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无极绳绞车越位制动机构

一种无极绳绞车越位制动机构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极绳绞车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无极绳绞车越位制动机构,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安装于无极绳绞车行驶轨道槽钢下方的空间中,还包括,承载槽钢,所述承载槽钢活动连接所述轨道槽钢,缓冲弹性件,所述缓冲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固定底板上,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固定底板上,所述联动组件连接所述承载槽钢,所述联动组件连接所述缓冲弹性件,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安装于所述固定底板上,并且所述行程开关的触发点低于所述缓冲弹性件与所述联动组件的连接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车辆停车的惯性,经常性的造成越位保护开关的拨杆损坏的问题。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2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极绳绞车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无极绳绞车越位制动机构。

背景技术

无极绳绞车,是煤矿井下巷道以钢丝绳牵引的一种普通轨道连续运输设备。

目前我矿井下主要通过绞车、无极绳绞车运送物料,原越位保护安装方式,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车辆停车的惯性,经常性的造成越位保护开关的拨杆损坏,通过多次现场观察及测量,决定按照以下方法改造越位保护的安装、固定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极绳绞车越位制动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车辆停车的惯性,经常性的造成越位保护开关的拨杆损坏的问题,通过弹性缓冲的方式减轻绞车对行程开关冲击,此装置安装位置隐蔽,提高了保护的可靠性,极大延长了行程开关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极绳绞车越位制动机构,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安装于无极绳绞车行驶轨道槽钢下方的空间中,

还包括,

承载槽钢,所述承载槽钢活动连接所述轨道槽钢,

缓冲弹性件,所述缓冲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固定底板上,

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固定底板上,所述联动组件连接所述承载槽钢,所述联动组件连接所述缓冲弹性件,

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安装于所述固定底板上,并且所述行程开关的触发点低于所述缓冲弹性件与所述联动组件的连接点。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连接轴座,所述连接轴座安装于所述轨道槽钢上,

连接柄,所述连接柄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轴座上,所述承载槽钢固接所述连接柄,所述承载槽钢两端与所述轨道槽钢接触的位置均为斜面。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联动组件包括,

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安装于所述固定底板上,

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铰接所述第一固定杆,

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铰接所述第一固定杆,

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依次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固定杆固接所述承载槽钢远离所述连接轴座的一侧。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行程开关包括,

行程开关控制器,所述行程开关控制器安装于所述固定底板上,所述行程开关控制器电连接无极绳绞车控制系统,

触发按键,所述触发按键设置于所述行程开关控制器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压板,所述压板固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所述压板下表面与所述触发按键具有间隙,

衔接板,所述衔接板固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

连接滑轨,所述连接滑轨安装于所述衔接板下表面,

第二连接滑轨,所述第二连接滑轨安装于所述固定底板上,

弹性伸缩杆,所述弹性伸缩杆下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滑轨,所述弹性伸缩杆的伸缩端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滑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固定竖板,所述固定竖板固接于所述承载槽钢另一侧的所述轨道槽钢上,

托板,所述托板固接于所述固定竖板上,并且所述托板上表面与所述承载槽钢之间存在空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无极绳绞车在轨道槽钢上运动,当无极绳绞车运动至承载槽钢上时,此时承载槽钢受到无极绳绞车的压力,进而承载槽钢向下活动,承载槽钢带动联动组件进行运动,联动组件带动缓冲弹性件压缩,进一步触发行程开关,使得行程开关发出信号并传递至无极绳绞车控制系统,无极绳绞车控制系统切断无极绳绞车电源,使得无极绳绞车停止运动,实现无极绳绞车的制动,同时在绞车触发行程开关的过程中,绞车带动联动组件运动,而联动组件首先压缩缓冲弹性件,实现了缓冲,避免了较大的压力直接冲击行程开关,使得该种行程控制开关不易损坏;另外无极绳绞车越位制动机构通过固定底板安装于无极绳绞车行驶轨道槽钢下方的空间中,安装位置隐蔽,不易造成人为故障报警停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极绳绞车越位制动机构三维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极绳绞车越位制动机构三维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无极绳绞车越位制动机构三维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无极绳绞车越位制动机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A区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无极绳绞车越位制动机构三维剖视图;

图中:1、固定底板,2、承载槽钢,3、第一固定杆,4、第一连接杆,5、第二连接杆,6、第二固定杆,7、压板,8、行程开关控制器,9、触发按键,10、衔接板,11、第一连接滑轨,12、弹性伸缩杆,13、轨道槽钢,14、连接轴座,15、连接柄,16、固定竖板,17、托板,18、第二连接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无极绳绞车越位制动机构,包括固定底板1,所述固定底板1安装于无极绳绞车行驶轨道槽钢13下方的空间中,

还包括,

承载槽钢2,所述承载槽钢2活动连接所述轨道槽钢13,

缓冲弹性件,所述缓冲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固定底板1上,

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固定底板1上,所述联动组件连接所述承载槽钢2,所述联动组件连接所述缓冲弹性件,

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安装于所述固定底板1上,并且所述行程开关的触发点低于所述缓冲弹性件与所述联动组件的连接点。

本实施例中,无极绳绞车在轨道槽钢13上运动,当无极绳绞车运动至承载槽钢2上时,此时承载槽钢2受到无极绳绞车的压力,进而承载槽钢2向下活动,承载槽钢2带动联动组件进行运动,联动组件带动缓冲弹性件压缩,进一步触发行程开关,使得行程开关发出信号并传递至无极绳绞车控制系统,无极绳绞车控制系统切断无极绳绞车电源,使得无极绳绞车停止运动,实现无极绳绞车的制动,同时在绞车触发行程开关的过程中,绞车带动联动组件运动,而联动组件首先压缩缓冲弹性件,实现了缓冲,避免了较大的压力直接冲击行程开关,使得该种行程控制开关不易损坏;另外无极绳绞车越位制动机构通过固定底板1安装于无极绳绞车行驶轨道槽钢13下方的空间中,安装位置隐蔽,不易造成人为故障报警停机。

还包括,

连接轴座14,所述连接轴座14安装于所述轨道槽钢13上,

连接柄15,所述连接柄15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轴座14上,所述承载槽钢2固接所述连接柄15,所述承载槽钢2两端与所述轨道槽钢13接触的位置均为斜面。

所述联动组件包括,

第一固定杆3,所述第一固定杆3安装于所述固定底板1上,

第一连接杆4,所述第一连接杆4铰接所述第一固定杆3,

第二连接杆5,所述第二连接杆5铰接所述第一固定杆3,

第二固定杆6,所述第二固定杆6依次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4和所述第二连接杆5,所述第二固定杆6固接所述承载槽钢2远离所述连接轴座14的一侧。

所述行程开关包括,

行程开关控制器8,所述行程开关控制器8安装于所述固定底板1上,所述行程开关控制器8电连接无极绳绞车控制系统,

触发按键9,所述触发按键9设置于所述行程开关控制器8上。

还包括,

压板7,所述压板7固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5上,所述压板7下表面与所述触发按键9具有间隙,

衔接板10,所述衔接板10固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5上,

连接滑轨11,所述连接滑轨11安装于所述衔接板10下表面,

第二连接滑轨18,所述第二连接滑轨18安装于所述固定底板1上,

弹性伸缩杆12,所述弹性伸缩杆12下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滑轨18,所述弹性伸缩杆12的伸缩端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滑轨11。

还包括,

固定竖板16,所述固定竖板16固接于所述承载槽钢2另一侧的所述轨道槽钢13上,

托板17,所述托板17固接于所述固定竖板16上,并且所述托板17上表面与所述承载槽钢2之间存在空隙。

本实施例中,无极绳绞车在轨道槽钢13上运动,当无极绳绞车运动至承载槽钢2上时,此时承载槽钢2受到无极绳绞车的压力,进而承载槽钢2向下活动,承载槽钢2通过连接柄15向下转动,承载槽钢2带动第二固定杆6向下运动,使得第二固定杆6带动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5向下运动,进而第二连接杆5带动压板7和衔接板10向下运动,首先衔接板10会带动弹性伸缩杆12向下运动形成压缩,弹性伸缩杆12在第一连接滑轨11和第二连接滑轨18中进行适应性滑动,即在弹性伸缩杆12收缩过程中吸收了大部分的冲击力,然后压板7向下运动按压触发按键9,触发按键9触发行程开关控制器8,进而行程开关控制器8发出信号并传递至无极绳绞车控制系统,无极绳绞车控制系统切断无极绳绞车电源,使得无极绳绞车停止运动,实现无极绳绞车的制动;

在承载槽钢2向下运动过程中,承载槽钢2的一侧会被托板17拦截,避免了承载槽钢2发生过度下移。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