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通讯匹配方法、主通讯设备、从通讯设备和通讯匹配系统

通讯匹配方法、主通讯设备、从通讯设备和通讯匹配系统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通讯匹配方法、主通讯设备、从通讯设备和通讯匹配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第一通讯速率接收所述从通讯设备发送的第一码值;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码值时,调节所述主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直至接收到所述第一码值,其中,所述时钟参数包括时钟相位和时钟频率中至少一种;发送第二码值给所述从通讯设备,以使从通讯设备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二码值时,调节所述从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直至所述从通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码值。采用本方法能够避免主通讯设备和各从通讯设备的通讯速率不一致导致无法通讯的情况发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620829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华峰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310147293.5

  • 发明设计人 李永顺;

    申请日2023-02-10

  • 分类号H04L1/00(2006.01);H04J3/06(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安孔川

  • 地址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丰豪东路9号院5号楼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9:00:4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6-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 1/00 专利申请号:2023101472935 申请日:202302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6-02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讯匹配方法、主通讯设备、从通讯设备和通讯匹配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电路技术和ATE(Automatic Test Equipment)测试机行业高速发展,串行通讯技术应用越来越广,各种通讯设备的速率各不相同。当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间需要通讯时,主FPGA与从FPGA通过连接器连接,从FPGA要实现接入任意连接器,必须与主FPGA速率相同才能正常通讯,若主从FPGA的速率不一致,则无法通讯。这种只能支持一种速率的通讯方式会导致通讯设备的易用性和兼容性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通讯设备兼容性的通讯匹配方法、主通讯设备、从通讯设备和通讯匹配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讯匹配方法,应用于主通讯设备,所述主通讯设备与至少一从通讯设备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以第一通讯速率接收所述从通讯设备发送的第一码值;

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码值时,调节所述主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直至接收到所述第一码值,其中,所述时钟参数包括时钟相位和时钟频率中至少一种;

发送第二码值给所述从通讯设备,其中,响应于所述第二码值,所述从通讯设备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二码值时,调节所述从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直至所述从通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码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以第一通讯速率接收所述从通讯设备发送的第一码值包括:

以所述主通讯设备支持的最高通讯速率接收所述从通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码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时钟参数包括时钟相位,所述调节所述主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包括:

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码值时,执行时钟参数调整操作;所述时钟参数调整操作包括:

调整所述主通讯设备的时钟相位,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码值;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码值,则结束所述时钟参数调整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时钟参数包括时钟频率;所述调节所述主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包括:

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码值时,执行时钟参数调整操作;所述时钟参数调整操作包括:

调整所述主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码值;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码值,则结束所述时钟参数调整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时钟参数包括时钟相位和时钟频率;所述调节所述主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包括:

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码值时,执行时钟参数调整操作;所述时钟参数调整操作包括:

调整所述主通讯设备的时钟相位,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码值;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码值,则结束所述时钟参数调整操作;

若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码值,则调整所述主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码值;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码值,则结束所述时钟参数调整操作;

若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码值,则返回执行所述时钟参数调整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所述主通讯设备的时钟相位包括:

将所述主通讯设备的时钟相位调整180度;

和/或,

所述调整所述主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包括:

调整所述主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至下一级时钟频率,以调整所述第一通讯速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讯匹配方法,应用于从通讯设备,所述从通讯设备与主通讯设备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以第二通讯速率接收所述主通讯设备发送的第二码值;

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二码值时,调节所述从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直至接收到所述第二码值,其中,所述时钟参数包括时钟相位和时钟频率中至少一种;

发送第一码值给所述主通讯设备,其中,响应于所述第一码值,所述主通讯设备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码值时,调节所述主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直至所述主通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码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以第二通讯速率接收所述主通讯设备发送的第二码值包括:

以所述从通讯设备支持的最高通讯速率接收所述主通讯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码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时钟参数包括时钟相位,所述调节所述从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包括:

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二码值时,执行时钟参数调整操作;所述时钟参数调整操作包括:

调整所述从通讯设备的时钟相位,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码值;

若接收到所述第二码值时,则结束所述时钟参数调整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时钟参数包括时钟频率;所述调节所述从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包括:

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二码值时,执行时钟参数调整操作;所述时钟参数调整操作包括:

调整所述从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码值;

若接收到所述第二码值,则结束所述时钟参数调整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时钟参数包括时钟相位和时钟频率;所述调节所述从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包括:

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二码值时,执行时钟参数调整操作;所述时钟参数调整操作包括:

调整所述从通讯设备的时钟相位,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码值;

若接收到所述第二码值,则结束所述时钟参数调整操作;

若未接收到所述第二码值,则调整所述从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码值;

若接收到所述第二码值,则结束所述时钟参数调整操作;

若未接收到所述第二码值,则返回执行所述时钟参数调整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所述从通讯设备的时钟相位包括:

将所述从通讯设备的时钟相位调整180度;

和/或,

所述调整所述从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包括:

调整所述从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至下一级时钟频率,以调整所述第二通讯速率。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主通讯设备。所述主通讯设备包括:

码值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以第一通讯速率接收到第一码值;

时钟分频模块,用于调节所述主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其中,所述时钟参数包括时钟相位和时钟频率中至少一种;

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码值判断模块判断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码值时,控制所述时钟分频模块调节所述主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直至接收到所述第一码值。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从通讯设备。所述从通讯设备包括:

码值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以第二通讯速率接收到第二码值;

时钟分频模块,用于调节所述从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其中,所述时钟参数包括时钟相位和时钟频率中至少一种;

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码值判断模块判断未接收到所述第二码值时,控制所述时钟分频模块调节所述从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直至接收到所述第二码值。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讯匹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上述的主通讯设备以及上述的从通讯设备。

第六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讯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应用于主通讯设备的通讯匹配方法的步骤和/或上述应用于从通讯设备的通讯匹配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应用于主通讯设备的通讯匹配方法的步骤和/或上述应用于从通讯设备的通讯匹配方法的步骤。

第八方面,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应用于主通讯设备的通讯匹配方法的步骤和/或上述应用于从通讯设备的通讯匹配方法的步骤。

上述通讯匹配方法、主通讯设备、从通讯设备、通讯匹配系统、通讯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主通讯设备以第一通讯速率接收从通讯设备发送的第一码值,若未接收到则改变主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以改变主通讯设备的通讯速率,直至主通讯设备接收到第一码值则单向通讯请求建立,同时主通讯设备发送第二码值给从通讯设备,从通讯设备改变时钟参数直至接收到第二码值,当主通讯设备接收到第一码值且从通讯设备接收到第二码值时,通讯建立,主通讯设备可以和从通讯设备正常通讯,主通讯设备与至少一从通讯设备连接,主通讯设备可以根据各从通讯设备的第二码值改变自身的时钟参数以与各从通讯设备分别建立通讯,通过改变主通讯设备或从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使主通讯设备与至少一从通讯设备的通讯速率匹配,以避免主通讯设备和各从通讯设备的通讯速率不一致导致无法通讯的情况发生。即,当主通讯设备连接一个从通讯设备时,通过本实施例的通讯匹配方法,主通讯设备可以与不同通讯速率的从通讯设备进行匹配,从而便于从通讯设备的更换;当主通讯设备连接多个从通讯设备时,通过本实施例的通讯匹配方法,主通讯设备可以与多个不同通讯速率的从通讯设备同时进行通讯,极大地提升了主通讯设备和从通讯设备的适用性和兼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通讯匹配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应用于主通讯设备的通讯匹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主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调整操作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时钟相位调整的时序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主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调整操作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时钟频率调整的时序图;

图7为又一个实施例中主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调整操作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时钟参数调整的时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应用于从通讯设备的通讯匹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从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调整操作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从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调整操作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又一个实施例中从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调整操作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一个实施例中主通讯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4为一个实施例中从通讯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主通讯设备的通讯匹配方法和应用于从通讯设备的通讯匹配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通讯匹配系统包括主通讯设备和至少一从通讯设备,主通讯设备可以为FPGA,并记为主FPGA;从通讯设备也可以为FPGA,记为从FPGA,主FPGA包括多个连接器,多个从FPGA通过各连接器与主FPGA一一连接通信。主FPGA还包括多个通讯模块,各通讯模块与各连接器对应连接,通讯模块可以存储应用于主通讯设备的通讯匹配数据;从FPGA包括一通讯模块,通讯模块可以存储应用于从通讯设备的通讯匹配数据。可以理解,通讯设备还可以为其他可编程器件,本实施例不以此为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通讯匹配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主通讯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以第一通讯速率接收从通讯设备发送的第一码值。

主通讯设备可以为FPGA,从通讯设备可以为FPGA,第一通讯速率为主通讯设备所支持的通讯速率,第一码值可以为空闲(IDLE,Integrated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Environment)码值,通过主通讯设备能否接收到并解析到正确的IDLE码值判断主通讯设备的通讯速率是否与从通讯设备的速率一致,从而建立通讯。

可选的,可以主通讯设备支持的最高通讯速率接收从通讯设备发送的第一码值。从最高通讯速率开始接收第一码值,可以避免速率点遗漏的情况发生,且主通讯设备和从通讯设备通讯连接时可以得到最高的通讯速率。

步骤S120:在未接收到第一码值时,调节主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直至接收到第一码值。

其中,时钟参数包括时钟相位和时钟频率中至少一种,若主通讯设备未能接收第一码值,则可能存在时钟与数据的相位关系错误,或时钟频率错误,故可以通过调整主通讯设备本身的时钟参数,使主通讯设备可以接收到第一码值。

步骤S130:发送第二码值给从通讯设备,以使从通讯设备在未接收到第二码值时,调节从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直至从通讯设备接收到第二码值。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码值、第二码值为主通讯设备与从通讯设备预先约定的通讯码值,第一码值和第二码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二码值可以为IDLE码值。主通讯设备和从通讯设备需要建立双向通讯,即主通讯设备接收到从通讯设备发出的第一码值,从通讯设备也要接收到主通讯设备的第二码值。故主通讯设备需要发送第二码值给从通讯设备以建立通讯。

上述通讯匹配方法中,主通讯设备以第一通讯速率接收从通讯设备发送的第一码值,若未接收到则改变主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以改变主通讯设备的通讯速率,直至主通讯设备接收到第一码值则单向通讯请求建立,同时主通讯设备发送第二码值给从通讯设备,从通讯设备改变时钟参数直至接收到第二码值,当主通讯设备接收到第一码值且从通讯设备接收到第二码值时,通讯建立,主通讯设备可以和从通讯设备正常通讯,主通讯设备与至少一从通讯设备连接,主通讯设备可以根据各从通讯设备的第二码值改变自身的时钟参数以与各从通讯设备分别建立通讯,通过改变主通讯设备或从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使主通讯设备与至少一从通讯设备的通讯速率匹配,以避免主通讯设备和各从通讯设备的通讯速率不一致导致无法通讯的情况发生。即,当主通讯设备连接一个从通讯设备时,通过本实施例的通讯匹配方法,主通讯设备可以与不同通讯速率的从通讯设备进行匹配,从而便于从通讯设备的更换;当主通讯设备连接多个从通讯设备时,通过本实施例的通讯匹配方法,主通讯设备可以与多个不同通讯速率的从通讯设备同时进行通讯,极大地提升了主通讯设备和从通讯设备的适用性和兼容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S120,在未接收到第一码值时,调节主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直至接收到第一码值还包括步骤S121。

步骤S121:在未接收到第一码值时,执行时钟参数调整操作,时钟参数调整操作包括步骤S1211至步骤S1212。

步骤S1211:调整主通讯设备的时钟相位,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一码值。

若主通讯设备未接收到第一码值,则可能存在主通讯设备的时钟相位与接收数据的数据相位不对应,导致没有采集到数据有效区的问题,故通过调整主通讯设备的时钟相位使时钟相位和数据相位对应,时钟相位的调整范围为0至180度。

可选的,可以将主通讯设备的时钟相位调整180度。如图4所示,假设原始时钟相位为0度,此时不处于采集数据有效区,则时钟相位调整180度,处于完整周期360度一半的位置,若时钟周期和数据周期一致,则肯定能采集到数据有效区。再假设原始时钟相位为30度,此时不处于采集数据有效区,则时钟相位调整180度,调整后的时钟相位为210度,采集到数据有效区。

步骤S1212:若接收到第一码值,则结束时钟参数调整操作。

上述通讯匹配方法中,主通讯设备以第一通讯速率接收从通讯设备发送的第一码值,若未接收到则改变主通讯设备的时钟相位以使时钟的采集落入数据有效区,从而使主通讯设备接收到第一码值建立单向通讯请求,同时主通讯设备发送第二码值给从通讯设备,从通讯设备改变时钟参数直至接收到第二码值,当主通讯设备接收到第一码值且从通讯设备接收到第二码值时,通讯建立,主通讯设备可以和从通讯设备正常通讯,主通讯设备与至少一从通讯设备连接,主通讯设备可以根据各从通讯设备的第二码值改变自身的时钟参数以与各从通讯设备分别建立通讯,通过改变主通讯设备或从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使主通讯设备与至少一从通讯设备的通讯速率匹配,以避免主通讯设备和各从通讯设备的通讯速率不一致导致无法通讯的情况发生。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步骤S120,在未接收到第一码值时,调节主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直至接收到第一码值还包括步骤S122。

步骤S122:在未接收到第一码值时,执行时钟参数调整操作,时钟参数调整操作包括步骤S1221至步骤S1222。

步骤S1221:调整主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一码值。

若主通讯设备未接收到第一码值,则可能存在主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与从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不一致导致无法采集到数据有效区。如图6,通过调整主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以使主通讯设备和从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相同,从而接收到第一码值,通讯建立。

可选的,调整从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至下一级时钟频率,以调整第二通讯速率。通过调整主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至下一级时钟频率,从而改变第一通讯速率,以使时钟采集到数据有效区,下一级时钟频率对应的通讯速率小于上一级时钟频率对应的通讯速率,各级时钟频率可以预先设置。

步骤S1222:若接收到第一码值,则结束时钟参数调整操作。

上述通讯匹配方法中,主通讯设备以第一通讯速率接收从通讯设备发送的第一码值,若未接收到则依次改变主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以使时钟的采集落入数据有效区,从而使主通讯设备接收到第一码值建立单向通讯请求,同时主通讯设备发送第二码值给从通讯设备,从通讯设备改变时钟参数直至接收到第二码值,当主通讯设备接收到第一码值且从通讯设备接收到第二码值时,通讯建立,主通讯设备可以和从通讯设备正常通讯,主通讯设备与至少一从通讯设备连接,主通讯设备可以根据各从通讯设备的第二码值改变自身的时钟参数以与各从通讯设备分别建立通讯,通过改变主通讯设备或从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使主通讯设备与至少一从通讯设备的通讯速率匹配,以避免主通讯设备和各从通讯设备的通讯速率不一致导致无法通讯的情况发生。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步骤S120,在未接收到第一码值时,调节主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直至接收到第一码值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未接收到第一码值时,执行时钟参数调整操作;时钟参数调整操作包括:调整主通讯设备的时钟相位,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一码值;若接收到第一码值,则结束时钟参数调整操作;若未接收到第一码值,则调整主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一码值;若接收到第一码值,则结束时钟参数调整操作;若未接收到第一码值,则返回执行时钟参数调整操作。

如图8,首先在阶段一主通讯设备以初始第一通讯速率接收从通讯设备发送到第一码值,若未接收到,则在阶段二改变主通讯设备的时钟相位,若将时钟相位从0至180度调整后仍无法接受到第一码值,则在阶段三通过调整主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至下一级时钟频率,从而改变第一通讯速率,以使时钟采集到数据有效区,下一级时钟频率对应的通讯速率小于上一级时钟频率对应的通讯速率,各级时钟频率可以预先设置。若仍未能接收到第一码值,则返回执行时钟参数调整操作,即循环改变主通讯设备的时钟相位和时钟频率直至接收到第一码值。例如,若第一通讯速率为最高通讯速率,则将主通讯设备的通讯时钟按照与从通讯设备相同的精度划分为n个速率频点,最高通讯速率对应第n速率频点,改变主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使主通讯设备的通讯速率至第n-1速率频点,第n-1速率频点的通讯速率小于第n速率频点的通讯速率。调整完时钟频率后,若未能接收到第一码值,则改变主通讯设备的第n-1速率频点下的时钟相位,若仍未能接收到第一码值,则调整时钟频率至第n-2速率频点,以此类推,直至主通讯设备接收到第一码值。

上述通讯匹配方法中,主通讯设备以第一通讯速率接收从通讯设备发送的第一码值,若未接收到则依次改变主通讯设备的时钟相位和时钟频率以使时钟的采集落入数据有效区,从而使主通讯设备接收到第一码值建立单向通讯请求,同时主通讯设备发送第二码值给从通讯设备,从通讯设备改变时钟参数直至接收到第二码值,当主通讯设备接收到第一码值且从通讯设备接收到第二码值时,通讯建立,主通讯设备可以和从通讯设备正常通讯,主通讯设备与至少一从通讯设备连接,主通讯设备可以根据各从通讯设备的第二码值改变自身的时钟参数以与各从通讯设备分别建立通讯,通过改变主通讯设备或从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使主通讯设备与至少一从通讯设备的通讯速率匹配,以避免主通讯设备和各从通讯设备的通讯速率不一致导致无法通讯的情况发生。即,当主通讯设备连接一个从通讯设备时,通过本实施例的通讯匹配方法,主通讯设备可以与不同通讯速率的从通讯设备进行匹配,从而便于从通讯设备的更换;当主通讯设备连接多个从通讯设备时,通过本实施例的通讯匹配方法,主通讯设备可以与多个不同通讯速率的从通讯设备同时进行通讯,极大地提升了主通讯设备和从通讯设备的适用性和兼容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提供了一种通讯匹配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从通讯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0:以第二通讯速率接收主通讯设备发送的第二码值。

主通讯设备可以为FPGA,从通讯设备可以为FPGA,第二通讯速率为从通讯设备所支持的通讯速率,第二码值可以为IDLE码值,通过从通讯设备能否接收到并解析到正确的IDLE码值判断从通讯设备的通讯速率是否与主通讯设备的速率一致,从而建立通讯。第二通讯速率可以与第一通讯速率相同,也可以与第一通讯速率不相同。当第二通讯速率与第一通讯速率相同时,主通讯设备和从通讯设备均不经过调节时钟参数的步骤,直接建立通讯;当第二通讯速率与第一通讯速率不同时,主通讯设备和从通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经过调节时钟参数的步骤直至接收到码值。

可选的,可以从通讯设备支持的最高通讯速率接收主通讯设备发送的第二码值。从最高通讯速率开始接收第二码值,可以避免速率点遗漏的情况发生,且主通讯设备和从通讯设备通讯连接时可以得到最高的通讯速率。

步骤S220:在未接收到第二码值时,调节从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直至接收到第二码值。

其中,时钟参数包括时钟相位和时钟频率中至少一种,若从通讯设备未能接收第一码值,则可能存在时钟与数据的相位关系错误,或时钟频率错误,故可以通过调整从通讯设备本身的时钟参数,使从通讯设备可以接收到第二码值。

步骤S230:发送第一码值给主通讯设备,以使主通讯设备在未接收到第一码值时,调节主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直至主通讯设备接收到第一码值。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码值、第二码值为主通讯设备与从通讯设备预先约定的通讯码值,第一码值和第二码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码值可以为IDLE码值。主通讯设备和从通讯设备需要建立双向通讯,即从通讯设备接收到主通讯设备的第二码值,主通讯设备也要接收到从通讯设备发出的第一码值。故从通讯设备需要发送第一码值给主通讯设备以建立通讯。

上述通讯匹配方法中,从通讯设备以第二通讯速率接收主通讯设备发送的第二码值,若未接收到则改变从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以改变从通讯设备的通讯速率,直至从通讯设备接收到第二码值则单向通讯请求建立,同时从通讯设备发送第一码值给主通讯设备,主通讯设备改变时钟参数直至接收到第一码值,当从通讯设备接收到第二码值且主通讯设备接收到第一码值时,通讯建立,从通讯设备可以和主通讯设备正常通讯,通过分别改变从通讯设备和主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使主通讯设备和从通讯设备的通讯速率匹配,以避免从通讯设备和主通讯设备的通讯速率不一致导致无法通讯的情况发生。即,当从通讯设备连接主通讯设备时,通过本实施例的通讯匹配方法,从通讯设备可以与不同通讯速率的主通讯设备进行匹配,极大地提升了主通讯设备和从通讯设备的适用性和兼容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示,步骤S220,在未接收到第二码值时,调节从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直至接收到第二码值还包括步骤S221。

步骤S221:在未接收到第二码值时,执行时钟参数调整操作,时钟参数调整操作包括步骤S2211至步骤S2212。

步骤S2211:调整从通讯设备的时钟相位,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二码值。

若从通讯设备未接收到第二码值,则可能存在从通讯设备的时钟相位与接收数据的数据相位不对应,导致没有采集到数据有效区的问题,故通过调整从通讯设备的时钟相位使时钟相位和数据相位对应,时钟相位的调整范围为0至180度。

可选的,可以将从通讯设备的时钟相位调整180度。如图4所示,假设原始时钟相位为0度,此时不处于采集数据有效区,则时钟相位调整180度,处于完整周期360度一半的位置,若时钟周期和数据周期一致,则肯定能采集到数据有效区。

步骤S2212:若接收到第二码值,则结束时钟参数调整操作。

上述通讯匹配方法中,从通讯设备以第二通讯速率接收主通讯设备发送的第二码值,若未接收到则改变从通讯设备的时钟相位以使从通讯设备采集到数据有效区,直至从通讯设备接收到第二码值则单向通讯请求建立,同时从通讯设备发送第一码值给主通讯设备,主通讯设备改变时钟参数直至接收到第一码值,当从通讯设备接收到第二码值且主通讯设备接收到第一码值时,通讯建立,从通讯设备可以和主通讯设备正常通讯,通过分别改变从通讯设备和主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使主通讯设备和从通讯设备的通讯速率匹配,以避免从通讯设备和主通讯设备的通讯速率不一致导致无法通讯的情况发生。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步骤S220,在未接收到第二码值时,调节从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直至接收到第二码值还包括步骤S222。

步骤S222:在未接收到第二码值时,执行时钟参数调整操作,时钟参数调整操作包括步骤S2221至步骤S2222。

步骤S2221:调整从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二码值。

若从通讯设备未接收到第二码值,则可能存在从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与主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不一致导致无法采集到数据有效区。如图6,通过调整从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以使从通讯设备和主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相同,主而接收到第二码值,通讯建立。

可选的,调整主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至下一级时钟频率,以调整第二通讯速率。通过调整从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至下一级时钟频率,主而改变第二通讯速率,以使时钟采集到数据有效区,下一级时钟频率对应的通讯速率小于上一级时钟频率对应的通讯速率,各级时钟频率可以预先设置。

步骤S2222:若接收到第二码值,则结束时钟参数调整操作。

上述通讯匹配方法中,从通讯设备以第二通讯速率接收主通讯设备发送的第二码值,若未接收到则依次改变从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以使时钟的采集落入数据有效区,主而使从通讯设备接收到第二码值建立单向通讯请求,同时从通讯设备发送第一码值给主通讯设备,主通讯设备改变时钟参数直至接收到第一码值,当从通讯设备接收到第二码值且主通讯设备接收到第一码值时,通讯建立,从通讯设备可以和主通讯设备正常通讯,以避免从通讯设备和各主通讯设备的通讯速率不一致导致无法通讯的情况发生。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步骤S220,在未接收到第二码值时,调节从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直至接收到第二码值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未接收到第二码值时,执行时钟参数调整操作;时钟参数调整操作包括:调整从通讯设备的时钟相位,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二码值;若接收到第二码值,则结束时钟参数调整操作;若未接收到第二码值,则调整从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二码值;若接收到第二码值,则结束时钟参数调整操作;若未接收到第二码值,则返回执行时钟参数调整操作。

如图8,首先在阶段一从通讯设备以初始第二通讯速率接收主通讯设备发送到第二码值,若未接收到,则在阶段二改变从通讯设备的时钟相位,若将时钟相位主0至180度调整后仍无法接受到第二码值,则说明从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与数据的频率不一致,在阶段三通过调整从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至下一级时钟频率,从而改变第二通讯速率,以使时钟采集到数据有效区,下一级时钟频率对应的通讯速率小于上一级时钟频率对应的通讯速率,各级时钟频率可以预先设置。若仍未能接收到第二码值,则返回执行时钟参数调整操作,即循环改变从通讯设备的时钟相位和时钟频率直至接收到第二码值。例如,若第二通讯速率为最高通讯速率,则将从通讯设备的通讯时钟按照与主通讯设备相同的精度划分为n个速率频点,最高通讯速率对应第n速率频点,改变从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使从通讯设备的通讯速率至第n-1速率频点,第n-1速率频点的通讯速率小于第n速率频点的通讯速率。调整完时钟频率后,若未能接收到第二码值,则改变从通讯设备的第n-1速率频点下的时钟相位,若仍未能接收到第二码值,则调整时钟频率至第n-2速率频点,以此类推,直至从通讯设备接收到第二码值。

上述通讯匹配方法中,从通讯设备以最高通讯速率接收主通讯设备发送的第二码值,若未接收到则依次改变从通讯设备的时钟相位和时钟频率以使时钟的采集落入数据有效区,从而使从通讯设备接收到第二码值建立单向通讯请求,同时从通讯设备发送第一码值给主通讯设备,主通讯设备改变时钟参数直至接收到第一码值,当从通讯设备接收到第二码值且主通讯设备接收到第一码值时,通讯建立,从通讯设备可以和主通讯设备正常通讯,通过分别改变从通讯设备和主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使主通讯设备和从通讯设备的通讯速率匹配,以避免从通讯设备和主通讯设备的通讯速率不一致导致无法通讯的情况发生。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通讯匹配方法的主通讯设备。该设备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主通讯设备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通讯匹配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提供了一种主通讯设备,包括码值判断模块131、时钟分频模块132和控制模块133,其中:

码值判断模块131,用于判断是否以第一通讯速率接收到第一码值。主通讯设备可以为FPGA,第一码值可以为IDLE码,码值判断模块131可以实时判定是否能解析出正确的IDLE码

时钟分频模块132,用于调节主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其中,时钟参数包括时钟相位和时钟频率中至少一种。

控制模块133,用于在码值判断模块131判断未接收到第一码值时,控制时钟分频模块132调节主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直至接收到第一码值。控制模块133通过FPGA的IP控制端口,调整时钟分频模块132的输出时钟频率和时钟相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码值判断模块131还用于以主通讯设备支持的最高通讯速率接收从通讯设备发送的第一码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33还用于在码值判断模块131判断未接收到第一码值时,控制时钟分频模块132执行时钟参数调整操作;控制时钟分频模块132调整主通讯设备的时钟相位,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一码值,在接收到第一码值时,结束时钟参数调整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33还用于在码值判断模块131判断未接收到第一码值时,控制时钟分频模块132执行时钟参数调整操作;控制时钟分频模块132调整主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一码值,在接收到第一码值时,结束时钟参数调整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33还用于在码值判断模块131判断未接收到第一码值时,控制时钟分频模块132执行时钟参数调整操作;控制时钟分频模块132调整主通讯设备的时钟相位,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一码值,若接收到第一码值,则结束时钟参数调整操作;若未接收到第一码值,则控制时钟分频模块132调整主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一码值,若接收到第一码值,则结束时钟参数调整操作,若未接收到第一码值,则返回执行时钟参数调整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时钟分频模块132还用于将主通讯设备的时钟相位调整180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时钟分频模块132还用于调整主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至下一级时钟频率,以调整第一通讯速率。

上述主通讯设备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通讯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通讯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通讯匹配方法的从通讯设备。该设备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从通讯设备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通讯匹配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提供了一种从通讯设备,包括码值判断模块141、时钟分频模块142和控制模块143,其中:

码值判断模块141,用于判断是否以第二通讯速率接收到第二码值。从通讯设备可以为FPGA,第二码值可以为IDLE码,码值判断模块141可以实时判定是否能解析出正确的IDLE码。

时钟分频模块142,用于调节从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其中,时钟参数包括时钟相位和时钟频率中至少一种.

控制模块143,用于在码值判断模块141判断未接收到第二码值时,控制时钟分频模块142调节从通讯设备的时钟参数,直至接收到第二码值。控制模块143通过FPGA的IP控制端口,调整时钟分频模块142的输出时钟频率和时钟相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码值判断模块141还用于以从通讯设备支持的最高通讯速率接收主通讯设备发送的第二码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43还用于在码值判断模块141判断未接收到第二码值时,控制时钟分频模块142执行时钟参数调整操作;控制时钟分频模块142调整从通讯设备的时钟相位,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二码值,在接收到第二码值时,结束时钟参数调整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43还用于在码值判断模块141判断未接收到第二码值时,控制时钟分频模块142执行时钟参数调整操作;控制时钟分频模块142调整从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二码值,在接收到第二码值时,结束时钟参数调整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43还用于在码值判断模块141判断未接收到第二码值时,控制时钟分频模块142执行时钟参数调整操作;控制时钟分频模块142调整从通讯设备的时钟相位,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二码值,若接收到第二码值,则结束时钟参数调整操作;若未接收到第二码值,则控制时钟分频模块142调整从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二码值,若接收到第二码值,则结束时钟参数调整操作,若未接收到第二码值,则返回执行时钟参数调整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时钟分频模块142还用于将从通讯设备的时钟相位调整180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时钟分频模块142还用于调整从通讯设备的时钟频率至下一级时钟频率,以调整第二通讯速率。

上述从通讯设备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通讯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通讯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通讯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应用于主通讯设备的通讯匹配方法的步骤和/或上述应用于从通讯设备的通讯匹配方法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应用于主通讯设备的通讯匹配方法的步骤和/或上述应用于从通讯设备的通讯匹配方法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应用于主通讯设备的通讯匹配方法的步骤和/或上述应用于从通讯设备的通讯匹配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