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脑卒中偏瘫患者用康复系统

一种脑卒中偏瘫患者用康复系统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脑卒中偏瘫患者用康复系统。系统包括:存储器;以及与所述存储器相耦合的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处理器包括:第一处理器,获取由仅佩戴于被监护对象的患侧上下肢的穿戴式设备所采集到的行为数据;第二处理器,用于根据被监护对象历史康复数据来确定与之对应的康复指导等级;第三处理器,其被配置为在确定当前模式为康复指导模式时以调整预设的康复指导等级的方式基于第一处理器从行为数据中所提取到的至少一个运动特征值之间的阶段属性关联规则以及预设的康复指导等级来判断其行为数据是否满足康复要求,并在满足康复要求时将动作达标信息传递至周边的由监护人员所携带的至少一个移动数字设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596935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211644862.9

  • 发明设计人 郭桂丽;高兰;张和艳;

    申请日2020-03-24

  • 分类号A61B5/11(2006.01);A61B5/00(2006.01);G16H50/70(2018.01);G16H80/00(2018.01);

  • 代理机构北京之于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7;

  • 代理人刘娜

  • 地址 100053 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9:20: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5-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 5/11 专利申请号:2022116448629 申请日:202003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4-18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本分案申请的原始基础是申请号为CN202010214132X,申请日为2020年03月24日,发明名称为“一种脑卒中偏瘫患者用离床预警系统”的专利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康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脑卒中偏瘫患者用康复系统。

背景技术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Cerebral Vascular Accident,CVA),是一种因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循环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障碍,包括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和出血性卒中(Hemorrhagic Stroke)两类。脑卒中作为一类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因其发病率、死亡率、复发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病。糖尿病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高血糖增加中风风险,糖尿病患者中风发病率是正常人的四倍,高血糖通过多种途径损伤脑血管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影响血管壁弹性和硬度,出现血管内膜斑块形成、狭窄、闭塞等病理改变,由于血脂异常、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黏稠度增高等并发症导致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受损,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症状。

脑卒中会造成上运动神经元的损伤,常常导致中枢性的瘫痪,造成肢体的功能障碍,包括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其中的阴性症状有以下几个方面:肌力的下降、运动控制能力的降低及肢体协调性的下降等;而阳性症状包括反射亢进、痉挛程度的增加等。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运动协调障碍模式:如共同收缩、异常协同运动等。而脑中风偏瘫后的异常协同运动模式已经成为了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典型特征,这些异常的运动模式阻碍了正常运动模式的完成,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性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据全国第三次国民死因调查统计,国内第一大死亡原因是脑卒中,幸存者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其中40%为重度残疾,包括肢体、语言、认知等方面的障碍,常见且对患者影响最大的是运动功能障碍,尤以偏瘫最常见。70%以上的患者不同程度的丧失生活及工作能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of Daily Living,ADL)能力。据相关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治疗期、康复治疗阶段、返回社区生活中有过跌倒的比率分别为14%~64.5%、24%~47%和37.5%~73%,跌倒已成为脑卒中患者的一种发生率极高的主要并发症。

跌倒是指出现突然发生的、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而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跌倒会造成脑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折和脱臼甚至死亡等伤害,尤其对脑卒中患者,跌倒及其后果会给患者及家属造成巨大的身心伤害,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对跌倒的恐惧造成部分患者减少活动或其家属限制患者活动,结果导致患者自理能力下降。同时跌倒也导致患者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为了有效预防脑卒中患者跌倒的发生,目前常用的方法为采用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筛选易跌倒高危人群,采取保证患者居住的环境安全、加强患者及家属防跌倒知识健康宣教、床头挂警示牌等统一措施预防患者跌倒,但以上措施缺乏针对性,目前尚无现有技术提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离床跌倒风险预防及干预的护理装置。因此,到目前为止,跌倒尤其是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离床跌倒风险仍然是困扰医护人员的主要问题之一。

如授权公开日为2019年5月21日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8876548U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一种看护系统,包括:睡眠监测器、信号转发器、服务器及终端设备,睡眠监测器与信号转发器连接,信号转发器与服务器连接,服务器与终端设备连接;睡眠监测器采集用户的微动信号,并将微动信号发送至信号转发器;信号转发器将微动信号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微动信号,并根据微动信号得到生理特征信号,服务器根据生理特征信号得到用户的睡眠信息及活动信息,并将睡眠信息及活动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活动信息包括:用户在床或离床,睡眠信息包括:用户的睡眠状态及用户的睡眠质量。该看护系统根据用户的生理特征信号获取得到用户的睡眠信息及活动信息,从而实现看护的智能化,有效的增加看护力度。

又如公开日为2020年2月28日的公开号为CN 110853299A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一种儿童防掉床和离床检测报警装置,在床的一侧设置床栏(1),还包括安装在床头一侧的光电发射管LED 1(2),安装在床头另一侧的光电接收管V1(3),光电接收管V1用来接收光电发射管LED 1的发射信号,在床头的另一侧安装无线发射器(4),与无线发射器对应的无线接收器安装在儿童身上,在床下安装红外传感器IRX(5),还包括与光电发射管LED 1、光电接收管V1、无线发射器、红外传感器IRX连接的外围电路;其所设置的报警装置能够时刻对儿童的睡觉状态进行监控,当儿童不慎掉床或是离床时,能够发出警报。

针对上述专利文献所存在的预警性差的问题,如下现有技术提出了具有较好预警性的技术方案:

例如授权公告日为2016年8月31日的授权公告号为CN 103824418B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一种离床监护的报警系统,该离床监护的报警系统包括两个压电薄膜传感器、处理器以及报警器。两个压电薄膜传感器沿床的长边延伸方向依次铺设在床上,并同步连续采集来自床上的压力信号。处理器根据两个压力信号分别形成床上人体的两个周期性生理特征信号,并在两个周期性生理特征信号同步中断时,判断人体摔落离床,而在两个周期性生理特征信号前后中断时,判断人体先是坐起再起身自行离床。报警器在摔落离床时发出报警提示。其报警系统能及时发现人体摔落离床,便于做出迅速的补救措施。该专利文献还涉及安装有该离床监护的报警系统的床、与该离床监护的报警系统配套使用的离床监护的报警装置及其报警方法。

现有的如上述专利文献所提出的离床报警装置要实现离床报警的功能,必须是在被监护对象的行动能力非常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因为其装置判断人体是否自行离床得先判断人体是否直立坐起身,从仰卧姿势直接转换为坐姿的过程对被监护对象的腹部力量要求非常大,该动作对于行动不便的例如脑卒中偏瘫患者此类人群而言是不可能完成的动作,因而上述装置无法适用于行动不便的例如脑卒中偏瘫患者此类人群的离床报警,只会增大误警率。

又例如公开日为2019年5月17日的公开号为CN 109757928A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一种防摔智能婴儿床,至少包括婴儿床本体和与婴儿床本体固接的婴儿床床架,防摔智能婴儿床还包括婴儿翻越检测模块、若干个手部行为检测模块和若干个脚部行为检测模块。在至少一个特定事件发生之时,通过若干个脚部行为检测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和若干个手部行为检测模块中的至少一个获取并记录该特定事件发生之时防摔智能婴儿床的压力变化信息,并且基于接收到的压力变化信息进行婴儿翻越预估分析并输出与之匹配的婴儿翻越预估结果和/或婴儿翻越风险等级至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基于接收到的婴儿翻越预估结果和/或婴儿翻越风险等级向由监护人操作的智能终端发出预警提示和/或通过声光提示模块发出第一声光信息。

而诸如上述专利文献所提出的离床报警装置,其利用用户手部、脚部分别与床体上设置的分区域的压力传感器之间进行交互的动作过程,能够提供较好的预警作用,但其面向的对象也只能局限于离床之前还需要翻越床架的婴幼儿,同样地无法适用于行动不便的注入高龄患者术后、膝关节或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术后因贫血或比较虚弱的患者或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其不听医护人员劝告,擅自下床,也不叫家属陪同,导致意外自行离床或是坠床事件的发生。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文献虽然具有较好预警性但适用范围局限性太大的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否弃行为监测范围有限的非接触式监测设备(诸如上述所列举的设置有多个传感器的床垫),转而采用行为监测能力更好的佩戴式监测设备的技术方案,例如:

公开日为2019年7月5日的公开号为CN 109966088A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一种临床预警系统,其包括电子标签、标签读取模块、病房路由终端、云平台、监护终端和护士站终端;电子标签,包括有设置于患者脚部的脚环,脚环内设有RFID电子标签;标签读取模块,设置于床体下方,包括有屏蔽罩,屏蔽罩上设有朝向床侧方的开口,屏蔽罩内设有用于对RFID电子标签进行无线读取的读取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临床预警系统中在处于病床下方的标签读取模块读取到电子标签时,表示患者下床,由病房路由终端传输给云平台,云平台对信息进行处理,分别传输给陪护终端和护士站终端,这样实时监测脚环离床距离,并实时预警跌落风险,及时向陪护人员和护士站发出预警信息。

此类技术方案未考虑实际应用时,被监护对象可能仅仅是将脚部伸出床体外沿就引起了该装置的警报,然而实际上被监护对象并完全没有下床也更没有要自行下床的趋势。

此外,例如中国专利CN114948594A公开了机械联动同步式术后患者训练护理仪,包括床体,床体内部右侧前后两端转接的下肢穿戴组件,可对患者的下肢进行康复训练,床体内部左侧前后两端转接的上肢穿戴组件,可对患者的上肢进行康复训练,床体底部滑动设置的驱动组件,可控制上肢穿戴组件以及下肢穿戴组件同步运动。该专利对于下肢术后的患者而言,通过患者上肢的主动驱动力,被动式的控制患者下肢的运动训练,对于上肢术后的患者而言,通过患者下肢的主动驱动力,被动式的控制患者上肢的运动训练,进而实现了患者四肢的同步运动训练。该专利通过机械联动式的设计,使得患者的四肢处于同步且反复式的运动操作,不仅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效果,还提高了患者肢体的康复训练效果。

中国专利CN115300266A涉及一种腿部康复病床,包括带有支撑腿的床板,床板上沿床板的长度方向开设有通槽,通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长度方向与床板的宽度方向平行,第一转轴的侧壁上固定套设有供腿放置且带有绑绳的转动板;转动板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上设有供脚踩住的踩板;第一转轴上还固连有供手部抓持的把手。该专利使病人可以自主地进行腿部的康复训练,无需人工进行干预,大大节省了人力,同时还有效提高了病人在康复训练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提升了康复训练的效果。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未针对如何让患者明确康复训练目标,同时增强患者佩戴穿戴式设备的主观意愿,不会因反感其监测目的而取下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康复训练时间段和非康复训练时间段起到离床预警监测作用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用康复系统。

此外,一方面由于申请人所理解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与审查部门必然有所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依据审查指南相关规定随时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脑卒中偏瘫患者用康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存储器;以及与所述存储器相耦合的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处理器包括:第一处理器,获取由仅佩戴于被监护对象的患侧上下肢的穿戴式设备所采集到的行为数据;第二处理器,用于根据被监护对象历史康复数据来确定与之对应的康复指导等级;第三处理器,其被配置为在确定当前模式为康复指导模式时以调整预设的康复指导等级的方式基于第一处理器从行为数据中所提取到的至少一个运动特征值之间的阶段属性关联规则以及预设的康复指导等级来判断其行为数据是否满足康复要求,并在满足康复要求时将动作达标信息传递至周边的由监护人员所携带的至少一个移动数字设备。其中,第一处理器、第二处理器与第三处理器均设于所述穿戴式设备中。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预设与至少一个特定姿势分别对应的用于指示在该特定姿势下可能将出现的运动特征变化趋势。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由第四处理器来确定当前模式是否转换为康复指导模式并在转换为康复指导模式时指示所述系统中用于预设运动特征变化趋势的第五处理器调高其触发阈值,或是由康复指导模式转换至离床预警模式时指示所述系统中用于预设运动特征变化趋势的第五处理器调低其触发阈值。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四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由第二处理器从佩戴于被监护对象的患侧上下肢的至少一个穿戴式设备所采集到的行为数据中所提取到的运动特征值之间的与由监护人员所操作的至少一个移动数字设备所确定的运动功能障碍评估结果所对应的阶段属性关联规则以及预设的风控等级来判断其行为数据是否触发预警;其中,历史数据指的是医院信息系统中所存储的被监护对象的基础信息以及就诊信息;阶段属性关联规则指的是根据由用户当前的运动功能障碍评估结果所确定的运动功能障碍程度;运动特征变化趋势是指保持在某一摆放姿势下的被监护对象在无监护的情况下出现的行为;所述运动特征值至少包括由佩戴于被监护对象的患侧上肢的第一穿戴式设备所采集到的行为数据中的第一运动特征值,以及由佩戴于被监护对象的患侧下肢的第二穿戴式设备所采集到的行为数据的第二运动特征值,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器中预存储有第一运动特征值与第二运动特征值之间的用于指示第一运动特征值与第二运动特征值所分别对应的运动特征变化趋势的阶段属性关联规则。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三处理器被配置为在基于监护人员对被监护对象的摆放姿势进行调整后而由监护人员通过其操作的移动数字设备录入或由所述摆放姿势检测模块确定调整后的摆放姿势信息时和/或在基于处于无监护状态下的被监护对象在床垫上活动肢体或是自行调节摆放姿势后而由所述摆放姿势检测模块确定其自行调整后的摆放姿势信息时基于该摆放姿势信息来输出预设的与该摆放姿势相对应的且用于指示患侧肢体运动限制程度的风控等级数据,并将该数据传输至所述第四处理器。所述第四处理器基于其所接收到的由所述第五处理器所确定的患肢动作数据以及由所述第三处理器所确定的风控等级数据和/或对被监护对象的独立性评价来判断是否需要针对当前在所述床垫上活动肢体或是自行调节摆放姿势的被监护对象进行预警,在判断确定该患肢动作数据满足至少一个运动特征变化趋势中的至少一个模式时即满足预警条件,在触发条件时将该被监护对象的信息发送至周边的监护人员。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运动特征变化趋势包括:危险系数极低的肢体小幅度抬放翻转等且被监护对象的摆放姿势不改变的第一模式、危险系数中等的尝试翻身或是尝试起身且被监护对象的独立性差的第二模式、危险系数较大的尝试翻身或是尝试起身且被监护对象的独立性较好的第三模式、以及危险系数较大的肢体小幅度抬放翻转等且被监护对象的摆放姿势发生改变的第四模式;区别于不同的体位摆放姿势,各体位摆放姿势分别对应有预定义的第一模式、第二模式、第三模式和第四模式。所述阶段属性关联规则区别于患者在当前阶段下所伴有的运动功能障碍的程度,来确定的第一运动特征值所对应的运动特征变化趋势与第二运动特征值所对应的运动特征变化趋势;在由监护人员所操作的至少一个移动数字设备所确定的运动功能障碍评估结果为被监护对象的独立性较差时,确定与该情况下所对应的上肢预设运动幅度、上肢预设挪动幅度、下肢预设运动幅度以及下肢预设挪动幅度,以及基于确定的上述幅度/触发阈值,区别出第一模式、第二模式、第三模式和第四模式之间的界限,并且能够通过整体地调高或调低四个模式的上述幅度/触发阈值,使得所述系统在离床预警模式与康复指导模式之间转换。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处于健侧卧位的体位摆放姿势下的患者在无监护的情况下,患者在上述体位摆放姿势所对应的第四模式至少被预设为:若佩戴于患侧上肢的所述穿戴式设备已采集到满足上肢预设运动幅度的行为数据,则在监测到患侧下肢的所述穿戴式设备所采集到的行为数据满足下肢预设运动幅度、并且监测到患者由侧躺转换为仰躺或是由仰躺转换为侧躺时,确定当前患者情况为肢体小幅度抬放翻转等且被监护对象的摆放姿势发生改变的危险系数较大的第四模式。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处于健侧卧位的体位摆放姿势下的患者在无监护的情况下,患者在上述体位摆放姿势所对应的第三模式至少被预设为:若佩戴于患侧上肢的所述穿戴式设备已采集到满足上肢预设运动幅度的行为数据,并且被监护对象的独立性较好,则在监测到患侧下肢的所述穿戴式设备所采集到的行为数据满足下肢预设运动幅度时,或是在监测到所述床垫右侧上压力分布逐渐减少且左侧上压力分布逐渐增加时,由于被监护对象的独立性较好,翻身难度或起身难度不大,因而危险系数较大,确定其为第三模式。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处于健侧卧位的体位摆放姿势下的患者在无监护的情况下,患者在上述体位摆放姿势所对应的第二模式至少被预设为:若佩戴于患侧上肢的所述穿戴式设备已采集到满足上肢预设运动幅度的行为数据,并且被监护对象的独立性较差,则在监测到患侧下肢的所述穿戴式设备所采集到的行为数据满足下肢预设运动幅度时,或是在监测到所述床垫右侧上压力分布逐渐减少且左侧上压力分布逐渐增加时,患者通常是在尝试翻身或尝试起身,但由于被监护对象的独立性较差,翻身难度高,因而危险系数为中等,确定其为第二模式。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处于健侧卧位的体位摆放姿势下的患者在无监护的情况下,患者在上述体位摆放姿势所对应的第一模式至少被预设为:在佩戴于患侧上肢的所述穿戴式设备采集到满足上肢预设挪动幅度的行为数据、或是在监测到患侧下肢的所述穿戴式设备所采集到的行为数据满足下肢预设挪动幅度,并且患者姿势未变化时,患者只是需要小幅度调整当前姿势而危险系数较低,确定其为第一模式。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脑卒中偏瘫患者用离床预警系统,尤其是指适用于同一侧上下肢均存在运动功能障碍的且区别有患侧上下肢与健侧上下肢的被监护对象的离床预警系统。

本发明的离床预警系统是针对现有技术中为实现离床报警功能所提出的离床报警装置所存在的不足而提出的,现有技术之不足在于:针对具有高发生率及高危害性的跌倒问题尤其是针对脑卒中单侧偏瘫患者的自行离床跌倒问题,现有技术中为实现离床报警功能所提出的离床报警装置大致可分为基于非接触式监测设备或佩戴式监测设备的解决方案。其一,就现有技术中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3824418B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基于非接触式监测设备如智能床垫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而言,此类解决方案对人体是否自行离床的判断,等同于判断人体是否直立坐起身,实际上,直立坐起身的动作需从仰躺姿势直接转换为坐姿,该过程对被监护对象的腹部力量要求非常大。因此此类解决方案中离床报警功能的实现,是建立在被监护对象的行动能力非常好的基础上的,对于行动不便的例如脑卒中偏瘫患者此类人群而言,该动作是难度非常大甚至不可能完成的。因而此类解决方案无法适用于行动不便的例如脑卒中偏瘫患者此类人群的离床报警,只会增大误警率。其二,针对基于佩戴式监测设备的如公开号为CN109966088A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基于内设有RFID电子标签的脚环的解决方案,此类解决方案中离床报警功能的实现,是通过监测脚环是否移动出床体之外的区域来实现的,判定其只要脚环移动出床体即为离床并进行报警,然而,此类解决方案未考虑实际应用时,被监护对象可能仅仅是将脚部伸出床体外沿,而并非已经离床也更没有要自行离床的趋势,但该情况下仍会引起该装置的警报,误警率高,反而增大护理人员工作负担,同时由于其在活动度较高的脚部设置脚环,不仅佩戴时不适感强烈,而且监测目的非常明显,容易引起患者反感而自行摘除,无法监测到其是否擅自离床。尤其是针对如脑卒中单侧偏瘫患者的被监护对象,其患侧上下肢均存在运动功能障碍且肢体感觉受损严重,患者往往需要利用健侧的支撑作用才能移动患侧,对人工辅助护理的依赖程度以及行动受限的反感程度都非常高。

以此,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离床报警装置之不足,本发明提出了脑卒中偏瘫患者用离床预警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采集模块,其用于获取由仅佩戴于被监护对象的患侧上下肢的穿戴式设备所采集到的行为数据;风控等级划分模块,其用于根据被监护对象历史风控数据来确定与之对应的风控等级,其中,所述被监护对象尤其是指同一侧上下肢均存在运动功能障碍的且区别有患侧上下肢与健侧上下肢的人群,所述系统还包括:预警信息处理器,其被配置为至少基于由采集模块从佩戴于被监护对象的患侧上下肢的至少一个穿戴式设备所采集到的行为数据中所提取到的至少一个运动特征值之间的与由监护人员所操作的至少一个移动数字设备所确定的运动功能障碍评估结果所对应的阶段属性关联规则以及预设的风控等级来判断其行为数据是否触发预警。优选地,在触发预警时将预警信息传递至周边的由监护人员所携带的至少一个移动数字设备。

本申请通过设置仅穿戴于存在运动功能障碍的一侧上下肢的穿戴式设备,由于患侧肢体感觉受损严重,感知能力低,对穿戴式设备的接受度更好,并且保留了健侧不受限的良好活动能力,同时患侧肢体活动程度较低,大大地降低了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基于此,本发明中预警信息处理器是在区别于不同患者的不同风险控制等级以及不同偏瘫单侧的运动功能障碍程度的基础上,限定出的用于指示预警危险度且彼此预警危险度不同的若干监测模式,从而预警信息处理器能够基于患者当前的行为数据与预设若干监测模式相比对,基于比对结果以及预设的患侧上下肢之间的阶段属性关联规则来判断是否需要预警,提高了在危险发生前就通知监护人员为被监护对象提供及时的看护或辅助的预警时效性。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运动特征值至少包括由佩戴于被监护对象的患侧上肢的第一穿戴式设备所采集到的行为数据中的第一运动特征值,以及由佩戴于被监护对象的患侧下肢的第二穿戴式设备所采集到的行为数据的第二运动特征值,其中,所述采集模块中预存储有第一运动特征值与第二运动特征值之间的用于指示第一运动特征值与第二运动特征值所分别对应的运动特征变化趋势的阶段属性关联规则。

本发明中该离床预警系统基于穿戴式设备所采集到患侧上下肢的行为数据、以及由摆放姿势检测模块所分析确定的摆放姿势和/或姿势变化趋势,将其与行为规则模块中预设有的运动特征变化趋势进行比对,使得该系统能够适应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卧床体位摆放的特殊性要求来对其卧床行为进行监测,并由预警信息处理器基于比对结果以及预设的患侧上下肢之间的阶段属性关联规则来判断是否需要预警,提高了在危险发生前就通知监护人员为被监护对象提供及时的看护或辅助的预警时效性。

如下先统一列举本发明的离床预警系统所包括的多个模块:该系统包括用于采集被监护对象的行为数据的采集模块、用于确定风控等级的风控等级划分模块、用于判断触发预警的预警信息处理器、用于确定当前摆放姿势的摆放姿势检测模块、用于预设运动特征变化趋势的行为规则模块、佩戴于被监护对象患侧的穿戴式设备、由监护人员携带的移动数字设备以及内设有处理器和传感器的床垫。此外,床垫上布置有用于采集患者压力变化的压力传感器阵列以及与该压力传感器阵列相连接的处理器。在本发明中所提及的上述设备可以均为计算机处理器,图1示出脑卒中偏瘫患者用离床预警系统的简化逻辑流程图,所述逻辑流程图的操作表示可以硬件、计算机指令或其组合实现的一系列操作。在计算机指令的背景下,所述操作表示被存储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所述的操作。一般而言,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包括执行特定功能或实现特定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部件、数据结构等。描述操作的顺序不旨在被解释为具有限制性,并且任何数目的所描述的操作可以任何顺序和/或并行地组合以实现所述过程。另外,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可以在配置有可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下执行,并且可以被实现为代码(例如,可执行指令、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者一个或多个应用),所述代码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处理器上统一地执行,或者通过硬件实现,或者通过上述两者的组合来实现。代码可以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例如以计算机程序的形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多个指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临时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中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可存储在计算机处理器的存储器中,并计算机处理器执行。

所描述的特征可以数字电子电路、或以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或其组合来实现。设备可以被实现在由可编程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有形地体现在信息载体中,例如在机器可读存储装置中;并且方法步骤可以由可编程处理器来执行,所述可编程处理器执行指令程序以通过操作输入数据和产生输出来执行所描述的实现方式的功能。所描述的特征可以有利地被实现在可在可编程系统上执行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中,所述可编程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被连接以从数据存储系统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向其传输数据和指令;至少一个输入装置;以及至少一个输出装置。计算机程序是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于计算机以执行某一活动或带来某一结果的一组指令。计算机程序可以任何形式的编程语言编写,包括编译型语言或解释型语言,并且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任何形式部署,包括作为独立式程序或作为模块、部件、子例程、或适合于在计算环境中使用的其他单元。

用于执行指令程序的适合处理器举例来讲包括通用微处理器和专用微处理器两者、以及任何种类的计算机的单处理器或多个处理器中的一个。一般而言,处理器将从只读存储器或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两者中接收指令和数据。计算机的必要元件是用于执行指令的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一般而言,计算机将还包括用于存储数据文件的一个或多个大容量存储装置,或者操作性地连接以与之通信;这类装置包括磁盘,诸如内置硬盘和可移除盘;磁光盘;以及光盘。适合于有形地体现计算机程序指令和数据的存储装置包括所有形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举例来讲包括:半导体存储器装置,诸如EPROM、EEPROM和闪存装置;磁盘,诸如内置硬盘和可移除盘;磁光盘;以及CD-ROM和DVD-ROM盘。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由ASIC(专用集成电路)补充或纳入到其中。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系统还包括行为规则模块,所述行为规则模块分别与摆放姿势检测模块和风控等级划分模块相连,并且其用于预设与至少一个摆放姿势分别对应的用于指示在该摆放姿势下可能将出现的运动特征变化趋势。本申请中行为规则模块针对由摆放姿势检测模块所确定的若干摆放姿势分别对应有预设的不同运动特征变化趋势,能够区别于各摆放姿势下所可能出现的危险动作或行为,直接于预设运动特征变化趋势进行比对即可判断其动作或行为是否存在潜在风险,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再判断而导致数据处理反馈时间长的问题。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运动特征变化趋势至少包括针对已接受过体位变化指导的被监护对象的运动特征变化趋势以及针对尚未接受过体位变化指导的被监护对象的运动特征变化趋势。这里所指的体位变化指导主要是指在被监护对象已经住院一段时间,经由监护对象教导其正确合适的翻身或起身姿势。相对地,未接受过体位变化指导主要是指被监护对象刚住院或住院时间不长,尚未进行翻身或起身姿势指导。以此区别出的两种运动特征变化趋势,能够区别出当前被监护对象在脱离监护的情况下更可能出现的动作或行为,能够有效地提高数据比对处理的速度,进一步地提高了对被监护对象的监护准确性以及有效性。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由所述风控等级划分模块所确定的具有最高风控等级的被监护对象的运动功能障碍程度不完全低于其他风控等级下的被监护对象。针对部分独立性较好的被监护对象,其偏瘫侧运动功能障碍程度较小,翻身难度或是起身难度不大,但往往因此过高地以为其已经可以独立下床或随意翻身,造成此类人群的离床跌倒风险比独立性较差的人群更高,本申请中风控等级划分模块基于由移动数字设备所确定的运动功能障碍程度来确定该被监护对象的风控等级,进而能够有区别地对不同被监护对象的行为或动作进行不同程度的预警,医护人员在接收到预警时也可立即知道预警事件的严重程度。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系统还包括摆放姿势检测模块,所述摆放姿势检测模块与所述采集模块相连接,其用于确定被监护对象的患侧与床垫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基于该相对位置关系与至少部分运动特征值来生成被监护对象当前的摆放姿势。由于偏瘫患者体位摆放姿势的特殊性,偏瘫患者卧床时往往需要借助于如图2所示的多个枕头来辅助其保持良肢位,但由于部分肢体是通过枕头间接地施压至床垫上的,存在可能两个摆放姿势所对应的压力分布相似度极高而无法区分开不同姿势的问题。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摆放姿势检测模块,该模块基于预先确定的患者患肢所在侧与床垫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能够预测确定出患者在床垫上的良肢位的压力分布数据,以此即可通过将当前压力分布数据与预测的压力分布数据相比对,准确地分析得到当前摆放姿势或是姿势变化。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床垫上划分有彼此间隔设置且均设置有至少一个传感器的髋骨区域和肩肘区域,所述髋骨区域所对应的床体可回弹变形能力至少相对所述肩肘区域所对应的床体可回弹变形能力更高。由于髋骨区域所对应的床体可回弹变形能力更好,能够减轻脑卒中偏瘫患者侧卧或躺卧时髋骨、骶骨等肢体处所承受的压力,利于血液循环的提升以及侧卧挤压对患侧或健侧的伤害的降低。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肩肘区域上所设置的传感器分布密度至少相对所述髋骨区域上所设置的传感器分布密度更大。本申请中适用于同一侧上下肢均存在运动功能障碍的被监护对象适用于的床垫,至少从传感器分布以及床体可回弹变形能力两方面,来在保证被监护对象的舒适性的同时,还提高了数据获取的有效性和灵敏性。

本申请所提出的该系统不仅是发挥上述离床预警作用,还可以通过将上述离床预警系统中参数进行简单调整,即可作为一种适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系统,该康复系统至少包括第一处理器(采集模块)、第二处理器(风控等级划分模块)、第三处理器(预警信息处理器)、第四处理器、第五处理器、穿戴式设备以及移动数字设备。该康复系统通过设置用于在采集到医护人员确定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信息时进入康复指导模式的第四处理器,由该第四处理器指示本系统中用于预设运动特征变化趋势的第五处理器(行为规则模块)调高其触发阈值,若干康复指导等级与至少一个触发阈值相对应,并相应地选用与患侧上下肢的运动功能障碍程度相对应的康复指导等级,使该系统转变为了在患者动作达标时才会发出通知的康复指导模式,患者能够明确康复训练目标进而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同时由于该康复辅助作用的实现,增强了患者佩戴穿戴式设备的主观意愿,愿意长期佩戴,不会因反感其监测目的而取下,因此反之还能够更好地实现该系统在非康复训练时间段的离床预警监测作用。

一种脑卒中偏瘫患者用康复系统,该康复系统包括:存储器;以及与所述存储器相耦合的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处理器包括:第一处理器,获取由仅佩戴于被监护对象的患侧上下肢的穿戴式设备所采集到的行为数据;第二处理器,用于根据被监护对象历史康复数据来确定与之对应的康复指导等级;第三处理器,其被配置为在确定当前模式为康复指导模式时以调整预设的康复指导等级的方式基于第一处理器从行为数据中所提取到的至少一个运动特征值之间的阶段属性关联规则以及预设的康复指导等级来判断其行为数据是否满足康复要求,并在满足康复要求时将动作达标信息传递至周边的由监护人员所携带的至少一个移动数字设备,其中,第一处理器、第二处理器与第三处理器均设于所述穿戴式设备中。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预设与至少一个特定姿势分别对应的用于指示在该特定姿势下可能将出现的运动特征变化趋势。优选地,由第四处理器来确定当前模式是否转换为康复指导模式并在转换为康复指导模式时指示本系统中用于预设运动特征变化趋势的第五处理器(行为规则模块)调高其触发阈值,或是由康复指导模式转换至离床预警模式时指示本系统中用于预设运动特征变化趋势的第五处理器(行为规则模块)调低其触发阈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出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用离床预警系统的简化结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及的被监护对象的体位摆放姿势的简化示意图;和

图3是本发明所提出的离床预警系统中床垫的简化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穿戴式设备             2:采集模块

3:风控等级划分模块       4:预警信息处理器

5:行为规则模块           6:摆放姿势检测模块

7:移动数字设备           8:床垫

9:髋骨区域               10:肩肘区域

1a:第一穿戴式设备        1 b:第二穿戴式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相关术语及其解释:

穿戴式设备1:穿戴式设备1是指具备部分计算功能、可连接手机及各类终端的便携式配件,可以包括以手腕为支撑的Watch类包括手表和腕带等产品,以脚为支撑的shoes类包括鞋、袜子或者其他腿上佩戴产品,以头部为支撑的Glass类包括眼镜、头盔、头带等产品形态。本发明所指的穿戴式设备1主要指的是以手腕为支撑的Watch类产品形态的设备。优选地,本发明中所指的穿戴式设备1还可以指以手腕和脚踝为支撑的Watch类产品形态的设备。其中,佩戴侧主要是被监护对象的患侧。

被监护对象的患侧:被监护对象的患侧指的是被监护对象的出现运动功能障碍的单侧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最突出的问题,因病灶的不同会引起各种不同的障碍现象,在运动障碍中最典型的就是偏瘫。严重者瘫痪肢体完全不能自主运动、失去感觉,没有肌力,稍轻者瘫痪侧肌力减退,活动不便。

行为数据:行为数据包括基于由床垫8上所布置的传感器所采集到的压力数据,所确定的与被监护对象的摆放姿势或是姿势变化信息。行为数据还包括基于由被监护人员所佩戴的穿戴式设备1所采集到的运动数据,所确定的与被监护对象的摆放姿势或是姿势变化信息。行为数据还包括由被监护对象的历史病例数据所确定的被监护对象的患肢所在侧,进而也能够确定被监护对象的患侧与床垫8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相对位置关系:被监护对象的患侧与床垫8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指的是通过预先设定床垫8上用于被监护对象上下床的两侧分别为左侧及右侧,在被监护对象仰躺至床垫8上时被监护对象的患侧所处的床垫8左侧或床垫8右侧。

被监护对象历史风控数据:此处所提及的历史数据指的是医院信息系统中所存储的被监护对象的基础信息以及就诊信息等。本发明中所提及的历史数据还包括由监护人员所输入的关于该被监护对象的量表评估结果、历史行为数据(如历史自行离床次数、历史下床跌倒次数)。

风控等级:风控等级指的是根据被监护对象历史风控数据,来确定的被监护对象所对应的离床风险控制等级,其包括I级(基本独立但过高估计自己活动能力)、II级(有条件独立或极轻度依赖)、III级(中度或重度依赖)、IV级(极重度或完全依赖)。风控等级是用于针对不同独立程度的被监护对象提供不同限制程度的运动风险控制。单个风控等级包括某一摆放姿势下单侧肢体运动限制程度。

同一侧上下肢均存在运动功能障碍:在本发明中所指的被监护对象主要是同一侧上下肢均存在运动功能障碍的人群,即同一侧的上肢与下肢均存在活动不便行动困难的运动功能障碍。此类患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病床上度过的,通常为避免肌张力过高和活动能力丧失等病发症,需要由监护人员辅助被监护对象调整至合适的卧床体位摆放姿势,体位摆放将直接关系到康复预后的好坏。

运动特征值:运动特征值指的是由行为数据所确定的被监护对象在床上所处的摆放姿势、压力分布情况、肢体运动数据(上肢或下肢动作的运动幅度等参数)。具体地,运动特征值包括由预警信息处理器从由佩戴于被监护对象的患侧上肢的第一穿戴式设备1a所采集到的行为数据中所提取到的第一运动特征值,以及由预警信息处理器从由佩戴于被监护对象的患侧下肢的第二穿戴式设备1b所采集到的行为数据中所提取到的第二运动特征值。这里所提及的第一运动特征值与第二运动特征值主要指的是运动特征值中肢体运动数据这一块所包含的内容,也就是运动特征值还可以包括摆放姿势所对应的第三运动特征值、第四.....优选地,第一运动特征值与第二运动特征值之间存在阶段属性关联规则。

移动数字设备7:移动数字设备7指的是基于电池供电的手持设备等,如移动电话、计算机、便携式媒体播放器、遥控设备、个人数字助理、寻呼设备、GPS定位装置、PDA、计算器、便携式医疗设备等等。本发明中移动数字设备7主要是由监护人员随身携带及操作。主要起到将预警信息以视觉、听觉、触觉等方式来使监护人员获知预警信息的作用,并能够在其操作界面展示至少一个量表来与监护人员进行交互,获取由监护人员所输入的输入信息并根据该输入信息生成量表评估结果。

量表:量表或称功能综合评定量表,是用客观、有效而准确的方法来评定患者的功能障碍的、用于监护人员了解被监护对象的功能状况、制定康复治疗方案和评定疗效的前提。其可以包括: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unctional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FCA)量表,用以评测患者综合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采用1975年Folstein等编制的量表经修改的MMSE中译本,实施及计分方法为每题答对给1分,总分范围0~30分,用于评测患者认知功能;Barthel指数(BI),采用1965年由Barthel等编制的量表,用于评测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生活质量指数(the quality of life index,QLI),对患者的活动、日常生活、健康、支持和前景5个项目进行评测,实施及计分方法为每项最高分2分,最低分0分,总分范围0~10分,用于评测患者生活质量;功能独立性评定(Function Independent Measure,FIM)量表,FIM量表是残疾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中一项有效的检测工具。由监护人员所操作的至少一个移动数字设备7所确定的运动功能障碍评估结果,可以包括包括I级(基本独立但过高估计自己活动能力)、II级(有条件独立或极轻度依赖)、III级(中度或重度依赖)、IV级(极重度或完全依赖)。运动功能障碍评估结果可以是以被监护对象的独立性(主要指的是患者完成某一规定动作或项目所需要的帮助程度)较好或较差两个结果之一来表示。被监护对象的独立性可以是患者完成半起身或下床的动作所需要的帮助程度。被监护对象的独立性较好包括I级(基本独立但过高估计自己活动能力)和II级(有条件独立或极轻度依赖),被监护对象的独立性较差包括III级(中度或重度依赖)、IV级(极重度或完全依赖)。

摆放姿势:也称体位摆放姿势或良肢位,是指为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的出现,保持肩关节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治疗体位。该点即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卧床体位摆放的特殊性要求。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典型姿势表现为上肢的肩下沉后缩,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腕关节掌屈,手指屈曲;下肢的外旋,髋膝关节伸直,足下垂内翻。早期注意并保持床上的正确体位,有助于预防或减轻上述痉挛姿势的出现和加重。如图2所示,通常选用以下体位: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仰卧位。″患侧卧位″即患侧在下,健侧在上。头部用枕头舒适的支撑,患侧上肢前伸,使肩部向前,确保肩胛骨的内缘平靠于胸壁。上臂前伸以避免肩关节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手指张开,掌心向上。健侧上肢不能放在身前,因会带动整个躯干向前而引起肩胛骨后缩。患侧下肢在后,患髋关节微后伸,膝关节略屈曲,足底蹬支撑物。″健侧卧位″即健侧在下,患侧在上,头部枕头不宜过高。患侧上肢下垫一枕头,肩前屈90°~130°,肘和腕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患侧骨盆旋前,髋、膝关节呈自然半屈曲位,置于枕上;患足与小腿尽量保持垂直位,注意足不能内翻悬于枕头边缘;身后可放置枕头支撑,有利于身体放松。健侧下肢平放在床上,轻度伸髋,稍屈膝。″仰卧位″即头下置一枕头,但不宜过高,面部朝向患侧;患侧肩部垫一比躯干略高的枕头,将伸展的上肢置于枕上,防止肩胛骨后缩;前臂旋后,手掌心向上,手指伸展、张开;在患侧臀部及大腿下垫枕,以防止患侧骨盆后缩。

运动特征变化趋势:在该摆放姿势下可能将出现的运动特征变化趋势,指的是在监护人员调整了被监护对象的姿势至合适的摆放姿势后,被监护对象在无监护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的行为。其包括危险系数极低的肢体小幅度抬放翻转等且被监护对象的摆放姿势不改变的第一模式、危险系数中等的尝试翻身或是尝试起身且被监护对象的独立性差的第二模式、危险系数较大的尝试翻身或是尝试起身且被监护对象的独立性较好的第三模式、以及危险系数较大的肢体小幅度抬放翻转等且被监护对象的摆放姿势发生改变的第四模式。区别于不同的体位摆放姿势,各体位摆放姿势分别对应有预定义的第一模式、第二模式、第三模式和第四模式。

阶段属性关联规则:阶段属性关联规则与由监护人员所操作的至少一个移动数字设备7所确定的运动功能障碍评估结果相对应。这里所提及的阶段属性关联规则指的是根据由用户当前的运动功能障碍评估结果所确定的运动功能障碍程度,区别于患者在当前阶段下所伴有的运动功能障碍的程度,来确定的第一运动特征值所对应的运动特征变化趋势与第二运动特征值所对应的运动特征变化趋势。这里所提及的运动特征变化趋势,主要是指保持在某一摆放姿势下的被监护对象在无监护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的行为,其主要用于区别第一模式、第二模式、第三模式和第四模式之间的界限/触发阈值。进一步优选地,本发明中所提及的“预警信息处理器4基于预设的风控等级以及第一运动特征值与第二运动特征值之间的与由监护人员所操作的至少一个移动数字设备7所确定的运动功能障碍评估结果所对应的阶段属性关联规则来判断其行为数据是否触发预警”中,阶段属性关联规则与风控等级只是用于预警信息处理器4判断行为数据是否触发预警的部分待处理数据。

针对阶段属性关联规则如下举例说明:在由监护人员所操作的至少一个移动数字设备7所确定的运动功能障碍评估结果为被监护对象的独立性较差时,确定与该情况下所对应的上肢预设运动幅度(上肢运动幅度触发阈值)、上肢预设挪动幅度(上肢挪动幅度触发阈值)、下肢预设运动幅度(下肢运动幅度触发阈值)以及下肢预设挪动幅度(下肢挪动幅度触发阈值),以及基于确定的上述幅度/触发阈值,可以区别出第一模式、第二模式、第三模式和第四模式之间的界限,并且能够通过整体地调高或调低四个模式的上述幅度/触发阈值,可以使得该系统在离床预警模式与康复指导模式之间转换。区别于离床预警模式与康复指导模式下所对应的提醒方式,离床预警模式可以是电话铃声式持续地响铃且必须由医护人员手动才能关掉,康复指导模式可以是短信式简短地提示音而只是起到提示医护人员与被监护对象的作用即可。

为明确运动特征变化趋势与体位摆放姿势之间的相关性,针对运动特征变化趋势进一步举例说明:当医护人员辅助患者调整至呈健侧卧位的体位摆放姿势时(即图2中的最后一个示意图,该示意图中患者侧卧且其患侧位于健侧上方),由于床垫8的右侧设置有枕头且此时患侧位于床垫8右侧,即在无监护的情况下,患者想要下床,需利用健侧支撑,先将患侧朝向床垫8的左侧翻转,翻转至仰卧姿势再继续使用健侧来起身。患者无法在无监护的情况下自行朝向床垫右侧翻转。该过程中,患者需要先将放置在枕头上的患侧上肢收回,收回至患侧腰附近,同时利用健侧的力量逐渐将患侧下肢翻转至床垫左侧来。该过程中,由于患者在健侧卧位上,其健侧较为靠近床垫8的左侧边沿,即若患者朝向床垫8的左侧翻身,很有可能直接翻下床垫8或是出于非常靠近床边沿的危险位置上。该过程中,患者在健侧卧位上,也可能仅仅只是想要调整患肢的位置,来缓解可能出现的由长时间压迫引起的血液循环不畅,即有可能利用健侧来上下活动患侧上肢或小幅度挪动患侧下肢。

通过上述对处于健侧卧位的体位摆放姿势下的患者在无监护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的行为的分析,以下对该体位摆放姿势所对应的第一模式、第二模式、第三模式和第四模式分别进行预设:若佩戴于患侧上肢的穿戴式设备1已采集到满足上肢预设运动幅度的行为数据,则在监测到患侧下肢的穿戴式设备1所采集到的行为数据满足下肢预设运动幅度、并且监测到患者由侧躺转换为仰躺或是由仰躺转换为侧躺时,确定当前患者情况为肢体小幅度抬放翻转等且被监护对象的摆放姿势发生改变的危险系数较大的第四模式。

若佩戴于患侧上肢的穿戴式设备1已采集到满足上肢预设运动幅度的行为数据,并且被监护对象的独立性较好,则在监测到患侧下肢的穿戴式设备1所采集到的行为数据满足下肢预设运动幅度时,或是在监测到床垫8右侧上压力分布逐渐减少且左侧上压力分布逐渐增加时,由于被监护对象的独立性较好,翻身难度或起身难度不大,因而危险系数较大,确定其为第三模式。

若佩戴于患侧上肢的穿戴式设备1已采集到满足上肢预设运动幅度的行为数据,并且被监护对象的独立性较差,则在监测到患侧下肢的穿戴式设备1所采集到的行为数据满足下肢预设运动幅度时,或是在监测到床垫8右侧上压力分布逐渐减少且左侧上压力分布逐渐增加时,患者通常是在尝试翻身或尝试起身,但由于被监护对象的独立性较差,翻身难度高,因而危险系数为中等,确定其为第二模式。

在佩戴于患侧上肢的穿戴式设备1采集到满足上肢预设挪动幅度的行为数据、或是在监测到患侧下肢的穿戴式设备1所采集到的行为数据满足下肢预设挪动幅度,并且患者姿势未变化时,患者可能只是需要小幅度调整当前姿势而危险系数较低,确定其为第一模式。

针对“已接受过体位变化指导的被监护对象的运动特征变化趋势以及针对尚未接受过体位变化指导的被监护对象的运动特征变化趋势”:这里所指的体位变化指导主要是指在被监护对象已经住院一段时间,经由监护对象教导其正确合适的翻身或起身姿势。相对地,未接受过体位变化指导主要是指被监护对象刚住院或住院时间不长,尚未进行翻身或起身姿势指导。以此区别出的两种运动特征变化趋势,能够区别出当前被监护对象在脱离监护的情况下更可能出现的动作或行为,能够有效地提高数据比对处理的速度,进一步地提高了对被监护对象的监护准确性以及有效性。

如图1所示出的是本发明所提出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用离床预警系统的简化结构连接关系示意图。

该系统包括穿戴式设备1,本发明所指的穿戴式设备1主要指的是以手腕和脚踝为支撑的Watch类产品形态的设备。如授权公告日为2017年8月29日的公告号CN 104524760B的专利文献中所提出的采集模块2,其通过被监护对象在运动时所佩戴的被开启的智能手环,其中内置有能够获取三个方向加速度的三轴陀螺仪传感器,以此实时捕获智能手环/患肢的实时加速度值及振动幅度。其中,穿戴式设备1中内置传感器不限于三轴陀螺仪传感器,任何能够实现检测篮球动作向上加速度和向前加速度及振动幅度的传感器均可,例如重力加速度等。三轴陀螺仪传感器能同时测定六个方向的位置、移动轨迹、加速。穿戴式设备1内置设置模块,用于预先设置抬起、翻转、放下等肢体动作对应的传感器捕获的位置、移动轨迹、加速区间/幅度。

该系统包括用于采集被监护对象的行为数据的采集模块2、用于确定风控等级的风控等级划分模块3、用于判断触发预警的预警信息处理器4、用于确定当前摆放姿势的摆放姿势检测模块6、用于预设运动特征变化趋势的行为规则模块5、佩戴于被监护对象患侧的穿戴式设备1、由监护人员携带的移动数字设备7以及内设有处理器和传感器的床垫8。此外,床垫8上布置有用于采集患者压力变化的压力传感器阵列以及与该压力传感器阵列相连接的处理器。在本发明中所提及的上述设备可以均为计算机处理器,图1示出脑卒中偏瘫患者用离床预警系统的简化逻辑流程图,所述逻辑流程图的操作可以表示硬件、计算机指令或其组合实现的一系列操作。在计算机指令的背景下,所述操作表示被存储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所述的操作。

在监护人员将被监护对象调整至某一摆放姿势的情况下由监护人员通过其操作的移动数字设备7录入或由摆放姿势检测模块6确定调整后的摆放姿势,当被监护对象在床垫8上活动肢体或是自行调节摆放姿势时由设于床垫8上的处理器来获取由多个传感器所采集到的压力变化数据并基于其生成关于被监护对象的压力分布数据以及压力变化数据,该处理器将床垫8上用于分析被监护对象行为趋势、摆放姿势或摆放姿势变化趋势的压力变化相关信息(包括压力分布数据以及压力变化数据)传递至采集模块2。

穿戴式设备1在被监护对象在床垫8上活动肢体或是自行调节摆放姿势时获取被监护对象的尤其是指患侧上肢与下肢分别对应的且用于提取第一运动特征变化趋势以及第二运动特征变化趋势的行为数据,穿戴式设备1在预设的用于实时地监测患者行为情况的预定时间间隔(可以是指1min或30min)下将其采集到的行为数据传输至采集模块2。

采集模块2将其获取到的床垫8压力相关信息以及行为数据一并传输至摆放姿势检测模块6,并且采集模块2在获取到由该穿戴式设备1所确定的被监护对象的行为数据时基于该行为数据来生成与各行为数据对应的至少包括上肢预设运动幅度、上肢预设挪动幅度、下肢预设运动幅度以及下肢预设挪动幅度的运动特征值并将其生成的该运动特征值传输至行为规则模块5。

摆放姿势检测模块6对其接收到数据(床垫8压力相关信息和/或行为数据)进行处理并对处理得到的床垫8上的压力分布情况中是否出现上下明显断层和/或一侧的压力分布相对另一侧是否呈弥散状进行判断进而判断得到被监护对象当前的摆放姿势信息,摆放姿势检测模块6将该摆放姿势信息传输至行为规则模块5与风控等级划分模块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此处摆放姿势信息的确定主要是基于设于床垫8上的压力相关信息所确定的或是由护理人员在调整好摆放姿势后手动录入来确定的。

针对摆放姿势检测模块6进一步举例说明:由于床垫8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通过对压力传感器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即可获得当前床垫8上的压力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当获得的压力分布情况中未出现上下明显断层、并且一侧的压力分布相对另一侧呈弥散状时,基于已知的患者患侧与床垫8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即患者仰躺时患侧更靠近床垫8左侧或右侧的位置关系),摆放姿势检测模块6生成当前患者处于仰卧位的体位摆放姿势的摆放姿势信息。又例如,如图2所示,当获得的压力分布情况中出现上下明显断层、并且一侧的压力分布相对另一侧呈弥散状时,基于已知的患者患侧与床垫8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摆放姿势检测模块6生成当前患者处于健侧卧位或是患侧卧位的体位摆放姿势的摆放姿势信息。其中,“压力分布情况中出现上下明显断层”指的是:由于患者侧卧时需要将一侧上肢与一侧下肢分别搁置在枕头上,尤其是患者的患侧上肢必须完全展开地搭放在枕头上,而不同于正常人群可任意地将两侧上肢放置在距离自己头部/身体较近的位置上,以此,分别搁置在床垫8上下侧的一侧上肢与一侧下肢之间的床垫8未受到压力作用,而出现从压力分布图中观察到的上下之间存在未监测到压力作用的明显断层。并且该明显断层只存在于健侧卧位或是患侧卧位。“一侧的压力分布相对另一侧呈弥散状”指的是从压力分布图中观察可得到相对弥散程度更高的一侧,根据图2所示,相对弥散程度更高是由于伸展开的一侧上肢及下肢搭放在枕头上所引起的,因此可以确定该相对弥散程度更高的一侧为患者伸展开的一侧上肢及下肢所在的床垫8上的一侧。例如,当确定床垫8的左侧上相对弥散程度更高,并且已知患者为右侧上下肢瘫痪时,摆放姿势检测模块6生成当前患者处于患侧卧位的体位摆放姿势的摆放姿势信息。例如,当确定床垫8的右侧上相对弥散程度更高,并且已知患者为右侧上下肢瘫痪时,摆放姿势检测模块6生成当前患者处于健侧卧位的体位摆放姿势的摆放姿势信息。

行为规则模块5基于其预设的用于预测保持在某一摆放姿势下的被监护对象在无监护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的行为的运动特征变化趋势,对其接收到的由所述摆放姿势检测模块6所确定的摆放姿势信息与由所述采集模块2所确定的至少包括第一运动特征值和第二运动特征值的多个运动特征值进行处理并生成至少包括该运动特征值的且用于指示患侧上肢或患侧下肢行为情况的患肢动作数据,并将其传输至预警信息处理器4。

风控等级划分模块3被配置为在基于监护人员对被监护对象的摆放姿势进行调整后而由监护人员通过其操作的移动数字设备7录入或由摆放姿势检测模块6确定调整后的摆放姿势信息时和/或在基于处于无监护状态下的被监护对象在床垫8上活动肢体或是自行调节摆放姿势后而由摆放姿势检测模块6确定其自行调整后的摆放姿势信息时基于该摆放姿势信息来输出预设的与该摆放姿势相对应的且用于指示患侧肢体运动限制程度的风控等级数据,并将该数据传输至预警信息处理器4。单个风控等级包括某一摆放姿势下单侧肢体运动限制程度。风控等级包括I级(基本独立但过高估计自己活动能力)、II级(有条件独立或极轻度依赖)、III级(中度或重度依赖)和IV级(极重度或完全依赖)。进一步地,至少两个风控等级被划分为对被监护对象的独立性的评价。I级(基本独立但过高估计自己活动能力)和II级(有条件独立或极轻度依赖)被划分至被监护对象的独立性较好的评价,III级(中度或重度依赖)、IV级(极重度或完全依赖)被划分至被监护对象的独立性较差的评价。

预警信息处理器4基于其所接收到的由行为规则模块5所确定的患肢动作数据以及由所述风控等级划分模块3所确定的风控等级数据和/或对被监护对象的独立性评价来判断是否需要针对当前在床垫8上活动肢体或是自行调节摆放姿势的被监护对象进行预警,在判断确定该患肢动作数据满足至少一个运动特征变化趋势中的至少一个模式时即满足预警条件,在触发条件时将该被监护对象的床号、姓名、预警内容等发送至周边的监护人员。

优选地,如图3所示,本申请提出了适用于同一侧上下肢均存在运动功能障碍的被监护对象的床垫,至少从传感器分布以及床体可回弹变形能力两方面,来在保证被监护对象的舒适性的同时,还提高了数据获取的有效性和灵敏性。本发明中床垫8上划分有彼此间隔设置且均设置有至少一个传感器的髋骨区域9和肩肘区域10。髋骨区域9对应被监护对象躺卧时臀部所处的区域,该区域沿与人体高度方向相垂直的径向延伸,呈长条状。肩肘区域10对应被监护对象的肩部至手肘之间的区域,该区域沿与人体高度方向相垂直的径向延伸,呈长条状。髋骨区域9所对应的床体可回弹变形能力至少相对肩肘区域10所对应的床体可回弹变形能力更高。

由于髋骨区域9所对应的床体可回弹变形能力更好,能够减轻脑卒中偏瘫患者侧卧或躺卧时髋骨、骶骨等肢体处所承受的压力,利于血液循环的提升以及侧卧挤压对患侧或健侧的伤害的降低。并且本发明所采用的传感器为柔性薄膜网格状触觉压力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厚度仅为0.1mm,柔性很好,能够更好地提高检测精度和速度。

进一步优选地,肩肘区域10上所设置的传感器分布密度至少相对髋骨区域9上所设置的传感器分布密度更大。由于被监护对象与肩肘区域10之间可能的接触面积远小于被监护对象与髋骨区域9之间可能的接触面积,因此将其传感器分布密度相对提高,以利于检测精度的提升。本发明中所采用的设于床垫8上的传感器优选地为欣佰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所生产的Tekscan触觉及压力分布传感器,其硬件包括基于PC机的A/D转换电路和可重复使用的传感器,其结合基于MS WindoWs的压力显示和分析软件构成压力监测系统,该系统可对任何接触面的压力分布进行静态和动态测量,以直观、形象的二维、三维彩色图象实时显示压力轮廓和各种数据,并对整个测量过程进行录像和/或存储,监护人员可随时对测量记录进行查看、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