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合成人造金刚石用大规格叶腊石复合块

一种合成人造金刚石用大规格叶腊石复合块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合成金刚石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合成人造金刚石用大规格叶腊石复合块,包括白云石内衬,所述白云石内衬的外部设置有叶腊石块,所述叶腊石的中心设置有通孔,叶腊石块包括结构相同且相对分布于白云石内衬两端的两个端块,端块的内壁设置有四个两两对称分布的柱形条,白云石内衬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柱形条配合的柱形槽,端块的外壁上设置有周槽,周槽的中间设置有坡面,两个端块之间设置有中间环,中间环的内径等于周槽的外径,中间环的两端面为阶梯面,阶梯面与周槽的槽底面密封配合。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密封性较好、便于复合成型且有利于保证合成金刚石质量,适合大规模推广。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01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合成金刚石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合成人造金刚石用大规格叶腊石复合块。

背景技术

在人造金刚石合成工业生产中,传压介质是一种关键的生产辅助配件材料。天然传压介质叶腊石矿产质量和成份不稳定,主要是矿物中天然叶腊石所处岩层的部位不同,变质条件不同,受自然因素影响太大,难以实现工业化稳定生产使用。根据粉体成型工艺的特点,将叶腊石原石进行破碎分级不同粒度,再加入一定的粘结剂和固化剂等改性材料,制作成叶腊石粉压块,大大提高了叶腊石材料的均一性。在压制成复合块前,将靠近高温芯柱腔体的部位,填装白云石保温衬管,通过液压四柱压机,将叶腊石粉料和白云石衬管压制成一体复合块。

随着六面顶压机吨位增加和合成腔体大型化的研究,需要配套的传压密封介质产品规格逐渐增大,但在加大腔体过程中,如合成腔容积由原来最大规格84mmX84mm增加了50%左右,对密封效果提出的要求更趋严格,而叶腊石复合块压制成型过程中,因为使用的是破碎叶腊石粉料,粒度分布和形貌规则度差异较大,采取震动下料会造成偏析,在自动化生产时布料均匀性控制比较困难,尤其叶腊石规格加大之后,因为粗细颗粒分布均匀性不稳定,压制的叶腊石内部可能出现密度不均,最终影响了传压效果,直接影响金刚石的合成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叶腊石复合块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密封性较好、便于复合且有利于保证合成金刚石质量的一种合成人造金刚石用大规格叶腊石复合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合成人造金刚石用大规格叶腊石复合块,包括白云石内衬,所述白云石内衬的外部设置有叶腊石块,所述叶腊石的中心设置有通孔,所述叶腊石块包括结构相同且相对分布于白云石内衬两端的两个端块,所述端块的内壁设置有四个两两对称分布的柱形条,所述白云石内衬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柱形条配合的柱形槽,所述端块的外壁上设置有周槽,所述周槽的中间设置有坡面,所述两个端块之间设置有中间环,所述中间环的内径等于周槽的外径,所述中间环的两端面为阶梯面,所述阶梯面与周槽的槽底面密封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端块的内壁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靠近通孔的一端设置有坡角,所述白云石内衬的两端设置有与坡角配合的坡口。

作为优选,所述中间环的长度小于叶腊石总长的1/3。

作为优选,所述柱形条和柱形槽的侧面均为半圆柱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合成人造金刚石用大规格叶腊石复合块,通过对叶腊石块采用分段成型的方式可以有效保证端块和中间环的均质性,进而保证整个叶腊石块的质量,从而保证其与白云石内衬复合后的密封性以及传压效果;通过采用柱形条与柱形槽以及坡面与阶梯面的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本装置的密封性与结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密封性较好、便于复合成型且有利于保证合成金刚石质量,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合成人造金刚石用大规格叶腊石复合块的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合成人造金刚石用大规格叶腊石复合块的轴测图;

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端块的轴测图;

图4为实施例提供的端块的内部俯视图;

图5为实施例提供的白云石内衬的轴测图;

图6为实施例提供的白云石内衬的俯视图;

图7为实施例提供的中间环的轴测图;

以上各图中:

1、白云石内衬;11、柱形槽;12、坡口;

2、叶腊石块;21、通孔;22、环形槽;23、端块;231、柱形条;232、周槽;233、坡面;24、中间环;241、阶梯面;25、坡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合成人造金刚石用大规格叶腊石复合块,包括白云石内衬1,所述白云石内衬1的外部设置有叶腊石块2,所述叶腊石的中心设置有通孔。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叶腊石块2包括结构相同且相对分布于白云石内衬1两端的两个端块23,端块23的内壁设置有四个两两对称分布的柱形条231,白云石内衬1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柱形条231配合的柱形槽11,端块23的外壁上设置有周槽232,周槽232的中间设置有坡面233,两个端块23之间设置有中间环24,中间环24的内径等于周槽232的外径,中间环24的两端面为阶梯面241,阶梯面241与周槽232的槽底面密封配合。其中,两个端头采用相同的结构,不仅可以在对接后与中间环24构成一个完整的叶腊石块2,还具有较高的互换性,对降低生产成本以及节约资源具有积极意义。具体地,通过对叶腊石块2采用分段成型的方式可以有效保证端块23和中间环24的均质性,进而保证整个叶腊石块2的质量,而且中间环24作为两个端块23中间的过渡部分能够保证其与白云石内衬1复合后具有较高的密封性以及较好的传压效果,特别是能够满足生产大规格叶腊石复合块的需要。进一步地,周槽232的设计令中间环24的外壁可与端块23的外壁构成相对光滑完整柱状面,而周槽232中的坡面233与中间环24的阶梯面241设计不仅对整个叶腊石块2的结构稳定性具有积极意义,还有利于降低在压型过程中由应力集中而出现质量缺陷的概率。

考虑到直角面节点在压粉成型以及脱模过程中容易出现质量缺陷,为了提高本叶腊石复合块的质量,本实用新型在端块23的内壁设置有环形槽22,环形槽22靠近通孔的一端设置有坡角25,白云石内衬1的两端设置有与坡角25配合的坡口12。通过采用坡角25的设计能够有效避免单个端块23在成型或脱模时产生质量缺陷,而白云石内衬1的坡口设计能够与端块的坡角25构成吻合度较高的面接触副,有利于提高本产品的密封性能以及热稳定性。

考虑到一个叶腊石块2中端块23、中间环24以及白云石内衬1的装配顺序问题,为了降低叶腊石块2的装配难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间环24的长度小于叶腊石总长的1/3,通过减小中间环24从其中一个端块端面的探出长度可以避免后装的端块23撞在中间环24的内壁,而其减小端块23的对正难度,有利于提高叶腊石复合块的生产质量与合成效率。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柱形条231和柱形槽11的侧面均为半圆柱面。半圆柱面的设计能够令柱形条231和柱形槽11获得较高的抗压性能,传压能力较强,而且结构稳定性较高,利用率较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