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狼尾草的种茎切割装置

一种狼尾草的种茎切割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切割茎秆、有效提高切割效率、省时省力的狼尾草的种茎切割装置。该装置包括进料仓、切割仓、切刀组件、外壳、收集箱。该装置在使用时,将狼进尾草的种茎横向从进料仓的上端口放入,然后通过联动结构将多个切割刀片顺时针推动,使得每个切割刀片的刀刃依次穿过第一切口、第二切口的同时便可将种茎切开,通过多个切割刀片便可将切割仓内的所有种茎一次性切割成多个小段,切割后的种茎小段受重力作用便会顺着前侧板与后侧板之间的下端开口掉落至收集箱内,这样便实现了一次切割很多种茎的目的,有效提高了切割效率,省时省力,操作简单,适合在切割装置技术领域推广。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02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狼尾草的种茎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狼尾草,多年生,须根较粗壮,秆直立,丛生,在花序下密生柔毛,叶鞘光滑,两侧压扁,秆上部者长于节间;叶舌具长约2.5毫米纤毛;叶片线形,先端长渐尖,基部生疣毛。圆锥花序直立;主轴密生柔毛;总梗长2-3(-5)毫米;刚毛粗糙,淡绿色或紫色;小穗通常单生,偶有双生,线状披针形;花药顶端无毫毛;花柱基部联合。颖果长圆形,长约3.5毫米。叶片表皮细胞结构为上下表皮不同;上表皮脉间细胞2-4行为长筒状、有波纹、壁薄的长细胞;下表皮脉间5-9行为长筒形,壁厚,花果期夏秋季。中国自东北、华北经华东、中南及西南各省区均有分布;多生于海拔50-3 200米的田岸、荒地、道旁及小山坡上,可作饲料,也是编织或造纸的原料。狼尾草可通过茎秆上的茎节进行无性繁殖,而将整根的茎秆一节一节人工切割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切割茎秆、有效提高切割效率、省时省力的狼尾草的种茎切割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狼尾草的种茎切割装置,包括进料仓、切割仓、切刀组件、外壳、收集箱;

所述进料仓呈梯形状且上端为大口径端,所述进料仓的下端与切割仓的上端固定连接且互相连通;

所述切割仓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通过组成一个矩形壳体,所述前侧板与后侧板之间的距离为3-6厘米,所述矩形壳体的上端口与进料仓的下端固定连接且互相连通;

所述收集箱设置在切割仓的下方,所述前侧板的下端与收集箱的前侧壁上端通过连接板密封连接,所述后侧板的下端与收集箱的上端面之间的间距5-10厘米,所述左侧板的下端与收集箱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右侧板的下端与收集箱的右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前侧板的外表面的纵向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切口,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切口之间的间距与种植的茎秆节的长度相适配,所述后侧板的外表面的纵向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二切口,所述多个第二切口的数量与多个第一切口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所述切刀组件包括多个切割刀片,所述多个切割刀片的数量与多个第一切口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个第一切口大小与切割刀片的刀身相适配,每个第二切口的大小与切割刀片的刀刃相适配,所述多个切割刀片通过联动结构设置在前侧板的外侧;

所述外壳设置在切割仓的前侧且切刀组件位于外壳内,所述外壳的上设置有用于推动切刀组件的通道。

进一步的是,所述联动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板的外侧的轴套,所述轴套上设置有多个弧形缺口,所述个弧形缺口的数量与多个切割刀片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个弧形缺口的弧度为180度,每个弧形缺口位于上方的侧壁延伸至前侧板的外表面,每个弧形缺口内均设置有设置有刀座;所述刀座包括安装基板以及与轴套相适配的转轴,所述转轴位于对应的弧形缺口内且转轴的两端分别位于弧形缺口的左右两侧,所述安装基板的下端固定设置在转轴的侧壁上且位于弧形缺口内,所述安装基板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的上端延伸至安装基板的上端面,所述安装凹槽的下端延伸至安装基板的中下部位置,所述多个切割刀片分别位于多个安装凹槽内,所述安装基板的上端套设有与之相适配的密封套且二者过盈配合,所述密封套的上端固定设置有连接环,还包括连接杆,每个连接环均套设在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的中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后端固定设置在连接杆上,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的前端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固定板上且二者互相垂直,所述推杆位于通道内。

进一步的是,所述外壳包括左侧扇形护板、右侧扇形护板、前侧护板、弧形顶板,所述左侧扇形护板的后端、右侧扇形护板的后端分别固定在前侧板的左右两侧的边缘处,所述前侧护板的左端与左侧扇形护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前侧护板的右端与右侧扇形护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前侧护板的下端斜向下固定设置在轴套的外侧壁上,所述弧形顶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左侧扇形护板、右侧扇形护板的上端,所述弧形顶板的前端固定在前侧护板的上端,所述通道沿弧形顶板的纵向方向设置,所述通道的前端延伸至弧形顶板的前端,所述通道的后端延伸至弧形顶板的后端,所述通道位于弧形顶板左右方向的中部。

进一步的是,每个密封套的前侧表面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后端固定设置在对应的密封套的侧壁上,所述拉伸弹簧的前端固定设置在前侧护板的内侧表面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后侧板的右侧边缘处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杆且多个第一加强杆互相平行,每个第一加强杆的上端斜向上固定在后侧板的右侧边缘处,每个第一加强杆的下端斜向下固定在收集箱的右侧壁的上端面上,所述后侧板的左侧边缘处设置有多个第二加强杆多个第二加强杆互相平行,每个第二加强杆的上端斜向上固定在后侧板的左侧边缘处,每个第一加强杆的下端斜向下固定在收集箱的左侧壁的上端面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安装凹槽包括安装基板内表面设置的第一矩形孔,所述安装基板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矩形孔,所述第二矩形孔的深度与第一矩形孔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矩形孔与第二矩形孔共同组成一个T形的凹槽且二者互相连通,每个切割刀片的刀背处均固定设置有插板,所述插板与第二矩形孔相适配,所述第一矩形孔与切割刀片的刀身相适配,所述插板位于第二矩形孔内且切割刀片位于第一矩形孔内。

进一步的是,所述弧形顶板的左侧沿其横向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矩形通孔且均位于通道的左侧,所述多个第一矩形通孔沿弧形顶板的前后方向均布设置,所述弧形顶板的右侧沿其横向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二矩形通孔且均位于通道的左侧,所述多个第二矩形通孔与多个第一矩形通孔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是,所述轴套的下方水平设置有支撑板且与轴套相切,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分别位于支撑板的下表面的前侧边缘处和后侧边缘处,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分别与支撑板互相垂直,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的前端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支撑板的前端,所述弧形板的上端固定设置在前侧护板的外侧表面且位于中下部。

进一步的是,所述密封套内设置有插块,所述插块的大小第二矩形孔的大小相适配,所述插块的上端固定设置在密封套的上侧壁的内表面,所述插块的下端面与密封套的下端面重合,所述插块的上表面设置有矩形凸条,所述矩形凸条的下端与插块的下端齐平,所述矩形凸条的大小与第一矩形孔相适配,所述插块位于第二矩形孔内且与切割刀片的上端面相接触,所述插块与第二矩形孔过盈配合,所述矩形凸条位于第一矩形孔内且二者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是,所述拉伸弹簧的数量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狼尾草的种茎切割装置在使用时,将狼进尾草的种茎横向从进料仓的上端口放入,然后缓慢落入到切割仓中,由于切割仓前后宽度和进料仓的下端的前后宽度相对狭窄,这样使得放入切割仓内的种茎堆叠的前后宽度不至于很厚,避免切割时切割不动的情况出现,进入切割仓的种茎会慢慢层叠起来至切割仓的上端且低于第一切口的上端,然后通过联动结构将多个切割刀片顺时针推动,使得每个切割刀片的刀刃依次穿过第一切口、第二切口的同时便可将种茎切开,通过多个切割刀片便可将切割仓内的所有种茎一次性切割成多个小段,然后通过联动结构将多个切割刀片反向转动至初始位置,切割后的种茎小段受重力作用便会顺着前侧板与后侧板之间的下端开口掉落至收集箱内,这样便实现了一次切割很多种茎的目的,有效提高了切割效率,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该狼尾草的种茎切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该狼尾草的种茎切割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该狼尾草的种茎切割装置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切刀组件、联动结构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刀座、切割刀片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切割刀片、插板组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封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料仓、切割仓、收集箱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料仓、切割仓、收集箱组合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进料仓1、切割仓2、前侧板201、后侧板202、左侧板203、右侧板204、收集箱3、第一切口4、第二切口5、切割刀片6、通道7、连接板8、轴套9、弧形缺口10、刀座11、安装基板111、转轴112、密封套12、连接环13、连接杆14、固定板15、推杆16、外壳17、左侧扇形护板171、右侧扇形护板172、前侧护板173、弧形顶板174、拉伸弹簧18、第一加强杆19、第二加强杆20、第一矩形孔21、第二矩形孔22、插板23、第一矩形通孔24、第二矩形通孔25、支撑板26、第一竖板27、第二竖板28、弧形板29、插块30、矩形凸条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11所示,该狼尾草的种茎切割装置,包括进料仓1、切割仓2、切刀组件、外壳17、收集箱3;

所述进料仓1呈梯形状且上端为大口径端,所述进料仓1的下端与切割仓2的上端固定连接且互相连通;

所述切割仓2包括前侧板201、后侧板202、左侧板203、右侧板204,所述前侧板201、后侧板202、左侧板203、右侧板204通过组成一个矩形壳体,所述前侧板201与后侧板202之间的距离为3-6厘米,所述矩形壳体的上端口与进料仓1的下端固定连接且互相连通;

所述收集箱3设置在切割仓2的下方,所述前侧板201的下端与收集箱3的前侧壁上端通过连接板密封连接,所述后侧板202的下端与收集箱3的上端面之间的间距5-10厘米,所述左侧板203的下端与收集箱3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右侧板204的下端与收集箱3的右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前侧板201的外表面的纵向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切口4,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切口4之间的间距与种植的茎秆节的长度相适配,所述后侧板202的外表面的纵向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二切口5,所述多个第二切口5的数量与多个第一切口4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所述切刀组件包括多个切割刀片6,所述多个切割刀片6的数量与多个第一切口4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个第一切口4大小与切割刀片6的刀身相适配,每个第二切口5的大小与切割刀片6的刀刃相适配,所述多个切割刀片6通过联动结构设置在前侧板201的外侧;

所述外壳17设置在切割仓2的前侧且切刀组件位于外壳17内,所述外壳17的上设置有用于推动切刀组件的通道7。该狼尾草的种茎切割装置在使用时,将狼进尾草的种茎横向从进料仓1的上端口放入,然后缓慢落入到切割仓2中,由于切割仓2前后宽度和进料仓1的下端的前后宽度相对狭窄,这样使得放入切割仓2内的种茎堆叠的前后宽度不至于很厚,避免切割时切割不动的情况出现,进入切割仓2的种茎会慢慢层叠起来至切割仓2的上端且低于第一切口4的上端,然后通过联动结构将多个切割刀片6顺时针推动,使得每个切割刀片6的刀刃依次穿过第一切口4、第二切口5的同时便可将种茎切开,通过多个切割刀片6便可将切割仓2内的所有种茎一次性切割成多个小段,然后通过联动结构将多个切割刀片6转动至初始位置,切割后的种茎小段受重力作用便会顺着前侧板201与后侧板202之间的下端开口掉落至收集箱3内,这样便实现了一次切割很多种茎的目的,有效提高了切割效率,省时省力。

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所述联动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板的外侧的轴套9,所述轴套9上设置有多个弧形缺口10,所述个弧形缺口10的数量与多个切割刀片6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个弧形缺口10的弧度为180度,每个弧形缺口10位于上方的侧壁延伸至前侧板201的外表面,每个弧形缺口10内均设置有设置有刀座11;所述刀座11包括安装基板111以及与轴套9相适配的转轴112,所述转轴112位于对应的弧形缺口10内且转轴112的两端分别位于弧形缺口10的左右两侧,所述安装基板111的下端固定设置在转轴112的侧壁上且位于弧形缺口10内,所述安装基板111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的上端延伸至安装基板111的上端面,所述安装凹槽的下端延伸至安装基板111的中下部位置,所述多个切割刀片6分别位于多个安装凹槽内,所述安装基板111的上端套设有与之相适配的密封套12且二者过盈配合,所述密封套1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连接环13,还包括连接杆14,每个连接环13均套设在连接杆14上,所述连接杆14的中部设置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的后端固定设置在连接杆14上,所述固定板15的上表面的前端设置有推杆16,所述推杆16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固定板15上且二者互相垂直,所述推杆16位于通道7内。通过转轴112与轴套9的配合,便可实现刀座11的转动,由于转轴112的两端分别位于弧形缺口10的左右两侧,也就是转轴112的长度大于弧形缺口10的左右宽度,述安装基板111的下端固定设置在转轴112的侧壁上且位于弧形缺口10内,这样就保证了刀座11不会脱离弧形缺口10,由于多个连接环13都是套设在连接杆14上,只需推动推杆16,便可带动连接杆14转动,进而带动多个切割刀片6转动,实现多个切割刀片6同时切割的目的。

作为优选的,所述外壳17包括左侧扇形护板171、右侧扇形护板172、前侧护板173、弧形顶板174,所述左侧扇形护板171的后端、右侧扇形护板172的后端分别固定在前侧板201的左右两侧的边缘处,所述前侧护板173的左端与左侧扇形护板171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前侧护板173的右端与右侧扇形护板172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前侧护板173的下端斜向下固定设置在轴套9的外侧壁上,所述弧形顶板174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左侧扇形护板171、右侧扇形护板172的上端,所述弧形顶板174的前端固定在前侧护板173的上端,所述通道7沿弧形顶板174的纵向方向设置,所述通道7的前端延伸至弧形顶板174的前端,所述通道7的后端延伸至弧形顶板174的后端,所述通道7位于弧形顶板174左右方向的中部。通过外壳17的设置,使得切刀组件得以保护起来,避免误伤的情况出现。

为了避免多个切割刀片6在不切割时转动至多个第一切口4,影响添加狼进尾草的种茎的操作或者后续清理切割后的种茎段的操作,每个密封套12的前侧表面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拉伸弹簧18,所述拉伸弹簧18的后端固定设置在对应的密封套12的侧壁上,所述拉伸弹簧18的前端固定设置在前侧护板173的内侧表面上。通过拉伸弹簧18,便可将多个切割刀片6固定在外壳17内且不会与前侧板201接触,切割时只需要用力将拉伸弹簧18拉伸,便可完成切割操作,完成后依靠拉伸弹簧18的恢复形变便可将多个切割刀片6恢复至初始位置,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为了使得整个装置更加的稳定,所述后侧板202的右侧边缘处设置有多个第一加强杆19且多个第一加强杆19互相平行,每个第一加强杆19的上端斜向上固定在后侧板202的右侧边缘处,每个第一加强杆19的下端斜向下固定在收集箱3的右侧壁的上端面上,所述后侧板202的左侧边缘处设置有多个第二加强杆20多个第二加强杆20互相平行,每个第二加强杆20的上端斜向上固定在后侧板202的左侧边缘处,每个第一加强杆19的下端斜向下固定在收集箱3的左侧壁的上端面上。通过多个第一加强杆19、多个第二加强杆20便提升切割仓2与收集箱3的稳定性,进而提升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为了后续便于更换切割刀片6,作为优选的,所述安装凹槽包括安装基板111内表面设置的第一矩形孔21,所述安装基板111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矩形孔22,所述第二矩形孔22的深度与第一矩形孔21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矩形孔21与第二矩形孔22共同组成一个T形的凹槽且二者互相连通,每个切割刀片6的刀背处均固定设置有插板23,所述插板23与第二矩形孔22相适配,所述第一矩形孔21与切割刀片6的刀身相适配,所述插板23位于第二矩形孔22内且切割刀片6位于第一矩形孔21内。通过插板23与第二矩形孔22的配合,便便实现切割刀片6的安装与拆卸。

为了方便观察外壳17内的状况以及减轻整个装置的重量,所述弧形顶板174的左侧沿其横向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矩形通孔24且均位于通道7的左侧,所述多个第一矩形通孔24沿弧形顶板174的前后方向均布设置,所述弧形顶板174的右侧沿其横向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二矩形通孔25且均位于通道7的左侧,所述多个第二矩形通孔25与多个第一矩形通孔24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通过多个第一矩形通孔24、多个第二矩形通孔25便可对其内部进行观察,也减轻了一些重量。

为了使得外壳17的更加稳固,避免重量都集中在前侧板201上,所述轴套9的下方水平设置有支撑板26且与轴套9相切,所述支撑板26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竖板27和第二竖板28,所述第一竖板27和第二竖板28分别位于支撑板26的下表面的前侧边缘处和后侧边缘处,所述第一竖板27和第二竖板28分别与支撑板26互相垂直,所述支撑板26的上表面的前端设置有弧形板29,所述弧形板29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支撑板26的前端,所述弧形板29的上端固定设置在前侧护板173的外侧表面且位于中下部。通过第一竖板27和第二竖板28便可起到支撑作用,分担重量使整个装置的受力更加的均衡,使得整个装置更加的牢固。

为了避免切割刀片6与安装基板111相对滑动,所述密封套12内设置有插块30,所述插块30的大小第二矩形孔22的大小相适配,所述插块30的上端固定设置在密封套12的上侧壁的内表面,所述插块30的下端面与密封套12的下端面重合,所述插块30的上表面设置有矩形凸条31,所述矩形凸条31的下端与插块30的下端齐平,所述矩形凸条31的大小与第一矩形孔21相适配,所述插块30位于第二矩形孔22内且与切割刀片6的上端面相接触,所述插块30与第二矩形孔22过盈配合,所述矩形凸条31位于第一矩形孔21内且二者过盈配合。通过插块30插入第二矩形孔22内便可将切割刀片6顶紧,避免出现滑动的情况。

作为优选的,所述拉伸弹簧18的数量为两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焊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