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预防小儿肠套叠复发的中药组合物

一种预防小儿肠套叠复发的中药组合物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备而成:1‑20重量份延胡索、1‑20重量份吴茱萸、1‑20重量份丁香、1‑20重量份莱菔子、1‑20重量份乌药、1‑20重量份川芎、1‑20重量份泽泻、1‑20重量份玉米须和1‑20重量份皂角刺。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通过神阙穴贴敷,可以快速有效的进入人体,达到温里解痉止痛的效果,对于缓解和改善肠套叠引起的肠道不良反应症状,预防肠套叠复发具有良好效果,配合艾盐包热敷使用效果更佳。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临床使用安全性高,鲜有不良反应发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647404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嘉兴市妇幼保健院;

    申请/专利号CN202310356383.5

  • 发明设计人 郑萍;周欢;顾水琴;洪志华;

    申请日2023-04-06

  • 分类号A61K36/899(2006.01);A61P1/00(2006.01);A61P29/00(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丁敬博

  • 地址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东栅街道中环东路2468号

  • 入库时间 2024-01-17 01:17:4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8-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99 专利申请号:2023103563835 申请日:202304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7-25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小儿肠套叠复发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邻近肠管导致肠道通过性受阻,可导致相应肠系膜血管受压、肠管供血障碍致肠壁淤血、水肿、坏死,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见于2岁以内,以4-10个月最多见。肠套叠的治疗方法有空气灌肠复位、水压灌肠及外科手术等,复位成功后仍有6%-12%的复发率。复发性肠套叠(即急性肠套叠)反复发作2次及2次以上,复发次数不等,多为2岁以内儿童。肠套叠反复发作给患儿及家长造成痛苦,也给患儿带来一定风险,并增加了治疗费用。

小儿肠套叠的病因目前认为可能与肠蠕动紊乱、肠道病毒、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相关。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成功后早期复发可能与下列因素相关:首次灌肠复位时复位不全;进食过早,发生套叠的肠管本身有蠕动紊乱或者痉挛,复位后早期套入肠段仍充血水肿;回盲部水肿,肠套叠整复以后套入的回盲瓣与盲肠部的水肿,加之肠功能的紊乱,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引起早期肠套叠复发。肠套叠临床常见的症状包括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肠梗阻和腹痛等。

中药穴位贴敷是一种外治疗法,主要通过体表相应特定穴位的刺激及药物的直接吸收,驱除病邪,同时激发、调整经络和脏腑的生理功能,调整阴阳,扶正驱邪,从而达到治疗作用。穴位敷贴属于敷药法,是将中药打粉用一些溶剂(如茶油、醋、生姜、水、酒等)调和,敷在特定的穴位上,利用药物的直接和间接作用,通过经络脏腑而发挥药理效应。根据中医经络腧穴理论,常选择神阙穴作为敷贴的穴位,此穴是腹壁最薄的地方,没有皮下脂肪,血管丰富,易渗透及吸收。药物敷贴于神阙穴后,药味之气经过穴位渗透于经脉,直达病所。

艾盐包通过加热敷在人体皮肤表面上的穴位实行热灸,借其温热的作用,渗透肌肤层,可促进血管扩张,消肿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炎症吸收消退。艾盐包的作用类似于隔盐灸,产生的热量近似红外线,具有较高的穿透力,被人体吸收,可促进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目前用于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中药组方报道较少,因此从中药领域进一步发掘应用于预防小儿肠套叠复发的药物,为制定临床用药方案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中药制备而成:延胡索、吴茱萸、丁香、莱菔子、乌药、川芎、泽泻、玉米须和皂角刺。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备而成:1-20重量份延胡索、1-20重量份吴茱萸、1-20重量份丁香、1-20重量份莱菔子、1-20重量份乌药、1-20重量份川芎、1-20重量份泽泻、1-20重量份玉米须和1-20重量份皂角刺。

更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备而成:5-15重量份延胡索、5-15重量份吴茱萸、5-15重量份丁香、5-15重量份莱菔子、5-15重量份乌药、5-15重量份川芎、5-15重量份泽泻、5-15重量份玉米须和5-15重量份皂角刺。

最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备而成:10重量份延胡索、10重量份吴茱萸、10重量份丁香、10重量份莱菔子、10重量份乌药、10重量份川芎、10重量份泽泻、10重量份玉米须和10重量份皂角刺。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处方量的延胡索、吴茱萸、丁香、莱菔子、乌药、川芎、泽泻、玉米须和皂角刺,分别研磨成细粉后混合,过60-120目筛,加入适量蒸馏水,调成糊状,即得。

优选的,所述制备方法中将细粉混合后过80目筛。

优选的,所述制备方法中向中药粉末中加入药粉0.5倍重量的蒸馏水。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小儿肠套叠复发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腹痛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肠梗阻的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肠梗阻为不完全性肠梗阻。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通过降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水平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

优选的,所述白细胞介素为IL-1β和/或IL-18。

更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通过同时降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水平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下调血清中IL-1β和/或IL-18分泌水平的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同时下调血清中IL-1β和IL-18分泌水平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选用的中药原料在本领域的常见药理功效如下:

延胡索:性温,味辛、苦,归肝经、脾经。延胡索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临床用于治疗全身各部气滞血瘀之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跌扑损伤、疝气作痛,具有催眠、镇静、抗惊厥、扩张冠状动脉、抗心律失常、抗溃疡等功效。

吴茱萸:性热,味辛、苦,归肝经、脾经、胃经、肾经。吴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治疗厥阴头痛、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痛经、寒湿脚气肿痛、胃寒或脾胃虚寒之脘腹冷痛等,具有抗胃溃疡、降血压、抗血栓形成、杀虫、抗菌等药理作用。

丁香:味辛,性温,归胃经、脾经、肾经。丁香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等,具有抗胃溃疡,止泻,利胆,镇痛,抗缺氧,抗凝血,抗突变,抑菌杀虫等作用。

莱菔子:味辛、甘,性平,归肺经、脾经、胃经。莱菔子下气定喘,治痰消食,除胀利便,止气痛,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乌药:性温,味辛,归肺经、脾经、肾经、膀胱经。乌药顺气开郁、散寒止痛,用于治疗气逆胸腹胀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寒疝、脚气、小便频数等,具有止痛止血、保肝、抗菌、抗癌等功效。

川芎:性温,味辛,归肝经、胆经、心包经。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胸痹心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瘾瘕腹痛,头痛,风湿痹痛,具有扩张血管,降血压等功效。

泽泻:性寒,味甘、淡,归肾经、膀胱经。泽泻利小便、清湿热,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等,具有利尿、调节血脂、抗肾结石形成、降血压、抗脂肪肝、抗动脉粥样化、抗肾炎活性等功效。

玉米须:性平,味甘。归肾经、胃经、肝经、胆经。玉米须利尿、消肿、降压,临床用治肾炎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具有利尿、降压、利胆、降血糖、止血等作用。

皂角刺:性温,味辛,归肝经、胃经。皂角刺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用于治疗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使用方法:

用温水毛巾清洁局部皮肤,将本发明中药贴于穴位上,用专用的透气胶贴局部覆盖。贴敷时间2小时,每日1次,连续治疗3天。观察期间注意粘贴部位的护理,防止过敏、局部皮肤破损等情况。

本发明产生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通过神阙穴贴敷,可以快速有效的进入人体,达到温里解痉止痛的效果,对于缓解和改善肠套叠引起的肠道不良反应症状,预防肠套叠复发具有良好效果,配合艾盐包热敷使用效果更佳。

2、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临床使用安全性高,鲜有不良反应发生,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1

称取10重量份的延胡索、10重量份的吴茱萸、10重量份的丁香、10重量份的莱菔子、10重量份的乌药、10重量份的川芎、10重量份的泽泻、10重量份的玉米须和10重量份的皂角刺,分别研磨成细粉后混合,过80目筛,加入45重量份的蒸馏水,调成糊状,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

实施例2

称取5重量份的延胡索、15重量份的吴茱萸、10重量份的丁香、10重量份的莱菔子、10重量份的乌药、10重量份的川芎、10重量份的泽泻、10重量份的玉米须和10重量份的皂角刺,分别研磨成细粉后混合,过80目筛,加入45重量份的蒸馏水,调成糊状,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2。

实施例3

称取10重量份的延胡索、10重量份的吴茱萸、5重量份的丁香、15重量份的莱菔子、10重量份的乌药、10重量份的川芎、10重量份的泽泻、10重量份的玉米须和10重量份的皂角刺,分别研磨成细粉后混合,过80目筛,加入45重量份的蒸馏水,调成糊状,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3。

实施例4

称取10重量份的延胡索、10重量份的吴茱萸、10重量份的丁香、10重量份的莱菔子、5重量份的乌药、15重量份的川芎、10重量份的泽泻、10重量份的玉米须和10重量份的皂角刺,分别研磨成细粉后混合,过80目筛,加入45重量份的蒸馏水,调成糊状,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4。

实施例5

称取10重量份的延胡索、10重量份的吴茱萸、10重量份的丁香、10重量份的莱菔子、10重量份的乌药、10重量份的川芎、5重量份的泽泻、15重量份的玉米须和10重量份的皂角刺,分别研磨成细粉后混合,过80目筛,加入45重量份的蒸馏水,调成糊状,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5。

对比例1(吴茱萸替换为枳实)

称取10重量份的延胡索、10重量份的枳实、10重量份的丁香、10重量份的莱菔子、10重量份的乌药、10重量份的川芎、10重量份的泽泻、10重量份的玉米须和10重量份的皂角刺,分别研磨成细粉后混合,过80目筛,加入45重量份的蒸馏水,调成糊状,即得中药对比例1。

对比例2(丁香替换为白芍)

称取10重量份的延胡索、10重量份的吴茱萸、10重量份的白芍、10重量份的莱菔子、10重量份的乌药、10重量份的川芎、10重量份的泽泻、10重量份的玉米须和10重量份的皂角刺,分别研磨成细粉后混合,过80目筛,加入45重量份的蒸馏水,调成糊状,即得中药对比例2。

试验例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小鼠疼痛模型的镇痛作用

1、试验方法

取小鼠80只,随机均分成正常对照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5组和对比例1-2组,共8组,每组10只。分别取本发明实施例1-5和对比例1-2制备的中药糊剂1g,压平置于穴位贴的正中间,除正常对照组以外,其余试验组分别将相应的中药贴敷于小鼠神阙穴上,每日1次,每次贴敷2小时,连续施药10天。末次给药结束后1h,各试验组小鼠腹腔注射醋酸溶液(0.7%,10ml溶液/kg体重)。3min后小鼠出现腹部内凹、躯干和后肢伸张、臀部高跷等扭体行为反应,观察并记录15min内小鼠的扭体次数。

2、试验结果

本发明各试验组中药糊剂贴敷10天后,对醋酸扭体法致小鼠疼痛模型扭体次数的影响如表1所示。

表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小鼠疼痛模型的扭体次数的影响

从上表1可知,与正常对照组和对比例1-2组相比,本发明实施例1-5组小鼠注射醋酸后扭体次数显著减少,且上述试验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本发明的中药糊剂对于治疗腹痛具有显著效果。

试验例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肠梗阻模型大鼠肠组织的影响

1、试验方法

大鼠禁食24h,用10%水合氯醛(300g/kg)麻醉,于腹中线下1/3处开腹,暴露回盲部,用中心静脉管与回肠肠管并排放置,在距回盲部1cm处用丝线绕过肠管和中心静脉导管一并结扎,最后抽出中心静脉导管,造成不完全性肠梗阻,将腹壁逐层缝合。取成功造模后大鼠80只随机分成8组,即模型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1-5组和对比例1-2组,另取10只未手术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取本发明实施例1-5和对比例1-2制备的中药糊剂1g,压平置于穴位贴的正中间,除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以外,其余试验组分别将相应的中药贴敷于小鼠神阙穴上,每日1次,每次贴敷2小时,连续施药10天。

末次给药结束后24h,将各试验组大鼠麻醉后股动脉采血,离心得血清后处死。采用ELISA法检测各试验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的水平。

2、试验结果

本发明各试验组中药糊剂贴敷10天后,对肠梗阻模型大鼠白细胞介素水平的影响如表2所示。

表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模型大鼠血清中IL-1β、IL-18水平的影响

从上表2可知,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β和IL-18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和对比例1-2组相比,给予本发明实施例1-5组中药组合物的大鼠血清中IL-1β和IL-18分泌水平显著下调,且上述试验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上述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有效改善不完全性肠梗阻模型大鼠肠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炎症反应,对不完全性肠梗阻大鼠肠黏膜免疫屏障产生了有效保护。结合试验例1验证的镇痛效果,预期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在临床上可以用于预防或治疗小儿肠套叠复发。

试验例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临床应用病例

病例1:章某某,男,16月,呕吐伴阵发性腹痛6小时入院。超声检查示右上腹探及一大小22mm×16mm“同心圆征”声像图及45mm×16mm的“套筒”声像图,未见肠蠕动,临床诊断为肠套叠。急诊行“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整复术”治疗,治疗后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中药组分总重量为90g)贴敷于神阙穴时间2小时,每日1次,连续治疗3天,肠套叠未复发,住院3天后出院。

病例2:张某某,男,3岁5月,阵发性腹痛不适半天余,伴呕吐腹泻入院。胃肠道超声检查示右上腹探及一大小30mm×26mm“同心圆征”声像图及36mm×24mm的“套筒”声像图,未见肠蠕动,临床诊断为肠套叠。急诊行“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整复术”治疗,治疗后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中药组分总重量为90g)贴敷于神阙穴时间2小时,每日1次,连续治疗3天,肠套叠未复发,住院3天出院。

病例3:胡某某。男,1岁9月,阵发性腹痛不适4小时入院。胃肠道超声检查示右上腹探及一大小38mm×32mm“同心圆征”声像图及54mm×35mm的“套筒”声像图,未见肠蠕动,临床诊断为肠套叠。急诊行“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整复术”治疗,治疗后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中药组分总重量为90g)贴敷于神阙穴时间2小时,每日1次,连续治疗3天,肠套叠未复发,住院3天出院。

病例4:缪某某,女,1岁1月,腹痛伴呕吐、腹泻2天入院。胃肠道超声检查示右上腹探及一大小35mm×28mm“同心圆征”声像图及57mm×27mm的“套筒”声像图,未见肠蠕动,右下腹探及50mm×25mm无回声,左下腹探及8mm×5mm无回声,临床诊断为肠套叠。急诊行“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整复术”治疗,治疗后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中药组分总重量为90g)贴敷于神阙穴时间2小时,每日1次,连续治疗3天,肠套叠未复发,患儿无腹痛等不适,住院3天出院。

病例5:胡某某,女,1岁8月,阵发性腹痛不适6小时。胃肠道超声检查示右上腹探及一大小38mm×32mm“同心圆征”声像图及54mm×35mm的“套筒”声像图,未见肠蠕动,临床诊断为肠套叠。急诊行“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整复术”治疗,治疗后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中药组分总重量为90g)贴敷于神阙穴时间2小时,每日1次,连续治疗3天,肠套叠未复发,患儿无腹痛,住院3天出院。

虽然已经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多种改变与修饰。因而,本发明意欲涵盖落在附属权利要求书及其同等物范围内的所有这些改变与修饰。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