都带来巨大治疗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血液净化治疗中静脉壶凝血的回血装置,为了解决回血过程发生凝血对患者带来的一系列不定性医疗隐患,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血液净化治疗中静脉壶凝血的回血装置,通过使用安全、经济实用、操作简单的静脉壶凝血回血装置,将凝固的血液集中收集,随时更换,且无需中断回血治疗,保证了治疗效果,为病人减少医疗费用,减轻医护人员的治疗风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血液净化治疗中静脉壶凝血的回血装置,包括血泵、普通输液管、动脉壶、血液透析过滤器、分流管件、采血管、静脉壶、测压管、排气管、带螺纹套输液管、带螺纹输液管、血液截止阀、回血壶、滤网、集血壶,所述的血泵一端连接患者的取血针,另一端连接普通输液管,普通输液管的另一端连接动脉壶,动脉壶的下端通过普通输液管与血液透析过滤器相连,血液透析过滤器下端与分流管件之间通过普通输液管连接,所述的分流管件上端连接血液透析过滤器,左端连接采血管,下端连接静脉壶,静脉壶的上端分别安装排气管和测压管,静脉壶的下端通过普通输液管与另一个分流管件连接,分流管件的另一端连接内瘘穿刺针静脉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血管连接的分流管件右端连接带螺纹套输液管,带螺纹套输液管与带螺纹输液管连接,带螺纹输液管另一端连接血液截止阀,血液截止阀另一端通过普通输液管连接回血壶,回血壶的上端安装排气管和测压管,回血壶的下端通过带螺纹输液管和带螺纹套输液管与分流管件连接,分流管件最终连接内瘘穿刺针静脉端,所述的回血壶内部安装滤网,滤网与回血壶垂直表面呈60°,滤网与回血壶垂直表面的交汇处连接带螺纹套输液管,带螺纹套输液管中间位置安装血液截止阀,带螺纹套输液管与带螺纹输液管配合连接,带螺纹输液管的下端连接集血壶,集血壶的上端安装排气管。

所述的带螺纹套输液管和带螺纹输液管配合使用。

所述的集血壶的位置低于回血壶,凝血通过重力流入集血壶。

所述的回血壶上端连接的血液截止阀通常情况下关闭,发生凝血状况打开。

所述的集血壶上端连接的血液截止阀通常情况下打开,只当集血壶内凝血太多需更换的情况血液截止阀关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的回血装置结构简单,方便灵活,可根据不同透析过程中的不同情况使用,通常情况使用静脉壶回血,当发生凝血的时候使用回血壶回血,能及时将血液回输患者体内,不造成失血,节省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治疗费用。

2)所述回血装置医护人员与患者血液接触少,避免或者减少医护人员接触风险,减轻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治疗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血液净化治疗中静脉壶凝血的回血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血液净化治疗中静脉壶凝血的回血装置回血壶回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血液净化治疗中静脉壶凝血的回血装置集血壶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血泵 2.普通输液管 3.动脉壶 4.血液透析过滤器 5.分流管件 6.采血管 7.带螺纹套输液管 8.带螺纹输液管 9.血液截止阀 10.排气管 11.测压管 12.静脉壶13.回血壶 14.滤网 15.集血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所示,一种用于血液净化治疗中静脉壶凝血的回血装置,包括血泵1、普通输液管2、动脉壶3、血液透析过滤器4、分流管件5、采血管6、静脉壶12、测压管 11、排气管10、带螺纹套输液管7、带螺纹输液管8、血液截止阀9、回血壶13、滤网14、集血壶15,所述的血泵1一端连接患者的取血针,另一端连接普通输液管2,普通输液管 2的另一端连接动脉壶3,动脉壶3的下端通过普通输液管2与血液透析过滤器4相连,血液透析过滤器4下端与分流管件5之间通过普通输液管2连接,所述的分流管件5上端连接血液透析过滤器4,左端连接采血管6,下端连接静脉壶12,静脉壶12的上端分别安装排气管10和测压管11,静脉壶12的下端通过普通输液管2与另一个分流管件5连接,分流管件5的另一端连接内瘘穿刺针静脉端,所述的采血管6连接的分流管件5右端连接带螺纹套输液管7,带螺纹套输液管7与带螺纹输液管8连接,带螺纹套输液管7和带螺纹输液管8配合使用,可拆卸,更换方便,带螺纹输液管8另一端连接血液截止阀9,血液截止阀9另一端通过普通输液管2连接回血壶13,通常患者没有发生凝血状况时,可不安装此回血回路,血液截止阀9关闭,保证整个回路的卫生,当发生凝血状况是,将此回血回路安装上,血液通过分流管件5流到此回路之后,打开血液截止阀9,血液开始从此回路流回患者体内,回血壶13的上端安装排气管10和测压管11,回血壶13的下端通过带螺纹输液管8和带螺纹套输液管7与分流管件5连接,分流管件5最终连接内瘘穿刺针静脉端,连接内瘘穿刺针静脉端的分流管件5同时与静脉壶12的回血回路和回血壶 13的回血回路连接,当发生凝血的时候,静脉壶12被凝血堵塞,血液从回血壶13回路回血,保证透析血液畅通流回患者体内,防止血液流失,所述的回血壶13内部安装滤网14,滤网14与回血壶13垂直表面呈60°,滤网14与回血壶13垂直表面的交汇处连接带螺纹套输液管7,带螺纹套输液管7中间位置安装血液截止阀9,带螺纹套输液管7与带螺纹输液管8配合连接,带螺纹输液管8的下端连接集血壶15,带有凝血的血液经过回血壶,凝血落在回血壶中间位置的滤网上,滤网制作成倾斜60°角度,重力使得凝血沿着滤网14下滑,流过相连的带螺纹套输液管7和带螺纹输液管8,最终滑落到集血壶 15,带螺纹套输液管7中间安装血液截止阀9,通常情况下,阀门开启,当需要更换集血壶15时,血液截止阀9关闭,血液不再通过集血壶15,通过带螺纹套输液管7和带螺纹输液管8将集血壶15拆卸更换,集血壶15的上端安装排气管10。

如图1所示,所述的带螺纹套输液管7和带螺纹输液管8配合使用。

如图2所示,所述的集血壶15的位置低于回血壶13,凝血通过重力流入集血壶15。

如图2所示,所述的回血壶13上端连接的血液截止阀9通常情况下关闭,发生凝血状况打开。

如图3所示,所述的集血壶15上端连接的血液截止阀9通常情况下打开,只当集血壶15内凝血太多需更换的情况血液截止阀9关闭,方便集血壶15拆卸更换。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血液净化治疗中静脉壶凝血的回血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静脉壶12上方采血处的分流管件5连接回血壶13回血回路,当发生凝血使得原静脉壶12堵塞,无法回血的情况时,通过回血壶13回血,回血,13内部有倾斜的滤网14,将血液中的凝血过滤下来,由于凝血重力作用,凝血通过输液管流到集血壶15,当集血壶15装满需要更换的时候,关闭血液截止阀9,将带螺纹输液管8拆卸下来,完成集血壶15更换,保证病患的回血治疗。

以下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制作带螺纹套输液管7、带螺纹输液管8、血液截止阀9、回血壶13、滤网14、集血壶15。

如图1所示,将制作好的带螺纹套输液管7、带螺纹输液管8、血液截止阀9、回血壶13、滤网14、集血壶15安装到原有的回血装置两个分流管件5上。

当回血正常情况下,血液截止阀9关闭,血液不通过回血壶13,整个回血壶13处于真空状态,不辅助回血,所有透析血液通过静脉壶12流回患者体内。

当发生凝血的时候,打开血液截止阀9,血液通过回血壶13回血,凝血落到回血壶13内的滤网14上,回血壶13过滤凝血,保证回血治疗。

滤网14与回血壶13垂直壁有60°角度,落到滤网14上的凝血由于重力作用,沿着滤网14滑落,通过输液管流入到集血壶15中。

当集血壶15中的凝血过多,需要更换的时候,关闭集血壶15上方的血液截止阀9,血液停止流入集血壶15,通过带螺纹套输液管7和带螺纹输液管8之间的螺纹连接,拆卸更换集血壶15,更换好集血壶15后将血液截止阀9打开,再次收集血液中的凝血。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结构简单,方便灵活,能及时将血液回输患者体内,不造成失血,节省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治疗费用,减轻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治疗隐患。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