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提高大豆发芽率和发芽势的种子包衣及制备的包衣种子

一种提高大豆发芽率和发芽势的种子包衣及制备的包衣种子

摘要

本发明涉及大豆包衣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大豆发芽率和发芽势的种子包衣及制备的包衣种子,所述种子包衣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壳聚糖2~1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5~1.5份、吐温‑803~9份、尿素2~4份、过磷酸钙1.5~2.5份、氯化钾1.5~2.5份、淀粉接枝丙烯酸盐0.2~0.4份、植物提取液40~60份、吲哚乙酸0.03~0.07份。本发明的种子包衣和现有的棉花、玉米等农作物种子的包衣不同,专为大豆设计,配方合理使用效果优异。在保证常规包衣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大豆的发芽速度及发芽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591832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东北农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211594620.3

  • 申请日2022-12-13

  • 分类号A01C1/06(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王临水

  • 地址 15003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长江路600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9:14:5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4-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C 1/06 专利申请号:2022115946203 申请日:202212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4-07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豆包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大豆发芽率和发芽势的种子包衣及制备的包衣种子。

背景技术

包衣种子播种后,能迅速吸水膨胀。随着种子内胚胎的逐渐发育以及幼苗的不断生长,种衣剂将含有的各种有效成分缓慢地释放,被种子幼苗逐步吸收到体内。

棉花、玉米等农作物种子的包衣,在种子界是比较成熟且又广泛使用的对种子的一种处理技术。但是,如果直接将现有的包衣技术转用于大豆,会影响大豆的发芽速度及发芽率,发芽时间要推迟两天,并且发芽率降低3~6%。

因此,开发一种提高大豆发芽率和发芽势的种子包衣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大豆发芽率和发芽势的种子包衣及制备的包衣种子,在保证常规包衣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大豆的发芽速度及发芽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大豆发芽率和发芽势的种子包衣,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壳聚糖2~1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5~1.5份、吐温-80 3~9份、尿素2~4份、过磷酸钙1.5~2.5份、氯化钾1.5~2.5份、淀粉接枝丙烯酸盐0.2~0.4份、植物提取液40~60份、吲哚乙酸0.03~0.07份。

作为优选,所述植物提取液为黄连和苦豆子的水提物。

作为优选,所述植物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将黄连和苦豆子用水连续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后浓缩,得到所述植物提取液。

作为优选,所述提取时水的用量为黄连和苦豆子总重的5~9倍。

作为优选,所述提取时的温度为95~100℃,每次提取的时间为15~25min。

作为优选,所述浓缩后的植物提取液的重量为黄连和苦豆子初始总重量的2~3倍。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种子包衣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植物提取液、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吐温-80混合,在85~95℃条件下加热20~30min,得混合料1;

(2)将混合料1、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和吲哚乙酸混合,得混合料2;

(3)将混合料2和淀粉接枝丙烯酸盐混合,得到种子包衣。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衣种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种子包衣和种子按照1:75~85的重量比混合,干燥后得到包衣种子。

作为优选,所述干燥的温度为52~58℃,所述干燥的时间为6~10h。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衣种子。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大豆发芽率和发芽势的种子包衣及制备的包衣种子,所述种子包衣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壳聚糖2~1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5~1.5份、吐温-80 3~9份、尿素2~4份、过磷酸钙1.5~2.5份、氯化钾1.5~2.5份、淀粉接枝丙烯酸盐0.2~0.4份、植物提取液40~60份、吲哚乙酸0.03~0.07份。本发明的种子包衣和现有的棉花、玉米等农作物种子的包衣不同,专为大豆设计,配方合理使用效果优异。在保证常规包衣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大豆的发芽速度及发芽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大豆发芽率和发芽势的种子包衣,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壳聚糖2~1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5~1.5份、吐温-80 3~9份、尿素2~4份、过磷酸钙1.5~2.5份、氯化钾1.5~2.5份、淀粉接枝丙烯酸盐0.2~0.4份、植物提取液40~60份、吲哚乙酸0.03~0.07份。

在本发明中,所述壳聚糖的份数优选为4~8份,进一步优选为6份。

在本发明中,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钠的份数优选为0.8~1.2份,进一步优选为1份。

在本发明中,所述吐温-80的份数优选为5~7份,进一步优选为6份。

在本发明中,所述尿素的份数优选为2.5~3.5份,进一步优选为3份。

在本发明中,所述过磷酸钙的份数优选为1.8~2.2份,进一步优选为2份。

在本发明中,所述氯化钾的份数优选为1.8~2.2份,进一步优选为2份。

在本发明中,所述淀粉接枝丙烯酸盐的份数优选为0.3份。

在本发明中,所述植物提取液的份数优选为45~55份,进一步优选为50份。

在本发明中,所述吲哚乙酸的份数优选为0.04~0.06份,进一步优选为0.05份。

在本发明中,所述植物提取液优选为黄连和苦豆子的水提物。

在本发明中,所述植物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优选为:将黄连和苦豆子用水连续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后浓缩,得到所述植物提取液。

在本发明中,所述提取时水的用量优选为黄连和苦豆子总重的5~9倍,进一步优选为7倍。

在本发明中,所述提取时的温度优选为95~100℃,进一步优选为97~98℃;每次提取的时间优选为15~25min,进一步优选为20min。

在本发明中,所述浓缩后的植物提取液的重量为黄连和苦豆子初始总重量的2~3倍。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种子包衣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植物提取液、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吐温-80混合,在85~95℃条件下加热20~30min,得混合料1;

(2)将混合料1、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和吲哚乙酸混合,得混合料2;

(3)将混合料2和淀粉接枝丙烯酸盐混合,得到种子包衣。

在本发明中,步骤(1)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优选为88~92℃,进一步优选为90℃。

在本发明中,步骤(1)中所述加热的时间优选为22~28min,进一步优选为25min。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衣种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种子包衣和种子按照1:75~85的重量比混合,干燥后得到包衣种子。

在本发明中,所述种子包衣和种子的重量比优选为1:78~82,进一步优选为1:80。

在本发明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优选为52~58℃,进一步优选为55℃;所述干燥的时间优选为6~10h,进一步优选为8h。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衣种子。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1)将黄连和苦豆子用9倍重量的水在95℃条件下连续提取3次,每次提取15min,合并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至黄连和苦豆子初始总重量的3倍,得到植物提取液;

(2)按照壳聚糖2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5份、吐温-80 3份、尿素4份、过磷酸钙2.5份、氯化钾1.5份、淀粉接枝丙烯酸盐0.4份、植物提取液60份、吲哚乙酸0.03份的重量比称取原料;

(3)将植物提取液、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吐温-80混合,在85℃条件下加热30min,得混合料1;

(4)将混合料1、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和吲哚乙酸混合,得混合料2;

(5)将混合料2和淀粉接枝丙烯酸盐混合,得到种子包衣;

(6)将种子包衣和大豆种子按照1:85的重量比混合,在52℃条件下干燥10h,得到包衣大豆种子。

实施例2

(1)将黄连和苦豆子用5倍重量的水在100℃条件下连续提取3次,每次提取25min,合并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至黄连和苦豆子初始总重量的2倍,得到植物提取液;

(2)按照壳聚糖1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5份、吐温-80 9份、尿素2份、过磷酸钙1.5份、氯化钾2.5份、淀粉接枝丙烯酸盐0.2份、植物提取液40份、吲哚乙酸0.07份的重量比称取原料;

(3)将植物提取液、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吐温-80混合,在95℃条件下加热20min,得混合料1;

(4)将混合料1、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和吲哚乙酸混合,得混合料2;

(5)将混合料2和淀粉接枝丙烯酸盐混合,得到种子包衣;

(6)将种子包衣和大豆种子按照1:75的重量比混合,在58℃条件下干燥6h,得到包衣大豆种子。

实施例3

(1)将黄连和苦豆子用7倍重量的水在97℃条件下连续提取3次,每次提取20min,合并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至黄连和苦豆子初始总重量的3倍,得到植物提取液;

(2)按照壳聚糖6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份、吐温-80 6份、尿素3份、过磷酸钙2、氯化钾2份、淀粉接枝丙烯酸盐0.3份、植物提取液50份、吲哚乙酸0.05份的重量比称取原料;

(3)将植物提取液、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吐温-80混合,在90℃条件下加热25min,得混合料1;

(4)将混合料1、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和吲哚乙酸混合,得混合料2;

(5)将混合料2和淀粉接枝丙烯酸盐混合,得到种子包衣;

(6)将种子包衣和大豆种子按照1:80的重量比混合,在55℃条件下干燥8h,得到包衣大豆种子。

试验例

选取大豆种子4000粒,将其平均分为4组,每组1000粒,编号为对照组和试验组1~3。对照组的大豆不进行处理,试验组1的大豆种子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包衣种子,试验组2的大豆种子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包衣种子,试验组3的大豆种子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包衣种子,备用。

在2021年5月22号,在试验田中分别播种对照组和试验组1~3的大豆种子。播种方法和播种后的管理均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统计各组的出苗时间和发芽率,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结果:结果显示,采用本发明的种子包衣制备的包衣大豆种子使用效果优异,使用后出苗快,发芽率高,避免了传统包衣的不利影响。

由以上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大豆发芽率和发芽势的种子包衣及制备的包衣种子,所述种子包衣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壳聚糖2~1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5~1.5份、吐温-80 3~9份、尿素2~4份、过磷酸钙1.5~2.5份、氯化钾1.5~2.5份、淀粉接枝丙烯酸盐0.2~0.4份、植物提取液40~60份、吲哚乙酸0.03~0.07份。本发明的种子包衣和现有的棉花、玉米等农作物种子的包衣不同,专为大豆设计,配方合理使用效果优异。在保证常规包衣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大豆的发芽速度及发芽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