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础筏板外伸部位阳角支模

一种基础筏板外伸部位阳角支模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础筏板外伸部位阳角支模,包括圆弧包角模板和在待浇筑外伸基础外设置的砖砌胎膜墙,沿砖砌胎膜墙间隔设置有多个包角模板支架,包角模板支架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沿砖砌胎膜墙设置有多个加固洞口,上支撑杆搭在砖砌胎膜墙顶端,下支撑杆前端插入加固洞口,一个紧固件穿过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的中部,通过调节紧固件将包角模板支架夹紧固定在砖砌胎膜墙上,圆弧包角模板与上支撑杆前端连接固定,外伸基础浇筑后阳角形成圆弧角。本实用新型减少了阳角剔凿打磨所发生的材料及人工费的增加,降低了因混凝土剔凿漏筋、保护层厚度偏差和防水转角直径过小等质量缺陷的产生,其创造的潜在经济效益远大于增加的投入。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150329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新兴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0885956.4

  • 申请日2022-04-18

  • 分类号E02D27/01(2006.01);E02D31/02(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李桂玲;李富华

  • 地址 100079 北京市西城区旌勇里3号

  • 入库时间 2022-09-06 01:33:0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0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础筏板外伸部位阳角支模。

背景技术

建筑结构基础筏板外伸部位阳角的防水细部做法是影响防水质量的关键之一。通常外伸筏板基础浇筑成型后为90°直角,转角之处做附加层是常用的加强做法,然而因转角不满足圆弧及坡形结构,易对防水造成损坏,如果在做防水时后期对转角进行剔凿、打磨补救,则会影响结构质量,并且也同样容易损伤防水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础筏板外伸部位阳角支模,在砌筑防水砖砌胎膜墙的过程中预留加固洞口,利用加固洞口将多个连接有圆弧包角模板的包角模板支架夹固在砖砌胎膜墙上,实现砼浇筑后阳角部位形成弧形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础筏板外伸部位阳角支模,包括圆弧包角模板和在待浇筑外伸基础外设置的砖砌胎膜墙,沿所述砖砌胎膜墙间隔设置有多个包角模板支架,所述包角模板支架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通过尾端设置的连接杆连接在一起,沿所述砖砌胎膜墙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固洞口,所述上支撑杆搭在砖砌胎膜墙顶端,所述下支撑杆前端插入所述加固洞口,一个紧固件在砖砌胎膜墙外侧穿过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的中部,通过调节所述紧固件将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夹紧固定在砖砌胎膜墙上,所述上支撑杆前端探出砖砌胎膜墙内侧,所述圆弧包角模板与上支撑杆前端连接固定,外伸基础浇筑后拆除上支撑杆、下支撑杆和圆弧包角模板,所述外伸基础阳角形成圆弧角。

更进一步,所述圆弧包角模板通过连接板与上支撑杆前端连接固定。

更进一步,所述紧固件为对拉螺栓。

更进一步,所述紧固件为一根螺栓杆与两个螺母的组件。

更进一步,所述上支撑杆、下支撑杆、连接杆和连接板均为木方或角钢。

更进一步,所述圆弧包角模板为1/4周长的UPVC塑料管或弧形钢板。

更进一步,所述圆弧包角模板的内壁上涂有脱模剂。

更进一步,每个所述加固洞口之间的间隔为500mm,加固洞口的宽度为120mm、高度为55mm、深度为所述砖砌胎膜墙的厚度的二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砌筑防水砖砌胎膜墙的过程中预留加固洞口,利用加固洞口将多个连接有圆弧包角模板的包角模板支架夹固在砖砌胎膜墙上,实现砼浇筑后阳角部位形成弧形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减少了阳角剔凿打磨所发生的材料及人工费的增加,降低了因混凝土剔凿漏筋、保护层厚度偏差和防水转角直径过小等质量缺陷的产生,其创造的潜在经济效益远大于增加的投入。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包角模板支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圆弧包角模板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砖砌胎膜墙的侧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拆除后的效果示意图;

图中:1-外伸基础;2-砖砌胎膜墙;3-加固洞口;4-圆弧包角模板;5-上支撑杆;6-下支撑杆;7-连接杆;8-紧固件;9-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一种基础筏板外伸部位阳角支模,包括圆弧包角模板4和在待浇筑外伸基础1外设置的砖砌胎膜墙2,沿砖砌胎膜墙2间隔设置有多个包角模板支架,包角模板支架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支撑杆5和下支撑杆6,上支撑杆5和下支撑杆6通过尾端设置的连接杆7连接在一起,沿砖砌胎膜墙2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固洞口3,上支撑杆5搭在砖砌胎膜墙2顶端,下支撑杆6前端插入加固洞口3,一个紧固件8在砖砌胎膜墙2外侧穿过上支撑杆5和下支撑杆6的中部,通过调节紧固件8将上支撑杆5和下支撑杆6夹紧固定在砖砌胎膜墙2上,上支撑杆5前端探出砖砌胎膜墙2内侧,圆弧包角模板4与上支撑杆5前端连接固定,外伸基础1浇筑后拆除上支撑杆5、下支撑杆6和圆弧包角模板4,所述外伸基础1阳角形成圆弧角。

实施例中,圆弧包角模板4可以通过一块连接板9与上支撑杆5前端连接固定,以此来调整圆弧包角模板4的高度位置,适应不同规格的筏板要求。

实施例中,紧固件8可以为对拉螺栓,也可以是一根螺栓杆与两个螺母的组件。上支撑杆5、下支撑杆6、连接杆7和连接板9均为木方或角钢。圆弧包角模板4为1/4周长的UPVC塑料管或弧形钢板。

砌筑砖砌胎膜墙2时,在距离设计标高还有两层砖的高度位置,每间隔500mm留出一个深度为砖砌胎膜墙2二分之一厚度的孔洞作为加固洞口3,加固洞口的宽度为120mm、高度为55mm。随后在砖砌胎膜墙2的防水立面保护层上弹出筏板高度线,以确定圆弧包角模板4的空间位置。下一步为包角模板支架配模,可采用50×100的木方作为上支撑杆5、下支撑杆6、连接杆7和连接板9的材料,选用粗丝对拉螺栓作为紧固件8,而将管径110mm的UPVC塑料管截取1/4周长作为圆弧包角模板4,每段圆弧包角模板4为2米,在圆弧包角模板4内壁涂抹脱模剂,圆弧包角模板4通过将螺钉穿过管壁与上支撑杆5或连接板9相固定。根据砖砌胎膜墙2上筏板顶面的弹线位置,从筏板一段开始依次进行支模,每2米加固一次。加固时,先初拧螺栓,校核标高位置确保顺直后,再终拧螺栓。安装完毕后检查包角模板支架是否架设牢固,无松动现象,圆弧包角模板4安装是否严密,位置是否偏移不对齐,检查完毕后进行砼浇筑。待砼强度达到1.2Mpa后,即可将模板拆除。拆模时先松动螺栓,再拆下圆弧包角模板4。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干净,及时涂刷脱模剂,码放整齐,避免挤压变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