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非洲大蜗牛诱食筛选装置

一种非洲大蜗牛诱食筛选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陆生螺类诱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洲大蜗牛诱食筛选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放螺区和四、六或八个诱食区,所述诱食区的侧壁通过管道与所述放螺区连通,并且对侧的侧壁开有圆孔,用纱网封住。本申请的装置改变以往诱食试验中常用的抽气泵用于诱食物气味的导流,在诱食区开孔,利用自然空气流动使诱食物气味传到放螺区,避免了因非洲大蜗牛皮肤表面水分蒸发而行为不活跃,便于非洲大蜗牛区分不同的味源从而做出选择;该装置在试验过程中可随时添加诱食物,避免因诱食物挥发过快而造成的试验后期诱食效果下降等问题。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05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陆生螺类诱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洲大蜗牛诱食筛选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有害入侵物种非洲大蜗牛防治时,研发诱杀剂需要在农药中添加能促进其摄食的诱食物质,来提高蜗牛的食欲而主动取食灭螺剂。但针对不同的动物适宜的诱食物不同,需要进行实验筛选,而筛选的方法也需要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进行设计。

非洲大蜗牛是一种陆生入侵螺类,其化学防治手段对生态环境危害过大,诱杀剂研发日益重要。为了研发高效的诱杀剂,筛选合适的诱食物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现有的诱食装置大部分是针对水产动物养殖而研发的,不适用于陆生非洲大蜗牛。因此,有必要再设计一款非洲大蜗牛诱食试验装置,有针对性的筛选吸引非洲大蜗牛摄食的诱食物质,为诱杀剂的研发提供基础数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洲大蜗牛诱食筛选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非洲大蜗牛诱食筛选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放螺区和四、六或八个诱食区,所述诱食区的侧壁通过管道与放螺区连通,所述诱食区与所述管道相对的侧壁开有圆孔,用纱网封住,其中央放置诱食物,在诱食试验中通过空气流动将诱食物气味从诱食区通过管道飘散到放螺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非洲大蜗牛诱食筛选装置,其中,所述放螺区为长方体容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非洲大蜗牛诱食筛选装置,其中,所述放螺区的顶部安装有小型加湿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非洲大蜗牛诱食筛选装置,其中,所述放螺区和所述诱食区的底面在同一水面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非洲大蜗牛诱食筛选装置,其中,所述通道的水平最低点与所述放螺区、所述诱食区的底部水平面相距4c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非洲大蜗牛诱食筛选装置,其中,所述各个诱食区被轴对称布置,轴对称的中心为放螺区中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非洲大蜗牛诱食筛选装置,其中,所述诱食区为方形容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非洲大蜗牛诱食筛选装置,其中,所述诱食区的侧壁通过圆形管道与放螺区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非洲大蜗牛诱食筛选装置,其中,所述圆形管道的内径为1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针对非洲大蜗牛喜湿的生活习性,使用加湿器保证蜗牛正常的活动状态;改变以往诱食试验中常用的抽气泵用于诱食物气味的导流,在诱食区开孔,利用自然空气流动使诱食物气味传到放螺区,避免了因非洲大蜗牛皮肤表面水分蒸发而行为不活跃,便于非洲大蜗牛区分不同的味源从而做出选择;该装置在试验过程中可随时添加诱食物,使诱食剂的气味一直保持挥发状态,避免因诱食物挥发过快而造成的试验后期诱食效果下降等问题,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适用于蜗牛类陆生螺诱食剂筛选试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非洲大蜗牛诱食筛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非洲大蜗牛诱食筛选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非洲大蜗牛诱食筛选装置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

1-放螺区;2-诱食区;3-圆管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非洲大蜗牛诱食筛选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放螺区和四、六或八个诱食区,所述诱食区的侧壁通过管道与放螺区连通,所述诱食区与所述管道相对的侧壁开有圆孔,用纱网封住,其中央放置诱食物,在诱食试验中通过空气流动将诱食物气味从诱食区通过管道飘散到放螺区。

其中,所述放螺区的性状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优选为长方体容器。

所述放螺区的顶部安装有小型加湿器。

所述放螺区和所述诱食区的底面在同一水面内。

所述管道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优选管道的水平轴线距离所述平面的距离为4cm。

优选各个诱食区被轴对称布置,轴对称的中心为放螺区中央。

所述诱食区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优选为方形容器。

所述管道的性状优选为圆形。

所述圆形管道的内径为15cm,保证大蜗牛顺利爬行通过。

如图1~图3所述,根据本申请的非洲大蜗牛诱食筛选装置使用透明亚克力材料制作,包括中心长方体容器为放螺区1和按十字连接四个连接通道3,每个圆管通道再连接一个方形的诱食区2。所述圆管通道3的水平最低点与所述放螺区1、所述诱食区2的底部水平面相距4cm,以便放螺区1和诱食区2铺设4cm湿土后高度一致。

所述放螺区1的中心位置即为圆管通道3十字交叉点。放螺区圆柱形容器上盖安装小型加湿器,保证放螺区湿度。

所述放螺区1的底部开若干直径1cm圆孔,用于排除湿土中多余水分。

在所述诱食区2的中央放置诱食物,在圆管的对侧开圆孔并用纱网封住,使空气由圆孔经诱食区自然吹进圆管到达放螺区。

使用时,将不同的待测试诱食物制成团状放置于诱食区中央,整个装置放置在室温情况下,打开加湿器保证放螺区湿度为50%~70%;蜗牛在实验前饥饿处理两天,放置于放螺区开始诱食试验,每隔2h观察记录每组引诱蜗牛数量,重复以上操作3次,取各次试验的平均值。

针对非洲大蜗牛喜湿的生活习性,使用加湿器保证蜗牛正常的活动状态;改变以往诱食试验中常用的抽气泵用于诱食物气味的导流,在诱食区开孔,利用自然空气流动使诱食物气味传到放螺区,避免了因非洲大蜗牛皮肤表面水分蒸发而行为不活跃,便于非洲大蜗牛区分不同的味源从而做出选择;该装置在试验过程中可随时添加诱食物,使诱食剂的气味一直保持挥发状态,避免因诱食物挥发过快而造成的试验后期诱食效果下降等问题,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适用于蜗牛类陆生螺诱食剂筛选试验。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