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干坞坞口减压式浮箱坞门底板结构

一种干坞坞口减压式浮箱坞门底板结构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干坞坞口减压式浮箱坞门底板结构,包括底板,底板两侧连接有坞门限位槛,位于坞外侧的坞门限位槛的外侧连接有钢闸门限位槛,靠近坞门墩两侧的底板分别连接有坞门限位块,底板中间设有两个平行于坞门限位槛的长形孔洞,孔洞内连接有若干个垂直于坞门限位槛的底板连系梁,孔洞内填充碎石;底板底部设有素混凝土垫层,素混凝土垫层底部靠近外海侧设有止水帷幕,底板顶部均匀设有多个橡胶垫板。本发明结构稳定,保证了坞门结构的止水效果,同时减小了底板所受的扬压力,节约了坞口混凝土用量;实现了坞门原位预制,无需大型预制场或加工场。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5-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2B 3/12 专利申请号:2022115937878 申请日:202212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4-25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型构件预制干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坞坞口减压式浮箱坞门底板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干船坞或者大型构件预制干坞等领域,通常是利用大体积混凝土形成坞门墩,坞门墩由两侧的门墩和坞口下部的底板组成,底板下设止水桩或止水帷幕。由于坞内水抽干时,坞门墩底部的孔隙水压力不能及时消散,导致坞门墩底板下方的水压力较大,为保证结构安全与稳定,底板通常也需要采用大体积混凝土,并配置大量钢筋以防止底板裂缝和漏水,导致混凝土和钢筋用量大。坞门需大型预制场或加工场,并运输至现场,费用较高,对施工条件要求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干坞坞口减压式浮箱坞门底板结构。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干坞坞口减压式浮箱坞门底板结构,包括底板,底板两侧连接有坞门限位槛,位于坞外侧的坞门限位槛的外侧连接有钢闸门限位槛,靠近坞门墩两侧的底板分别连接有坞门限位块,底板中间设有两个平行于坞门限位槛的长形孔洞,长形孔洞内连接有若干个垂直于坞门限位槛的底板连系梁,长形孔洞内填充碎石;底板底部设有素混凝土垫层,素混凝土垫层底部靠近外海侧设有止水帷幕,底板顶部均匀设有多个橡胶垫板。

进一步的,素混凝土垫层上均匀设有多个泄压孔。

进一步的,橡胶垫板包括橡胶块,橡胶块顶部连接有上钢板,橡胶块底部连接有下钢板,下钢板两侧连接有锚栓,橡胶垫板与底板通过锚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底板顶部靠近坞外侧设有橡胶止水带,橡胶止水带两端延伸至底板两侧的坞门墩。

进一步的,橡胶止水带剖面为Ω型。

进一步的,底板顶部的坞门为箱体结构,箱内填装中粗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稳定,保证了坞门结构的止水效果,同时减小了底板所受的扬压力,节约了坞口混凝土用量;实现了坞门原位预制,无需大型预制场或加工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面图;

图3为图1中B-B处的剖面图;

图4为坞口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的橡胶垫板布置图;

图6为橡胶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素混凝土垫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坞门限位槛;3-钢闸门限位槛;4-坞门限位块;5-底板连系梁;6-坞门墩;7-碎石;8-素混凝土垫层;9-泄压孔;10-橡胶垫板;11-橡胶块;12-上钢板;13-下钢板;14-锚栓;15-橡胶止水带;16-止水帷幕;17-坞门;18-海水;19-中粗砂;

以下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7所示,一种干坞坞口减压式浮箱坞门底板结构,包括底板1,底板1两侧连接有坞门限位槛2,位于坞外侧的坞门限位槛2的外侧连接有钢闸门限位槛3,靠近坞门墩6两侧的底板1分别连接有坞门限位块4,以保证坞门整体稳定及安装定位;底板1中间设有两个平行于坞门限位槛2的长形孔洞,以释放底板1下方压力水头,减小底板1扬压力,提高坞口整体稳定性,长形孔洞内连接有若干个垂直于坞门限位槛2的底板连系梁5,长形孔洞内填充碎石7作为透水材料;底板1底部设有素混凝土垫层8,素混凝土垫层8上均匀设有多个泄压孔9,以保证渗透水能够及时排出,排出的水汇入坞内排水沟;素混凝土垫层8底部靠近外海侧设有止水帷幕16,底板1顶部均匀设有多个橡胶垫板10,以保护橡胶止水带15不被压坏,橡胶垫板10包括橡胶块11,橡胶块11顶部连接有上钢板12,橡胶块11底部连接有下钢板13,下钢板13两侧连接有锚栓14,橡胶垫板10与底板1通过锚栓14固定连接;底板1顶部靠近坞外侧设有橡胶止水带15,形成止水体系,以减小底板1及坞门结构扬压力,橡胶止水带15两端延伸至底板1两侧的坞门墩6,橡胶止水带15与底板1下方的止水帷幕16形成封闭止水结构,保证止水效果;底板1顶部的坞门17采用钢筋混凝土箱体结构,箱内填装中粗砂19,舱内压海水18。

施工时需先在坞口位置设置临时围堰,并对围成的基坑进行降水,形成干地施工条件。将基坑底部开挖至设计高程后,施工止水墙。止水墙位于临海侧,降低结构整体扬压力。止水墙根据地质条件不同,可采用旋喷桩、搅拌桩、混凝土咬合桩、钢板桩或地下连续墙等不同型式,岩层可采用止水帷幕16灌浆。然后现浇素混凝土垫层8及钢筋混凝土底板1,素混凝土垫层8厚100mm。素混凝土垫层8上需设置泄压孔9。

浇筑底板1时需先绑扎钢筋并支立模板,并预埋橡胶止水带15和橡胶垫板10的预埋件。然后按照橡胶止水带15和橡胶垫板10。坞门17结构坐落在橡胶垫板10上,同时压缩橡胶止水带15。橡胶垫板10抗水平变位能力差,为保证坞门17水平稳定性,在底板1上设混凝土限位块4,采用斜角结构兼顾导向作用,以方便坞门17安装落位。坞门17可采用原位预制工艺,先设垫块及千斤顶。预制完成后顶起坞门17,移走垫块,使坞门17落位于橡胶垫板10上。

上面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