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岩土工程设计的边坡防渗水结构

一种岩土工程设计的边坡防渗水结构

摘要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岩土工程设计的边坡防渗水结构,包括基板,基板之间设置有连接块,基板后端中央设置有固定座,基板后端设置有连接架,左侧连接架外侧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上由后至前依次设置有启动按钮和关闭按钮,连接架后端设置有电机,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设置,不仅使得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基板和支架形成一定角度防止渗水,在水压较大时还能通过弹簧进行减震泄压,还便于本实用新型拆卸和安装,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稳定性和便携性,同时还使得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不同边坡角度调整基板和支架的角度,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128271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亿通达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0968453.3

  • 发明设计人 黄丽敏;

    申请日2022-04-22

  • 分类号E02D17/20(2006.01);E02D31/00(2006.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65000 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徐碧街道乾龙新村16幢8层

  • 入库时间 2022-09-06 01:33:0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05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岩土工程设计的边坡防渗水结构。

背景技术

岩石工程(rockengineering)亦称“岩体工程”。修建或构筑在岩体内部或岩体表面的任何工程。人的工程活动中,矿产资源的开采、水能资源的开发、水利资源的利用、铁路公路的建设、地质灾害的防治等,均密切地与地质环境中的岩石相关。因此,一切依托岩石或岩体进行的工程活动都属于岩石工程范畴。由地壳运动导致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发生变形或变位的现象,残留于地壳中的空间展布和形态特征,称为地质构造或构造形迹。地质构造包括岩层的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三种基本形态,以及隆起和凹陷等。它们都是地壳运动的产物,并与地震有着密切的关系。地质构造大大改变了岩层和岩体原来的工程地质性质,如褶皱和断裂使岩层产生弯曲、破裂和错动,破坏了岩层或岩体的完整性,降低了岩层或岩体稳定性,增大了岩层或岩体的渗透性,使建筑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化。因此,研究地质构造不但具有阐明和探讨地壳运动发生、发展规律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公路线路的布置、设计和施工以及指导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预测预报工作等都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目前边坡与地面形成的高度差极易引起渗水,不利于后续施工和线路布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岩土工程设计的边坡防渗水结构,旨在解决目前边坡与地面形成的高度差极易引起渗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岩土工程设计的边坡防渗水结构,包括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之间设置有连接块,所述基板后端中央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基板后端设置有连接架,左侧所述连接架外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由后至前依次设置有启动按钮和关闭按钮,所述连接架后端设置有电机,所述启动按钮、所述关闭按钮和所述电机与外部电源及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并受所述控制器控制。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两侧设置有凹槽且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基板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螺栓。

更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后端设置于连接片上,所述第二螺栓在所述基板前端设置有螺母。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片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下端设置有限位柱,所述连接片和所述基板后端面间设置有弹簧。

更进一步地,所述基板前端面设置有凸柱,所述基板下端设置有弹性网。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设置于支架上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基板前后两端面上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凸块和连接凹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凸块和所述连接凹槽内设置有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错位排列。

关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首先,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基板、支架、凸柱、弹簧、连接片、连接凸块和连接凹槽,不仅使得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基板和支架形成一定角度防止渗水,在水压较大时还能通过弹簧进行减震泄压,还便于本实用新型拆卸和安装,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稳定性和便携性;其次,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电机、转轴、连接头和固定座,使得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不同边坡角度调整基板和支架的角度,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第一视角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第二视角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第三视角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1中A处局部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2中B处局部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2中C处局部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3中D处局部视图;

图中:1、基板;11、连接架;12、弹性网;13、凸柱;14、螺母;15、第二螺栓;16、弹簧;17、连接片;2、连接块;21、第一螺栓;3、控制器;31、启动按钮;32、关闭按钮;4、电机;41、转轴;5、固定座;51、限位柱;6、支架;61、连接头;7、连接凸块;71、限位块;8、连接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7,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岩土工程设计的边坡防渗水结构,包括基板1,其特征在于,基板1之间设置有连接块2,基板1后端中央设置有固定座5,基板1后端设置有连接架11,左侧连接架11外侧设置有控制器3,控制器3上由后至前依次设置有启动按钮31和关闭按钮32,连接架11后端设置有电机4,启动按钮31、关闭按钮32和电机4与外部电源及控制器3电连接,并受控制器3控制。

连接块2两侧设置有凹槽且连接块2与基板1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螺栓21,便于基板1和连接块2连接。

基板1上设置有第二螺栓15,第二螺栓15后端设置于连接片17上,第二螺栓15在基板1前端设置有螺母14,便于连接片17和基板1固定。

连接片17设置于固定座5上,固定座5下端设置有限位柱51,连接片17和基板1后端面间设置有弹簧16,起到缓冲作用。

基板1前端面设置有凸柱13,基板1下端设置有弹性网12,加强本实用新型结构强度。

电机4上设置有转轴41,转轴41上设置有连接头61,连接头61设置于支架6上端,便于调整支架6和基板1角度。

基板1前后两端面上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凸块7和连接凹槽8,便于基板1拆卸连接。

连接凸块7和连接凹槽8内设置有限位块71且限位块71错位排列,使得拆卸的基板1连接紧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将本实用新型新型通过支架6置于坡上,将基板1置于坡底,再将弹性网12置于地面物体上将其固定,若有积水或者灾害天气时,积水或泥流被基板1挡住,凸柱13还能加强基板1强度,抵挡泥流中的石块;当需要调整基板1与支架6角度时,启动电机4,电机4带动转轴41旋转,转轴41通过连接头61带动支架6旋转至指定角度;使用完本实用新型后,拧下第一螺栓21将基板1由连接块2上拆下,再将基板1通过连接凸块7和连接凹槽8固定收纳。

关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首先,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基板1、支架6、凸柱13、弹簧16、连接片17、连接凸块7和连接凹槽8,不仅使得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基板1和支架6形成一定角度防止渗水,在水压较大时还能通过弹簧16进行减震泄压,还便于本实用新型拆卸和安装,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稳定性和便携性;其次,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电机4、转轴41、连接头61和固定座5,使得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不同边坡角度调整基板1和支架6的角度,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