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隧道管片承插式纵缝连接件铣削夹持治具

一种隧道管片承插式纵缝连接件铣削夹持治具

摘要

一种隧道管片承插式纵缝连接件铣削夹持治具,包括固定板,平行连接在固定板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旋转连接的活动板;固定板朝向活动板的一侧设有基准杆,基准杆上表面与固定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表面齐平,所述基准杆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平行设置;基准杆的形状与待加工件的内部形状相匹配,基准杆插入代加工件与之抵接,活动板旋转与第二侧板抵接,完成对待加工件的夹紧。本发明提供了铣削过程中的稳定夹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保障了产品加工精度和生产安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594572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镇江安华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310069959.X

  • 发明设计人 朱义芳;张健;

    申请日2023-02-07

  • 分类号B23C9/00(2006.01);B23Q3/06(2006.01);

  • 代理机构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6;

  • 代理人张敏

  • 地址 212215 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开发区港隆路19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9:18:2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4-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3C 9/00 专利申请号:202310069959X 申请日:202302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4-11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建设零部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管片承插式纵缝连接件铣削夹持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地铁)的飞跃发展,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广大民众出行的首选,对促进市场繁荣和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隧道工程是地铁交通的重要载体,其中盾构隧道管片的链接方式是隧道建设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目前采用的螺栓链接方式存在管片组装时环缝和纵缝之间连接点多,受力方向倾斜,受力面积小,操作空间狭窄,又是全部人工操作,不但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容易损坏管片,存在安全隐患,造成渗漏点多,质量难以保证,后期病害多发,维修成本高等问题。

新型的管片拼接采用承插式连接,不需要螺栓连接,不需要螺栓连接,管片端部采用复合型止水材料,具有整体性更好,刚性更强,耐久性更长,防水性更优等特点。

为了在工件的某一部位上加工出符合规定技术要求的表面,一般都按工件的结构形状,加工方法和生产批量的不同,采用各种不同的装置将工件准确、方便而可靠地安装在机床上,然后进行加工。这种用来安装工件以确定工件与切削刀具的相对位置并将工件夹紧的装置称为“机床夹具”。

在生产该隧道管片承插式纵缝连接件的过程中,几乎每道工序中都采用了夹具。十分明显,如果不采用夹具,不但工件的加工精度难以保证,而且加工生产率也会大大降低,有时甚至会造成无法加工的情况。

现有情况下,工厂都会使用通用夹具,通用夹具常常不能够满足各种零件加工的需要,或者把通用夹具做临时性的修改,无法保证产品质量,使用过程中修改的治具易损坏变形,导致加工过程频繁中断,造成产品损坏,增大了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甚至有安全隐患。

同时,对于结构比较复杂,位置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工件,使用通用夹具进行加工往往难以达到精度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管片承插式纵缝连接件铣削夹持治具,以解决隧道管片承插式纵缝连接件在铣削过程中保证加工精度和稳定生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隧道管片承插式纵缝连接件铣削夹持治具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隧道管片承插式纵缝连接件铣削夹持治具,包括固定板,平行连接在固定板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旋转连接的活动板;固定板朝向活动板的一侧设有基准杆,基准杆上表面与固定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表面齐平,所述基准杆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平行设置;基准杆的形状与待加工件的内部形状相匹配,基准杆插入代加工件与之抵接,活动板旋转与第二侧板抵接,完成对待加工件的夹紧。

为了更准确的定位待加工件,基准杆包括矩形的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向两侧延伸出来的第一基准定位斜面和第二基准定位斜面,连接第一基准定位斜面和第二基准定位斜面的支撑结构。

为了进一步准确的定位待加工件,第一基准定位斜面和第二基准定位斜面,与导向结构的夹角为100°-170°,所述支撑结构为圆弧状。

为了更好的在水平方向定位待加工件,固定板设有基准杆的同侧,设有定位块,与活动板配合夹紧待加工件。

进一步,定位块为两块,镜像分布在基准杆两侧。

为了保持铣削过程中夹持治具的闭合,活动板相对于基准杆的外侧,设有挤压轮,通过对挤压轮施加外力,保持活动板与第二侧板的抵接。

为了保证铣削过程的整洁,第一侧板侧面设有槽孔,便于清理切屑。

为了实现代加工件尺寸略有出入或不同规格时正常作业,活动板设有通孔,螺栓穿过通孔夹紧待加工件。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隧道管片承插式纵缝连接件铣削夹持治具,保证了待加工件被加工位置的精确度,缩短了工序,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生产质量,减轻了劳动强度,从而保障了生产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隧道管片承插式纵缝连接件铣削夹持治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隧道管片承插式纵缝连接件铣削夹持治具前示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隧道管片承插式纵缝连接件铣削夹持治具左示图;

图4为隧道管片承插式纵缝连接件铣削夹持治具和待加工件示意图;

图5为待加工件进入隧道管片承插式纵缝连接件铣削夹持治具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00、固定板;200、第一侧板;300、第二侧板;400、活动板;500、基准杆;101、定位块;201、槽孔;401、挤压轮;402、通孔;501、导向结构;502、第一基准定位斜面;503、第二基准定位斜面;504、支撑结构;600、待加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隧道管片承插式纵缝连接件铣削夹持治具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示例:

如图1-5所示,本发明的隧道管片承插式纵缝连接件铣削夹持治具,包括固定板100,平行连接在固定板100两侧的第一侧板200和第二侧板300,与第一侧板200旋转连接的活动板400,第一侧板200和第二侧板300对待加工件600实施第一次夹紧。

固定板100朝向活动板400的一侧设有基准杆500,基准杆500上表面与固定板100,第一侧板200和第二侧板300上表面齐平,基准杆500与第一侧板300和第二侧板400平行设置。

基准杆500包括矩形的导向结构501,导向结构501向两侧延伸出来的第一基准定位斜面502和第二基准定位斜面503,连接第一基准定位斜面502和第二基准定位斜面503的支撑结构504。第一基准定位斜面502和第二基准定位斜面503与导向结构501的夹角为100°-170°,支撑结构504为圆弧状。

基准杆500的形状与待加工件600的内部形状相匹配,代加工件600通过导向结构501进入夹持治具,第一基准定位斜面502和第二基准定位斜面503与代加工件内部600的内部斜面相匹配,完成代加工件和机床两个方向上的定位。

待加工件600本身的重量,与第一基准定位斜面502和第二基准定位斜面503之间,完成了对待加工件的第二次夹紧。

固定板100在设有基准杆500的同侧,设有两块定位块101,镜像分布在基准杆500两侧,活动板400旋转与第二侧板300抵接后,闭合夹持治具,完成对待加工件600的第三次夹紧,同时也完成了待加工件和机床水平方向上的定位。

活动板400相对于基准杆500的外侧,设有挤压轮401,通过对挤压轮401施加外力,保持活动板400与第二侧板300的抵接,挤压轮401提供一定的缓冲,不会因为外力过大导致对夹持治具和待加工件600的损伤,保持持续生产。

铣削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切屑,需要在生产工程中随时清理,如清理不彻底会导致产品质量隐患,第一侧板200侧面设有槽孔201,便于清理切屑。

每个批次的待加工件600尺寸可能会略有出入,此时可以通过活动板400上设有的通孔402,用螺栓穿过通孔402来调节,保证待加工件600的夹紧。

使用时,如图5所示,隧道管片承插式纵缝连接件铣削夹持治具安装固定在铣床工作台面上,对应铣刀的位置,将待加工件600凹形槽插入基准杆500至与定位块101抵接,使基准杆500的导向结构向两侧延伸出来的第一基准定位斜面502和第二基准定位斜面503两侧与待加工槽内夹角配合,活动板400旋转至第二侧板300位置,调节螺栓调好间隙,锁定锁母,再调节好气缸运行速度和压力,打开气源气开关缸活塞杆前进,推压锥斜面推动挤压轮401带动活动板400上的调节螺栓头部压紧待加工件,铣刀对待加工件600的上表面进行铣削,使待加工件600和夹持治具的上表面齐平。完成对待加工件的加工作业后,旋转气源开关气缸退回松开工件,打开活动板400取出已加工件。

可以理解,本发明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