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新型教育用高校信息化教育设备

一种新型教育用高校信息化教育设备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教育用高校信息化教育设备,涉及教育教学技术领域。该新型教育用高校信息化教育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对称设置有螺纹杆,两所述螺纹杆的外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块,两所述螺纹块的上端均设置有第二转动件,所述箱体的内壁对称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对称设置有第一转动件,两所述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的侧壁交叉设置有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通过螺纹杆、螺纹块和两斜杆相互配合,使得两螺纹块相向移动,可以利用两斜杆同时推动支撑板进行移动,从而对显示屏的高度进行调整,便于更多的学员能够进行学习。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566220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哈尔滨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2211264197.0

  • 发明设计人 郭维杰;

    申请日2022-10-17

  • 分类号G09B5/02;F16M11/24;F16M11/08;B08B1/00;

  • 代理机构重庆华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韩凌宇

  • 地址 15008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大道10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8:27:3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1-31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育教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教育用高校信息化教育设备。

背景技术

教学信息化,是指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的所有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在信息化教学中,要求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目前的高等院校是现代化教育最先投入运行的场所,教育信息化要求教育教学要联系实际、尽可能地接近实践和要学习的事物本身。

现有的教育设备在使用的时候设备的高度处于特定的位置,不方便进行调整,在面对比较多的学员时,处于后方的学员很难看到教学的内容,而且现有的教学在使用的时缺乏对显示屏表面清理装置,容易造成显示屏表面积攒较多的灰尘,从而影响显示屏的使用效果,间接影响教学质量。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教育用高校信息化教育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足的问题;

1、现有的信息化教育设备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设备不方便进行调整,而且大多数设备处于特定的高度,不方便更多的学员进行学习。

2、现有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在使用的时候大多数是放置在外界,设备的表面容易积攒较多的灰尘,对设备使用容易造成影响。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教育用高校信息化教育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对称设置有螺纹杆,两所述螺纹杆的外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块,两所述螺纹块的上端均设置有第二转动件,所述箱体的内壁对称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对称设置有第一转动件,两所述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的侧壁交叉设置有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

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端设置有设备板,所述设备板的侧壁对称设置有竖杆,两所述竖杆的中部均呈中空设置,两所述竖杆的中部均设置有滑杆,两所述滑杆的外部均设置有滑块,两所述滑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侧壁设置有毛刷。

优选的,两所述滑杆的外部均设置有第一弹簧,两所述滑杆的上半端均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垫板。

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垫板的两端与竖杆的内部滑动连接,另一个所述垫板的上端与滑块的下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箱体的内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

优选的,两所述螺纹块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所述限位块的下端均与箱体的内底部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端四角设置有万向轮,两所述竖杆的上端设置有顶棚,所述设备板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屏。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中部呈中空设置,所述支撑座的内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与设备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固定板的下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滑块的一端穿过竖杆的一侧延伸至外部,且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滑块的侧壁与竖杆的内部滑动连接。

工作原理:在使用本信息化教育设备时,先通过万向轮将装置移动合适位置,打开显示屏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若学习的学员比较多时,启动驱动电机,利用驱动电机带动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进行旋转,从而带动两螺纹杆同时进行旋转,在限位块的配合下使两螺纹块相向移动,在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的配合下,利用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推动支撑板进行移动,从而对显示屏的高度进行调整,便于更多的学员进行学习,利用拉环带动滑块在滑杆的外部进行移动,从而带动毛刷进行移动,利用毛刷对显示屏表面灰尘进行清理,表面显示屏负载过大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教育用高校信息化教育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螺纹杆、螺纹块、转动件和斜杆,可以对显示屏的高度进行调整,便于更多的学员能够看到学习内容。

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滑杆、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毛刷,利用拉环带动滑块在滑杆的外部进行移动,从而利用毛刷对显示屏表面灰尘进行处理,使显示屏表面保持干净,减少显示屏的负载,利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使滑块在移动的时候能够起到缓冲的效果。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电机和固定板,利用第一电机带动固定板进行旋转,从而带动显示屏进行旋转,便于对显示屏的角度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其中,1、底座;2、箱体;3、支撑板;4、支撑座;5、顶棚;6、显示屏;7、横板;8、设备板;9、竖杆;10、第一弹簧;11、滑杆;12、滑槽;13、万向轮;14、限位块;15、螺纹杆;16、螺纹块;17、第一斜杆;18、第一锥齿轮;19、第二锥齿轮;20、第二斜杆;21、固定板;22、第一电机;23、第二弹簧;24、滑块;25、垫板;26、第一转动件;27、第二转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教育用高校信息化教育设备,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箱体2,箱体2的内部对称设置有螺纹杆15,两螺纹杆15的外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块16,两螺纹块16的上端均设置有第二转动件27,箱体2的内壁对称设置有滑槽12,利用滑槽12对支撑板3移动的位置进行定位,避免支撑板3在移动的时候发生倾斜,滑槽12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下端对称设置有第一转动件26,两第一转动件26与第二转动件27的侧壁交叉设置有第一斜杆17和第二斜杆20,第一斜杆17和第二斜杆2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动件26和第二转动件27转动连接,且第一斜杆17和第二斜杆20交叉设置;

支撑板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4,支撑座4的上端设置有设备板8,设备板8的侧壁对称设置有竖杆9,两竖杆9的中部均呈中空设置,两竖杆9的中部均设置有滑杆11,两滑杆11的外部均设置有滑块24,两滑块2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横板7,横板7的侧壁设置有毛刷,拉环带动滑块24移动,滑块24带动毛刷移动,从而对显示屏6表面灰尘进行清理。

两滑杆11的外部均设置有第一弹簧10,两滑杆11的上半端均设置有第二弹簧23,第一弹簧10与第二弹簧2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垫板25,其中一个垫板25的两端与竖杆9的内部滑动连接,另一个垫板25的上端与滑块24的下端固定连接,利用第一弹簧10对滑块24进行支撑,使滑块24在移动后能够在第一弹簧10弹性作用下使滑块24恢复到初始位置,第二弹簧23能够对滑块24起到缓冲的效果,便于滑块24与竖杆9的顶部发生碰撞,两螺纹杆1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8,箱体2的内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9,第一锥齿轮18与第二锥齿轮19相互啮合,两螺纹块16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4,利用限位块14对螺纹块16进行限位,使螺纹块16在螺纹杆15的外部来回移动,两限位块14的下端均与箱体2的内底部滑动连接,底座1的下端四角设置有万向轮13,两竖杆9的上端设置有顶棚5,设备板8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屏6,利用显示屏6进行信息化教学,将教学的内容呈现在显示屏6的表面,支撑座4的中部呈中空设置,支撑座4的内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机22,支撑座4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21,固定板21的上端与设备板8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电机22的输出端与固定板21的下端固定连接,利用第一电机22带动固定板21进行旋转,从而对显示屏6的角度进行调整,便于在不同位置的学员都能够看到教学的内容,其中一个滑块24的一端穿过竖杆9的一侧延伸至外部,且固定连接有拉环,滑块24的侧壁与竖杆9的内部滑动连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