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带有减振阻尼组件的磨辊装置及磨粉机

一种带有减振阻尼组件的磨辊装置及磨粉机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有减振阻尼组件的磨辊装置及磨粉机,该磨辊装置包括:磨辊轴、设置于磨辊轴两端的磨辊和磨辊套以及减振阻尼组件,磨辊通过轴承与磨辊轴连接,减振阻尼组件设于磨辊轴外侧,其一端与磨辊套浮动连接,其相对另一端与磨辊柔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减振阻尼组件实现了与磨辊套浮动连接,与磨辊柔性连接。磨辊在滚碾过程中所产生振动被减振阻尼组件阻尼,从而降低振动对磨辊套的影响,使磨辊套的损伤大大降小,提高磨辊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120398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桂林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22877063.3

  • 发明设计人 王剑琼;苏寄得;肖文辉;梁辑;

    申请日2021-11-19

  • 分类号B02C4/30(2006.01);B02C4/28(2006.01);

  • 代理机构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黄丽莉

  • 地址 541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定江镇长丰路19号

  • 入库时间 2022-09-06 01:23:4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05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磨粉机的磨辊制造领域,涉及一种磨辊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减振阻尼组件的磨辊装置及磨粉机。

背景技术

现有磨粉机的磨辊装置是磨辊与磨辊轴通过轴承支承在磨辊套上,磨辊套是刚性支承件,磨辊与磨辊轴一起转动。由于磨粉机进料为颗粒状,且物料大小不一,从而使磨辊滚碾时冲击力大、振动大,且振幅变化也大。使磨辊在滚碾过程中所产生振动影响到磨辊套,对磨辊套造成损伤,降低磨辊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有减振阻尼组件的磨辊装置及磨粉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有减振阻尼组件的磨辊装置,包括:磨辊轴以及设置于磨辊轴两端的磨辊和磨辊套,磨辊通过轴承与磨辊轴连接,还包括:减振阻尼组件,减振阻尼组件设于磨辊轴外侧,其一端与磨辊套浮动连接,其相对另一端与磨辊柔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有减振阻尼组件的磨辊装置,其采用减振阻尼组件实现了与磨辊套浮动连接,与磨辊柔性连接。磨辊在滚碾过程中所产生振动被减振阻尼组件阻尼,从而降低振动对磨辊套的影响,使磨辊套的损伤大大降小,提高磨辊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在磨辊上安装有磨辊筒,磨辊筒设于磨辊轴外侧。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磨辊装置的机械结构更稳定。

作为优选的方案,沿磨辊套所在位置向磨辊所在位置延伸方向,减振阻尼组件依次包括:轴承定位套、支承套以及阻尼吸振套;

轴承定位套一端与磨辊套浮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支承套连接;

支承套一端与轴承定位套连接,其另一端与阻尼吸振套连接;

阻尼吸振套一端与支承套连接,其另一端与磨辊或磨辊上的磨辊筒柔性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减振阻尼组件结构简单,各部分各司其职,阻尼吸振套与磨辊直接或间接柔性连接,大大减小了由于磨辊振动而对磨辊套造成的损伤,提高磨辊装置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作为优选的方案,轴承定位套通过轴承与磨辊轴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结构合理。

作为优选的方案,轴承定位套通过内密封件与磨辊轴接触,且其通过外密封件与磨辊套接触。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防止外部粉末进入磨辊装置内部,影响其性能。

作为优选的方案,在磨辊底部设置有与其连接的沉渣盘。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防止磨辊装置内部杂质掉落磨粉机内,对磨粉机内粉末造成污染。

作为优选的方案,当阻尼吸振套与磨辊上的磨辊筒柔性连接时,沿磨辊套所在位置向磨辊所在位置延伸方向,磨辊筒依次包括:用于与阻尼吸振套柔性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用于支撑的支承部以及用于与磨辊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采用第一连接部与阻尼吸振套柔性连接、采用支承部实现支撑,采用第二连接部与磨辊连接,磨辊筒整体结构稳定。

作为优选的方案,沿磨辊套所在位置向磨辊所在位置延伸方向,磨辊筒支承部的外径逐渐增大。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磨辊筒支承部的纵截面呈梯形,机械结构稳定。

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二连接部包括:沿磨辊轴径向延伸的安装脚和沿磨辊轴轴向延伸的卡接脚,安装脚与磨辊端面接触,卡接脚与磨辊通孔内壁侧面接触。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第二连接部从两个方向与磨辊接触,连接牢固。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磨粉机,包括:上述任一种磨辊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磨粉机,磨辊由于与磨粉机的磨环相互摩擦而自转动,但是,磨辊轴不与磨辊一起转动。通过减振阻尼组件实现了磨辊与磨辊套柔性且浮动连接,磨辊在滚碾过程中所产生振动被减振阻尼组件阻尼,降低振动对磨辊套的影响,使磨辊套的损伤大大降小,提高磨辊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磨辊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局部放大图。

其中:1-磨辊轴,2-磨辊,3-磨辊套,41-第一轴承,42-第二轴承,5-磨辊筒,51-第一连接部,52-支承部,53-第二连接部,53a-安装脚,53b-卡接脚,6-轴承定位套,7-支承套,8-阻尼吸振套,91-内密封件,92-外密封件,10-沉渣盘,11-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同时,“第一”、“第二”等表述仅用于区分多个构型的目的,而不是限制构型或其他特征之间的顺序。

另外,“包括”元件的表述是“开放式”表述,该“开放式”表述仅仅是指存在对应的部件,不应当解释为排除附加的部件。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种带有减振阻尼组件的磨辊装置及磨粉机的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磨辊装置包括:磨辊轴1、设置于磨辊轴1两端的磨辊2和磨辊套3以及减振阻尼组件,磨辊套3设置于磨辊轴1的上部,磨辊2设置于磨辊轴1的下部,磨辊2通过第一轴承41与磨辊轴1连接,减振阻尼组件设于磨辊轴1外侧,其一端与磨辊套3浮动连接,其相对另一端与磨辊2柔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有减振阻尼组件的磨辊装置,其采用减振阻尼组件实现了与磨辊套3浮动连接,与磨辊2柔性连接。通过减振阻尼组件使磨辊2与磨辊套3形成一个柔性连接的封闭区域,磨辊2在滚碾过程中所产生振动被减振阻尼组件阻尼,从而降低振动对磨辊套3的影响,使磨辊套3的损伤大大降小,提高磨辊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余特征技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磨辊2上安装有磨辊筒5,磨辊筒5设于磨辊轴1外侧。

采用上述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磨辊装置的机械结构更稳定。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余特征技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沿磨辊套3所在位置向磨辊2所在位置延伸方向(即图1中自上而下的方向),减振阻尼组件依次包括:轴承定位套6、支承套7以及阻尼吸振套8;

轴承定位套6一端与磨辊套3浮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支承套7连接;

支承套7一端与轴承定位套6连接,其另一端与阻尼吸振套8连接;

阻尼吸振套8一端与支承套7连接,其另一端与磨辊2上的磨辊筒5柔性连接。

采用上述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减振阻尼组件结构简单,各部分各司其职,阻尼吸振套8与磨辊筒5柔性连接,大大减小了由于磨辊2振动而对磨辊套3造成的损伤,提高磨辊装置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磨辊2上没有安装有磨辊筒5时,阻尼吸振套8一端与支承套7连接,其另一端可以直接与磨辊2柔性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阻尼吸振套8的使用寿命,阻尼吸振套8可采用耐磨材料制成。

进一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轴承定位套6通过第二轴承42与磨辊轴1连接。

采用上述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轴承定位套6通过第二轴承42定位在磨辊轴1上,但与磨辊套3为浮动连接,结构设计合理,从而通过阻尼吸振套8等部件使磨辊2与磨辊套3形成一个柔性连接的封闭区域,与轴承定位套6连接的第二轴承42安装于该封闭区域内。

进一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轴承定位套6通过内密封件91与磨辊轴1接触,且其通过外密封件92与磨辊套3接触。

采用上述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防止外部粉末进入磨辊装置内部,影响其性能。

为了提高内密封件91的安装牢固性,可以在轴承定位套6上开设

进一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磨辊2底部设置有与其连接的沉渣盘10。

采用上述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防止磨辊装置内部杂质掉落磨粉机内,对磨粉机内粉末造成污染。

进一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沿磨辊套3所在位置向磨辊2所在位置延伸方向(即图1中自上而下的方向),磨辊筒5依次包括:用于与阻尼吸振套8柔性连接的第一连接部51、用于支撑的支承部52以及用于与磨辊2连接的第二连接部53。

采用上述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第一连接部51与阻尼吸振套8柔性连接、采用支承部52实现支撑,采用第二连接部53与磨辊2连接,磨辊筒5整体结构稳定。

进一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沿磨辊套3所在位置向磨辊2所在位置延伸方向(即图1中自上而下的方向),磨辊筒5支承部52的外径逐渐增大。

采用上述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磨辊筒5支承部52的纵截面呈梯形,机械结构稳定。

进一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连接部53包括:沿磨辊轴1径向延伸的安装脚53a和沿磨辊轴1轴向延伸的卡接脚53b,安装脚53a与磨辊2端面接触,卡接脚53b与磨辊2通孔内壁侧面接触。

采用上述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二连接部53从两个方向与磨辊2接触,连接牢固。

进一步,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51的壁厚大于支承部52的壁厚,第一连接部51与阻尼吸振套8的可连接区域较大,提高第一连接部51与阻尼吸振套8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沿磨辊套3所在位置向磨辊2所在位置延伸方向(即图1中自上而下的方向),磨辊筒5支承部52的通孔径逐渐增大,防止磨辊筒5与磨辊轴1发生干涉。

进一步,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53的壁厚大于第一连接部51的壁厚和支承部52的壁厚,提高安装稳定性。

以上多种实施方式可交叉并行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磨粉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磨辊装置。

在具体实施例中,可以但不限于以下安装结构或安装方式。磨辊套3通过横担轴支承在磨粉机的梅花架上,锁紧螺母11在磨辊轴1顶部并使磨辊轴1支承在磨辊套3上。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磨粉机,磨辊2由于与磨粉机的磨环相互摩擦而自转动,但是,磨辊轴1不与磨辊2一起转动。通过减振阻尼组件实现了磨辊2与磨辊套3柔性且浮动连接,磨辊2在滚碾过程中所产生振动被减振阻尼组件阻尼,降低振动对磨辊套3的影响,使磨辊套3的损伤大大降小,提高磨辊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