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霉菌性外耳道炎治疗耳塞

一种霉菌性外耳道炎治疗耳塞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霉菌性外耳道炎治疗耳塞,具体涉及治疗耳塞技术领域,包括两个罩在耳朵外面的限位环,两个所述限位环之间设有头围调节机构,所述头围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两个限位环之间的距离,每个所述限位环内侧均固定设有软垫,其中一个所述限位环内部设有向外耳道内部喷药的喷药机构。本发明通过按动半球形把手利用半球形把手带动推动板移动,使得推动板能够推动喷壶,从而能够将存储在喷壶中的药液通过喷头喷出,并且能够将药液喷洒到病灶处,提高上药的针对性,避免造成药液的浪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603579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赣州市人民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310069992.2

  • 发明设计人 高树峰;

    申请日2023-02-07

  • 分类号A61F11/08(2006.01);A61F11/12(2006.01);A61F11/00(2022.01);A61M31/00(2006.01);

  • 代理机构成都初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05;

  • 代理人杨继栋

  • 地址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梅关大道1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9:32:0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5-02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耳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霉菌性外耳道炎治疗耳塞。

背景技术

外耳道是人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位。具体来说,外耳道是从耳甲腔较深之处的外耳门部位向内部延伸一直到鼓膜的一段弯曲的管道,它可以协助将耳廓收集到的声波传导到鼓膜的位置,其方向是首先向内前上,转而向内后上,接着再转向内前下。外耳道在成年人当中其长度大约为2.5~3.5厘米,而且因为鼓膜的位置是前倾的,所以外耳道的前下壁会比后上壁要长一些。

霉菌性外耳道炎通常又叫做外耳道真菌病,是一种外耳道的真菌感染性疾病,由于真菌易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繁殖,当外耳道进水或者积存分泌物、常滴用抗生素液等情况下、比较易受真菌感染,常见有曲霉菌及白色念珠菌等,从而形成霉菌性耳道炎。

霉菌性外耳道炎的治疗可以配配制药水或药膏涂布或滴入外耳道中,每日用药2~3次,连用数日,因为每次上药的剂量有限,而且需要上到指定的位置,所以患者独自上药比较不方便,为了能够方便患者自己上药,公开号为CN213852700U的专利文件中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霉菌性外耳道炎治疗的耳塞,通过将药物浸在耳塞上的棉套中进行上药,再通过棉套将药水或药膏填充在整个与棉套外圈接触的外耳道内壁中。该种方式虽然使得患者能够自行上药,但是由于霉菌感染处位置远小于棉套外圈的面积,所以将整个棉套中都浸有药液会比较浪费,导致该技术方案存在缺乏有针对性进行上药的技术缺陷。

因此,发明一种霉菌性外耳道炎治疗耳塞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霉菌性外耳道炎治疗耳塞,通过按动半球形把手利用半球形把手带动推动板移动,使得推动板能够推动喷壶,从而能够将存储在喷壶中的药液通过喷头喷出,并且能够将药液喷洒到病灶处,提高上药的针对性,避免造成药液的浪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霉菌性外耳道炎治疗耳塞,包括两个罩在耳朵外面的限位环,两个所述限位环之间设有头围调节机构,所述头围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两个限位环之间的距离,每个所述限位环内侧均固定设有软垫,其中一个所述限位环内部设有向外耳道内部喷药的喷药机构;

喷药机构通过位置调节机构安装在其中一个限位环内部,在本发明中喷药机构能够根据需要灵活安装在两个限位环内部进行使用,以方便为不同病患的左耳或者右耳进行上药;

所述喷药机构包括位于限位环内部中间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内部贯穿设有上药杆,所述上药杆一端螺纹连接有杆帽,所述上药杆外端和杆帽外端均与转动环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杆帽内部设有喷头,所述杆帽一端开设有出药通孔,所述喷头的出药口与出药通孔相连通,所述喷头靠近上药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喷壶,治疗霉菌性外耳道炎的药剂填充在喷壶内部,所述喷壶设在上药杆内部,所述喷壶远离喷头的一侧设有推动喷壶移动的推动组件,通过利用推动组件能够推动喷壶移动,从而能够将存储在喷壶内部的药液通过喷头喷出;

所述杆帽一端镶嵌有微型摄像头,所述微型摄像头于拍摄外耳道内部,通过设置的出药通孔能够帮助上药者快速找到病患处进行针对性上药,避免造成药液的浪费。

优选的,所述推动组件包括设在上药杆内部的推动板,所述推动板设在喷壶远离喷头的一侧,所述推动板在上药杆内部移动,所述推动板远离喷壶的一侧固定设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一端贯穿上药杆并延伸出上药杆外部,所述推动杆外端套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固定设在推动杆外端,所述移动板在上药杆内部移动。

优选的,所述上药杆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弹簧和移动板均设在空腔内部,所述推动杆贯穿空腔,开设的空腔能够方便弹簧在上药杆内部压缩或伸长,也能够方便移动板在上药杆内部来回移动。

优选的,所述推动杆延伸出上药杆外部的一端固定设有半球形把手,设置的半球形把手能够方便上药者推动推动杆进行移动。

优选的,所述杆帽远离上药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远离杆帽的一端设有棉球,设置的棉球堵在喷头前,能够吸收喷洒出的多余药液,防止该的药液进入外耳道内部影响鼓膜。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顶端贯穿限位板并延伸入转动环内部与转动环通过螺纹连接,设置的第二螺杆能够固定转动环的位置防止其转动。

优选的,所述头围调节机构包括分别安装在两个限位环顶部的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内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第二弧形板一端插接在弧形槽内部,所述第一弧形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弧形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相连通,该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内部螺纹连接有同一个固定螺栓,通过拉动第二弧形板在第一弧形板内部移动,以调节两个限位环之间的距离,以方便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不同头围大小的病患。

优选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限位板前侧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后端设有空心杆,所述连接杆后端插接在空心杆内部,所述空心杆一侧螺纹连接有螺钉,所述螺钉一端贯穿空心杆并与连接杆外壁相接触;

所述空心杆后端贯穿限位环,两个所述限位环上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空心杆后端贯穿滑动槽,所述空心杆一侧贯穿设有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与空心杆通过螺纹连接,两个所述限位环上均开设有第四螺纹孔,所述空心杆后端开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杆一端贯穿依次贯穿第四螺纹孔和第三螺纹孔并与第四螺纹孔和第三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通过拧紧第三螺杆能够固定空心杆的位置,并通过拧紧螺钉能够固定连接杆的长度,所以通过拧松第三螺杆和螺钉就能够调节连接杆一端的限位板在限位环内部的位置,从而能够方便将杆帽一端插入外耳道内部进行上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在杆帽的一端安装微型摄像头,用于观察外耳道内部的情况,然后再通过调节杆帽和上药杆的位置,将出药通孔对准霉菌感染处,通过按动半球形把手利用半球形把手带动推动板移动,使得推动板能够推动喷壶,从而能够将存储在喷壶中的药液通过喷头喷出,并且能够将药液喷洒到病灶处,提高上药的针对性,避免造成药液的浪费;

2、通过在杆帽一端安装能够拆卸的棉球,利用棉球堵在杆帽的前侧,以防止通过喷头喷出的药液进入到外耳道内部深处影响鼓膜;

3、通过将用于上药的喷药机构固定在限位环内部中间位置,并利用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套在头上,从而能够将两个限位环固定在耳朵外面,无需人工扶持,使得本发明能够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弧形板与限位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弧形板与限位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图4中A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的喷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喷药机构和位置调节机构的爆炸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限位环;

2头围调节机构、21第一弧形板、22第二弧形板、23第一螺纹孔、24第二螺纹孔、25固定螺栓、26弧形槽;

3、软垫;

4、喷药机构、41限位板、42转动环、43上药杆、44杆帽、45喷头、46喷壶、47推动板、48推动杆、49弹簧、410移动板、411空腔、412半球形把手、413微型摄像头、414出药通孔、415第一螺杆、416棉球、417第二螺杆;

5、位置调节机构、51连接杆、52空心杆、53螺钉、54第三螺杆、55第三螺纹孔、56滑动槽、57第四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霉菌性外耳道炎治疗耳塞,包括两个罩在耳朵外面的限位环1,由于不同的患者其头围也不一样,所以为了能够将两个限位环1分别紧紧固定在不同头围大小的使用者的耳朵上,并且为了在佩戴时提高本发明的舒适性,在每个所述限位环1内侧均固定设有软垫3,如图1所示,两个所述限位环1之间设有头围调节机构2,所述头围调节机构2用于调节两个限位环1之间的距离,具体的,如图2-4所示,所述头围调节机构2包括分别安装在两个限位环1顶部的第一弧形板21和第二弧形板22,所述第一弧形板21内部开设有弧形槽26,所述第二弧形板22一端插接在弧形槽26内部,所述第一弧形板2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23,所述第二弧形板22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24,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螺纹孔23和第二螺纹孔24相连通,该第一螺纹孔23和第二螺纹孔24内部螺纹连接有同一个固定螺栓25,通过拉动第二弧形板22在第一弧形板21内部移动,以调节两个限位环1之间的距离,以方便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不同头围大小的病患;

所以在使用时,需要先通过头围调节机构2将两个限位环1调节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再将限位环1罩在耳朵的外面,将头围调节机构2套在脑袋上进行固定,然后准备向有霉菌感染的外耳道喷药。

为了能够方便向外耳道中的指定位置处上药,如图1所示,其中一个所述限位环1内部设有向外耳道内部喷药的喷药机构4;

所述喷药机构4包括位于限位环1内部中间的限位板41,所述限位板41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动环42,所述转动环42内部贯穿设有上药杆43,所述上药杆43一端螺纹连接有杆帽44,所述上药杆43外端和杆帽44外端均与转动环42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杆帽44内部设有喷头45,所述杆帽44一端开设有出药通孔414,所述喷头45的出药口与出药通孔414相连通,所述喷头45靠近上药杆43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喷壶46,治疗霉菌性外耳道炎的药剂填充在喷壶46内部,所述喷壶46设在上药杆43内部,所述喷壶46远离喷头45的一侧设有推动喷壶46移动的推动组件,通过利用推动组件能够推动喷壶46移动,从而能够将存储在喷壶46内部的药液通过喷头45喷出;

而且为了能够观察到外耳道周边的环境,如图4-7所示,所述杆帽44一端镶嵌有微型摄像头413,所述微型摄像头413用于拍摄外耳道内部,通过设置的微型摄像头413能够帮助上药者快速找到病患处进行针对性上药,避免造成药液的浪费;

使用时,将杆帽44一端先伸入外耳道的入口处,然后,由于上药杆43外壁、杆帽44外壁均与转动环42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所以通过一只手扶住上药杆43,另一只手转动转动环42能够将杆帽44一端朝向外耳道内部缓慢移动,在转动的过程中松开另一个扶住上药杆43的手,还能够利用转动环42带动上药杆43和杆帽44转动,使得杆帽44一端的微型摄像头413能够对外耳道的内壁进行观察,以方便发现霉菌感染的位置,其中微型摄像头413所拍摄到的画面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展示出来,该技术为现有技术中的成熟技术方案,所以在本发明中并未加以赘述,在观察到霉菌感染位置之后,通过推动组件推动喷壶46朝向喷头45移动,从而能够将用于治疗霉菌性外耳道炎的药剂喷洒在指定的位置,提高本发明上药的针对性;

如果不想转动环42转动,可以锁定转动环42的位置,如图6所示,所述限位板41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417,所述第二螺杆417顶端贯穿限位板41并延伸入转动环42内部与转动环42通过螺纹连接,设置的第二螺杆417能够固定转动环42的位置防止其转动。

因为鼓膜位于外耳道的尽头,所以为了防止在喷药的过程中,药液进入到外耳道的内部,如图6和7所示,所述杆帽44远离上药杆43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415,所述第一螺杆415远离杆帽44的一端设有棉球416,设置的棉球416堵在喷头45前,能够吸收多余的药液,防止喷头45喷出的药液进入外耳道内部影响鼓膜。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推动组件包括设在上药杆43内部的推动板47,所述推动板47设在喷壶46远离喷头45的一侧,所述推动板47在上药杆43内部移动,所述推动板47远离喷壶46的一侧固定设有推动杆48,所述推动杆48一端贯穿上药杆43并延伸出上药杆43外部,而且,所述推动杆48延伸出上药杆43外部的一端固定设有半球形把手412,设置的半球形把手412能够方便上药者推动推动杆48进行移动,推动喷壶46时,只需要朝向杆帽44的方向按压半球形把手412,然后利用半球形把手412推动推动杆48继续进行移动,并利用推动杆48带动推动板47朝向喷壶46移动,从而能够利用推动板47推动喷壶46朝向喷头45移动,完成喷药动作(喷壶46和喷头45是现有技术中成熟的技术结构,其喷洒药液的原理也是现有技术中成熟的技术方案,因此在本发明中并未多加以赘述);

而且喷药之后,为了能够使推动杆48自动复位,如图6所示,所述推动杆48外端套有弹簧49,所述弹簧49一端固定设有移动板410,所述移动板410固定设在推动杆48外端,所述移动板410在上药杆43内部移动,所述上药杆43内部开设有空腔411,所述弹簧49和移动板410均设在空腔411内部,所述推动杆48贯穿空腔411,开设的空腔411能够方便弹簧49在上药杆43内部压缩或伸长,也能够方便移动板410在上药杆43内部来回移动,推动杆48在朝向喷壶46移动的过程中同时会带动移动板410在空腔411内部移动,使得移动板410挤压弹簧49,并使弹簧49处于压缩装置,当停止推动推动杆48后,被压缩的弹簧49会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自动伸长,从而能够推动移动板410和推动杆48复位。

因为人体有两个耳朵,所以为了能够对不同的耳朵进行上药,如图1所示,喷药机构4通过位置调节机构5安装在其中一个限位环1内部,在本发明中喷药机构4能够根据需要灵活安装在两个限位环1内部进行使用,以方便为使用者的左耳或者右耳进行上药;

具体的,如图2-4、6和7所示,所述位置调节机构5包括固定安装在限位板41前侧的连接杆51,所述连接杆51后端设有空心杆52,所述连接杆51后端插接在空心杆52内部,所述空心杆52一侧螺纹连接有螺钉53,所述螺钉53一端贯穿空心杆52并与连接杆51外壁相接触;所述空心杆52后端贯穿限位环1,两个所述限位环1上均开设有滑动槽56,所述空心杆52后端贯穿滑动槽56,所述空心杆52一侧贯穿设有第三螺杆54,所述第三螺杆54与空心杆52通过螺纹连接,两个所述限位环1上均开设有第四螺纹孔57,所述空心杆52后端开设有第三螺纹孔55,所述第三螺杆54一端贯穿依次贯穿第四螺纹孔57和第三螺纹孔55并与第四螺纹孔57和第三螺纹孔55通过螺纹连接,通过拧紧第三螺杆54能够固定空心杆52的位置,并通过拧紧螺钉53能够固定连接杆51的长度,所以通过拧松第三螺杆54和螺钉53就能够调节连接杆51一端的限位板41在限位环1内部的位置,从而能够方便将杆帽44一端插入外耳道内部进行上药。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